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受籙
大殿悄然。
眾人林立,鴉雀無聲。
大殿的第三層上,王和身著金文錦繡紅底袍,頭戴玄冠,站在真清殿眾仙像前,將手中降真香恭謹地放入爐中。
霎時縈繞起無數裊裊青煙,盤旋至大殿之上。
方丈聲音肅穆,念道:
「持——籙!」
肅穆之音皇皇然,肅穆之人儼儼然,肅穆之殿巍巍然。
殿中數千人屏氣凝神,目光皆在香爐前那錦袍人身上。
王和上前,把黃籙接過,持於胸前。
殿中一時安靜下來。
方丈不言,王和不答,二十四品長老莊嚴旁立,四千弟子背手靜觀。
隨著鑔聲當先鳴起,恍如一石擊破水中天!
而後銅鑼砰然作聲,嗩吶昂昂,擊鼓蹋蹋,殿中頓時交織起堂皇盛大之音。
奏道樂!
一片囂囂嘈嘈之中,方丈的聲音如大呂洪鐘:
「本門長老不同,今日受籙,敬拜天上諸仙人,自此名列三十三天!」
「願汝心寄普天生息之民,身致清靜無為之道,神交古往今來之賢。」
「以下,敬拜三清。」
「敬拜玉清元始天尊!」
王和三拜。
「敬拜上清靈寶天尊!」
王和三拜。
「敬拜太清道德天尊!」
王和三拜。
道樂戛然而止。
只見降真香上,仙氳猛然騰起,如同平地起風,直上眾仙像頂上,方丈驚異看去,以為王和又衝撞了三清,卻見那香在天上交織起一個玄奧的圖案:
三清法篆!
這一回既沒有神像的碎裂,也沒有邪異之事。
只有不可名狀之神聖,盤旋天上。
道樂再次奏起!
聲音自殿下東西而來,洶洶而上,鑼聲如吼,嗩吶似吟,交匯於半空。
紅梁之下諸聲大作,如在殿中龍虎相爭,攥著諸人左右耳鼓,擊打,拉鋸,撕咬,只恨不能破之。
道樂時而婉轉,時而激盪,低鳴時如與眾耳耳鬢廝磨,纏纏綿綿而不可休止;忽而音符勃然大怒,似不滿狎昵之事,化親和而為蠻悍,與諸耳搏殺起來,勢必要不死不休。
繼而眾響畢絕,只餘下嗩吶聲尚如龍吟鳳噦;將止未止之時,又是鑼聲大振,敲得眾人心弦亂顫:
當!
當!
當!
這幾下轟在諸人沒有防備的腦袋裡,一時間打得心神暈眩,可又被嗩吶一口氣吊住。
那道恆久長吟之聲,就如同洪水中起伏不定的樹幹,被眾人用耳朵牢牢抓住,生怕被陣陣鑼聲轟落下滾滾浪中。
所謂鑼鼓喧天,所謂道樂,所謂仙音。
紛雜中,王和只覺得自己被震得道心通透,耳中嶄亮,元神恍如歷經諸世,居然清明起來。
他閉上眼睛。
方丈的聲音透過樂聲傳來:
「存想吾祖,真清濟苦真人!」
王和默念真清仙祖道號,身處紛雜之地而心如止水,一點靈光巧巧上竄,寄思於高廣之天上——
道樂再歇。
這平日不見半點飛塵的真清殿上,居然開始蒸騰起霧氣。
只見霧氣一層一層疊起,托出一個雲氣騰騰的空間,霧氣上攀不止,每每架住一層天。就再次依依而上,不一時,好似在殿上搭起一座浮屠塔,層疊上遞,巍然肅穆。
至高處唯有冥冥之狀,隱見星辰流轉,一片渺渺之黑。
眾人面面相覷,方丈張大了嘴巴仰望著。便是以他的修為,也完全看不透這殿上雲天是何用意。
只有王和仍閉著眼睛,細細存思著。
有好事者一一數來:
「一、二、三……」
「三十一。」
「三十二。」
「三十三!」
數畢,這人自己都不敢相信,捂住了嘴巴。
三十三重天。
傳聞三十三重天上,便是亘古長生的仙天閬苑。
以凡人身行存想之法,竟於人間顯化三十三天!
