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我是在張家口還是張家港來著,亦或者是張家界,已經分不清了。
今天領導和幾位老師都已經回家了,剩下我和另一個同事在22樓的辦公室值班。其實南方和北方都挺冷的,只是冷的方式不一樣。北方的冷,是室外刮臉的風,往外面走,就是一整塊從北極挖來的冰塊貼在你的臉上。但北方屋子裡的暖氣確實是夠足的,以至於——我猜測的——街道上各個樓房和建築都散發一股暖氣——這也是和南方的區別。南方的冷,就是你睡在冰窖裡面,尤其是那過份的濕冷。
如果將僅僅過去的人生進行劃分,我應該會劃成幾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幼兒園之前。果然,中國人就是喜歡將備考升學作為自己人生的主軸,因為我剛說到這個,腦子裡第一反應就是按照上學的階段來進行劃分。
暫且先按照這樣來分吧。
第一階段就是幼兒園前。在這個階段,我僅僅有一些模糊的記憶,小時候經常是片段型的記憶,有的僅僅是一些痛苦的回憶。或許快樂根本就不需要,也不值得被記住。快樂嘛,快樂就行了,其他一概是排到後邊的。這裡先寫到這,因為記憶太碎片化,記起來後再來這裡補充。
第二個階段就是幼兒園時期。聽說現在的幼兒園小孩都必須上三個班,小班中班和大班。在我那個年齡段,當然,或許只有我是這樣,只上了大班和大大班。也許大大班是私立幼兒園用來圈錢而設立的一個特殊的班。在我二姐上大班的時候,我就是一個純純的跟屁蟲。每當她在課室裡面上課的時候,我就是自己一個人在外面玩,雖然好玩但是孤獨,或許這也不叫好玩。等到我上班裡的時候,我其實是一個性格孤僻的人,我不太願意相信其他人,包括現在也是這樣的。所以印象里,每天中途下課的時候,我都是自己一個人玩,旁邊沒有人跟著,但我也忘了我當時的感受了,好像也不是那麼開心。每天放學我都是最後一個被家長接走的,印象中大多數都是大姐來接的。大姐當時上著小學還是初中,長姐如母,每天也會負責一部分我和二姐的餐食。但她並不擅長做菜,只是到那個濕漉漉的菜市場買一些冰凍的肉丸子——可以叫澱粉丸子——架在電飯煲上蒸熟,然後就著米飯一起吃了就罷。老媽和老爸當時很少出現,老媽當然是為了兩個子在奔波,而老爸,我對他並不太了解。只記得二姐說,她第一次見他的時候,他是扎著辮子的長頭髮。
縣城很小,小到大班裡的同學,幾年後也會在小學和初中認識。我對這個縣城太熟悉了,每一條小巷和地上的板磚,我都知道他們的名字。經常會為了找一個之前遇到的特殊形狀的碎磚塊而四處巡查。現在也會經常做夢,夢到的場景也基本都是那個縣城,或許多年之後也是這樣。老媽也會跟哪個哪個同學的家長認識,街上撞見,也會聊個半天才揮手告別。每次他們在聊天的時候,我不是在看他們的小孩——我的同學——就是嚷嚷著讓我媽快點離開。
但是縣城很大,因為我小時候走到表哥的照相館裡,就已經累得不行了。最開始去都只是跟他們聊聊天,玩一些他們拍照用的道具。到後來,二姐的同學把她那電腦遊戲的知識灌輸進我們的腦海中,就一發不可收拾了。住在貴人路的時候,我覺得那條中醫院的上坡太長了。對我來說,花了一個童年的時間去爬那條上坡。坡的左邊是幾家髮廊,坡的右邊是一家小餐館和一間小批發部。周圍的樹很少,但是有一顆參天大樹。我以前非常敬仰這棵樹,因為我覺得能長到那個地步是非常不容易的。相比之下,當時家樓下也有一顆不知名的樹。現在我也不知道叫什麼名字,只知道它的樹葉像蘋果的橫切面。小時候家裡很亂,有記憶開始,就到處堆滿了雜物。一共兩個房間,一個是大姐二姐睡的,一個是老媽老爸睡的。老媽老爸那件房沒有窗戶,燈也是壞的。可能最初房東就只是作為一個雜物間來設計的,所以我們都叫它暗摸間,意思是它裡面很暗,得摸著黑才能走動的房間。
幼兒園時期的朋友很少,只記得一個小男生。他也是我後來初中同學的表親,所以我說縣城很小。還有一個經常不想來上學的流鼻涕的女孩,我經常不屑跟她一起,因為我覺得上幼兒園哭鼻子很醜,而且她的鼻涕都多到往地上拖了,雖然我也哭鼻子,而且我也不喜歡上學。在街上撞見她們母女,我媽會打招呼,我則是躲在我媽後面,或者假裝看不見她們。
從小家裡非常拮据。上幼兒園的錢都是東湊西湊的,只記得有一次交學費,老爸還是老媽帶著我去信用社裡面取錢,一沓厚厚的錢,給了幼兒園的老師。後來上小學和初中的一段時間,我也都是需要繳一些因為外地戶口而需要繳的費用。幼兒園的園長在我的印象中是一個非常友善的女大家長,因為每次來看我們,她都帶著很多零食。好像第一次吃海苔就是她帶過來給我們,給我吃的。
