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新人獻技藝
飯後,徒兒們歡歡喜喜地簇擁著師父來到北書房。此時,已是金烏西墜、玉兔東升。
臘英首先點燃了八隻蠟燭,屋內立即照得通明。大家只見這書房內兩丈見方,東西西側是書櫥,上面擺滿了書籍,有四書五經、文史詩集,醫學典籍等。正面放一書案,文房四寶俱全,案上鋪著畫氈,宣紙早已備好。
牆上掛著一副中堂山水畫,一副楹聯,
上聯是:「若為化作身千億」
下聯是:「散向峰頭望故鄉」
落款是:「敬錄柳宗元先祖詩聯,柳飛書。」
字寫得蒼勁有力、翰逸神飛,頗有書法韻味。
常樂天問道:「這柳飛何人?」
周臘英答道:「不瞞師父,柳飛乃弟子的夫君。平時舞文弄墨,讀書習武,但都不精!」
常樂天道:「書法很有柳體的風格韻味。但詩聯的內容則有將身托於天下,超塵脫俗之感……」
周臘英接道:「嗨!他也是一副俠肝義膽,滿懷凌雲志,一顆四海心。只是他有點遊戲人生,無心仕途,只顧四處遊歷,不計何時歸期。他愛搜集古書字畫,古玩文物之類的古董,他自稱是柳宗元的後裔,我也不知是真是假,又無從考證,反正他是以柳宗元後人自居的!」
雲飛燕詼諧地說:「臘英姐,那也沒準,人心裡的感應是我們外人無法測度的。同姓者五百年前是一家嘛!」飛燕說完,大家都被逗樂了。
周臘英笑著說:「你姐夫說起話來,比你還詼諧幽默呢,如果他要是在家的話,你倆就鬥嘴吧,非讓你笑得肚腸子疼不可!」
「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不說不笑不熱鬧!」飛燕調侃地說。
常樂天接過話茬道:「人雖有七情六慾,但亦有正義與邪惡、是與非、對與錯。因而要為正義、美好的事物去奮鬥,善勝者不爭,善戰者不敗,善敗者不亂,順應天道、地道、人道,這樣才充實人生,已盡天年。」
蕭鶴聽後,不由贊道:「師父博學廣識,方才這番話,就是對弟子的教化,我也感悟到一個道理,就是無論在武學上,還是在醫學上,無論是在事業上,還是處世上,無論是在順利時,還是逆境時,都要像《易經》中說的那樣:天行健,君子應自強不息;地勢坤,以厚德載物!」
常樂天喜道:「蕭鶴徒兒悟出了人生真諦!」他邊說邊走邊看,發現牆上掛著一把鎮宅寶劍,便問臘英道:「可否一看?」
臘英當即取下遞於師父手中,當他手握一拔劍,只聽一聲龍吟,劍身在燭光照耀下,寒光閃閃,定睛一看,「巨闕」二字刻在上邊,驚道:「臘英徒兒,這是你使用的寶劍嗎?這可是千年珍寶,此劍削鐵如泥,切金斷玉啊!」
臘英答道:「是弟子使用的寶劍。這劍原是夫君佩帶,後他讓我用,說使用此劍可練臂力!」
常樂天又對周臘英說:「此時,風靜月明,乾脆咱們到院子裡去看你舞劍,好讓為師看看你的劍法!」
周臘英求之不得,早有請師父指點她武功的念頭。來到院中只見臘英左手持劍,右手抱拳,作一揖道:
「師父,弟子獻醜了,請師父與師弟、師妹們指教啊!」
臘英面北站定,立個門戶,將劍袍甩了一個大挽花,左手雲頂劍,插步轉體,右手亮指,來了個「紅梅挺立」式。
易雲小聲問師父:「師父,她這舞的是什麼劍法啊?」
常樂天說:「這是梅花劍法。」
接著,臘英左手劍出式環繞反腕平托,右手拔劍,急使出一招「回鞭策馬」。
月光如銀,反射在劍上,寒光四射。只見她一招一式,招式相連。
接著「銀蛇伏地」、「力斷梅山」、「繞梅捕雀」、「推窗望月」,形如龍蛇戲水,力道酋勁、剛柔相濟之下直逼要害。
緊接著又是「丹鳳點頭」攻敵下盤;
「望月勒馬」防中有攻;
「古雀登梅」以靜制動;
「迎風撣塵」左掛右撩;
「鳳凰展翅」之後速度加快,只見她「翻身探海」、「鷂子翻身」、「伏梅斬草」、「刺破青天」,突然又將身形定位,急使「懸崖勒馬」,又接「揚鞭催馬」、「回頭望月」、「掘地栽梅」、「白鶴亮翅」。
但見劍光閃處變化萬端,以意引劍訣,劍訣再引劍,手、眼、身、法、步五法歸一,迅速使出「激流勇進」、「撥雲見日」、「風掃梅花」、「梅下葬花」,招招險奇。
接著是「燕式平衡」、「玉女穿梭」,「魏武揮鞭」、「金鳳旋舞」這兩式中,劍花舞得上上下下、前後左右,整個身體被劍光裹住,針插不進,水潑不進。
然後來了個探海式定住了身形,突然左腿又施了個「外擺蓮」,使出「迎風擺柳」式,右手反腕拋劍,左手迅速接劍,使出雲頂劍收式歸元。
臘英舞完此套劍法,心不慌,氣不喘,來到了師父跟前,說道:「望師父指點,校正!也請師弟、師妹挑挑毛病。」