方丈喘起粗氣來。
仙跡!
幾位長老此前不見王和萬仙殿崩摧眾仙像的奇景,這時如睹真仙臨世,竟一個個對著高天跪下,一拜,二拜,三拜,九拜方歇。
眾弟子眼見長老都是如此神態,於是也紛紛效仿起來。
眾仙從來垂拱天上,幾時見諸天降落問凡塵?
唯以非常之人,於非常之地,當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方有異象。
今日王和於真清受籙,竟是什麼大因果之事麼?
林清遠這時惶然道:「原來如此!只因三十三天上,最高最上者,別有三天,大赤天太清境,禹余天上清境,清微天玉清境。」
「可三清天上,尚有一大羅天,大羅天統御天下諸仙,從來只有一仙受天下拜謁。」
「既然不同長老為卜天子,那便是這位的後生;難怪前日萬仙殿中,不同長老把天上神仙請了個遍,又有哪個神仙更敢冒昧收他?」
方丈聽了林長老的話,心中如驚雷炸起。
林長老沒敢說出那個神仙的名字,可是方丈已經知道了。
這天下當然有這樣的神仙,經歷千秋,諸仙位次尚有起伏之說,唯有一仙亘古高崇。
昊天上帝。
昊天上帝不是一門一派之仙,不是一人一地之仙,實乃普天萬民萬神之仙。
古今可有哪個門派,敢置本派仙神於昊天上帝之上?
膽敢犯者,伐山破廟,逆仙與其徒同誅!
天機所鍾情者,占天司所鍾情者,只能說明王和有登臨天下的機會和氣運。並不是說,他註定了就能當天子。
而今昊天上帝鍾情卜天子,便是給了王和天下至正至高的認可。
這說明了,天上諸仙,已經不認邪天子高博了!
方丈一想便覺得後怕。這年輕人似乎差點命喪在他手底下。若是如此,則真清派幾成千古罪人,難怪老仙祖寧可三降諭,也要把一意孤行的方丈拉回來。
若沒拉的回來——
方丈不敢多想,一時間道心不固,憤然一掌拍在胸上,把砰砰亂跳的心牢牢攥住了。
王和錯愕地睜眼,看到方丈自打一掌,不明所以。
隨著他睜眼,三十三天開始緩緩縹緲起來。
方丈終於穩住了心神,眼下唯有遵行仙祖法旨,將受籙儀式進行完畢。
他衝著王和禮貌一笑,卻笑得很狼狽。
只能沉聲道:
「受籙禮畢!頌諸仙人。」
王和身披法袍,如大得道者,合手,謹曰:
「福生無量天尊。」
三十三重高天上,萬道七彩祥光垂落,若極光一般熠熠飛舞,而後穿過層層雲氣,照在每一個弟子的身上。
眾人心神蕩漾,一股莊重神聖之意油然而生,一齊開口:
「福生無量天尊。」
道樂也到了尾聲。
鑼不鳴,鼓不震,鑔不響,獨獨嗩吶一聲飛飆而上,似長龍破空而鳴,直直衝破了三十三重雲霄。
大羅三千六百八十年,不同道人王和,受籙真清。
……
(以下非正文:
這兩天感冒頭疼加失眠,又適逢小高潮點,寫得有些倉促了。
各位的評論都看了,謝謝鼓勵支持。雖然很心痒痒,但是很多和後續劇情設定相關的疑問恕不解答;
節奏方面也在努力把控。真清山的第一小節到此告一段落,後面會把劇情舒緩下來,敬請期待第二節的故事。
第一節是在努力復刻到一個新地方的感受:不安、驚奇、神經兮兮;
到了第二節,主基調會是相對平穩的。
謝謝諸位的收藏、月票、推薦票、打賞,小萌新忝受厚恩,在此謝過。
這幾天不知道為什麼,突然多了許多讀者,既有些開心,也有些害怕。能做的只是往下寫而已。小萌新向來不自信,謝謝諸位的鼓勵。
周二的追讀很重要,也希望讀者老爺明後天能賞臉支持一下)
眾人林立,鴉雀無聲。
大殿的第三層上,王和身著金文錦繡紅底袍,頭戴玄冠,站在真清殿眾仙像前,將手中降真香恭謹地放入爐中。
霎時縈繞起無數裊裊青煙,盤旋至大殿之上。
方丈聲音肅穆,念道:
「持——籙!」
肅穆之音皇皇然,肅穆之人儼儼然,肅穆之殿巍巍然。
殿中數千人屏氣凝神,目光皆在香爐前那錦袍人身上。
王和上前,把黃籙接過,持於胸前。
殿中一時安靜下來。
方丈不言,王和不答,二十四品長老莊嚴旁立,四千弟子背手靜觀。
隨著鑔聲當先鳴起,恍如一石擊破水中天!
