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推斷
這時況鍾走到一棵樹旁說:「他有些腦子,去兵營可惜了。」
賈川頓時心生感激,上前攙扶著況鍾靠著樹坐下,將手中的餅子撕下一半遞給況鍾。
海壽攙扶著朱瞻基挨著況鍾坐好,先將水袋遞給朱瞻基,而後才將餅子遞過去,仍是不忘送給況鍾一個白眼。
朱瞻基吃了一口餅子,問:「你以為兵營里都是莽夫?」
「若非指揮使,都是莽夫未必是壞事,他這樣的去了,那些靈氣沒等升遷,便會被揉搓沒了。」況鍾答。
朱瞻基沒再說話。
賈川鬆了一口氣,狼吞虎咽就著水吞下了半張餅子。
「你覺著何時會有危險?」朱瞻基慢悠悠的吃著餅子,突然看向賈川問了一句。
賈川這時候可不敢胡說八道,他得順著況鍾給他立的人設,好好表現才可,莫說這皇權社會,便是上一世,真說領導要調你去個你不想去的部門,你還能不去?除非辭職,性命倒是無憂,可這地界抗旨可是會沒命的。
賈川整理好思緒,認真的開口道:
「離京城越近,殿下越安全,前提是在殿下沒有調兵之前,他們沒有發現咱們的蹤跡,這一路上我倒是注意了一下,沒有形跡可疑之人超過咱們,或者被咱們超過,當然,去往京城的路並非這一條,漢王若想得逞,便要有能耐推斷出咱們走哪條路,何時能到何地?可我覺著他沒有這能耐。」
朱瞻基笑了,說:「你是不了解我這個二叔,他跟著我爺爺一路征戰,幾次救爺爺於危難……」
朱瞻基不笑了,造反這事兒確實沒必要多說。
賈川想了想又說:「首先漢王不可能親自來尋殿下,咱們六個人,六匹馬,又都是巡檢司的打扮,理應不在他們尋找的範圍內,除非他在咱們走後便命人突襲巡檢司,得到咱們幾人如何進京的消息……」
賈川說到這裡偷瞄了一眼朱瞻基,接著又說道:
「我倒是覺著他或許會找人去打聽,動手他應是不敢,也沒必要。這跟昨晚的情形不同,昨晚若是……得手了,屠了巡檢司後,他們想怎麼說都可,現下不同,還沒有確定最後誰贏誰輸的時候,漢王沒必要自斷後路。」
賈川抬頭看了看刺眼的陽光:
「昨晚追殺之人都沒有回去,漢王手下負責這事兒的人,他並不確認殿下是否到過黃蘆嶺,他一邊派人繼續追蹤,一邊派人去巡檢司詢問,快的話,這個時間已經問到結果了,這人除了命人繼續追蹤,還要想法子儘快給漢王傳消息,近北京了,還追嗎?」
「我這位二叔可不知道怕,既然已經動手了,便不會停下。」
賈川挑了挑眉,心說:朱高煦走的這條賽道,競爭確實不激烈,總算是能排上個第一。
「漢王是如何想的,眼下不重要,重要的是時間。這件事多大?他們想要真正動手,一定要等到漢王的命令,藩王不可擅自離開封地,漢王如今是聽話的在樂安,還是偷偷出來在德州或者滄州,說不好,也就無法推斷他大概什麼時辰收到消息,什麼時辰下令,在外的人又會什麼時辰收到命令。」
賈川看了一眼朱瞻基,眼見這位太子聽得認真,心裡鬆了一口氣,接著說道:
「消息需要先傳給漢王,再由漢王斟酌好了傳令下去,這個過程可以飛鴿傳書,或者照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快馬報信,一匹馬一個時辰要跑六十多里地,差不多每一兩個時辰就要到驛站換馬,且不說他是否有這個權限,怎麼也得有合理的藉口,且提前買通驛站中人,這種方法比較麻煩,一旦走漏消息……另一種方法是用信鴿,信鴿的飛行速度和日行距離要看很多方面,且信鴿是靠歸巢能力完成傳遞的,比如它的巢穴就在滄州或者霸州、京城,把它帶到漢王身邊,漢王收到消息後,用它傳信,它確實一個多時辰就可到滄州,也就是天黑前滄州這邊的人便可得到消息,但他們也需準備妥當,才可攔路,而咱們天黑的時候,應該能過了滄州。」
