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煉己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把沮喪的花如夢和糊裡糊塗的老馬送走,王和將朱長老給的條例整理了一下,準備就照這個寫給方丈。

  朱長老實在是一個細心的豬。

  他對監院這些人似乎還挺了解,居然預判了他們的不少問題。想來那日長老會後,他也是仔細思索了王和的提議的。

  不過,朱長老提到了一個最大的問題:不宜過早出動太多弟子,先請長老代行其事,低調行動。

  近日那位妖倀新死,聖妖司恐怕不久就會得知消息。

  他們勢必會觀望一下真清派的動作,在這種情況下,派弟子下山執行事務,是一個很不安全的動作;更何況派出大量低修為的弟子。

  這些年真清派一直是一個保守的態勢,如果一下子下山太多人,恐怕會讓聖妖司誤以為真清派即將西出。

  而這也是長老方丈們都不願意看到的。

  雖然他們一派想東遷,一派想留著,但是都擔心聖妖司乘虛而入。

  至於妖倀劉華的祖母,過幾日也要派長老下山詢問。他們還得考慮下老人家的承受能力。好端端的孫子死在了門派上,對真清派的名聲也有不少的影響。

  王和看得心煩,索性先合上了。

  自從來了真清派後,他一直有一種無力感。幹這也提心弔膽,干那也提心弔膽,說白了,就是實力不夠。

  來之前聽方郡守的話,王和還以為真清派真在和聖妖司分庭抗禮。

  來了後發現,他這剛築基的居然已經能勝過七成弟子了。

  他又想到方郡守那老謀深算的老臉。

  方丈說,方郡守這些年一直在催促真清派東遷;這回反倒把王和請來,不會是想讓他知難而退吧?

  這一個個的老傢伙,都不讓王和省心,非要他花點心思,琢磨他們到底怎麼想得。

  王和嘆了口氣,眼下還是要鞏固自己的實力。

  若他有陳不劍的實力,那此刻就只想轟轟烈烈地打進京城,還和這些人小打小鬧什麼,一不小心還得丟了命。

  如今他也沒有幾張符籙能防身,萬一遇到事情,只能寄託於那兩張珍貴的命事符。

  離自己剛築基也就過去了九天,王和卻覺得好像過去了九年一樣。

  他回到禪房,盤坐起來,打開了《御用金丹心經》。

  自從給方丈抄了煉己篇的第一段後,王和自己還沒有心思好好研究一下這個篇章。

  可以說,他有點被符籙派的攻殺之法吸引住了。那日的關帥符,給了他太深的印象。

  他上上下下看了一遍。這所謂的煉己,對環境的要求還挺高。要在屋子裡貼五雷符,穿著得體,選個沒人打擾的小室,鞏固築基時修煉的精氣神,辟穀百日,煉己便成,正是為金丹的起爐做準備。

  整篇看下來,也沒什麼新的修行法門。

  百日?王和撓了撓腦袋。這鍊金丹前的準備時間也是有些長了。

  不過,那占天司的人說,他身上有陳不劍的道炁,修行起來能快一倍。

  那就是五十天?

  恐怕還是要等自己把俗務堂這些事處理完了。

  王和嘆了口氣,把煉己篇翻到了末尾。

  令他欣喜的是,這一次的硃批字數可非常多。

  王和細心看來,這語氣確實和前邊的自序差不多,應該就是陳不劍了:

  恭喜,你築基了。

  用下棋打比方的話,就是你已經知道為什麼棋子分黑白了。

  既然已經築基了,也該能用些中下品的符籙。

  你如果是中原九郡的人,應該對符這種東西還挺熟悉;如果是其他地方來的,就請你去問問占天司,符是個什麼東西吧。

  心經中提到的五雷符可差占天司符部支取。京中符司應該也有儲備。

  記住,選從九品的五雷符就行,就是老百姓買了鎮宅子的那種。不然品階太高,把屋子整得劈里啪啦的,摸個東西都得挨電一下。

  五雷符,聽著很厲害,其實也就是雷符的一種。

  雷符的種類很多,五雷符,雷帥符,雷公符,雷祖符,不過在我看來,統統不如金丹雷法。

  不過,雷法要金丹煉成後才能學,可以先整些符籙耍耍。


  我認為,符籙和外丹一樣,都是外道;以之為輔,大有裨益;以之為主,便是大謬。

  符籙的許多法門,其實是從仙人法術演化而來。譬如祈雨符,便是從祈雨術借來的。

  符籙勝在便利,不需本人苦心鑽研,也能用人家修煉了十來年的法術;

  但是捷徑走得多了,也就不知道怎麼走正道了。

  符籙的本質,是借仙人的道;但仙人的道不是那麼好借的。

  這東西就和打欠條一樣,欠一張就是欠一次仙情,受制頗多,所以符師一段時間內能畫的符有限,能請的神仙數量也有限。

  你若背上一身債,哪個神仙願意借你?

  所謂有借有還,再借不難。仙人的因要用行符的果還,若以正仙符行邪事,就是沒還上債;次數多了,成了老賴,就沒哪個仙人再借了。

  至於邪仙,借的時候可大方,至於利息嘛,嘖嘖,那當然是高得嚇人,所以最後往往是用命還。

  更何況,在我看來,符師只有有符的時候算修士,沒符的時候,就是個手無寸鐵的凡人而已。

  這些人也修真氣,但是這就好比練力氣的人,不練胳膊不練腿,把十根腳趾頭練成了大力神指,豈不是滑稽可笑。

  而且,他們往往是藉助外物修行,尤其是外丹,屬於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了。所以最後他們的真氣虛浮無比,自身命修為又好似一張薄紙,一戳就破。

  不過,有一張符,倒是可以提一下,因為是我自個整出來的,所以還是要得意地介紹出來。

  這張符,普天之下,只有一人可用——天子符。

  切記,若是卜天子,也不要貿然使用。

  天子符,脫胎於之前雲國國君發明的王符,被我升格為了天子符。

  天子符與天子一般,可稱萬符之君。本身並沒有什麼奇效,但是其位格至上,凌駕於諸符,可以統御萬符。

  歷來是單張符易用,數量一多就難使喚,更何況那些一次性調動許多張符的符陣。

  而以天子符為主符,任他是怎樣的仙符,都能輕鬆差遣,於是便能用出不少前人想都不敢想的陣法來。

  那些符籙道人小家子氣,沒有意思。

  即使是三品符師,憑三品雷帥符引動雷帥法身,一次也只能調請一位;非得用上寶籙,多請兩位,才能勉強和半仙拼鬥。

  因而我試了一個符陣,以天子符為陣眼,眾雷帥符為輔,一次性調動全部三十六位雷帥,共襄討邪。

  其名曰:

  太上雷部三十六元帥誅邪滅惡大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