第一百五十二章 決戰前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此時的孫權已經領大軍移駕猇亭軍營。

  他對劉備會同意己方提出的決戰請求,可謂信心滿滿。

  他太了解劉備、關羽之為人了,兩人皆是剛烈之士,盛怒之下,一定會不假思索,立即同意。

  只是左等右等,直等了整整一個白天,蜀軍方向始終不曾傳來任何回信。這讓他感到萬分詫異。

  當日傍晚,營門一支響箭射至,守衛終於送來劉備的回信。

  當孫權滿懷希望拆開信封、仔細閱讀後,忽有些傻眼。

  劉備竟然對決戰一事隻字不提,字裡行間還隱約透露出退兵的意思!

  這讓他頓時感到,像是一拳重擊打到棉花上一樣,這般有勁無處使的感覺,直令人難受莫名。

  陸遜見既然無法勸消吳侯決戰之心,便一心一意當起參謀角色,他指出,此乃劉備以退為進之策。

  孫權將信將疑,派出斥候到蜀軍陣地打探。

  隨著斥候四散而出,竟然打探到蜀軍兵力開始收縮,皆固守營寨不出,還將新造了七八成的攻城器械丟棄得到處都是。

  此時,孫權終於相信,劉備是真的準備退兵了。

  隨他新來的諸將聞知後,盡皆叫囂蜀軍孬種,不堪一擊。

  更有甚者,居然自告奮勇,請命攻打蜀軍營寨。

  於是乎,吳蜀攻守形勢互易。幾日內,天天有吳軍士卒跑到漢軍營前叫陣。

  漢軍將士得了法正吩咐,將陸遜此前的做派盡數學了去:隔牆和你對罵,若是想誘我出戰,那是門都沒有。

  期間,劉備又派人送來信件,信中言辭激烈,斥責孫權背棄盟約,擅啟戰端。

  但越是如此,孫權越覺得劉備外強中乾。

  罵歸罵,有種出來打我啊!偏偏劉備謹守營寨,絲毫沒有迎戰的意思。

  幾日間發生的一切,令孫權又是自豪,又是著急。

  自豪得是,在自家大軍面前,劉備居然認慫了!

  在他印象中,劉備是一個屢敗屢戰,永不言棄的人傑,當年赤壁之戰,面對曹操十數萬大軍,儘管實力懸殊,但依舊一副奮戰到底的姿態,從未見他服過誰的軟。

  但這次,他確實服軟了!

  孫權由此再無懷疑,蜀軍兵微將寡,確實不是自己對手。

  如果說此前的他還能謹慎對待決戰一事的話,那麼此時的他已經深信吳軍戰力遠勝於蜀軍。

  另一方面,這也使得他十分著急。蜀地易守難攻,一旦讓劉備走脫入蜀,以後再想抓他,就是千難萬難了!

  隨著時間流逝,孫權焦慮求戰之心,一日更勝一日,整個人似乎完全沉浸在自負與暴躁之中。

  主將的情緒很快傳遞到軍中,使得東吳將士日益驕縱,軍中上下充斥著一種論調:

  只要能夠決戰,蜀軍必敗!

  營中並非沒有清醒之士,譬如陸遜,但他已經沒有法子勸諫了。

  吳侯此刻再也聽不進逆耳忠言,甚至有時候,連他的求見都會置之不理。

  ******

  漢軍大營。

  這幾日,關羽日夜不歇,走訪聯絡各部軍營,面授機宜;並且根據決戰地點的地形,推演排兵布陣,制定兵法戰陣。

  兵法云:兵無常勢,水無常形。

  關羽戎馬一生,見多識廣,知道世上沒有一勞永逸之戰陣,

  身為主將者,必須根據根據地理、敵我雙方特點,擺出適合之陣。

  恰到好處的軍陣,可以幫助弱小一方,戰勝兇悍的敵軍。

  因為決戰地形是姜維先行挑選、再呈交軍中商討通過的,故而他被命令跟在關羽身邊參贊咨議。

  關羽浸淫此道多年,胸有溝壑,內藏錦繡,論及正面用兵之道,說是當世第一家,也絕非過譽。

  姜維自然深知這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因此打起十二分精神,半是備咨,半是討教,如饑似渴學習堂堂正正的戰陣兵法。

  關羽感念他千里馳遠之恩,又見他聰明好學,自然願意傾囊相授;有時遇到難處,還會多花費些時光,細細點撥。

  姜維的指揮之道,由是在短短數日內,勇猛精進,竟有一日千里之勢。


  為師者的關羽越接觸下來,越覺此子天賦異稟,許多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道理,往往一點即透,一透就通,有時還能由表及里、舉一反三,不由暗自讚嘆不已。

  如是,時間一日日流淌。

  二十四日傍晚,劉備終於等來前來復命的沙摩柯的使者。

  使者直言五溪蠻五千大軍已經進駐距此二十里外的馬鞍山,只要接到信號,一個時辰內可奔襲至決戰地點。

  這意味著決戰之機已至!

  隨著劉備一聲令下,漢軍所有戰將齊聚中軍大帳。

  法正仔細詢問了各部備戰情況;並指示水軍於江上加強皆備,謹防東吳水軍偷襲;又著重詢問了江北魏軍動向。

  在得知魏軍當陽大營並無異動後,法正終於向劉備建言,修書接受孫權決戰之議!

  目送信使連夜出發後,漢軍諸將摩拳擦掌,相互激勵,各自回營做決戰前最後的準備。

  ******

  正月二十五,丑寅之交,大霧,吳軍大營。

  自昨日晚間收到劉備確認決戰的回覆後,孫權已經整整興奮了一日一夜,晚上竟是一刻都不曾合眼。

  這感覺,仿佛一夜回到赤壁之戰前夕。

  好不容易挨到寅時一刻,天色尚黑得伸手不見五指,他便在侍從的服侍下,開始穿戴甲冑兜鍪。

  他身為東吳之主,為自己打造了一副威武異常的盔甲,其穿戴得流程也十分繁複。

  最貼身的一面是一襲綢衣,襯一具用幼年犀牛皮製作的軟甲,軟甲外再罩一層綢衣,最後再套一領魚鱗甲,肩上罩獅吞肩甲,腰系獸吞,手臂用籠手包裹,雙腿覆腿甲,足踏犀牛皮履,頭戴兜鍪。

  這一身鎧甲,但凡金屬之面,皆用金箔漂過,燭光照耀下,熠熠生輝,華麗非凡。

  花了好半晌,孫權這才穿戴完畢,隨後將長約四尺的佩劍「白虹」,斜斜扣於腰帶之上。

  彩虹有七色,白虹為其中之一,這一柄百鍊寶劍的劍身也是光潔如白虹,閃閃寒光,令人不敢逼視。

  孫權得後,愛不釋手,出入皆要帶在身邊。

  再過兩個時辰便是今日決戰之時,營中伙夫早早就起來生火造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