朱瞻基探究的看著賈川,問:「你怎知道的這般清楚?」
賈川聳了聳肩說:「沒本事念書,反倒是對旁的事情有興趣。」
「你覺得他會用馬,還是用飛鴿?」朱瞻基又問。
「若是用馬,咱們理應看到快馬疾駛而來,暫時沒有,飛鴿嘛,我覺著機率也不大,養這東西需要訓練,他敢大張旗鼓的練?不是說在他封地練,那沒用,飛鴿的目的地是固定的,只能單選,他想在每個城池都建個巢穴恐怕是難,京城有,倒是有可能,但飛回京城有何用?飛鴿確實能連飛……五個時辰,幾百上千里地,可被射殺捕獲的機會也大,更何況最沒可能的便是在北京城外攔截殿下,若是到那時殿下還沒有調兵護送,呃……。」
「照你這麼推斷,我這一路理應無驚無險?」
「八百里加急這類的快遞,不是,這類的送信方式需要頻繁換馬,他不用這種,用稍微慢一些的,五百里,三百里的,騎一匹跟一匹還是能用的,所以我才說不知道他現下在何處,也就無法判斷時間,咱們雖說是騎馬,但馬跑得不快,此時後面若是有人快馬追來,沒到霸州之前肯定能追上咱們,還有昨夜走在咱們前面的那些人,他們快馬追幾個時辰沒見人必定不會傻的還追下去,或許會往回走,理應與咱們上午便相遇才對,沒遇上便是走了不同的路,他們應是沒想到咱們會走官道。」
況鍾說:
「快馬疾駛雖速,但中途需要歇腳落汗餵料,雨大泥地難行,旱處又怕鼠洞絆折馬腿,逢坑徐行,遇坡牽拽,麻煩極多,本朝三大郵驛:急遞鋪,水馬驛,遞運所,其中以急遞鋪為最,又稱急腳遞,多為步行,一接文書,即刻疾奔而出,至下一鋪為止,如此前後接力、輪次傳遞,一晝夜可行三四百里,比咱們這般騎馬都要快上許多。」
賈川『哦』了一聲,恭敬的答道:「是我眼界窄了,忘了這些途徑。」
朱瞻基撇了一眼賈川問:「你的意思是,下午比較危險,追兵或許會到?」
賈川還在琢磨這些快遞方式,聽到朱瞻基問話,忙說:
「不是下午,是天黑之後。前面的人不可怕,因他們不知道咱們有幾個人,與咱們擦肩而過也未必能反應過來,後面的追兵知道,當然前提是確實有人去巡檢司問過了,且已得令,得令的過程需要時間,最快也要下午吧?咱們比他們快了半日有餘,但架不住他快咱們慢,所以天黑後便會有些危險了,不走藏起來?明日前面必有攔路虎,星夜趕路?夜行就算是不打自招吧。」
「應當如何應對?」朱瞻基問。
賈川看了一圈,六個人老弱病殘,若是夏千戶還活著,賈川也就沒這麼擔心了,想來漢王猜不准自己這位大侄子走哪條路,自然分兵追蹤,也就能分散兵力,五六個人追來,夏千戶能應對,他們還有一個弓兵,勝算大很多,可眼下如何是好?
賈川拍了拍身上的灰塵,裝作淡定自若的模樣,說:「我賭他就在樂安沒有出來,若是如此,不管他用什麼方法傳遞消息,咱們到霸州調兵後,他們才會追上來。」
「若是二叔出了樂安就在滄州呢?」
「朱祁鎮出生了嗎?」賈川喃喃自語。
「什麼?」朱瞻基沒聽清,追問道。
賈川還停留在歷史知識的池塘中,努力找尋那位一代『戰神』的蹤影,可惜一無所獲。
他扭頭看了看朱瞻基,心說:怎麼說也得有二十五六了吧?古代成親都早,按理說該當爹了,朱祁鎮要是已經活蹦亂跳的了,是不是歷史會改寫?
