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歌詠比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五月份政教處還有幾項大的活動,五四歌詠比賽、運動會、籃球比賽等,大約每周一個活動。

  這些活動中,最耗精力的是歌詠比賽。為了籌備五四歌詠比賽,很多班級已經準備了兩周了。各班主任見縫插針,充分利用早晚自習、課間課餘甚至上課時間,把學生拉到校園有台階的地方,列隊排練。若是到了班會時間。七八年級十二個班的學生,全部拉到校園中排練,搶不到台階的就搬凳子列隊。

  兩周以來,整個校園的歌聲此起彼伏,煞是熱鬧。

  根據原來的安排,九年級不參加歌詠比賽,只參加運動會和籃球賽。因為運動會和籃球賽不用準備,比較節省時間,安排好之後讓學生直接參加就行了。

  但因為校園中到處是歌聲,九年級的學生身處其中,也難免心猿意馬。部分九年級的學生私下裡排練了歌舞、相聲、快板等節目,向班主任請命要求參加。

  班主任們向宋明請示,宋明說,九年級不參加五月份的歌詠比賽,這是咱們學校的慣例。如果我們參加,我們不準備吧,怕丟人。準備吧就會占用大量時間,難免不影響我們的中考。不過,現在既然出現了這個問題,還是讓大家討論討論,看看怎麼解決為好。

  下午第三節,宋明在九年級集體辦公室召集九年級6位班主任和部分教師代表開會商議。

  九一班的班主任張學萍先發制人說,現在的孩子不是以前的孩子了。就算我們九一班是重點班的學生,應該心無旁騖地一心不在學習上。但是,孩子們畢竟是孩子,他們也有休閒娛樂的需要。咱就是天天把他們悶在教室里,他們的心思也不一定都全撲在學習上。你看,現在咱們不讓他們參加,他們自己在下面也偷偷排練,與其讓他們偷偷摸摸還不如乾脆讓他們參加。讓他們玩兒的盡興了,說不定學習會更有效率。

  九三班班主任李先枝一聽就炸了毛,什麼?你們瘋了嗎?這是什麼時候?去除節假日,今天離中考只剩下33天了,過了今天,準確的說,再過不到8個小時,就只剩下32天了。我們剛進行完一輪複習,第二輪複習還沒有進行完呢,還有很多複習任務在屁股後面緊趕慢趕的呢。看看孩子們的成績,要多渣就有多渣。就目前這種狀況,雖然稱不上是生死攸關之際,那也是危難之時。我覺得,太陽加月亮時間都不夠用,哪裡有心思去唱什麼歌,跳什麼舞?要想唱歌跳舞可以,想玩兒可以,等到我們中考之後,他們愛怎麼玩怎麼玩。現在?不可以,堅決不可以。

  宋明看向其他班主任,九五班班主任說,我們無所謂。反正我們班的學生,就是一天學習25個小時,也不一定能考上重點高中。你讓不讓他們玩兒他們都照玩不誤。但如果你要讓他們正而八經的練練歌,他們又不願意正經下功夫練。哎,怎麼說呢?優秀的學生不止是學習優秀,不優秀的學生也不只是學習不優秀。如果問我的個人意見。我認為,不妨讓我們九5九6班代表咱們九年級參加比賽,不為別的,就為了給他們一點兒事干,讓他們也有點兒追求,混日子也要混的有點兒色彩。

  那不行。李先枝說,如果允許你們參加,我們班的學生還不反了?這個口子一開,那將是洪水泛濫,我們摁都摁不住了,所以要不參加都不能參加。

  張學萍與李先枝素來不對脾氣,張學萍聽了說,參不參加是別人的事,摁住摁不住是你的事,你無權決定別人的事。

  以往遇到這種可能擦槍走火的場面時,宋明總會及時制止。但現在,只要不搞人身攻擊,宋明就會作壁上觀讓她們爭論一番。

  因為以往宋明不願看到他們之間產生矛盾,總想讓他們團結一致,至少表面上一團和氣,不能讓別的年級笑話。為了維持這種局面,宋明沒少充當和事佬。但宋明並不是一個高明老辣的和事佬,難免不是委屈了這個就是委屈了那個,或者就得委屈宋明自個。最終常常是不但無法真正解決問題,還惹的雙方都對宋明有意見,也多少影響了宋明的威信。

