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徐福入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麗邑官道上,馬車緩緩前行。

  麗邑在咸陽的東面,過了這裡,就是咸陽。

  馬車很華麗,庶人可以在咸陽這樣的大郡城購買,這樣大的交易需要用鎰來,即黃金來購買。

  醫學、天文、航海的竹簡散落在車廂里,徐福上身挺直雙腿跽坐,全神貫注看著矮案上的竹簡,只是看了一會兒,便抬頭看著前方,看了一會兒,便抬頭看著前方。

  弟子籍問:「老師,快到到咸陽了,您在憂慮什麼?」

  「世上哪裡有使人長生不死的藥呢!」

  「老師,馬車就要到咸陽了!」

  徐福看著矮案許久,在沉思著什麼,車廂里的氣氛一下子沉寂下來。

  「我寫一封書信,籍啊,請你幫我送去!」

  「除了盧公和侯公,老師在咸陽,還認得誰?」

  「不認識。」

  戰國時,百家爭鳴,諸家到不同的國家遊說,請國君使用自己學派的主張,統一天下,使國家強盛。

  他的祖先,自商朝時的徐國,徐國滅亡之後,子孫以徐為姓氏,在《徐氏宗譜》、《左傳》中都有他們的記載,作為東夷少昊族這等名門後人。

  他當然想要建立自己的學派,傳道授業。

  「不說了,磨墨吧。」

  徐福想了想,提起筆,在竹簡上寫下幾個字,然後把竹簡捲起來,塞進竹筒里。

  「籍啊,請你幫我送去。」

  …………

  博士宮,

  陳遠青的矮案上擺放著很多竹簡,諸生快步走進來,躬著身子對陳遠青說道:

  「僕射,宮外送來一卷簡牘。」

  陳遠青打開竹簡。

  是類似謁之類的東西。

  叫了兩個諸生隨行。

  請內史府的掾吏找到徐福的宅邸,像秦士人的宅邸,只是更大,沿著廊道走去,可以看見像一個老儒士的徐福坐在廊下。

  等到陳遠青走過去,徐福站起來:

  「拜見僕射,僕射請坐!」

  一張矮案橫置在廊下,庭院裡景色很好,翠綠,寬敞,像精心打理過才會出賣。

  站在廊下,陳遠青微微躬身:「公是怎麼知道我的?」

  徐福的長相,挺拔強健,有著一縷士人的鬍鬚。

  徐福說道:「孔鮒。」

  推著矮案上,帶蔥的茶冒著熱氣,到陳遠青面前,氣質沉穩地說道:

  「先生請喝!」

  徐福這個人很謙遜,比他還要謙遜。

  見矮案前的陳遠青看著自己,徐福自顧自說道:

  「我是琅邪人!」

  「《山海經》和《鄒衍》中有關於形解消化,吸風飲露的傳說。」

  「福對此心生嚮往,這樣縹緲的神仙之說,觸之即散,不可論及,是很難追尋的。」

  「越國吞併吳國後。」

  「在山東的琅琊建立起觀台,台方圓七里,可以觀望東海,死士三百人,戈船三百艘,雖然渤海的海浪兇猛,但我自幼時越地的航海就非常昌盛,所以,可以入海就披逆流,乘危百里。」

  「後來我憑此,四處尋找神仙的傳說,卻依舊兩手空空,名聲卻漸漸大了起來,不知道為何,接到朝中的書信。」

  「陛下派我尋找仙鄉,僕射認為如何?」

  始皇帝根本不相信自己能長生!

