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 匯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原先,牛長山科長告訴李勃,兩人先商量一下,再向冷士儀所長匯報參加局生產年會的情況。

  可是,今天李勃剛回到生產科,鄂金平副科長就說:「牛科長猴急扒抓,急著找你一起向所長匯報的。沒見著你,又急著竄回市里了。」

  李勃感到莫名其妙,牛科長前一段時間,遇事是能等就能、能拖就拖的,惰性十足,這會兒怎麼積極起來了?

  下午,牛科長一回來,就立刻叫上李勃去了冷所長的辦公室。

  牛科長把會議的基本情況、主要內容等一一做了匯報,而後又讓李勃做了一些補充,就把局裡會議的主題匯報完了。

  冷所長認真聽完匯報,隨後就慷慨激昂地說:「我來所里工作三年多了,成績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局領導也是清楚的、肯定的。可就是所里的個別人,裝聾作啞,抑或是故意找事,抓住點滴不放,甚至還有個別人,自己的私利得不到滿足,還去局裡、廳里告我的狀!你倆說說,我作難不作難?」

  牛科長連忙點頭說:「所長您也別在意,哪個單位沒有幾個刺頭?哪位領導能讓所有職工都滿意?」

  李勃沒敢言語,但心裡是明亮的。

  回顧所里這幾年的是是非非,細細思量起來,李勃認為,你冷所長雖然話說得冠冕堂皇,拿到檯面上也敢講,不過,所里目前這個狀況,難道和你沒有關係嗎?

  首先的一點,是你賞罰不明,造成重大事故,你也不敢處理一個人,把所規所紀扔到了一邊,使人當成兒戲,才造成願意乾的也不想干,不願意乾的更搗蛋。如果發生「九一八事故」後,你硬起手腕,鐵腕治軍,依規制裁,誰還敢輕慢瀆職,不把工作當回事?

  其次,如果在新考勤制度施行後,你認真抓一抓,對曠工、遲到、早退者,該扣多少錢就扣多少,誰還敢不來上班,誰還敢把遲到、早退當成家常便飯?

  再者,如果種種不良行為及早得到矯正處理,也不至於導致今天這樣的混亂局面。

  光你一個人問心無愧、勤勤懇懇能行嗎?

  領導者,必須會領之,導之,束之以規矩,曉之以利害。能治所安幫,才是真正的領導者。你一人能沖天,能撼動環宇嗎?

  「匯報結束了,你還發什麼愣怔?趕緊走,咱回去還有很多活要干呢!」牛科長催促了李勃一下。

  李勃突然從思考的戰陣中突圍出來,瞬間人間清醒,急忙跟著牛科長下樓去了。

  會議的基本情況向所長匯報完了,會議布置的統計年報還需要李勃去落實完成。

  時間緊促,如果認真仔細地把這麼一大堆年度統計報表填報完成,至少需要一個月的時間,加之所里的統計基礎工作做得不好,恐怕還得再加上十天左右。如果是這樣,下個月25號以前把報表送到局生產科是沒有希望的。

  沒有了張曉天這個助手,李勃感覺要完成統計年報任務有些吃緊,不加班看來是不行了。

  常言說,統計、統計,七分估計,沒有估計,無法統計。李勃清楚,作為一名統計工作者,應該用真實的數據說話,單靠估計是站不住腳的。但是,在目前這個現實情況下,根本無法得到詳細而準確的基礎資料,估計作為一種大致準確的統計工作方法的確還離不了。

  比如,這個用電量指標,因為行政科、配電房都沒有記錄,只能查閱財務科會計報表上的電費支出數據,按電費價格推算出用電度數,再按電力的標準煤係數折算成標準煤,才能完成這一個指標的填報。

  這一繁雜的計算過程,至少需要一個小時,中間出點差錯在所難免。

  整個年報報表中至少上千筆數據,局裡要求必須保證差錯率不能超過千分之二,可想而知,李勃需要付出多麼艱辛的勞動。

  好在「會計錯一分,急得汗淋淋;統計錯一萬,還在街上轉」,統計報表的計算單位大,基本上以萬元為單位,要求沒有會計報表那樣精確,多少還能減輕一些負擔。

  李勃感覺到,所里現在的短板是,統計員太少,與會計的比例是1:10,專職統計基本就他一個光杆司令。

  儘管這樣,李勃的敬業精神還是有的,完成年報任務那是必須的。

  落實會議精神還有一樣,就是要清理各單位的不良資產,儘可能地變現。

  所里專門花了400元錢,在《鄭州晚報》上登了GG,低價處理所里大禮堂堆積的大衣櫃。

  這些惱人的柜子是冷所長的一塊心病,也是他最失敗的一次決策,也是壓在他心頭的一塊巨石。

  1988年的搶購風,使人們像瘋了一樣地搶購物資。家具是耐用消費品,自然成了搶購的重要對象。那時,所里許多家庭,都想買套家具,但苦於沒錢。再者,遠離市區,有幾家買了東北人在鐵路警校做的組合櫃,1250元一套還說便宜。那時冷所長急於發財,想讓大家多拿一點獎金,就把那幫東北人請進所里,一個多月就做了一百多套組合衣櫃。

  搶購風潮迅速回落,市場馬上疲軟無力,好家具尚且無人問津,這些趕製拼湊的粗糙品,自然無人過問了。當時是每套1150元從東北老闆手裡買下的,一直放了兩年多,日積月累,塵土侵蝕,變形走樣。現在只能降價處理了。

  臨近春節,市場略有起色,看行情還是有希望賣出幾套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