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雪原追擊
楊玉堂駕駛吉普車,穿行於存滿積雪的馬路上,老是提不起車速,平常不用八分鐘即可到達的路程,現在卻感覺又長又慢。
更為不巧的是,在經過一個路口時車輛突然熄火,楊玉堂急忙下車察看,打開引擎蓋才發現是火花塞壞了,幸好車上還有一個備用的,用幾分鐘換好,重新發動前行。
眼看離那個班次發車時間越來越近,黃強和肖大慶坐在緩慢行駛的車內,心裡愈發著急,楊玉堂邊開邊撫慰,讓他們不用擔心,保證誤不了事兒。
又經過一段時間的等待,楊玉堂終於駕車駛入汽車站,乘客們已經開始檢票上車。
楊玉堂停車後,幾個人匆忙下車,此時,刑偵大隊一名隊員正在等候。
「楊隊,向您報告一下情況,胡鐵鋼沒坐這班車,而是於十分鐘前換乘另一輛車走了。」
「怎麼搞的,為啥不攔住他?」
「我一個人盯著,誰知這個傢伙臨時起意轉車,本想攔住他,又怕打草驚蛇,讓他溜了。」
「往哪個方向去的?」
「滿城方向。」
「黃隊,那我們只好抓緊追了。」
「好吧,路不好走,辛苦老兄啦。」
「這個時候咱別客氣,走!」
伴隨發動機刺耳轟鳴聲,綠色吉普車沿著白茫茫的道路向前行駛,劃出兩道深深的車轍印。
從駕駛室內向窗外望去,風雪已經減小,路兩側聳立著一望無際的松林,披上一身雪衣,仿佛一座座白色雕塑。
「你們倆在山東見不到這麼美麗的北國風光吧?」
「是啊,真壯觀,太美了,難得一見,我們那邊下雪少,也沒這裡大,更沒這成片的原始森林,雖然現在還未抓到人,但也不虛此行!」
「楊隊,您老家是山東,一定要抽時間回去看看,到時我和大慶陪著登泰山、游黃河、逛孔廟,吃蔥爆海參、九轉大腸這些正宗魯菜。」
「黃哥,家鄉炒雞、牛肉糝也不賴,還要請楊隊品嘗煎餅卷臭豆子雞蛋、朝牌配羊肉湯噢。」
「你倆都把我說得流口水了,中午這頓飯沒法吃,餓了吧,等我們把那小子抓住後,晚上好好搓一頓。」
「老兄,您對胡鐵鋼熟悉嗎?」
「和這小子打過幾回交道,了解還算多一些。起初認為他重感情、講義氣,進局子大多是為了朋友打個架什麼的,但時間久了感覺不是那回事兒。」
「有什麼變化?」
「通過兩件案子,發現他越來越好勇鬥狠,不單純為了哥們義氣,更多是想以此收錢牟利。」
「噢,他在你們當地很有名嗎?」
「他會拳擊,打架很兇猛,又講江湖義氣,時間長了,在社會上名氣不小,被稱為伊林阿里,一些人好利用這點做壞事兒。」
「伊林阿里?黃哥,你看這個綽號多有意思。」
「呵呵,是怪有意思,要真像拳王阿里就好了,也不會犯那些事兒。」
「不過,胡鐵鋼在有些方面還挺講究,比如對他師傅就特別孝敬。老伊萬前些年因中風留下後遺症,生活無法自理,被送進養老院,胡鐵鋼幾乎每周都去看望,陪他出來散心,給他洗澡理髮,像對待親生父親一樣。」
「這個俄羅斯老頭還健在嗎?」
「老伊萬去年病逝了,胡鐵鋼幫其家人操持葬禮,讓老人走得非常風光體面。」
「胡鐵鋼個人家庭情況怎麼樣?」
「他多年前娶了一位姑娘,是本地一家企業的工人,婚後有個兒子,現在應該七、八歲了。很不幸,四年前,妻子在工廠一起安全事故中喪生,對他打擊很大。也許是受到這件事兒的刺激,他的性情有了很大改變,經常做出一些不太理性的行為。」
「他沒再娶媳婦嗎?」
「沒有,這幾年來,兒子讓其父母帶著,他一直單身,平常做些山貨生意。沒老婆管著,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好圍著他轉,稱兄道弟、推杯換盞。他也樂在其中,以此借酒澆愁,惹出不少事端。」
