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妝:悅人更悅己
胭脂水粉,簪釵環佩,這些物件不僅修飾了女子的容顏,也提升了氣質。相比悅人,更重要的是悅己。
原文
菩薩蠻[唐]溫庭筠
小山重疊金明滅①,鬢雲欲度香腮雪②。懶起畫蛾眉③,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後鏡,花面④交相映。新帖繡羅襦⑤,雙雙金鷓鴣。
作者
溫庭筠,本名岐,字飛卿,唐代詩人、詞人,是花間詞派的重要作家之一。據說他叉手一吟便成一韻,八叉八韻即告完稿,時人遂稱其為「溫八叉」。其詩與李商隱齊名,二人因此並稱「溫李」。
注釋
①小山:指畫屏。金明滅:指朝陽照耀畫屏,忽明忽暗。
②香腮雪:臉頰雪白。
③蛾眉:如蠶蛾觸鬚一樣的眉毛。
④花面:花和臉。
⑤繡羅襦:絲綢短襦。
譯文
畫屏上重疊的小山風景,在晨光中時明時暗。鬢髮散漫如雲,幾乎遮住了雪白的雙頰。她實在倦息,不想精細地描畫眉毛,遲了好久才起身梳理晨妝。
她在頭上簪了一朵花,先用前鏡看看,再用後鏡看看,花朵和面容交相輝映。剛剛穿上的絲綢短襦,上面還繡著一雙雙金鷓鴣。
賞析
詞作介紹了一個倦怠梳妝、姿態慵懶的美人。詞人對她的妝容和衣飾描寫得十分詳細,通過慵懶的梳妝動作,似乎能夠看出閨中思婦的孤獨心理。
三從四德與女子梳妝
三從四德,是封建社會對女子行為的道德約束,是對女性人性與尊嚴的扼殺。三從是未嫁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四德是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婦容就是指女子端莊、順從的儀容姿態。所以按
照古時候的標準,女子妝容以端莊優雅為佳。
定情詩(節選)[漢]繁欽
何以致拳拳?綰臂雙金環。
何以致殷勤?約指一雙銀。
何以致區區?耳中雙明珠。
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後。
何以致契闊?繞腕雙跳脫。
何以結恩情?美玉綴羅纓。
何以結中心?素縷連雙針。
何以結相於?金簿畫搔頭。
何以慰別離?耳後玳瑁釵。
《閒情偶寄·聲容部·治服第三·首飾》
「珠翠寶玉,婦人飾發之具也,然增嬌益媚者以此,損嬌掩媚者亦以此。所謂增嬌益媚者,或是面容欠白,或是發色帶黃,有此等奇珍異寶覆於其上,則光芒四射,能令肌發改觀,與玉蘊於山而山靈,珠藏於澤而澤媚同一理也。若使肌白髮黑之佳人滿頭翡翠,環鬢金珠,但見金而不見人,猶之花藏葉底,月在雲中,是盡可出頭露面之人,而故作藏頭蓋面之事。」
這段話大意為:珠翠寶玉,是女子裝飾頭髮的工具,只是為了增添女子的嬌美柔媚,不過,破壞嬌美柔媚的也是這些首飾。所謂要增添嬌美柔媚的人,是因為或面容不夠白皙,或發色偏黃,這些奇珍異寶裝點在頭髮上,就顯得光芒四射,能夠讓肌膚頭髮改觀,就和玉在山中,才顯得山有靈氣,珍珠藏在水裡,才顯得水越發柔美是同樣的道理。如果讓肌膚雪白頭髮烏黑的人滿頭都是珠玉翡翠、金簪耳環,只能看到這些金銀首飾而看不見人,就像花被隱匿在葉底,明月被掩在雲後,原本是美貌足以露面的人,卻做了一些藏頭蓋面的事。
口脂
古代的女子所用的口紅或者唇膏稱為「口脂」,一般都是裝在小盒子裡,顏色並沒有現在這樣豐富多彩和大膽,無非紅色、肉色一類。口脂一開始用的材料有牛脂、牛髓,後來逐漸改成了蜂蠟一類。這樣的口脂,既能裝點顏色,又能滋潤口唇。
花黃
我們耳熟能詳的《木蘭詩》里有一句「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這裡的「花黃」就是古代女子臉上的一種裝飾,一般是用金黃色的紙剪成各種圖案貼在額頭上,或者直接將黃色粉末塗抹在額頭上。
