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法正之謀
戰書!這是十足的戰書!
姜維頓時驚呆:
「孫權這是得了失心瘋麼?居然主動下戰書請求決戰!須知吳軍只消穩穩守上一月半載的,我軍必退無疑啊!等我軍退卻後,吳軍盡可從容布置,消化戰果,這豈非更加萬無一失之策嗎?這……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就在他兀自震驚之際,孫權的戰書亦經眾人之手,逐一傳遞下去。
待傳到關羽手上,忽見這位沉寂多時的名將猛然坐直了背,目中精芒爆閃,渾身骨骼竟作噼里啪啦爆響。
邊上的張飛大笑著對法正道:
「說孫權,孫權就到,他既要一心求死,你再無話好說了罷!」
法正面無表情,但心中已是電光疾閃盤算了一遍:
此戰若是勝了,東吳割地求和不在話下;縱然不勝,關張皆宿將,也不至於大敗……
只是…只是東吳的兵馬實在太多了一些……
他兀自未決,抬頭環視一圈,只見關羽眉頭緊皺,死死盯住自己,目中似要噴出火來;張飛喜笑顏開;關平咬牙切齒;便是主公劉備臉上也是一臉期待,一副躍躍欲試的表情
法正見此情狀,便知此戰不能避免了。
他本就有些賭徒的天性,只要彩頭足夠大,便值得為止冒險一次。
都說得隴望蜀易,得蜀望隴難,他法孝直還不是孤注一擲,為大漢贏來漢中這龍興之地嗎?
經過沉思半晌,法正終於緩緩頷首:
「既然孫權敢戰,余又豈會拒絕!」
頓了一頓,忽盯著關羽,沉聲道:
「只是此戰兇險,容不得一絲失誤,主公及各位將軍須聽從余之建言,萬不可自行其是!」
張飛心情大好,自是滿口答應:「你自說來,俺洗耳恭聽便是。」
他邊上的關羽卻是默不作聲。
劉備見狀,情知關羽為人自矜,因為那日法正當面頂撞於他,心中仍懷有芥蒂,當下寬勸道:
「運籌帷幄看孝直;臨陣對敵須仗雲長。你二人一文一武,乃是孤左右雙臂,彼此通力合作,方能擊敗孫權小兒。而今大敵當前,豈能意氣用事,因私廢公?」
聽到兄長如此緩頰,關羽終於拱了拱手,緩緩道:「尚書令只管吩咐便是。」
劉備聞言,暗自吁了口氣。他深知關羽是個說一不二的性子,既然開口應承了,自然會遵照執行,絕對不會陽奉陰違。
法正得了兩位大爺的首肯,忽然陰桀一笑,道:
「接下來,還請主公修書一封回復吳侯,只說蜀中事務繁雜,不便在此久留,不日即歸。」
張飛收斂了笑容,皺眉道:「剛說要戰,就要修書回絕,你這是何意?莫非誑俺兄弟三人不成?」
法正並不作答,只環視四周,但見劉備、關羽、關平、張苞諸人皆一臉茫然,唯有姜維笑而不語,遂作邀道:
「伯約若是懂了,煩勞你代為解答三將軍之疑惑。」
姜維躬身行了一禮,抱拳道:
「兵法云: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吳侯來勢洶洶,求戰之心迫切,可謂氣勢正盛。末將以為,尚書令欲此舉乃是以退為進之計,拖延決戰之日,暫避其鋒芒,正好泄吳軍之氣,驕吳侯之志!」
法正撫掌贊道:「孺子可教矣!」
張飛這才恍然大悟,大笑道:
「妙極!如此一來,孫權小兒以為我軍要撤,定會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坐立不安吶!妙極!此計當真妙極!」
法正又道:「此外,待吊足孫權胃口,主公只消稍稍透露決戰之意,孫權自然千肯萬肯,對於決戰地點之選擇,豈非任憑我方說了算麼?」
