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東北尋凶
宋寶文示意:「研究分析線索,關鍵是開闊思路,沒有對錯之分,大膽說就是。」
黃強放開說道:「從目前掌握的證據來看,常建設有作案動機,馮麗娟是兇殺案受益者,但都沒有作案時間。排除兩人之後,兇手自然是另有他人。」
肖大慶耐不住性子:「黃哥,別賣關子,直接了當。」
黃強故意瞪了他一眼:「你又著急,聽我細細分析嘛。如果我們確定這起兇案幕後主使為常建設,那麼他找的的兇手一定是聽自己話、心狠手辣而且又不易暴露身份的人。我認為符合這些條件的,倒是有一個人……」
宋寶文繼續鼓勵:「分析有道理,接著說。」
黃強拿出一張照片:「組長,您看這篇日記,我推斷,那個兇手應是文中提到的胡鐵鋼。」
宋寶文呡了口茶:「你懷疑是他?」
黃強臉上露出自信的神色:「大概率是他,當然需要證據。其實,只要查清王巧蓮遇害那天他在咱們縣停留或居住,再與現場留下的鞋印相匹配,就基本上可以佐證。」
宋寶文又用力吸口煙:「其實我也懷疑過胡鐵鋼,只是沒有往深處想,你的判斷準確性比較大,也挑明了偵破工作的方向。」
肖大慶拍了一下腿:「我和你們一樣把日記看了個遍,就是沒從中發現這個疑點,差距還很大喲。」
黃強沖他笑了笑:「別貶低自己啦,我這只是研判,準不準還有待驗證。」
宋寶文語氣平穩地安排下步工作:「我先向局領導匯報,待徵得同意,安排你們倆去東北一趟,把胡鐵鋼的事情徹查清楚,與常建設併案處理,時機成熟,立即收網。」
肖大慶興奮地說:「終於等到最後決戰的時刻,我們離勝利不遠啦。」
宋寶文敲打道:「大慶,東北之行任務艱巨,可不能盲目自滿,小心關鍵時候掉鏈子。」
肖大慶吐了下舌頭:「您對我不放心,對黃哥還不放心嗎?有他帶隊,我斷不敢麻痹大意,定會完成任務,光榮凱旋!」
黃強指著他說:「你可真會拍馬屁,不過這個恭維,我心領了,呵呵。」
事情進展非常順利,武雲川局長對宋寶文的匯報給予充分肯定,指示要抓住時機、乘勝追擊,打一場漂亮的收官戰。
黃強、肖大慶趕到百里之外的火車站,搭乘一列綠皮車,踏上遙遠的北國旅途。
經過三天兩夜的長途跋涉,他們終於到達目的地,一個邊陲小城伊林,與當地公安局取得聯繫。
負責接待兩人的是刑偵大隊隊副楊玉堂,祖籍山東,太爺爺那輩闖關東在此地落腳定居,到他已經是第四代。
楊玉堂長得五大三粗,秉承了山東人的性格,淳厚樸實,耿直豪爽,對遠來的兩位老鄉自然是熱情有加、關心倍至。
見面時夜幕已深,沒等具體對接工作,兩人就被楊玉堂帶到一家土菜館用餐。
館子店面不大,收拾得卻很乾淨利索,室內暖哄哄的,與外面的冰天雪地形成鮮明對比。
楊玉堂與老闆很熟,讓他親自做了豬肉燉粉條、小雞燉蘑菇、酸菜血腸、排骨豆角等東北特色菜,又拿上兩瓶六十度的燒刀子酒。
面對楊玉堂的熱情勸酒,黃強、肖大慶矜持客套一陣後,還是難以推辭,被逼端起酒盞,喝乾杯中的酒,頓覺好似一團火炭下肚。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作為刑警同仁,有說不完的活、表達不盡的感情,一杯又一杯地喝了下去,直至三個人酩酊大醉,左攙右扶而歸。
兩人第二天醒來,已是天色大亮,簡單吃過早飯,就讓楊玉堂帶著去公安局。
黃強首先介紹本次東北之行的主要用意,請楊玉堂協調查詢胡鐵鋼的相關情況。
經過查閱檔案資料,兩人獲知,胡鐵鋼居然長期和公安打交道,曾因故意傷人被勞教兩年、拘留多次,有一次還因打人下手太重,被判入獄服了兩年有期徒刑。
同時了解到,胡鐵鋼身高一米七五、體重六十九公斤,穿四十一碼鞋,基本上與案發現場發現腳印推斷的數據吻合,