常樂天招呼大家說:「咱們到書房說話!」
臘英首先點燃了八隻蠟燭,屋內立即照得通明。大家只見這書房內兩丈見方,東西西側是書櫥,上面擺滿了書籍,有四書五經、文史詩集,醫學典籍等。正面放一書案,文房四寶俱全,案上鋪著畫氈,宣紙早已備好。
牆上掛著一副中堂山水畫,一副楹聯,
上聯是:「若為化作身千億」
下聯是:「散向峰頭望故鄉」
落款是:「敬錄柳宗元先祖詩聯,柳飛書。」
字寫得蒼勁有力、翰逸神飛,頗有書法韻味。
常樂天問道:「這柳飛何人?」
周臘英答道:「不瞞師父,柳飛乃弟子的夫君。平時舞文弄墨,讀書習武,但都不精!」
常樂天道:「書法很有柳體的風格韻味。但詩聯的內容則有將身托於天下,超塵脫俗之感……」
周臘英接道:「嗨!他也是一副俠肝義膽,滿懷凌雲志,一顆四海心。只是他有點遊戲人生,無心仕途,只顧四處遊歷,不計何時歸期。他愛搜集古書字畫,古玩文物之類的古董,他自稱是柳宗元的後裔,我也不知是真是假,又無從考證,反正他是以柳宗元後人自居的!」
雲飛燕詼諧地說:「臘英姐,那也沒準,人心裡的感應是我們外人無法測度的。同姓者五百年前是一家嘛!」飛燕說完,大家都被逗樂了。
周臘英笑著說:「你姐夫說起話來,比你還詼諧幽默呢,如果他要是在家的話,你倆就鬥嘴吧,非讓你笑得肚腸子疼不可!」
「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不說不笑不熱鬧!」飛燕調侃地說。
常樂天接過話茬道:「人雖有七情六慾,但亦有正義與邪惡、是與非、對與錯。因而要為正義、美好的事物去奮鬥,善勝者不爭,善戰者不敗,善敗者不亂,順應天道、地道、人道,這樣才充實人生,已盡天年。」
蕭鶴聽後,不由贊道:「師父博學廣識,方才這番話,就是對弟子的教化,我也感悟到一個道理,就是無論在武學上,還是在醫學上,無論是在事業上,還是處世上,無論是在順利時,還是逆境時,都要像《易經》中說的那樣:天行健,君子應自強不息;地勢坤,以厚德載物!」
常樂天喜道:「蕭鶴徒兒悟出了人生真諦!」他邊說邊走邊看,發現牆上掛著一把鎮宅寶劍,便問臘英道:「可否一看?」
臘英當即取下遞於師父手中,當他手握一拔劍,只聽一聲龍吟,劍身在燭光照耀下,寒光閃閃,定睛一看,「巨闕」二字刻在上邊,驚道:「臘英徒兒,這是你使用的寶劍嗎?這可是千年珍寶,此劍削鐵如泥,切金斷玉啊!」
臘英答道:「是弟子使用的寶劍。這劍原是夫君佩帶,後他讓我用,說使用此劍可練臂力!」
常樂天又對周臘英說:「此時,風靜月明,乾脆咱們到院子裡去看你舞劍,好讓為師看看你的劍法!」
周臘英求之不得,早有請師父指點她武功的念頭。來到院中只見臘英左手持劍,右手抱拳,作一揖道:
「師父,弟子獻醜了,請師父與師弟、師妹們指教啊!」
臘英面北站定,立個門戶,將劍袍甩了一個大挽花,左手雲頂劍,插步轉體,右手亮指,來了個「紅梅挺立」式。
易雲小聲問師父:「師父,她這舞的是什麼劍法啊?」
常樂天說:「這是梅花劍法。」
接著,臘英左手劍出式環繞反腕平托,右手拔劍,急使出一招「回鞭策馬」。
月光如銀,反射在劍上,寒光四射。只見她一招一式,招式相連。
接著「銀蛇伏地」、「力斷梅山」、「繞梅捕雀」、「推窗望月」,形如龍蛇戲水,力道酋勁、剛柔相濟之下直逼要害。
緊接著又是「丹鳳點頭」攻敵下盤;
「望月勒馬」防中有攻;
「古雀登梅」以靜制動;
「迎風撣塵」左掛右撩;
「鳳凰展翅」之後速度加快,只見她「翻身探海」、「鷂子翻身」、「伏梅斬草」、「刺破青天」,突然又將身形定位,急使「懸崖勒馬」,又接「揚鞭催馬」、「回頭望月」、「掘地栽梅」、「白鶴亮翅」。
但見劍光閃處變化萬端,以意引劍訣,劍訣再引劍,手、眼、身、法、步五法歸一,迅速使出「激流勇進」、「撥雲見日」、「風掃梅花」、「梅下葬花」,招招險奇。
接著是「燕式平衡」、「玉女穿梭」,「魏武揮鞭」、「金鳳旋舞」這兩式中,劍花舞得上上下下、前後左右,整個身體被劍光裹住,針插不進,水潑不進。
然後來了個探海式定住了身形,突然左腿又施了個「外擺蓮」,使出「迎風擺柳」式,右手反腕拋劍,左手迅速接劍,使出雲頂劍收式歸元。
臘英舞完此套劍法,心不慌,氣不喘,來到了師父跟前,說道:「望師父指點,校正!也請師弟、師妹挑挑毛病。」
常樂天招呼大家說:「咱們到書房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