關羽聞罷,暗自撫須頷首,想來對法正此計十分贊同。
而劉備、張飛、關平、張苞,盡皆點頭不止。
便連姜維亦露出沉思神色,這一層到是他不曾考慮到的。史載法正洞察人心,就這看來,所言非虛。
這時,劉備開口問道:「依孝直之見,以何日決戰為佳?可否同我等交個底?」
法正只是拱了拱手,並不作答,反而轉向關平,問道:「沙摩柯還有幾日迴轉?」
軍中情報由關平統管,聞言答道:
「昨日剛收到蠻軍信報,說已經成功接應到習珍、習宏兄弟,已在回程路途,再過五日便可迴轉。」
法正深吸一口氣,緩緩道:「如此,余以為決戰之日,便在五日之後!」
他意氣風發,加速語勢道:
「可著各部即刻停止打造攻城器械,將半成的器物置於營寨顯眼處,同時謹守營寨,不得擅自出戰!」
「主公,修書一事,可遲不可早,日落之前送去便是,也好讓吳侯嘗一嘗患得患失的滋味。」
「伯約,你識地理,一會兒借送信之機,探勘四周地形,務必找一處狹長的平地作為決戰之地。該地邊上須有密林,平地足夠我方展開陣型,但於吳軍而言稍窄即可。」
「定下決戰之地後,主公可遣文布去追沙摩柯,教他不必回來復命,而是率領所部藏身於密林之中,待決戰之日,聽我發放信號,共擊孫權!」
……
眼見法正條理清晰,將一併事務安排得面面俱到,帳內諸人自是信心大增,萬分振奮。
末了,法正又走到關羽跟前,徑直道:
「主公言運籌帷幄在余,臨陣對敵在君侯。只是君侯久在荊州,多不熟悉此間將士。至於決戰之排兵布將、臨陣對敵,君侯若無把握,余倒是不介意拔刀相助。」
關羽緩緩起身,目光湛湛,正色道:
「尚書令何必以言相激?尚有五日可以熟悉軍情,制定戰陣之術,於某而言,只多不少!」
法正聞言,微微頷首,忽目露精光,緩慢而又堅定道:
「決戰之時、決戰之地皆取決於我,此謂天時地利在我;而五日之內,東吳將士求戰不得,必定心浮氣躁,人和亦將不存!反觀我軍,只消暗中蓄力,靜候伏兵,則此戰必勝矣!」
劉備終於起身,展開雙手,分別握住關羽和法正之手,大笑道:
「此番我等和衷共濟,力可斷金!孫權若來,必教他追悔莫及!」
一時,自他以降,關羽、張飛、法正、關平、張苞、姜維盡皆躬身應答。
由是法正一番參贊,劉備幾乎言聽計從,一道道命令頓如流水般,從中軍大帳發往前後左右各部軍營。
姜維頓時驚呆:
「孫權這是得了失心瘋麼?居然主動下戰書請求決戰!須知吳軍只消穩穩守上一月半載的,我軍必退無疑啊!等我軍退卻後,吳軍盡可從容布置,消化戰果,這豈非更加萬無一失之策嗎?這……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就在他兀自震驚之際,孫權的戰書亦經眾人之手,逐一傳遞下去。
待傳到關羽手上,忽見這位沉寂多時的名將猛然坐直了背,目中精芒爆閃,渾身骨骼竟作噼里啪啦爆響。
邊上的張飛大笑著對法正道:
「說孫權,孫權就到,他既要一心求死,你再無話好說了罷!」
法正面無表情,但心中已是電光疾閃盤算了一遍:
此戰若是勝了,東吳割地求和不在話下;縱然不勝,關張皆宿將,也不至於大敗……
只是…只是東吳的兵馬實在太多了一些……
他兀自未決,抬頭環視一圈,只見關羽眉頭緊皺,死死盯住自己,目中似要噴出火來;張飛喜笑顏開;關平咬牙切齒;便是主公劉備臉上也是一臉期待,一副躍躍欲試的表情
法正見此情狀,便知此戰不能避免了。
他本就有些賭徒的天性,只要彩頭足夠大,便值得為止冒險一次。
都說得隴望蜀易,得蜀望隴難,他法孝直還不是孤注一擲,為大漢贏來漢中這龍興之地嗎?