  後來,宋明發現,教師間有矛盾是正常的,保持適度的爭鬥是有益的。當教師間發生爭論時,她們就會依賴宋明來解決爭端。爭論的越激烈,參與的人數越多,對宋明的依賴越強。

  宋明只要置身事外,做好平衡,教師們就會很自然的從內心把他當作一個仲裁者,圍繞在他的身邊。這種感覺很奇妙,這種關係也很微妙。

  當宋明有一天認識到這一點的時候,他甚至懷疑歷朝歷代屢禁不絕的黨爭,說不定是皇帝有意為之。而且,歷史上有無數的事實可以證明,有了黨爭雖然易引發朝堂內耗,但若徹底消除了黨爭,內耗少了。卻又極易威脅到皇權。所以,聖明的君主就是一個操盤手,會有意的布局適度的黨爭並巧妙的讓雙方勢力相互制衡。或許,這也是一種帝王心術。


  到了現代,一些國家將這些心術變成了光明正大的制度,以法律的形式強制規定,讓不同的機關相互制衡,倒也很有一番生機。

  當然,宋明只不過是個教務主任兼年級主任,偷窺一些帝王心術也是大炮打蚊子。

  隨著張學萍和李先枝的爭論,教師們也紛紛站隊發表意見。宋明歸攏了一下,大致可分成了三派,支持參加比賽以九1班班主任張學萍為代表,堅決反對參加比賽的以九3班班主任的李先枝為代表,九2和九4班的班主任表態隨大流,九5九6的班主任對參加比賽不太積極,兩個人若無其事的聊著悄悄話。

  教師間的爭論,雖然也不乏冷嘲熱諷明槍暗箭,但大家終究是文明人,不到萬不得已不會撕破臉,也很少像潑婦罵街那樣破口大罵。

  爭論到最後,大家都齊刷刷地看著宋明,等著宋明做最後決定。

  宋明慢聲輕語地說,非常感謝大家都能積極參與咱們的討論,大家的事就應該由大家討論來決定。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自然會有不同的看法。主張參加比賽的,讓學生勞逸結合,有沒有道理?有。因為九一班的學生,我們值班的老師都得天天晚上11點鐘從教室往外趕著她們去睡覺,有時候還趕不動,非得讓我親自出馬。像這樣的學生,她們就是耽誤了一點兒時間參加了一次活動,也不會有多大影響。

  反對參加比賽的,擔心學生在這個複習衝刺的緊要關頭,三心二意,分散精力。怕他們心野了不好收回來。有沒有道理?當然有。九3班有很多邊緣生,她們中在不少人,努努力跳一跳,就可能一腳踏進重點高中的大門,若鬆口氣就可能與重點高中失之交臂。所以對李先枝老師的建議,我們也非常理解。

  大家看看,雖然各自的觀點不完全一樣,甚至針鋒相對,但大家目的都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咱們的學生好,為了咱們九年級好,為了咱們的宋莊中學能走出更多的人才。什麼是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這不就是嗎?

  我會把各位的意見,向其他學校領導匯報,共同協商,儘量找出一個好的解決方案。但我想,無論最後的結果是參加還是不參加,對我們九年級的整體利益來說,並沒有本質的不同。這個也希望大家能夠理解。因為我們是一個集體,我們只能而且必須找到符合集體利益的最大公約數。

  其實,九年級參加不參加比賽,其他學校領導並不關心,主要看宋明的態度,宋明當場表態也沒有什麼問題。

  宋明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避免當場表態可能會讓一些教師感到挫折和不快,而另有個別教師會自鳴得意。另一方面,延時決策能增強決策的正確性和權威性。所以,即便早已成竹在胸,宋明也很少當場表態。

  最終,宋明決定,由九1九2班組成一個團隊代表九年級參加歌詠比賽。已經排練的歌舞和相聲等節目,穿插在年級與年級轉場和比賽結束統計分數準備獎狀時補空表演。不論是張學萍、李先枝,全體師生,皆大歡喜。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