朱瞻基被看的莫明奇妙,海壽在一旁不由得皺眉訓斥道:「不可忘了規矩!」
賈川趕緊躬身說:「殿下莫怪,我這人一想得出神便會忘了身在何處。」
「你剛剛在想什麼?」朱瞻基眯著眼睛問。
「呃……我在想殿下並非常人,理應有神明護體,更何況漢王就在黃蘆嶺周圍的可能性不並不大,咱們又走的及時……但若是不巧……以命相博便是了,勝負自有天定。」
朱瞻基難得的開懷一笑,拍了一下大腿,站起身來,豪邁的說:「上馬!」
……
賈川一直困惑卻又不敢問的問題是,即便知道有危險,朱瞻基為何還是不願去滄州或滄州附近衛所調兵?
路上,遇到他與況鍾並列前行的機會,他便悄聲問了心中疑惑,況鍾對他倒是很有欣賞之意,便也沒隱瞞,說路過邵陽湖的時候他與太子和海壽曾被人抓住過,在被帶走的路上聽到那些人談話,說是沒想到在這裡就能得手,以為要到山東地界才行,還說滄州白安排了……
「他們沒有在第一時間動手,反倒是將你們都帶走了?」
「當時我也納悶,倒是在土地廟中你替我結了惑,他們深知漢王秉性,一旦動手便離死不遠了,且當時海壽與我都有傷,看上去命不久矣……」
「沒有對殿下動手,或許是因為漢王,可連我都沒有殺反倒是先給自己一刀,我便有些不解了,昨夜不得空琢磨,今日也沒琢磨出個所以然來……」
「那人不過是怕殺錯了罷了。」朱瞻基這時回頭說了一句。
殺錯了?
賈川挑了挑眉,自己二十出頭的年紀,身材又消瘦,與朱瞻基可說是天壤之別,這也能……可賈川隨即又一想,這裡沒有照片可供參考,太子也不是誰都能隨意見的,朱高煦身邊必定有見過朱瞻基的人,偏巧昨晚衝進廟中的人沒見過,想來那人也是個新提拔上來的,只知太子大概年紀,和隨行幾人的情況,多了一個他,反倒讓那人不知如何是好了。
賈川想到因昨晚自己太過英勇,救了自己一命,不由得倒吸一口濕氣。
他想:那人必是深知漢王府的規矩,便先傷了自己,以便回去有個交代。
「好在沒走多遠,我們去前面探路的侍衛回來便將我們救出來了。」況鍾接續講述道:「那些人死的死逃得逃,沒能抓住一個活口,殿下這才選了條繞遠的路,我們晝夜兼程,卻還是在山東地界遭遇了埋伏,殿下身邊的侍衛,離開南京時鎮府司的幾名千戶全都折在山東了,我們雖逃了出來,但始終甩不掉後面的人,等我們到了黃蘆嶺,就剩我們幾個了,殿下肩膀也中了一刀……好在殿下記得黃蘆嶺的巡檢司,想著借用你們的手將身後的人逼退……」
「殿下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對我們巡檢司也不能全信,所以未曾提前照會……」
「也不盡然,殿下說若是你們提前準備好,那些人怕是不會上前,我們也出不去那片山林,若你們沒被收買,趁著夜色,兩邊混戰或許能有生路。」
賈川苦笑說:
「況郎中莫要給我們留顏面,殿下是在軍中待過的,對我們這些……多少也有些了解,知道我們與他們硬碰硬,即便人數占優也沒多少勝算,所以昨夜我一開始說熄燈裝看不到,等那些人自己撤走時,殿下心裡是贊同的,只是……」賈川突然想到重點,急急的道:「我剛才口乾舌燥的一通推斷,實則你們早便知道滄州這一關不好過!」
況鍾笑了笑沒有說話。
朱瞻基揚著頭說:「我不知道二叔找的是文官還是武將,但是,二叔定是覺得我若是僥倖逃到滄州必定會命人去調兵,介時便是自投羅網了。」