經過沉思半晌,法正終於緩緩頷首:
「既然孫權敢戰,余又豈會拒絕!」
頓了一頓,忽盯著關羽,沉聲道:
「只是此戰兇險,容不得一絲失誤,主公及各位將軍須聽從余之建言,萬不可自行其是!」
張飛心情大好,自是滿口答應:「你自說來,俺洗耳恭聽便是。」
他邊上的關羽卻是默不作聲。
劉備見狀,情知關羽為人自矜,因為那日法正當面頂撞於他,心中仍懷有芥蒂,當下寬勸道:
「運籌帷幄看孝直;臨陣對敵須仗雲長。你二人一文一武,乃是孤左右雙臂,彼此通力合作,方能擊敗孫權小兒。而今大敵當前,豈能意氣用事,因私廢公?」
聽到兄長如此緩頰,關羽終於拱了拱手,緩緩道:「尚書令只管吩咐便是。」
劉備聞言,暗自吁了口氣。他深知關羽是個說一不二的性子,既然開口應承了,自然會遵照執行,絕對不會陽奉陰違。
法正得了兩位大爺的首肯,忽然陰桀一笑,道:
「接下來,還請主公修書一封回復吳侯,只說蜀中事務繁雜,不便在此久留,不日即歸。」
張飛收斂了笑容,皺眉道:「剛說要戰,就要修書回絕,你這是何意?莫非誑俺兄弟三人不成?」
法正並不作答,只環視四周,但見劉備、關羽、關平、張苞諸人皆一臉茫然,唯有姜維笑而不語,遂作邀道:
「伯約若是懂了,煩勞你代為解答三將軍之疑惑。」
姜維躬身行了一禮,抱拳道:
「兵法云: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吳侯來勢洶洶,求戰之心迫切,可謂氣勢正盛。末將以為,尚書令欲此舉乃是以退為進之計,拖延決戰之日,暫避其鋒芒,正好泄吳軍之氣,驕吳侯之志!」
法正撫掌贊道:「孺子可教矣!」
張飛這才恍然大悟,大笑道:
「妙極!如此一來,孫權小兒以為我軍要撤,定會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坐立不安吶!妙極!此計當真妙極!」
法正又道:「此外,待吊足孫權胃口,主公只消稍稍透露決戰之意,孫權自然千肯萬肯,對於決戰地點之選擇,豈非任憑我方說了算麼?」
關羽聞罷,暗自撫須頷首,想來對法正此計十分贊同。
而劉備、張飛、關平、張苞,盡皆點頭不止。
便連姜維亦露出沉思神色,這一層到是他不曾考慮到的。史載法正洞察人心,就這看來,所言非虛。
這時,劉備開口問道:「依孝直之見,以何日決戰為佳?可否同我等交個底?」
法正只是拱了拱手,並不作答,反而轉向關平,問道:「沙摩柯還有幾日迴轉?」
軍中情報由關平統管,聞言答道:
「昨日剛收到蠻軍信報,說已經成功接應到習珍、習宏兄弟,已在回程路途,再過五日便可迴轉。」
法正深吸一口氣,緩緩道:「如此,余以為決戰之日,便在五日之後!」
他意氣風發,加速語勢道:
「可著各部即刻停止打造攻城器械,將半成的器物置於營寨顯眼處,同時謹守營寨,不得擅自出戰!」
「主公,修書一事,可遲不可早,日落之前送去便是,也好讓吳侯嘗一嘗患得患失的滋味。」
「伯約,你識地理,一會兒借送信之機,探勘四周地形,務必找一處狹長的平地作為決戰之地。該地邊上須有密林,平地足夠我方展開陣型,但於吳軍而言稍窄即可。」
「定下決戰之地後,主公可遣文布去追沙摩柯,教他不必回來復命,而是率領所部藏身於密林之中,待決戰之日,聽我發放信號,共擊孫權!」
……
眼見法正條理清晰,將一併事務安排得面面俱到,帳內諸人自是信心大增,萬分振奮。
末了,法正又走到關羽跟前,徑直道:
「主公言運籌帷幄在余,臨陣對敵在君侯。只是君侯久在荊州,多不熟悉此間將士。至於決戰之排兵布將、臨陣對敵,君侯若無把握,余倒是不介意拔刀相助。」
關羽緩緩起身,目光湛湛,正色道:
「尚書令何必以言相激?尚有五日可以熟悉軍情,制定戰陣之術,於某而言,只多不少!」
法正聞言,微微頷首,忽目露精光,緩慢而又堅定道:
「決戰之時、決戰之地皆取決於我,此謂天時地利在我;而五日之內,東吳將士求戰不得,必定心浮氣躁,人和亦將不存!反觀我軍,只消暗中蓄力,靜候伏兵,則此戰必勝矣!」
劉備終於起身,展開雙手,分別握住關羽和法正之手,大笑道:
「此番我等和衷共濟,力可斷金!孫權若來,必教他追悔莫及!」
一時,自他以降,關羽、張飛、法正、關平、張苞、姜維盡皆躬身應答。
由是法正一番參贊,劉備幾乎言聽計從,一道道命令頓如流水般,從中軍大帳發往前後左右各部軍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