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給曹操下陽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黃巾起義從二月開始,到十一月結束,歷時八個多月。

  下曲陽一戰結束,隨著皇甫嵩把京觀建起,浩浩蕩蕩的黃巾軍起義宣告徹底失敗。

  仗打完了以後,大家自然是各回各家,等待漢庭的封賞。

  這個時候,黃巢命張飛高覽兩人帶著義從主隊返回涿郡,自己則帶著鄧倉閻柔以及二十騎找上了欲返回洛陽的曹操。

  「長這麼大還沒去過國都,孟德兄應該不介意我一起同行吧?」

  曹操爽朗的笑道:「求之不得,怎會介意?」

  兩人並排走馬,曹操忍不住問:「此間戰事已了,泰德不和士卒們一起返家,而是跟我一起去洛陽,想必是有什麼要緊事情,不知操有什麼能幫到你?」

  黃巢聞言心中腹誹,你當然能幫到啊,靈帝一朝宦官勢力就屬你家厲害。

  可經過五色棒這事情,誰還不知道你小子是個熱血青年,一心想給漢室當酷吏。走後門的事情你會幫個屁的忙。

  不過黃巢轉念一想,覺得自己要做的事情也可以說說。

  語言這東西可以化腐朽為神奇,同一件事不同的說法,給人的感官不同。

  黃巢回道:「此事本不好說,但我與孟德投緣,也不瞞你。此去洛陽,其實是為了給幾個義從兄弟求官。他們武藝過人,悍不畏死,數次征戰都沖在最前方,立下赫赫大功。如今戰事已結,我憑大功必受封賞,但他們幾人聲名不顯,也沒什麼家世,若是在涿郡枯等,恐怕不會得到應有的封賞。我作為其大哥,理所應當去幫他們爭一爭。」

  這話已經說得非常直白,曹操一聽就懂。什麼求官,就是去想辦法去買官。

  買官送禮這種事情儘管普遍,可不符合人們心中的主流價值導向,所以非最親近之人不可說。

  東漢官場被世家大族壟斷,取士方法腐朽不堪,曹操雖然是其中較大的受益者,但他內心剛正不阿,見多了那些不干人事的草包,推崇真正有能力的賢才。

  經過兩個月觀察,曹操認可黃巢是一個有才之人,對於黃巢麾下的幾個屯長,也認可他們配做官,故而心中不反感。

  「唉。」

  曹操深深地嘆了一口氣,而後說道:「只恨朝廷綱紀敗壞,讓有才有功之人都得找旁門求官。」

  他沒有問黃巢打算怎麼解決,他家完全有能力和渠道去幫助黃巢運作這個事情,但他有自己的政治抱負,這種事情只能敬謝不敏。

  另一邊,黃巢自然不會指望曹操能在這件事上幫他,就算曹操要幫他也不敢啊!走了曹操的門路去做官,這人以後是自己的還是曹操的?

  於是他話題一轉。

  「是啊,朝廷以孝廉取士,目的本是為了選出德才兼備之人,可隨著世家大族的興起,變成了你選我家的人,我選你家的人,家世普通的人才這一輩子都不可能得到做官的機會。」

  「就連我自己,自恃有幾分武力,可如果不是因為這場黃巾大亂,我又哪裡有可能當上官呢?」

  曹操回答道:「是啊,漢家天下就是因為讓太多無德無才之人當上了高位,才會日益傾頹,以致於有黃巾賊這樣一場大亂。為官者,倘若德才能具備其一,那這天下就會安定許多,哪裡會像現在這樣呢?」

  黃巢問道:「德與才,孟德兄認為哪一個更重要呢?」

  曹操幾乎沒有過多猶豫:「才!」

  這一點曹操屬於用腳投票,他自己出身宦官家族,在士人的眼中自然不會有好的名聲。此外,自家人清楚自家事,他曹阿瞞從來都不是一個正人君子,他甚至認為德和才是相衝突的。

  君子可欺之以方,有才之人若是在意道德,在這個世道還怎麼成事?

  黃巢回道:「英雄所見略同,我與孟德兄一樣,認為才比德更重要。做官即做事,事情做不好,那就是一個昏官,會禍害百姓和天子。」

  這當然是放屁,他自己當過皇帝,見識過無數人,自然知道人心隔肚皮這個道理。

  知人知面不知心,有些人裝了一輩子大忠臣,最後卻是一個大奸賊,無德有才的人往往比有德無才的人危害更大!

  曹操自己就是典型,在迎回漢獻帝後,他光明偉岸地當了一輩子奸臣,卻被裝了一輩子忠臣的司馬懿奪走了天下基業。

  司馬懿死後,大家吸取教訓,除非人已經死了,蓋棺定論,否則就不可能斷定這個人心底的德行到底如何。


  德與才至少得占一樣,德既然選不出,那就只好選才,選出來後再好好防備。

  黃巢繼續問道:「孟德兄既然覺得孝廉取士不好,可有其他更好的選人辦法?」

  曹操稍微思索後回答:「先觀察其人,聽其談吐,再試用一番,就可知道其才幹如何。」

  「天下那麼多人,你哪有時間一個個去觀察呢?」

  這個問題曹操犯了難,不過他轉頭看見黃巢一臉鎮定,便知道其已有想法。

  「還請黃兄賜教。」

  前面鋪墊了那麼久,不就是為了這一下嗎?

  於是黃巢開始忽悠:「愚以為,若要高效選拔出有才之人,當用科考之法。」

  曹操默念了一聲科考,然後追問道:「何謂科考?」

  黃巢答曰:「科考即把天下士子集中考試,出一題讓所有人在同等的時間內獨立寫一篇策論,通過這篇策論展示心中才學。再將策論糊名,朝廷再派人對這些策論進行排名,策論排名靠前之人即可授官試用。」

  把人才集中起來,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同一問題,單獨一人,糊名...

  曹操聞言大驚,黃巢所說的這個科考竟然完全可行!

  「黃兄此法甚好,只是用木簡寫一篇策論所用時間未免太長,而絹帛又太貴,恐難以實施。」

  東漢時期雖然蔡倫已經製作了蔡倫紙,但是這種紙不好書寫,製作也特別麻煩,故而沒有推行。

  黃巢說道:「絹帛貴可用麻布,還可重複染色。若是能因此公平選出有才之士,於天下而言,這點錢財又算得了什麼呢?」

  曹操覺得有道理,那些劣質的麻布也可書寫,就算一次一萬匹也值不了多少錢。

  至此他徹底認可這個方法,於是躬身拜道:「黃兄竟然有如此大才,當真國士也!操回到洛陽,必要向天子上書推薦你的科考之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