原文
菩薩蠻[唐]溫庭筠
小山重疊金明滅①,鬢雲欲度香腮雪②。懶起畫蛾眉③,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後鏡,花面④交相映。新帖繡羅襦⑤,雙雙金鷓鴣。
作者
溫庭筠,本名岐,字飛卿,唐代詩人、詞人,是花間詞派的重要作家之一。據說他叉手一吟便成一韻,八叉八韻即告完稿,時人遂稱其為「溫八叉」。其詩與李商隱齊名,二人因此並稱「溫李」。
注釋
①小山:指畫屏。金明滅:指朝陽照耀畫屏,忽明忽暗。
②香腮雪:臉頰雪白。
③蛾眉:如蠶蛾觸鬚一樣的眉毛。
④花面:花和臉。
⑤繡羅襦:絲綢短襦。
譯文
畫屏上重疊的小山風景,在晨光中時明時暗。鬢髮散漫如雲,幾乎遮住了雪白的雙頰。她實在倦息,不想精細地描畫眉毛,遲了好久才起身梳理晨妝。
她在頭上簪了一朵花,先用前鏡看看,再用後鏡看看,花朵和面容交相輝映。剛剛穿上的絲綢短襦,上面還繡著一雙雙金鷓鴣。
賞析
詞作介紹了一個倦怠梳妝、姿態慵懶的美人。詞人對她的妝容和衣飾描寫得十分詳細,通過慵懶的梳妝動作,似乎能夠看出閨中思婦的孤獨心理。
三從四德與女子梳妝
三從四德,是封建社會對女子行為的道德約束,是對女性人性與尊嚴的扼殺。三從是未嫁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四德是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婦容就是指女子端莊、順從的儀容姿態。所以按
照古時候的標準,女子妝容以端莊優雅為佳。
定情詩(節選)[漢]繁欽
何以致拳拳?綰臂雙金環。
何以致殷勤?約指一雙銀。
何以致區區?耳中雙明珠。
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後。
何以致契闊?繞腕雙跳脫。
何以結恩情?美玉綴羅纓。
何以結中心?素縷連雙針。
何以結相於?金簿畫搔頭。
何以慰別離?耳後玳瑁釵。
《閒情偶寄·聲容部·治服第三·首飾》
「珠翠寶玉,婦人飾發之具也,然增嬌益媚者以此,損嬌掩媚者亦以此。所謂增嬌益媚者,或是面容欠白,或是發色帶黃,有此等奇珍異寶覆於其上,則光芒四射,能令肌發改觀,與玉蘊於山而山靈,珠藏於澤而澤媚同一理也。若使肌白髮黑之佳人滿頭翡翠,環鬢金珠,但見金而不見人,猶之花藏葉底,月在雲中,是盡可出頭露面之人,而故作藏頭蓋面之事。」
這段話大意為:珠翠寶玉,是女子裝飾頭髮的工具,只是為了增添女子的嬌美柔媚,不過,破壞嬌美柔媚的也是這些首飾。所謂要增添嬌美柔媚的人,是因為或面容不夠白皙,或發色偏黃,這些奇珍異寶裝點在頭髮上,就顯得光芒四射,能夠讓肌膚頭髮改觀,就和玉在山中,才顯得山有靈氣,珍珠藏在水裡,才顯得水越發柔美是同樣的道理。如果讓肌膚雪白頭髮烏黑的人滿頭都是珠玉翡翠、金簪耳環,只能看到這些金銀首飾而看不見人,就像花被隱匿在葉底,明月被掩在雲後,原本是美貌足以露面的人,卻做了一些藏頭蓋面的事。
口脂
古代的女子所用的口紅或者唇膏稱為「口脂」,一般都是裝在小盒子裡,顏色並沒有現在這樣豐富多彩和大膽,無非紅色、肉色一類。口脂一開始用的材料有牛脂、牛髓,後來逐漸改成了蜂蠟一類。這樣的口脂,既能裝點顏色,又能滋潤口唇。
花黃
我們耳熟能詳的《木蘭詩》里有一句「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這裡的「花黃」就是古代女子臉上的一種裝飾,一般是用金黃色的紙剪成各種圖案貼在額頭上,或者直接將黃色粉末塗抹在額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