而後銅鑼砰然作聲,嗩吶昂昂,擊鼓蹋蹋,殿中頓時交織起堂皇盛大之音。
奏道樂!
一片囂囂嘈嘈之中,方丈的聲音如大呂洪鐘:
「本門長老不同,今日受籙,敬拜天上諸仙人,自此名列三十三天!」
「願汝心寄普天生息之民,身致清靜無為之道,神交古往今來之賢。」
「以下,敬拜三清。」
「敬拜玉清元始天尊!」
王和三拜。
「敬拜上清靈寶天尊!」
王和三拜。
「敬拜太清道德天尊!」
王和三拜。
道樂戛然而止。
只見降真香上,仙氳猛然騰起,如同平地起風,直上眾仙像頂上,方丈驚異看去,以為王和又衝撞了三清,卻見那香在天上交織起一個玄奧的圖案:
三清法篆!
這一回既沒有神像的碎裂,也沒有邪異之事。
只有不可名狀之神聖,盤旋天上。
道樂再次奏起!
聲音自殿下東西而來,洶洶而上,鑼聲如吼,嗩吶似吟,交匯於半空。
紅梁之下諸聲大作,如在殿中龍虎相爭,攥著諸人左右耳鼓,擊打,拉鋸,撕咬,只恨不能破之。
道樂時而婉轉,時而激盪,低鳴時如與眾耳耳鬢廝磨,纏纏綿綿而不可休止;忽而音符勃然大怒,似不滿狎昵之事,化親和而為蠻悍,與諸耳搏殺起來,勢必要不死不休。
繼而眾響畢絕,只餘下嗩吶聲尚如龍吟鳳噦;將止未止之時,又是鑼聲大振,敲得眾人心弦亂顫:
當!
當!
當!
這幾下轟在諸人沒有防備的腦袋裡,一時間打得心神暈眩,可又被嗩吶一口氣吊住。
那道恆久長吟之聲,就如同洪水中起伏不定的樹幹,被眾人用耳朵牢牢抓住,生怕被陣陣鑼聲轟落下滾滾浪中。
所謂鑼鼓喧天,所謂道樂,所謂仙音。
紛雜中,王和只覺得自己被震得道心通透,耳中嶄亮,元神恍如歷經諸世,居然清明起來。
他閉上眼睛。
方丈的聲音透過樂聲傳來:
「存想吾祖,真清濟苦真人!」
王和默念真清仙祖道號,身處紛雜之地而心如止水,一點靈光巧巧上竄,寄思於高廣之天上——
道樂再歇。
這平日不見半點飛塵的真清殿上,居然開始蒸騰起霧氣。
只見霧氣一層一層疊起,托出一個雲氣騰騰的空間,霧氣上攀不止,每每架住一層天。就再次依依而上,不一時,好似在殿上搭起一座浮屠塔,層疊上遞,巍然肅穆。
至高處唯有冥冥之狀,隱見星辰流轉,一片渺渺之黑。
眾人面面相覷,方丈張大了嘴巴仰望著。便是以他的修為,也完全看不透這殿上雲天是何用意。
只有王和仍閉著眼睛,細細存思著。
有好事者一一數來:
「一、二、三……」
「三十一。」
「三十二。」
「三十三!」
數畢,這人自己都不敢相信,捂住了嘴巴。
三十三重天。
傳聞三十三重天上,便是亘古長生的仙天閬苑。
以凡人身行存想之法,竟於人間顯化三十三天!