賈川心裡萬馬奔騰,這不是逗傻小子玩呢嘛?可緊跟著他又舒了一口氣,朱高煦若只是等著朱瞻基自投羅網,那便沒有機會了,而後他心中又暗嘆:滄州的文官武將不知多少要遭殃嘍。
……
賈川頓時心生感激,上前攙扶著況鍾靠著樹坐下,將手中的餅子撕下一半遞給況鍾。
海壽攙扶著朱瞻基挨著況鍾坐好,先將水袋遞給朱瞻基,而後才將餅子遞過去,仍是不忘送給況鍾一個白眼。
朱瞻基吃了一口餅子,問:「你以為兵營里都是莽夫?」
「若非指揮使,都是莽夫未必是壞事,他這樣的去了,那些靈氣沒等升遷,便會被揉搓沒了。」況鍾答。
朱瞻基沒再說話。
賈川鬆了一口氣,狼吞虎咽就著水吞下了半張餅子。
「你覺著何時會有危險?」朱瞻基慢悠悠的吃著餅子,突然看向賈川問了一句。
賈川這時候可不敢胡說八道,他得順著況鍾給他立的人設,好好表現才可,莫說這皇權社會,便是上一世,真說領導要調你去個你不想去的部門,你還能不去?除非辭職,性命倒是無憂,可這地界抗旨可是會沒命的。
賈川整理好思緒,認真的開口道:
「離京城越近,殿下越安全,前提是在殿下沒有調兵之前,他們沒有發現咱們的蹤跡,這一路上我倒是注意了一下,沒有形跡可疑之人超過咱們,或者被咱們超過,當然,去往京城的路並非這一條,漢王若想得逞,便要有能耐推斷出咱們走哪條路,何時能到何地?可我覺著他沒有這能耐。」
朱瞻基笑了,說:「你是不了解我這個二叔,他跟著我爺爺一路征戰,幾次救爺爺於危難……」
朱瞻基不笑了,造反這事兒確實沒必要多說。
賈川想了想又說:「首先漢王不可能親自來尋殿下,咱們六個人,六匹馬,又都是巡檢司的打扮,理應不在他們尋找的範圍內,除非他在咱們走後便命人突襲巡檢司,得到咱們幾人如何進京的消息……」
賈川說到這裡偷瞄了一眼朱瞻基,接著又說道:
「我倒是覺著他或許會找人去打聽,動手他應是不敢,也沒必要。這跟昨晚的情形不同,昨晚若是……得手了,屠了巡檢司後,他們想怎麼說都可,現下不同,還沒有確定最後誰贏誰輸的時候,漢王沒必要自斷後路。」
賈川抬頭看了看刺眼的陽光:
「昨晚追殺之人都沒有回去,漢王手下負責這事兒的人,他並不確認殿下是否到過黃蘆嶺,他一邊派人繼續追蹤,一邊派人去巡檢司詢問,快的話,這個時間已經問到結果了,這人除了命人繼續追蹤,還要想法子儘快給漢王傳消息,近北京了,還追嗎?」
「我這位二叔可不知道怕,既然已經動手了,便不會停下。」
賈川挑了挑眉,心說:朱高煦走的這條賽道,競爭確實不激烈,總算是能排上個第一。
「漢王是如何想的,眼下不重要,重要的是時間。這件事多大?他們想要真正動手,一定要等到漢王的命令,藩王不可擅自離開封地,漢王如今是聽話的在樂安,還是偷偷出來在德州或者滄州,說不好,也就無法推斷他大概什麼時辰收到消息,什麼時辰下令,在外的人又會什麼時辰收到命令。」
賈川看了一眼朱瞻基,眼見這位太子聽得認真,心裡鬆了一口氣,接著說道:
「消息需要先傳給漢王,再由漢王斟酌好了傳令下去,這個過程可以飛鴿傳書,或者照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快馬報信,一匹馬一個時辰要跑六十多里地,差不多每一兩個時辰就要到驛站換馬,且不說他是否有這個權限,怎麼也得有合理的藉口,且提前買通驛站中人,這種方法比較麻煩,一旦走漏消息……另一種方法是用信鴿,信鴿的飛行速度和日行距離要看很多方面,且信鴿是靠歸巢能力完成傳遞的,比如它的巢穴就在滄州或者霸州、京城,把它帶到漢王身邊,漢王收到消息後,用它傳信,它確實一個多時辰就可到滄州,也就是天黑前滄州這邊的人便可得到消息,但他們也需準備妥當,才可攔路,而咱們天黑的時候,應該能過了滄州。」
