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雀鼠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西河郡,李淵除了收編郡兵、大肆封賞之外,還派出一支數千人的側翼部隊,由親信張綸統領,向西進發。

  郡城內,李淵指了指地圖,向兩個兒子傳授地理形勢:

  「西河郡,實為山西河東之核心樞紐,兵家必爭之地。」

  「北方,毗鄰太原郡。東南,經平遙,走上黨山地,取道河內(河南北部),可問鼎中原。」

  「西河郡向南,穿越雀鼠谷,經臨汾、絳郡,可抵達龍門、河東,這是我大軍主力南下路線。」

  「向西,則可走呂梁山間河谷,抵達龍門,與我軍主力會師。這一條,是我軍側翼路線。」

  「大郎、二郎,你們可知,我為何要分兵,走這一條道路嗎?」

  李大首先開口:

  「我以為,父親派遣這支偏師,有招撫呂梁山間稽胡部落的用意。」

  看到李淵頷首致意,李大開口補充:

  「稽胡者,實為匈奴之別支。」

  「自東漢以來,匈奴內附,南遷呂梁山間,以左國城為單于王庭。所謂左國城,就在離石郡附近。」

  「西晉之時,匈奴劉元海(劉淵)便收攏呂梁山間匈奴部落,遷都左國城,割據一方。」

  「數百年過去,此地稽胡分布山谷之間,聚族而居,叛服無常,為朝廷心腹大患。」

  「此支偏師,目的正是安撫經略稽胡,並攻取離石、龍泉、文城三郡,最終與大軍在龍門會師。」

  「不錯,大郎所言,極有大局觀。」

  李二也站了出來:

  「兵法有雲,奇正結合,父親用兵,正是如此。」

  「我大軍主力,穿越雀鼠谷南下,攻取臨汾、絳郡、河東郡,為正。」

  「派遣偏師,以為側翼,為奇兵。」

  李二郎敏銳意識到了,呂梁山間河谷道路在軍事上的重要性。

  歷史上,太原淪陷後,李二領兵對陣宋金剛。一邊屯兵柏壁,正面戰場堅壁不戰。

  另一邊,他又派遣奇兵走呂梁山河谷,奇襲宋金剛後方,斷絕了對方糧道,創造出了決戰的機會。

  那時候,奉李世民命令出奇兵北上的,還是張綸。

  看到兩個兒子各自說出一番道理,都頗有見地,李淵很是欣慰:

