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意外驚喜與新片的考量
「大驚喜,什麼樣的大驚喜?」
「你的那部短片《校合唱團的秘密》被有關部門列入了中小學生推薦觀看的電影名單中。」
「真的?那是意外之喜,需要我做什麼嗎?」
這算不算是開始進入官方的視野了?勞安平如是想著。
「不用,就是通知你一下。到時有關部門會組織學校觀看,不用你操心。」
「那就太好了,還有事情嗎?」
「最後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你的那本書,就是那本《嫌疑人X的獻身》現在大火了。」
「這個我知道啊。」
「不,你不知道。這次是連官媒都出來表揚你了,說你的書火到了小日子國,這也算是文化輸出了。」
「這個不算什麼稀罕的吧,韓憨的書不也是賣到國外去了嗎,聽說還有很多粉絲。」
「他?不算,他的事情比較敏感,上面不方便定性。」
「這樣啊,那也不用火急火燎的把我叫回來吧。」
「怎麼不急,現在趁著你的書大火,趕緊改編成電影拍出來啊,還等什麼呢。」
「可我劇本都沒有啊。」
「那趕緊寫啊。不趁這個熱度拍,難道你打算等涼了再拍?現在,立刻,馬上給我回去寫劇本,出預算。
順帶跟你提說一句,這事韓總很重視。」
聽到這個勞安平也知道事情的重要性了,上頭關注,文化輸出,全國熱議,這個時候確實可以拍了。
而且這個熱度一定程度上來說火出圈了,電影大賣的可能性很大。此時不拍更待何時。
「先把劇本寫出來,然後做出預算。分鏡頭劇本不急、等後面再說。」
於是,從下飛機開始,勞安平就在老羅的監督下開始了閉關,爭取要在最短的時間拿出劇本。
當然,在新劇本寫作之前,還要先處理下自己的事情,比如其它國家和地區的出版事宜。
皇冠出版社拿到了灣灣,港島和東南亞的出版權,首印50萬冊;棒子國的大韓出版社拿到了其本國的出版權,首印30萬冊。
粗略估計收入大約280萬。連同之前到帳的版稅,以及從國外帶回來的一筆資金,去掉銀行的貸款,目前帳戶餘額超過了2300萬。
是的,回來後勞安平就把銀行的貸款給還了。銀行的客戶經理還很熱情的詢問是否需要貸款,利率從優。
勞安平表示有需要一定。
都說銀行是雨天收傘,晴天打傘。雨天收傘的操作還沒見識到,晴天打傘倒是先見識了一番。
忙完了這一切,暫時告別了一切的紛紛擾擾,也暫時退掉了所有的邀約,開始專心劇本創作。
以前世乖乖虎那個版本為基礎,再做一些修改就是了。這一版總體感覺還行,就是有兩個瑕疵。
一個是劇情還稍弱了一點,有些該交代的地方沒交代清楚。比如石泓為什麼自殺,陳婧為什麼稱呼自己是「我這樣的女人」。
其實電影裡有介紹,但還是不夠清楚,稍稍再多著墨幾筆就行。
另一個是演員的選擇讓人不能完全滿意。
其中的兩位男主,張魯一的表演非常不錯,演的非常有神。
但王凱就有些演的過了,具體來說就是架子端的有些大,不過這也是他一貫的風格。
其實他這個風格,在某些影視劇里還是非常合適的,看他在《大江大河》里的表演就感覺還行。
但放在現在的這部電影裡,就有些過了,需要稍稍的收斂一點。
男主方面總體還能說的過去,女主方面就有些差強人意了。
其實從外形上來看,林紫薇是合格的。她一副楚楚動人的表情很容易吸引觀眾,也很容易讓觀眾理解石泓的選擇。
但從演技上來看,她還沒有走出當年《還珠格格》的影子。
很多人吐槽,看她的哭戲,讓人感覺像是看到了當年的紫薇在哭求皇阿瑪。
節奏方面的問題,可以從劇本方面進行著手改良,比如吸收借鑑小日子版和棒子版的優點。
關於演員方面,提前了將近10年開拍,自然不可能再使用原班人馬。