朱瞻基探究的看著賈川,問:「你怎知道的這般清楚?」
賈川聳了聳肩說:「沒本事念書,反倒是對旁的事情有興趣。」
「你覺得他會用馬,還是用飛鴿?」朱瞻基又問。
「若是用馬,咱們理應看到快馬疾駛而來,暫時沒有,飛鴿嘛,我覺著機率也不大,養這東西需要訓練,他敢大張旗鼓的練?不是說在他封地練,那沒用,飛鴿的目的地是固定的,只能單選,他想在每個城池都建個巢穴恐怕是難,京城有,倒是有可能,但飛回京城有何用?飛鴿確實能連飛……五個時辰,幾百上千里地,可被射殺捕獲的機會也大,更何況最沒可能的便是在北京城外攔截殿下,若是到那時殿下還沒有調兵護送,呃……。」
「照你這麼推斷,我這一路理應無驚無險?」
「八百里加急這類的快遞,不是,這類的送信方式需要頻繁換馬,他不用這種,用稍微慢一些的,五百里,三百里的,騎一匹跟一匹還是能用的,所以我才說不知道他現下在何處,也就無法判斷時間,咱們雖說是騎馬,但馬跑得不快,此時後面若是有人快馬追來,沒到霸州之前肯定能追上咱們,還有昨夜走在咱們前面的那些人,他們快馬追幾個時辰沒見人必定不會傻的還追下去,或許會往回走,理應與咱們上午便相遇才對,沒遇上便是走了不同的路,他們應是沒想到咱們會走官道。」
況鍾說:
「快馬疾駛雖速,但中途需要歇腳落汗餵料,雨大泥地難行,旱處又怕鼠洞絆折馬腿,逢坑徐行,遇坡牽拽,麻煩極多,本朝三大郵驛:急遞鋪,水馬驛,遞運所,其中以急遞鋪為最,又稱急腳遞,多為步行,一接文書,即刻疾奔而出,至下一鋪為止,如此前後接力、輪次傳遞,一晝夜可行三四百里,比咱們這般騎馬都要快上許多。」
賈川『哦』了一聲,恭敬的答道:「是我眼界窄了,忘了這些途徑。」
朱瞻基撇了一眼賈川問:「你的意思是,下午比較危險,追兵或許會到?」
賈川還在琢磨這些快遞方式,聽到朱瞻基問話,忙說:
「不是下午,是天黑之後。前面的人不可怕,因他們不知道咱們有幾個人,與咱們擦肩而過也未必能反應過來,後面的追兵知道,當然前提是確實有人去巡檢司問過了,且已得令,得令的過程需要時間,最快也要下午吧?咱們比他們快了半日有餘,但架不住他快咱們慢,所以天黑後便會有些危險了,不走藏起來?明日前面必有攔路虎,星夜趕路?夜行就算是不打自招吧。」
「應當如何應對?」朱瞻基問。
賈川看了一圈,六個人老弱病殘,若是夏千戶還活著,賈川也就沒這麼擔心了,想來漢王猜不准自己這位大侄子走哪條路,自然分兵追蹤,也就能分散兵力,五六個人追來,夏千戶能應對,他們還有一個弓兵,勝算大很多,可眼下如何是好?
賈川拍了拍身上的灰塵,裝作淡定自若的模樣,說:「我賭他就在樂安沒有出來,若是如此,不管他用什麼方法傳遞消息,咱們到霸州調兵後,他們才會追上來。」
「若是二叔出了樂安就在滄州呢?」
「朱祁鎮出生了嗎?」賈川喃喃自語。
「什麼?」朱瞻基沒聽清,追問道。
賈川還停留在歷史知識的池塘中,努力找尋那位一代『戰神』的蹤影,可惜一無所獲。
他扭頭看了看朱瞻基,心說:怎麼說也得有二十五六了吧?古代成親都早,按理說該當爹了,朱祁鎮要是已經活蹦亂跳的了,是不是歷史會改寫?