在楊玉堂陪同下,兩人又來到當地火車站,調查發現,胡鐵鋼在去年十二月十五日至二十二日,往返於本縣與伊林兩地之間,進一步印證了黃強的判斷,著實讓心裡那塊石頭落了地。
黃強通過電話向宋寶文匯報請示相關情況,縣局領導下達指令,協請當地公安機關配合,對嫌犯先行抓捕、就地突審。
兩人和楊玉堂一同坐下來,商討抓捕方案。
胡鐵鋼身體素質好,且精通拳擊、反應敏捷,對其實行抓捕必須周密細緻、萬無一失。
他們通過不同渠道,掌握了胡鐵鋼的生活習慣和近期行蹤,決定利用他禮拜天定期到縣城一朋友家打牌的機會,將其控制拿下。
小城又起風雪,天氣變得更加寒冷,為了保險起見,楊玉堂陪同兩人頂風冒雪,事先來到抓人現場附近勘察情況。
胡鐵鋼朋友家位於縣城一居民區內,三間瓦房、獨門獨院,門口有一個不足兩米的胡同,只要控制住兩頭,去家裡抓人,就等於瓮中捉鱉,誰都插翅難逃。
黃強帶著肖大慶在此來回走了好幾趟,熟悉環境和路況,模擬抓捕行動。
第二天一早,楊玉堂親自開車帶著兩人來到抓捕現場路邊,同時又安排三名警察在附近配合行動。
雪下了好長時間,仍然沒有停止的跡象,反而在狂風中肆意飛舞,下得更大了。
他們在嚴寒中等待胡鐵鋼的到來,眼看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卻始終沒見其蹤影,心情不禁變得焦慮起來。
正在這時,楊玉堂手下一名隊員氣喘吁吁地從遠處跑過來,向他匯報:「楊大隊,我們剛剛得到消息,胡鐵鋼今天不再過來打牌,目前正在汽車站,準備乘坐上午十二點半的客車,去鄰縣出發。」
楊玉堂反問一句:「情報可靠嗎?」
那名隊員急著說:「消息非常準確,已經在車站看到他了。」
楊玉堂看了一眼手錶,時針已指到十二點,轉身和黃強低語兩句,隨即發動車輛,迅速向汽車站趕去......
黃強放開說道:「從目前掌握的證據來看,常建設有作案動機,馮麗娟是兇殺案受益者,但都沒有作案時間。排除兩人之後,兇手自然是另有他人。」
肖大慶耐不住性子:「黃哥,別賣關子,直接了當。」
黃強故意瞪了他一眼:「你又著急,聽我細細分析嘛。如果我們確定這起兇案幕後主使為常建設,那麼他找的的兇手一定是聽自己話、心狠手辣而且又不易暴露身份的人。我認為符合這些條件的,倒是有一個人……」
宋寶文繼續鼓勵:「分析有道理,接著說。」
黃強拿出一張照片:「組長,您看這篇日記,我推斷,那個兇手應是文中提到的胡鐵鋼。」
宋寶文呡了口茶:「你懷疑是他?」
黃強臉上露出自信的神色:「大概率是他,當然需要證據。其實,只要查清王巧蓮遇害那天他在咱們縣停留或居住,再與現場留下的鞋印相匹配,就基本上可以佐證。」
宋寶文又用力吸口煙:「其實我也懷疑過胡鐵鋼,只是沒有往深處想,你的判斷準確性比較大,也挑明了偵破工作的方向。」
肖大慶拍了一下腿:「我和你們一樣把日記看了個遍,就是沒從中發現這個疑點,差距還很大喲。」
黃強沖他笑了笑:「別貶低自己啦,我這只是研判,準不準還有待驗證。」
宋寶文語氣平穩地安排下步工作:「我先向局領導匯報,待徵得同意,安排你們倆去東北一趟,把胡鐵鋼的事情徹查清楚,與常建設併案處理,時機成熟,立即收網。」
肖大慶興奮地說:「終於等到最後決戰的時刻,我們離勝利不遠啦。」
宋寶文敲打道:「大慶,東北之行任務艱巨,可不能盲目自滿,小心關鍵時候掉鏈子。」
肖大慶吐了下舌頭:「您對我不放心,對黃哥還不放心嗎?有他帶隊,我斷不敢麻痹大意,定會完成任務,光榮凱旋!」
黃強指著他說:「你可真會拍馬屁,不過這個恭維,我心領了,呵呵。」