  「不錯,你們說得都有道理。」

  「大郎,你下去,寫一封親筆書信,交給張綸。」

  「你妻子的族叔,咱們李家的親家,滎陽鄭氏的鄭元璹,正在文城為郡守。」

  「文城正當此路咽喉,張綸領兵強攻,恐怕死傷不小。有你這一封書信去,想來他也不會阻攔。」

  「臣領命。」

  李大不禁又暗暗佩服李淵的朋友圈,真是門生故吏滿天下啊。

  這條路上,也埋著棋子呢。

  在西河郡修整後,大軍南下至介休。介休西南十二里,就是大名鼎鼎的雀鼠谷。

  李淵曾經在雀鼠谷口,擊敗過歷山飛這支兵馬,算是經驗豐富。

  雖然是故地重遊,但一進雀鼠谷後,李淵整個人的狀態都不一樣了。

  之前李淵雖然事必躬親,但臉上常常掛著笑顏,並不因小事苛責軍中上下。

  自大軍入谷後,李淵展露出了極為嚴肅的一面,對軍隊上下管束極為嚴格,動輒軍法從事。

  派出偵查的斥候騎兵,必須前進至大軍十里之外,不得有任何懈怠。

  行軍在最前面的前鋒部隊兩千人,必須披甲行軍,隨時準備戰鬥。

  大軍每日前進最多三十里,紮營時務必選擇寬闊之地。

  每日紮營後,大軍務必每日嚴格修整防禦營壘,巡夜部隊和夜間哨兵,務必警惕行事,不得有半刻放鬆。

  這一切如臨大敵的舉措,都是為了應對隨時可能而來的伏兵。

  雀鼠谷顧名思義,就是雀鼠才能通過,既險要、又漫長。大軍行進之中必然會被拉成一條長線,而且還要緩緩前進數日。

  只要對手在山谷之間設伏,屆時一旦遇襲,猝不及防之下,必定吃大虧。

  李建成上歷史地理學專業課的時候,就聽過雀鼠谷的大名,但親身經歷,才知道這路有多難走。


  因為地形落差,汾河在雀鼠谷間輾轉盤迴、波濤嘶鳴,白浪翻騰、金流洶湧,時時刻刻衝擊著士兵的精神。

  再加上雲崖低垂、青坂嶙峋,峰巔萬仞、壁高千尋,林麓青森、鬱鬱蔥蔥,更添了幾分前進的難度。

  走在雀鼠谷間,腳下是碎石遍地的汾河河谷,抬頭是幽深的山石,令兵卒的精神高度緊張。

  尤其是在部分道路,甚至是在水上山石間取棧道前進。

  在棧道面前,有馬的將官都不得不下馬,小心翼翼步行,生怕這古老的木棧道崩毀。

  如此全軍上下如臨大敵地行軍數日,終於走出了險峻的雀鼠谷道,駐紮賈胡堡。

  全軍安頓下來後,放出了巡夜的斥候,李淵又帶著親信們四處查看地形。

  賈胡堡已經是一處比較寬闊的駐兵之地,可以容士兵安穩的歇息了。

  李淵心情大好,眾人也都鬆了一口氣。

  李淵巡察地形完畢後,卻來了一位不速之客。

  夕陽西下,落日餘暉中,走出一位背著藥簍的白衣老者,在路邊回首,攔住了眾人的前路。

  李淵揮揮手,親信家僮上前仔細查探了一番,沒有武器。

  李淵領著眾人打馬上前,特意擺出一副寬宏和藹的態度:

  「老丈尋我何事?」

  「老朽是霍太山中,侍奉山神祠的。山神遣老朽來拜見大將軍。」

  李淵哈哈一笑:

  「神本不測,老丈如何得見?又是怎麼得到山神旨意的?」

  「老朽是本地人,在山林間採藥為生,侍奉山神祠堂多年。」

  「數日前,老朽在山間聽到了山神召喚,遣我來,拜見大唐皇帝陛下。」

  一聲「陛下」一出,迅速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雖然口稱「陛下」,白衣老者卻不卑不亢,只是拱拱手:

  「山神曰,李唐大軍欲往霍邑,可走霍太山東南,徬山取路。」

  「此路俗稱千里徑,走此小路,可出其不意,直襲霍邑,山神將護佑大軍破城。」

  「破城之日,還請皇帝陛下不要忘了,為山神重建祠堂。」

  李淵正當將信將疑之際,李建成已率先下馬,不顧腳下塵土,直接拜倒:

  「山神諭旨,我等恭領。多謝老丈之恩,小子沒齒難忘。」

  等老者走出一段路了,李大仍拜到在地,遙遙指示。

  場面有些尷尬,李淵心生不滿。

  「大郎,注意你的身份。你為左領軍大都督,要有威儀,豈能如此行事。」

  李建成這才起身抬頭,看向馬上的李淵。

  「阿爺,對我來說,他真的是神仙啊。」

  「之前我北逃到雀鼠谷,當時連日奔波,吃喝都在馬上,一時不慎患了腸癰,本來已經在樹下等死了。」

  「當時就是這位老神仙,下山採藥歸來,為我灌下了三服藥,發燒一夜,兩日之後,我就能動彈了。」

  李淵一怔。

  李大伸手指向柴紹:

  「嗣昌啊,當時我就倒在那棵古樹下,你還記得嗎?」

  柴紹早已下馬,衝著李淵施禮:

  「當時情形屬實兇險,大哥頭上都是汗珠。至今想來,我都慚愧不已。」

  「但是大哥顧全大局,要我不必留下,把河東地圖交給我,先走一步去太原,向主公當面稟報。」

  「多日以來我都輾轉反側,愧疚不已。好在大哥有天命庇佑,仙人救命、逢凶化吉。」

  「如今神仙前來指路,主公要不要派人前去勘探?我願親領馬軍斥候,探清道路。」

  柴紹拼命想把所有功勞全都推給李建成,實在是因為自己的行為雖然正確,但是太沒擔當了。

  這些天來,柴紹晚上都經常被驚醒,然後忍不住自己扇自己,太丟人了啊。

  李淵翻身下馬,拍了李建成身上的塵土,語氣有些發顫:

  「大郎啊,這一路,真是辛苦你了。」

  「是阿爺對不住你。」

  拍著李大的肩膀,李淵愣了一會,才收拾好心情,看向柴紹:

  「嗣昌,既然有仙人指路,是我軍一大機緣。這雀鼠谷,孤領軍走過幾次,但千里徑,卻極少行軍,或許真能出奇兵制勝。」

  「你為馬軍總管,孤命你帶兩支騎兵斥候,分別探查雀鼠谷大路與千里徑山路。」

  「你親自帶隊,去走千里徑山路,不僅要小心埋伏,更要查探路況,排查可能伏兵的地方。」

  「尤其是山路出口,距霍邑有多遠,能否伏兵,一定要弄清楚,屆時畫圖來給我看。」

  「臣領命,必不辱使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