朱瞻基被看的莫明奇妙,海壽在一旁不由得皺眉訓斥道:「不可忘了規矩!」
賈川趕緊躬身說:「殿下莫怪,我這人一想得出神便會忘了身在何處。」
「你剛剛在想什麼?」朱瞻基眯著眼睛問。
「呃……我在想殿下並非常人,理應有神明護體,更何況漢王就在黃蘆嶺周圍的可能性不並不大,咱們又走的及時……但若是不巧……以命相博便是了,勝負自有天定。」
朱瞻基難得的開懷一笑,拍了一下大腿,站起身來,豪邁的說:「上馬!」
……
賈川一直困惑卻又不敢問的問題是,即便知道有危險,朱瞻基為何還是不願去滄州或滄州附近衛所調兵?
路上,遇到他與況鍾並列前行的機會,他便悄聲問了心中疑惑,況鍾對他倒是很有欣賞之意,便也沒隱瞞,說路過邵陽湖的時候他與太子和海壽曾被人抓住過,在被帶走的路上聽到那些人談話,說是沒想到在這裡就能得手,以為要到山東地界才行,還說滄州白安排了……
「他們沒有在第一時間動手,反倒是將你們都帶走了?」
「當時我也納悶,倒是在土地廟中你替我結了惑,他們深知漢王秉性,一旦動手便離死不遠了,且當時海壽與我都有傷,看上去命不久矣……」
「沒有對殿下動手,或許是因為漢王,可連我都沒有殺反倒是先給自己一刀,我便有些不解了,昨夜不得空琢磨,今日也沒琢磨出個所以然來……」
「那人不過是怕殺錯了罷了。」朱瞻基這時回頭說了一句。
殺錯了?
賈川挑了挑眉,自己二十出頭的年紀,身材又消瘦,與朱瞻基可說是天壤之別,這也能……可賈川隨即又一想,這裡沒有照片可供參考,太子也不是誰都能隨意見的,朱高煦身邊必定有見過朱瞻基的人,偏巧昨晚衝進廟中的人沒見過,想來那人也是個新提拔上來的,只知太子大概年紀,和隨行幾人的情況,多了一個他,反倒讓那人不知如何是好了。
賈川想到因昨晚自己太過英勇,救了自己一命,不由得倒吸一口濕氣。
他想:那人必是深知漢王府的規矩,便先傷了自己,以便回去有個交代。
「好在沒走多遠,我們去前面探路的侍衛回來便將我們救出來了。」況鍾接續講述道:「那些人死的死逃得逃,沒能抓住一個活口,殿下這才選了條繞遠的路,我們晝夜兼程,卻還是在山東地界遭遇了埋伏,殿下身邊的侍衛,離開南京時鎮府司的幾名千戶全都折在山東了,我們雖逃了出來,但始終甩不掉後面的人,等我們到了黃蘆嶺,就剩我們幾個了,殿下肩膀也中了一刀……好在殿下記得黃蘆嶺的巡檢司,想著借用你們的手將身後的人逼退……」
「殿下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對我們巡檢司也不能全信,所以未曾提前照會……」
「也不盡然,殿下說若是你們提前準備好,那些人怕是不會上前,我們也出不去那片山林,若你們沒被收買,趁著夜色,兩邊混戰或許能有生路。」
賈川苦笑說:
「況郎中莫要給我們留顏面,殿下是在軍中待過的,對我們這些……多少也有些了解,知道我們與他們硬碰硬,即便人數占優也沒多少勝算,所以昨夜我一開始說熄燈裝看不到,等那些人自己撤走時,殿下心裡是贊同的,只是……」賈川突然想到重點,急急的道:「我剛才口乾舌燥的一通推斷,實則你們早便知道滄州這一關不好過!」
況鍾笑了笑沒有說話。
朱瞻基揚著頭說:「我不知道二叔找的是文官還是武將,但是,二叔定是覺得我若是僥倖逃到滄州必定會命人去調兵,介時便是自投羅網了。」
賈川心裡萬馬奔騰,這不是逗傻小子玩呢嘛?可緊跟著他又舒了一口氣,朱高煦若只是等著朱瞻基自投羅網,那便沒有機會了,而後他心中又暗嘆:滄州的文官武將不知多少要遭殃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