今天領導和幾位老師都已經回家了,剩下我和另一個同事在22樓的辦公室值班。其實南方和北方都挺冷的,只是冷的方式不一樣。北方的冷,是室外刮臉的風,往外面走,就是一整塊從北極挖來的冰塊貼在你的臉上。但北方屋子裡的暖氣確實是夠足的,以至於——我猜測的——街道上各個樓房和建築都散發一股暖氣——這也是和南方的區別。南方的冷,就是你睡在冰窖裡面,尤其是那過份的濕冷。
如果將僅僅過去的人生進行劃分,我應該會劃成幾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幼兒園之前。果然,中國人就是喜歡將備考升學作為自己人生的主軸,因為我剛說到這個,腦子裡第一反應就是按照上學的階段來進行劃分。
暫且先按照這樣來分吧。
第一階段就是幼兒園前。在這個階段,我僅僅有一些模糊的記憶,小時候經常是片段型的記憶,有的僅僅是一些痛苦的回憶。或許快樂根本就不需要,也不值得被記住。快樂嘛,快樂就行了,其他一概是排到後邊的。這裡先寫到這,因為記憶太碎片化,記起來後再來這裡補充。
第二個階段就是幼兒園時期。聽說現在的幼兒園小孩都必須上三個班,小班中班和大班。在我那個年齡段,當然,或許只有我是這樣,只上了大班和大大班。也許大大班是私立幼兒園用來圈錢而設立的一個特殊的班。在我二姐上大班的時候,我就是一個純純的跟屁蟲。每當她在課室裡面上課的時候,我就是自己一個人在外面玩,雖然好玩但是孤獨,或許這也不叫好玩。等到我上班裡的時候,我其實是一個性格孤僻的人,我不太願意相信其他人,包括現在也是這樣的。所以印象里,每天中途下課的時候,我都是自己一個人玩,旁邊沒有人跟著,但我也忘了我當時的感受了,好像也不是那麼開心。每天放學我都是最後一個被家長接走的,印象中大多數都是大姐來接的。大姐當時上著小學還是初中,長姐如母,每天也會負責一部分我和二姐的餐食。但她並不擅長做菜,只是到那個濕漉漉的菜市場買一些冰凍的肉丸子——可以叫澱粉丸子——架在電飯煲上蒸熟,然後就著米飯一起吃了就罷。老媽和老爸當時很少出現,老媽當然是為了兩個子在奔波,而老爸,我對他並不太了解。只記得二姐說,她第一次見他的時候,他是扎著辮子的長頭髮。
縣城很小,小到大班裡的同學,幾年後也會在小學和初中認識。我對這個縣城太熟悉了,每一條小巷和地上的板磚,我都知道他們的名字。經常會為了找一個之前遇到的特殊形狀的碎磚塊而四處巡查。現在也會經常做夢,夢到的場景也基本都是那個縣城,或許多年之後也是這樣。老媽也會跟哪個哪個同學的家長認識,街上撞見,也會聊個半天才揮手告別。每次他們在聊天的時候,我不是在看他們的小孩——我的同學——就是嚷嚷著讓我媽快點離開。
但是縣城很大,因為我小時候走到表哥的照相館裡,就已經累得不行了。最開始去都只是跟他們聊聊天,玩一些他們拍照用的道具。到後來,二姐的同學把她那電腦遊戲的知識灌輸進我們的腦海中,就一發不可收拾了。住在貴人路的時候,我覺得那條中醫院的上坡太長了。對我來說,花了一個童年的時間去爬那條上坡。坡的左邊是幾家髮廊,坡的右邊是一家小餐館和一間小批發部。周圍的樹很少,但是有一顆參天大樹。我以前非常敬仰這棵樹,因為我覺得能長到那個地步是非常不容易的。相比之下,當時家樓下也有一顆不知名的樹。現在我也不知道叫什麼名字,只知道它的樹葉像蘋果的橫切面。小時候家裡很亂,有記憶開始,就到處堆滿了雜物。一共兩個房間,一個是大姐二姐睡的,一個是老媽老爸睡的。老媽老爸那件房沒有窗戶,燈也是壞的。可能最初房東就只是作為一個雜物間來設計的,所以我們都叫它暗摸間,意思是它裡面很暗,得摸著黑才能走動的房間。
幼兒園時期的朋友很少,只記得一個小男生。他也是我後來初中同學的表親,所以我說縣城很小。還有一個經常不想來上學的流鼻涕的女孩,我經常不屑跟她一起,因為我覺得上幼兒園哭鼻子很醜,而且她的鼻涕都多到往地上拖了,雖然我也哭鼻子,而且我也不喜歡上學。在街上撞見她們母女,我媽會打招呼,我則是躲在我媽後面,或者假裝看不見她們。
從小家裡非常拮据。上幼兒園的錢都是東湊西湊的,只記得有一次交學費,老爸還是老媽帶著我去信用社裡面取錢,一沓厚厚的錢,給了幼兒園的老師。後來上小學和初中的一段時間,我也都是需要繳一些因為外地戶口而需要繳的費用。幼兒園的園長在我的印象中是一個非常友善的女大家長,因為每次來看我們,她都帶著很多零食。好像第一次吃海苔就是她帶過來給我們,給我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