  所謂「二世三世,後世循業,順承勿革」,以及建造驪山陵都是如此。

  始皇帝的真正目的,是探索大海。

  傳聞,徐福兩次推託始皇帝出海的請求,第一次婉言謝絕,第二次說深海中有阻撓船隻出海的巨魚,於是命令秦銳士出海射殺。

  「君上讓公去,誰又能拒絕呢?」陳遠青說道。

  詢問我的意見也是沒有用的。

  徐福聞言,有些失望但又深以為然地點點頭,他找陳遠青來,是因為在孔鮒那裡聽說過陳遠青的智慧。

  先秦時,對東海、西海、南海、北海的了解。


  僅限於《王制》中。

  庭院中沉寂下來。

  陳遠青說道:「先秦,齊威王、齊宣王和燕昭王都曾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瀛洲,都不曾有所收穫。」

  「公或許可以往西走。」

  「我聽說,王制中記載,北海有走馬吠犬焉,南海有羽翮齒革曾青丹干,東海則有紫結魚鹽焉,西海則有皮革文旄焉。」

  「公把海圖帶回來,何嘗不是一種收穫呢?」

  陳遠青站起來。

  「我該回博士宮了,公告辭!」

  相信徐福入咸陽的消息很快就會傳開,接下來,就是等待始皇帝的徵召,給徐福配備大船和糧食,下令出海的事了。

  或許需要朝議。

  他微微躬身起身告辭。

  「告辭!」

  徐福站起來微微躬身,等到陳遠青走後,跽坐在矮案前,一刻鐘過去,卻聽到弟子籍來稟報:

  「老師,朝廷的謁者來了!」

  徐福回過頭,看見謁者穿過廊道,來到他的面前:「君上有詔令,請您入咸陽宮!」

  「好,我這就隨您去!」

  出了徐福的宅院。

  回到博士宮,

  聽到謁者來博士宮傳召,去咸陽宮,和預料的一樣,陛下知道徐福入京了,陳遠青在廊道中發現了尉繚和王敖。

  「許久不見公,公還好嗎!」

  陳遠青微微作揖。

  「嗯,我還沒有老。」尉繚一邊走一邊說道:「能隨君上登臨泰山,我的身體比王綰要好!」

  「聽說泰山的石刻上,刻上了公的名諱?」

  「你怎麼沒有來呢?」

  「功勞實在是不能和尉公相比啊!」

  來到可以眺望咸陽宮的閣亭,

  尉繚和陳遠青都不言語,王綰、李斯和胡勿敬來了,還有盧生和侯生,站在閣亭中。

  始皇帝手捧著竹簡,目光全然落在上面,直到蒙毅提醒,他才緩緩抬頭,看著站在眼前的人。

  「拜見君上。」

  始皇帝緩緩開口:「朕聽,你見過海中大神?」

  徐福微微躬身,回答道:「靈芝一樣的宮闕,銅色龍形的使者,這些都是琅琊的傳說,福的確出過海。」

  既然要出海,推辭已經沒有用了。

  「出海,資之何物呢?」

  「請君上給福,可以抵禦風浪的船艦五十艘,糧食三十萬石,可以抵禦蠻人的兵器,以及強壯的男子五千人,以及可以覲見神仙的童男童女三千人,工匠一千。」

  「薛縣有可以出海的戰船,朕給你,船五十,糧三十萬石,秦銳士水師一萬人,工匠一千,童男童女從東地取。」

  攻打東越時,使用的是這些裝置有戰弩的船。

  「歸期,如何?」

  徐福想了想:「三年!」

  始皇帝不再言語,徐福緩緩退出閣亭,盧生和侯生微微一揖,也退出閣亭。

  陳遠青發現,

  王綰和尉繚等人看著徐福退出去,也不站出來說什麼,或許是想著先秦有神仙之說,真的找到這世上的仙人,沒準還能分到長生的仙藥。

  也或許,是知道無法勸秦始皇。

  徐福很謙虛,能率領近萬秦銳士,使他們在船上而不反亂,並且在平原廣澤定居下來,他絕不是世人所說,只是個懂得方仙道的方士而已。

  三千童男童女,或許徐福已經算到,等到秦銳士老去死去,這些人將是船上的主力。

  王綰微微躬身:「君上召臣,有什麼事呢?」

  每一個帝王得到天下後想要做的事,都是安定天下。

  始皇帝緩緩開口:「內史府清算田畝,將公田分到沒有田的庶人。」

  「朕到泰山封禪,巡視東郡,看到天下很多地方還沒有安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