「唉,楊隊,我們干刑偵工作,遇到這些事兒心情真是複雜,破獲多少起案件,就會親眼目睹多少家庭的支離破碎。胡鐵鋼一旦被抓住確認為殺人真兇,肯定會被判處死刑,他的父母就是白髮人送黑髮人,孩子就淪為孤兒,這又是多麼悲慘的一件事情。」
「黃哥,胡鐵鋼是咎由自取、罪有應得,必須接受法律的嚴懲。」
「大慶,黃強說得有道理,犯罪分子依法受到懲戒,是維護了公平正義,可我們刑警也應抱有憐憫之心,對其家人給予更多的人文關懷,來彌補家庭和社會裂痕。」
「聽了你們兩位老大哥的教誨,心裡亮堂許多,既增強了同理心,又深化了同情心。」
「呵呵,大慶還年輕嘛,黃強,記得辛棄疾《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那首詞嗎?」
「沒忘,我背給你們聽聽: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怎麼樣,沒錯吧?」
「黃哥的古典文學功底很深啊,當刑警真是有點兒屈才。」
「你小子這話說得酸溜溜的,是表揚還是挖苦?」
「我替大慶回答,這是奉承,哈哈。」
經過三個小時路程,車外的風雪逐漸變小,已經隱約看到前面的公交車。
「楊隊,快追上那輛車了,下步該怎麼行動?」
「再過二十多分鐘,就能抵達滿城汽車站,到站以後再動手,我們幾個人堵住車門,諒他也逃不掉,不過要小心這傢伙狗急跳牆。」
「楊隊,我和黃哥可不是吃素的,對付胡鐵鋼綽綽有餘。」
「大慶,老毛病又犯啦,可不能先說大話,凡事要聽從楊隊指揮,把人抓牢靠。」
「有你倆,沒問題。車一到站,我們立即封住車門,等他下車,出其不易,左右夾擊,先把雙手銬上,不給反抗機會。」
「好,就照您說的辦!」
看到公交車有點加速,楊玉堂一腳踩下油門,吉普車往前一躥緊跟了上去。
更為不巧的是,在經過一個路口時車輛突然熄火,楊玉堂急忙下車察看,打開引擎蓋才發現是火花塞壞了,幸好車上還有一個備用的,用幾分鐘換好,重新發動前行。
眼看離那個班次發車時間越來越近,黃強和肖大慶坐在緩慢行駛的車內,心裡愈發著急,楊玉堂邊開邊撫慰,讓他們不用擔心,保證誤不了事兒。
又經過一段時間的等待,楊玉堂終於駕車駛入汽車站,乘客們已經開始檢票上車。
楊玉堂停車後,幾個人匆忙下車,此時,刑偵大隊一名隊員正在等候。
「楊隊,向您報告一下情況,胡鐵鋼沒坐這班車,而是於十分鐘前換乘另一輛車走了。」
「怎麼搞的,為啥不攔住他?」
「我一個人盯著,誰知這個傢伙臨時起意轉車,本想攔住他,又怕打草驚蛇,讓他溜了。」
「往哪個方向去的?」
「滿城方向。」
「黃隊,那我們只好抓緊追了。」
「好吧,路不好走,辛苦老兄啦。」
「這個時候咱別客氣,走!」
伴隨發動機刺耳轟鳴聲,綠色吉普車沿著白茫茫的道路向前行駛,劃出兩道深深的車轍印。
從駕駛室內向窗外望去,風雪已經減小,路兩側聳立著一望無際的松林,披上一身雪衣,仿佛一座座白色雕塑。
「你們倆在山東見不到這麼美麗的北國風光吧?」
「是啊,真壯觀,太美了,難得一見,我們那邊下雪少,也沒這裡大,更沒這成片的原始森林,雖然現在還未抓到人,但也不虛此行!」
「楊隊,您老家是山東,一定要抽時間回去看看,到時我和大慶陪著登泰山、游黃河、逛孔廟,吃蔥爆海參、九轉大腸這些正宗魯菜。」
「黃哥,家鄉炒雞、牛肉糝也不賴,還要請楊隊品嘗煎餅卷臭豆子雞蛋、朝牌配羊肉湯噢。」
「你倆都把我說得流口水了,中午這頓飯沒法吃,餓了吧,等我們把那小子抓住後,晚上好好搓一頓。」