事情進展非常順利,武雲川局長對宋寶文的匯報給予充分肯定,指示要抓住時機、乘勝追擊,打一場漂亮的收官戰。
黃強、肖大慶趕到百里之外的火車站,搭乘一列綠皮車,踏上遙遠的北國旅途。
經過三天兩夜的長途跋涉,他們終於到達目的地,一個邊陲小城伊林,與當地公安局取得聯繫。
負責接待兩人的是刑偵大隊隊副楊玉堂,祖籍山東,太爺爺那輩闖關東在此地落腳定居,到他已經是第四代。
楊玉堂長得五大三粗,秉承了山東人的性格,淳厚樸實,耿直豪爽,對遠來的兩位老鄉自然是熱情有加、關心倍至。
見面時夜幕已深,沒等具體對接工作,兩人就被楊玉堂帶到一家土菜館用餐。
館子店面不大,收拾得卻很乾淨利索,室內暖哄哄的,與外面的冰天雪地形成鮮明對比。
楊玉堂與老闆很熟,讓他親自做了豬肉燉粉條、小雞燉蘑菇、酸菜血腸、排骨豆角等東北特色菜,又拿上兩瓶六十度的燒刀子酒。
面對楊玉堂的熱情勸酒,黃強、肖大慶矜持客套一陣後,還是難以推辭,被逼端起酒盞,喝乾杯中的酒,頓覺好似一團火炭下肚。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作為刑警同仁,有說不完的活、表達不盡的感情,一杯又一杯地喝了下去,直至三個人酩酊大醉,左攙右扶而歸。
兩人第二天醒來,已是天色大亮,簡單吃過早飯,就讓楊玉堂帶著去公安局。
黃強首先介紹本次東北之行的主要用意,請楊玉堂協調查詢胡鐵鋼的相關情況。
經過查閱檔案資料,兩人獲知,胡鐵鋼居然長期和公安打交道,曾因故意傷人被勞教兩年、拘留多次,有一次還因打人下手太重,被判入獄服了兩年有期徒刑。
同時了解到,胡鐵鋼身高一米七五、體重六十九公斤,穿四十一碼鞋,基本上與案發現場發現腳印推斷的數據吻合,
在楊玉堂陪同下,兩人又來到當地火車站,調查發現,胡鐵鋼在去年十二月十五日至二十二日,往返於本縣與伊林兩地之間,進一步印證了黃強的判斷,著實讓心裡那塊石頭落了地。
黃強通過電話向宋寶文匯報請示相關情況,縣局領導下達指令,協請當地公安機關配合,對嫌犯先行抓捕、就地突審。
兩人和楊玉堂一同坐下來,商討抓捕方案。
胡鐵鋼身體素質好,且精通拳擊、反應敏捷,對其實行抓捕必須周密細緻、萬無一失。
他們通過不同渠道,掌握了胡鐵鋼的生活習慣和近期行蹤,決定利用他禮拜天定期到縣城一朋友家打牌的機會,將其控制拿下。
小城又起風雪,天氣變得更加寒冷,為了保險起見,楊玉堂陪同兩人頂風冒雪,事先來到抓人現場附近勘察情況。
胡鐵鋼朋友家位於縣城一居民區內,三間瓦房、獨門獨院,門口有一個不足兩米的胡同,只要控制住兩頭,去家裡抓人,就等於瓮中捉鱉,誰都插翅難逃。
黃強帶著肖大慶在此來回走了好幾趟,熟悉環境和路況,模擬抓捕行動。
第二天一早,楊玉堂親自開車帶著兩人來到抓捕現場路邊,同時又安排三名警察在附近配合行動。
雪下了好長時間,仍然沒有停止的跡象,反而在狂風中肆意飛舞,下得更大了。
他們在嚴寒中等待胡鐵鋼的到來,眼看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卻始終沒見其蹤影,心情不禁變得焦慮起來。
正在這時,楊玉堂手下一名隊員氣喘吁吁地從遠處跑過來,向他匯報:「楊大隊,我們剛剛得到消息,胡鐵鋼今天不再過來打牌,目前正在汽車站,準備乘坐上午十二點半的客車,去鄰縣出發。」
楊玉堂反問一句:「情報可靠嗎?」
那名隊員急著說:「消息非常準確,已經在車站看到他了。」
楊玉堂看了一眼手錶,時針已指到十二點,轉身和黃強低語兩句,隨即發動車輛,迅速向汽車站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