方丈喘起粗氣來。
仙跡!
幾位長老此前不見王和萬仙殿崩摧眾仙像的奇景,這時如睹真仙臨世,竟一個個對著高天跪下,一拜,二拜,三拜,九拜方歇。
眾弟子眼見長老都是如此神態,於是也紛紛效仿起來。
眾仙從來垂拱天上,幾時見諸天降落問凡塵?
唯以非常之人,於非常之地,當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方有異象。
今日王和於真清受籙,竟是什麼大因果之事麼?
林清遠這時惶然道:「原來如此!只因三十三天上,最高最上者,別有三天,大赤天太清境,禹余天上清境,清微天玉清境。」
「可三清天上,尚有一大羅天,大羅天統御天下諸仙,從來只有一仙受天下拜謁。」
「既然不同長老為卜天子,那便是這位的後生;難怪前日萬仙殿中,不同長老把天上神仙請了個遍,又有哪個神仙更敢冒昧收他?」
方丈聽了林長老的話,心中如驚雷炸起。
林長老沒敢說出那個神仙的名字,可是方丈已經知道了。
這天下當然有這樣的神仙,經歷千秋,諸仙位次尚有起伏之說,唯有一仙亘古高崇。
昊天上帝。
昊天上帝不是一門一派之仙,不是一人一地之仙,實乃普天萬民萬神之仙。
古今可有哪個門派,敢置本派仙神於昊天上帝之上?
膽敢犯者,伐山破廟,逆仙與其徒同誅!
天機所鍾情者,占天司所鍾情者,只能說明王和有登臨天下的機會和氣運。並不是說,他註定了就能當天子。
而今昊天上帝鍾情卜天子,便是給了王和天下至正至高的認可。
這說明了,天上諸仙,已經不認邪天子高博了!
方丈一想便覺得後怕。這年輕人似乎差點命喪在他手底下。若是如此,則真清派幾成千古罪人,難怪老仙祖寧可三降諭,也要把一意孤行的方丈拉回來。
若沒拉的回來——
方丈不敢多想,一時間道心不固,憤然一掌拍在胸上,把砰砰亂跳的心牢牢攥住了。
王和錯愕地睜眼,看到方丈自打一掌,不明所以。
隨著他睜眼,三十三天開始緩緩縹緲起來。
方丈終於穩住了心神,眼下唯有遵行仙祖法旨,將受籙儀式進行完畢。
他衝著王和禮貌一笑,卻笑得很狼狽。
只能沉聲道:
「受籙禮畢!頌諸仙人。」
王和身披法袍,如大得道者,合手,謹曰:
「福生無量天尊。」
三十三重高天上,萬道七彩祥光垂落,若極光一般熠熠飛舞,而後穿過層層雲氣,照在每一個弟子的身上。
眾人心神蕩漾,一股莊重神聖之意油然而生,一齊開口:
「福生無量天尊。」
道樂也到了尾聲。
鑼不鳴,鼓不震,鑔不響,獨獨嗩吶一聲飛飆而上,似長龍破空而鳴,直直衝破了三十三重雲霄。
大羅三千六百八十年,不同道人王和,受籙真清。
……
(以下非正文:
這兩天感冒頭疼加失眠,又適逢小高潮點,寫得有些倉促了。
各位的評論都看了,謝謝鼓勵支持。雖然很心痒痒,但是很多和後續劇情設定相關的疑問恕不解答;
節奏方面也在努力把控。真清山的第一小節到此告一段落,後面會把劇情舒緩下來,敬請期待第二節的故事。
第一節是在努力復刻到一個新地方的感受:不安、驚奇、神經兮兮;
到了第二節,主基調會是相對平穩的。
謝謝諸位的收藏、月票、推薦票、打賞,小萌新忝受厚恩,在此謝過。
這幾天不知道為什麼,突然多了許多讀者,既有些開心,也有些害怕。能做的只是往下寫而已。小萌新向來不自信,謝謝諸位的鼓勵。
周二的追讀很重要,也希望讀者老爺明後天能賞臉支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