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無岩心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無岩殯天后,留下了一本凝聚了他所有學識的書,這本書,也被譚國後人,奉為神書,譚國的各個王子年滿十四之時都要被召集到臨崖城,在譚國太傅的輔助下對此書進行學習。並於二十二歲之年進行考教,所涉科目竟有一百多個,考教第一名者,則成為當朝儲君。

  無論出生貴賤,只要身系譚族血脈,均有資格參與。

  也因此,譚國一直擁有著強大的國君。正是這些國君,保證了譚國在虎口之勢下,一次次絕處逢生。

  隨著譚國貿易的發展,所有諸侯國之中均有譚國的商號,很多國家垂涎譚國的財物而派兵來攻打,除了儲君之外的所有王子,都會被封為不同的將軍,帶兵打戰。也因此,譚國遺留下來的後代,血脈之中均被融入了仁義與血腥,一面神明,一面惡魔。

  公元前721年。齊王憙公不聽眾臣之言,偏信小人,處死左司馬田庸。招田氏不滿。

  公元前720年。憙公再度處死右司馬鮑安,致使鮑氏不滿。

  公元前719年。憙公因一言不順,欲處死新任右司馬高秧,高秧得此消息,立即與田鮑二氏報團取暖,而國氏在洞悉三氏結盟之後赫然加入,四氏合力發動政變。

  公元前719年九月,因憙公不願下令誅殺丞相冥雷,齊國迎來歷史上最大的動盪,公子糾與公子小白因盟約之故,遠在他國擔當人質,未受動亂波及。

  公子糾於衛國為人質,而公子小白則是於譚國。

  公元前719譚國境

  「小白,動作快點,馬上就弄完了,弄完就可以吃飯了。」

  「好的,冶大哥!」

  說話者,正是譚國的公子冶與齊國公子小白。只見廣闊的棉地里,二人手中的鋤頭快速翻飛,一塊一畝多的棉地,已是被打整了出來。周圍有許多壯年的男子,與他們一起勞作。

  「冶大哥,為何別的公子不用做事都能錦衣玉食,而你卻要在此耕耘勞作,卻只食此粗茶淡飯呢?」

  「哈哈,小白有所不知呀,不付出汗水的溫飽,使人忘卻方向。我這是要記住我的方向!」

  「哦~?那麼冶大哥的方向是?」

  「讓天下所有的人都不用挨餓受凍,都能有一口飽飯吃。」

  「冶大哥當真志向泓遠,小白不及呀。」

  「但大哥若是把士卒用來耕田,未免…」

  「無妨!因為耕田,他們的臂膀將會更有力,戰刀揮舞起來,才能夠撕裂敵人的鎧甲。而且這麼多人,若是光吃不做,無疑加大了我譚國民眾的負擔,尋常百姓之苦,你我受之亦覺疲累,若是苦上加苦,何人能受?」

  「冶大哥所言極是,小白受教了。」

  ……

  談笑間,二人快速的吃了晚飯,負責公子冶安全的士卒進來收拾了碗筷,二人也早早的休息了,因為明天,還有一場艱難的大戰在等待著他們。

  就這樣,小白在冶的居所長住了一年之久,在冶的薰陶之下,對治國的見解也有了實質性的飛躍。

  但平靜的日子終歸是短暫的,龍城很快傳來消息,讓遠在玥城的公子冶三日內回朝赴考,王子大考,是譚國的重中之重,年方二十二歲的冶,也一直期待著這一天的到來,因為這樣,他的治世之學,便可有用武之地。

  這一切在駐守了玥城三年後的今天,終於來臨。冶很快就交接好了關於玥城的一切,騎著快馬,身後隨著一名帶刀侍衛,奔著國都而去。

  「小白提前祝冶大哥金榜題名!!!」看著遠去的二騎,公子小白這樣說。

  譚國國都龍城

  面對自己的大伯,當今的譚王準備的每一項考核,公子冶都奪得魁首,引的光看的眾大臣叫好不止,可是沒人注意到,當今譚王的臉色卻越來越黑。

  原來,譚王的次子,也就是後來的譚國儲君,也在此次考核之中,原本,譚王以為自己的兒子足夠優秀,不曾想,當遇到玥王之子冶之後,竟敗的如此不堪。

  隨著考核項目的開展,譚王的臉色越來越黑,此時,就差一個科目了,也是最為關鍵的科目:治國之策!