不過考慮這本書現在的熱度,另外作為導演的勞安平也有一定知名度,所以完全可以請一些不那麼出名但演技足夠好的演員。
因為有原版做參考,寫作速度很快,又不用馬上出分鏡頭。不過一個星期劇本就出來了。
分鏡頭到時直接扔給劇組的副導演來出,他本人負責把關就行。
成本方面,前世乖乖虎那一版製作時間是2016年,彼時演員片酬已經開始大漲。
總成本5000萬當中,三個主演的片酬就差不多將近2000萬。
而現在才不過2005年,製作成本至少打兩個對摺。
參考電影《孔雀》的投資成本,勞安平做出了拍攝預算。
他本人將以導演+編劇+版權的形式占據40%的份額,餘下的60%1500萬的投資額將分給其他的影視公司。
當劇本製作完的消息傳出後,星空影視和勞安平的電話就沒停過。
作為一部大熱小說的改編版,前景是很可觀的。勞安平也只能推說具體拍攝計劃還在研究。
而他則是在劇本出來後的第一時間就去了韓三爺那洽談投資。
在拿到劇本之後,三爺很認真的翻看了起來。一邊翻看,一邊思索著。
自從02年《英雄》票房過億,國內電影開啟了大片時代,內地總票房也是節節攀高。
那一年國內電影總票房超過了9億大關,其中國產片所占的份額大約是5億元。
而到了去年也就是2004年,國內總票房已經超過了15億,兩年時間增速超過1.6倍。
其中國產片票房8億多,進口片票房6億多。
在此期間,還湧現出了《十面埋伏》,《功夫》和《天下無賊》三部破億票房的國內電影。
而今年也將有3部大片上映,分別是陳無極先生的《無極》。程龍主演的《神話》以及由徐克導演的《七劍》。
這些影片的共同特點是大導演,大明星和大製作。可以說這個時間點,不管是影視公司還是觀眾都很吃大製作這一套。
究其原因還是猖獗至極的盜版現象壓縮了小製作影片的盈利空間。
一部電影上映,院線和出品方肯定要在上映的初期就忽悠觀眾進電影院,因為再晚一點的話,盜版就出來了。
而小成本影片天生在這方面就有劣勢,在最需要票房的時候卻不能吸引觀眾;而當口碑開始發酵時,盜版又大規模的出來了。
這種情況一直要到2009年《阿凡達》上映後才開始有所改觀,因為3D出現了,而買了盜版在家裡看不了3D……
當然,國家經濟的顯著增長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因為大家的生活水平都提升了嘛。
「你的那部短片《校合唱團的秘密》被有關部門列入了中小學生推薦觀看的電影名單中。」
「真的?那是意外之喜,需要我做什麼嗎?」
這算不算是開始進入官方的視野了?勞安平如是想著。
「不用,就是通知你一下。到時有關部門會組織學校觀看,不用你操心。」
「那就太好了,還有事情嗎?」
「最後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你的那本書,就是那本《嫌疑人X的獻身》現在大火了。」
「這個我知道啊。」
「不,你不知道。這次是連官媒都出來表揚你了,說你的書火到了小日子國,這也算是文化輸出了。」
「這個不算什麼稀罕的吧,韓憨的書不也是賣到國外去了嗎,聽說還有很多粉絲。」
「他?不算,他的事情比較敏感,上面不方便定性。」
「這樣啊,那也不用火急火燎的把我叫回來吧。」
「怎麼不急,現在趁著你的書大火,趕緊改編成電影拍出來啊,還等什麼呢。」
「可我劇本都沒有啊。」
「那趕緊寫啊。不趁這個熱度拍,難道你打算等涼了再拍?現在,立刻,馬上給我回去寫劇本,出預算。
順帶跟你提說一句,這事韓總很重視。」
聽到這個勞安平也知道事情的重要性了,上頭關注,文化輸出,全國熱議,這個時候確實可以拍了。
而且這個熱度一定程度上來說火出圈了,電影大賣的可能性很大。此時不拍更待何時。
