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新電影籌備(二)份額劃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說起盜版的問題,原時空一直要到2011年的時候,由國家牽頭組織多部門聯合整治才有所好轉。

  但也正是從這時開始,網際網路資本覺得娛樂行業大有錢景,於是紛紛大規模的進入。

  再加上一些以地產起家的院線資本,比如恆大,萬達。從此小鮮肉們的春天到來了。

  勞安平突然覺得以前學的高中政治其實並不是毫無用處的,這不就體現了矛盾的發展理論嘛。

  韓三爺自然看不到09年甚至11年的事情,他現在只關心眼前的事情。

  「你覺得這部電影能拿多少票房?」

  「國內的話,5000萬到8000萬打底吧,如果宣傳能跟得上,破億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這麼有信心啊,這可是你的第一部長片。」

  「這是自然,本身小說的熱度就已經很高。

  而且將由我本人改編和導演,不僅能最大程度的還原劇情,同時這本身也是一個宣傳熱點,不比抄緋聞差。」

  三爺點了點頭,沒有再接著這個問題問下去,又轉過話題接著問道:

  「你對今年的國內電影市場怎麼看?」

  勞安平有些詫異三爺怎麼會問他這個問題,有些大了吧。但該回答還是要回答的。

  「去年都過15億了,今年怎麼都不得有個20億了吧。

  照這個勢頭,我估計2010年前後,國內票房恐怕能夠達到上百億的規模了。」

  「看來你對國內票房市場很看好啊。不過你想過沒有,好萊塢大片對國產電影的壓力很大啊。」

  「這就需要我們求新求變。

  既要學習好萊塢的先進經驗,也要拍出一些突出我們本國特色,符合本國人民口味的片子,比如喜劇片。」

  「喜劇片?」

  「是的,其實我很看好國產喜劇本。

  因為語言的差異,其實喜劇電影大有可為。有些段子外國人看了一頭霧水,但咱們看的就哈哈大笑,這就是喜劇的魅力。」

  「這方面你有什麼好的建議?」

  問到這,其實老勞心裡的疑惑越來越大了。這玩意很多都是涉及大政方針的事情,問他一個小導演算怎麼回事。

  不過大佬既然問了,那自然要好好地應答:

  「首先要有好的劇本。喜劇片也不能粗製濫造,所以劇本就必須好好打磨,段子包袱要好笑,故事要完整。」

  「另外,還要發掘更多的好演員。我說的好演員不是指那些大牌明星,而是一些擅長喜劇的特色演員。」

  聽完這話三爺點了點頭,沒再繼續這個話題,開始仔細的看起了劇本。

  二十多分鐘後,他合上了劇本問道:

  「這次決定自己拍嗎?這個本子很難得,有沒有考慮讓其他人來拍。」

  「我打算自己拍,我對自己有信心,畢竟小說也是我自己寫的,甚至在寫小說時,我就在構思場景了。

  而且假如給其他導演拍,我也擔心到時意見不一致產生矛盾。」

  這次三爺沒再說什麼了,路傳導演哭鼻子的事情可還沒過去多久呢,誰知道這位看著年紀不大的小導演會不會成下一個姜文?

  「你這部片子投資成本是多少?」

  「實際投資大約是1500萬。包括演員片酬,現場拍攝,後期製作和宣發。

  我會以導演+編劇+版權的形式獲得國內票房30%的份額,而餘下70%的份額我打算對外招投。

  另外,港澳,東南亞,灣灣以及日韓的發行會單獨招標。」

  「1500萬隻能占有國內份額的70%,有點少了啊。你不怕沒人投嗎?」

  「沒事,沒人投我就自己投,我這次在歐洲多少也賺了一些。」

  「自己來?看來你這兩年在歐洲沒少賺啊。」此時三爺心情大好,打趣了對方一下。

  「哪裡,和家大業大的中影不能比。關於中影的份額,我是這麼打算的,300萬投資+發行,分給中影20%的國內票房分成。」

  「20%有點少了,至少30%。」

  「真的不少了,餘下的50%還要分給其他公司。您也知道,我才剛起步,還是需要多交點朋友的。」


  三爺聽到這話笑了,用手點了點勞安平,沒再說什麼。就此中影這邊的事情就定了下來。

  其實話說回來,多想想目前國內影視的現狀,韓三爺的心思也很好猜。

  目前國內的電影市場,正在以一種肉眼可見的增長速度擴大。而怎麼加快這個速度,提高國內電影的製作水平擺在了三爺的面前。

  勞安平雖然還沒有拍過一部長片,但至少兩部短片歐洲三大拿了兩個,導演能力還是有的。

  況且,目前其所創作的小說也引起了不小的熱度,趁著這股熱度把這部小說搬上熒幕就有了一定的票房保證。

  出了中影,勞安平也給莊立奇打了電話,詢問上影是否要加入進來,可以給他10%,也就是240萬的份額。

  莊立奇覺得有些太少,詢問是否可以多投一點。老勞表示需要投資的人比較多,他也不好安排。

  最後一番討價還價,上影以360萬的投資獲得國內市場15%的票房分成。

  莊立奇表示會儘快安排人北上處理這筆投資。

  最後就是針對剩下的35%份額的劃分了,勞安平打算召集有意向投資的影視公司一起坐下來商量。

  他想嘗試下在後世已經司空見慣,但目前還不太多見的金融模式。

  其實勞安平並不缺投資,甚至哪怕全部都要他自己來投資他都能投的起。

  只不過現在公司初創,他也不想四面樹敵,所以放出一些投資份額給其他影視公司。

  但想要他吃虧是不可能的,有關電影質量的問題他也不可能向誰讓步,這是他的第一部長片,必須慎重。

  會議的名字起的很高大上,投資說明分享會,不過來的都是圈內人,知道是幹嘛來的。

  一邊警惕的看著周圍的其他同行,一邊心裡暗罵小狐狸做事不地道。

  這不是擺明了讓他們幾家影視公司來爭這塊蛋糕嗎。關鍵是他們知道是坑也不得不跳;明知只有國內票房收益分成,他們還要陪著笑臉。

  這年頭做電影,能賺錢的還是少數,多數是賠錢的。那為什麼還要做呢,養藝人啊。

  當然,洗Q的那些影視劇另當別論,這裡面水更深,不是一本網文可以探討的。

  讓藝人想辦法出演各種影視劇,混出名氣然後去參加各種商演活動,接各種GG代言。這才是賺錢的大頭。

  靠投資電影賺錢?能不賠那就是謝天謝地了。即使是大製作,大陣容的電影都有可能撲街,更何況其他。

  但《嫌疑人X的獻身》這部電影不然,屬於是在一切未知的情況下,僅僅憑藉小說的熱度就有了未拍先火的跡象。妥妥的優質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