「老兄,您對胡鐵鋼熟悉嗎?」
「和這小子打過幾回交道,了解還算多一些。起初認為他重感情、講義氣,進局子大多是為了朋友打個架什麼的,但時間久了感覺不是那回事兒。」
「有什麼變化?」
「通過兩件案子,發現他越來越好勇鬥狠,不單純為了哥們義氣,更多是想以此收錢牟利。」
「噢,他在你們當地很有名嗎?」
「他會拳擊,打架很兇猛,又講江湖義氣,時間長了,在社會上名氣不小,被稱為伊林阿里,一些人好利用這點做壞事兒。」
「伊林阿里?黃哥,你看這個綽號多有意思。」
「呵呵,是怪有意思,要真像拳王阿里就好了,也不會犯那些事兒。」
「不過,胡鐵鋼在有些方面還挺講究,比如對他師傅就特別孝敬。老伊萬前些年因中風留下後遺症,生活無法自理,被送進養老院,胡鐵鋼幾乎每周都去看望,陪他出來散心,給他洗澡理髮,像對待親生父親一樣。」
「這個俄羅斯老頭還健在嗎?」
「老伊萬去年病逝了,胡鐵鋼幫其家人操持葬禮,讓老人走得非常風光體面。」
「胡鐵鋼個人家庭情況怎麼樣?」
「他多年前娶了一位姑娘,是本地一家企業的工人,婚後有個兒子,現在應該七、八歲了。很不幸,四年前,妻子在工廠一起安全事故中喪生,對他打擊很大。也許是受到這件事兒的刺激,他的性情有了很大改變,經常做出一些不太理性的行為。」
「他沒再娶媳婦嗎?」
「沒有,這幾年來,兒子讓其父母帶著,他一直單身,平常做些山貨生意。沒老婆管著,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好圍著他轉,稱兄道弟、推杯換盞。他也樂在其中,以此借酒澆愁,惹出不少事端。」
「唉,楊隊,我們干刑偵工作,遇到這些事兒心情真是複雜,破獲多少起案件,就會親眼目睹多少家庭的支離破碎。胡鐵鋼一旦被抓住確認為殺人真兇,肯定會被判處死刑,他的父母就是白髮人送黑髮人,孩子就淪為孤兒,這又是多麼悲慘的一件事情。」
「黃哥,胡鐵鋼是咎由自取、罪有應得,必須接受法律的嚴懲。」
「大慶,黃強說得有道理,犯罪分子依法受到懲戒,是維護了公平正義,可我們刑警也應抱有憐憫之心,對其家人給予更多的人文關懷,來彌補家庭和社會裂痕。」
「聽了你們兩位老大哥的教誨,心裡亮堂許多,既增強了同理心,又深化了同情心。」
「呵呵,大慶還年輕嘛,黃強,記得辛棄疾《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那首詞嗎?」
「沒忘,我背給你們聽聽: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怎麼樣,沒錯吧?」
「黃哥的古典文學功底很深啊,當刑警真是有點兒屈才。」
「你小子這話說得酸溜溜的,是表揚還是挖苦?」
「我替大慶回答,這是奉承,哈哈。」
經過三個小時路程,車外的風雪逐漸變小,已經隱約看到前面的公交車。
「楊隊,快追上那輛車了,下步該怎麼行動?」
「再過二十多分鐘,就能抵達滿城汽車站,到站以後再動手,我們幾個人堵住車門,諒他也逃不掉,不過要小心這傢伙狗急跳牆。」
「楊隊,我和黃哥可不是吃素的,對付胡鐵鋼綽綽有餘。」
「大慶,老毛病又犯啦,可不能先說大話,凡事要聽從楊隊指揮,把人抓牢靠。」
「有你倆,沒問題。車一到站,我們立即封住車門,等他下車,出其不易,左右夾擊,先把雙手銬上,不給反抗機會。」
「好,就照您說的辦!」
看到公交車有點加速,楊玉堂一腳踩下油門,吉普車往前一躥緊跟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