  「下一位!有請玥王之子冶為大家做治國之道的闡述!」

  聽到大殿上響起自己的名號,早已在旁等候的公子冶起身,向著各個方向施了一禮,這才走到大殿中央,開始了自己的演說。

  「國者,人之所聚也,故當以人而重……」

  「觀我譚國境,東北為齊,北為汪,南為魯,西為黃泛,隔泛為晉,齊地有亂,汪洋有浪。又有周行而至,而大周天已垂暮,各地皆有叛起,平叛不及。蒙先太祖大智,化譚國二十四城以為國,東夷各地之亂,可持太祖令而控也……」

  「為防周天察覺,可使百姓為兵也,晝為農,夜為仕!…」

  「每十戶為一村,有村官;每十村為一里,設里長;每十里為一鄉,設良人……」

  ……

  在場的所有人,越聽越心驚。這是一種全新的治國理念,聞所未聞,見所未見。但聽起來好像很強勢。若是譚國能夠推行這套方案,必然是「人盡其用」,譚國中興,指日可待。拱月譚國的眾部族首領皆點頭稱讚,說公子冶有先太祖無岩之風範。

  可是有的人不這麼想呀,比如端坐在王座上的譚王!

  「行了!你給我閉嘴!!!」譚王怒斥。

  譚王看四周安靜了下來,緊接著說道:「看看你的玥城!啊~!玥城士兵都被你拿去種田去了,日日疏於操練,估計滿腦子的東西只剩下下種田了吧?再論你那玥城的哨衛,皆是些地痞流氓!土雞瓦狗!如今尚且城防鬆懈!若是將來戰起,你就憑此抵抗?再有,晝為農,魅為仕!百姓每日農耕如此辛勞!你卻還要他們演練軍政?以前你怎麼樣我不說你,但此時不得不說!若是按著你的辦法治國,百姓如何受得了!?他們是民眾!不是你的士兵!」

  「大王~!冶認為,他們都是我譚國子民,既然是我譚國子民!也必然可為我譚國之士卒!」冶不甘的反駁道。

  「住嘴!我說了!你的國策不行,說不行!就是不行!你休要再論!」

  「大王~」

  「你給我退下!」

  「遵命!」

  知曉事情已不可逆,冶左手橫過胸前,向譚王施了一禮,就此退去。從他木納的行動中,可以看得出他此時的失落。

  從幼年修習無岩心經,到如今修築出這最合時宜的治國之策,可以說冶已經傾盡了所有心血。

  原以為如此國策會得到譚王認可,從而使姒氏在歷代戰亂中的墮落中甦醒過來,強盛起來,在末世的時候,使姒氏擁有自保之力。可如今呢?

  儘管得到所有臣工的認可,又能如何?此時的譚國君臣人人祈求自保,又有誰,會為冶說一句話,會為冶以身犯險呢?他們不會。從譚明公開始,他們早已經被周王征討各部族的軍隊,給嚇破了膽。

  上古時期督建八城九關的譚國公子明,其實是無岩的第二個兒子。是無岩與清兒愛情的結晶。而無岩的長子,因為是與皓月一族的明珠獅亞所生,被冊封為皓月王。

  為了擺脫兄弟嫌隙,無岩死前將曾許諾給皓月的領地從譚國的版圖之中劃分出去。自城一國,史稱莒國。

  周成王時期,儘管譚國的賦稅被減免,但其餘東夷部落的賦稅就被增加,百姓生產生活極為不易。周朝的士兵們在東夷的領地內燒殺搶掠,無惡不做!很多部落本以忍受不了周朝日子增高的貢稅,更何況飽受此非人的摧殘。

  東夷的很多屢次向姒氏進言,希望姒氏能夠帶領東夷數族殺入朝哥,取締這荒唐的周王朝。

  但公子明並非無岩,儘管他繼承了無岩那種很會算帳的天賦,甚至更強,但他並沒有繼承無岩那種俯視蒼生的眼,他的眼中,只有姒氏。只要東夷一族還有活路,他就不會與周王拔刀相向。

  也正是因為歷代譚國國君的這種會算帳,致使姒氏在東夷眼中的首領地位一步步滑落,那種尊重,最終被東夷數族對周王軍隊的恐懼所替代。最終消溺。

  算來算去,這筆帳,終歸是姬氏的算盤打得更為精細才是。

  儘管如此,東夷數族還是在周朝不斷的打壓下頑強的存活著。直到公子冶的理論在譚王宮綻放,東夷數族迎來了一個全新的鼎盛時代!東夷聯盟時代!

  然而這一切的一切,究竟是福?是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