「先把劇本寫出來,然後做出預算。分鏡頭劇本不急、等後面再說。」
於是,從下飛機開始,勞安平就在老羅的監督下開始了閉關,爭取要在最短的時間拿出劇本。
當然,在新劇本寫作之前,還要先處理下自己的事情,比如其它國家和地區的出版事宜。
皇冠出版社拿到了灣灣,港島和東南亞的出版權,首印50萬冊;棒子國的大韓出版社拿到了其本國的出版權,首印30萬冊。
粗略估計收入大約280萬。連同之前到帳的版稅,以及從國外帶回來的一筆資金,去掉銀行的貸款,目前帳戶餘額超過了2300萬。
是的,回來後勞安平就把銀行的貸款給還了。銀行的客戶經理還很熱情的詢問是否需要貸款,利率從優。
勞安平表示有需要一定。
都說銀行是雨天收傘,晴天打傘。雨天收傘的操作還沒見識到,晴天打傘倒是先見識了一番。
忙完了這一切,暫時告別了一切的紛紛擾擾,也暫時退掉了所有的邀約,開始專心劇本創作。
以前世乖乖虎那個版本為基礎,再做一些修改就是了。這一版總體感覺還行,就是有兩個瑕疵。
一個是劇情還稍弱了一點,有些該交代的地方沒交代清楚。比如石泓為什麼自殺,陳婧為什麼稱呼自己是「我這樣的女人」。
其實電影裡有介紹,但還是不夠清楚,稍稍再多著墨幾筆就行。
另一個是演員的選擇讓人不能完全滿意。
其中的兩位男主,張魯一的表演非常不錯,演的非常有神。
但王凱就有些演的過了,具體來說就是架子端的有些大,不過這也是他一貫的風格。
其實他這個風格,在某些影視劇里還是非常合適的,看他在《大江大河》里的表演就感覺還行。
但放在現在的這部電影裡,就有些過了,需要稍稍的收斂一點。
男主方面總體還能說的過去,女主方面就有些差強人意了。
其實從外形上來看,林紫薇是合格的。她一副楚楚動人的表情很容易吸引觀眾,也很容易讓觀眾理解石泓的選擇。
但從演技上來看,她還沒有走出當年《還珠格格》的影子。
很多人吐槽,看她的哭戲,讓人感覺像是看到了當年的紫薇在哭求皇阿瑪。
節奏方面的問題,可以從劇本方面進行著手改良,比如吸收借鑑小日子版和棒子版的優點。
關於演員方面,提前了將近10年開拍,自然不可能再使用原班人馬。
不過考慮這本書現在的熱度,另外作為導演的勞安平也有一定知名度,所以完全可以請一些不那麼出名但演技足夠好的演員。
因為有原版做參考,寫作速度很快,又不用馬上出分鏡頭。不過一個星期劇本就出來了。
分鏡頭到時直接扔給劇組的副導演來出,他本人負責把關就行。
成本方面,前世乖乖虎那一版製作時間是2016年,彼時演員片酬已經開始大漲。
總成本5000萬當中,三個主演的片酬就差不多將近2000萬。
而現在才不過2005年,製作成本至少打兩個對摺。
參考電影《孔雀》的投資成本,勞安平做出了拍攝預算。
他本人將以導演+編劇+版權的形式占據40%的份額,餘下的60%1500萬的投資額將分給其他的影視公司。
當劇本製作完的消息傳出後,星空影視和勞安平的電話就沒停過。
作為一部大熱小說的改編版,前景是很可觀的。勞安平也只能推說具體拍攝計劃還在研究。
而他則是在劇本出來後的第一時間就去了韓三爺那洽談投資。
在拿到劇本之後,三爺很認真的翻看了起來。一邊翻看,一邊思索著。
自從02年《英雄》票房過億,國內電影開啟了大片時代,內地總票房也是節節攀高。
那一年國內電影總票房超過了9億大關,其中國產片所占的份額大約是5億元。
而到了去年也就是2004年,國內總票房已經超過了15億,兩年時間增速超過1.6倍。
其中國產片票房8億多,進口片票房6億多。
在此期間,還湧現出了《十面埋伏》,《功夫》和《天下無賊》三部破億票房的國內電影。
而今年也將有3部大片上映,分別是陳無極先生的《無極》。程龍主演的《神話》以及由徐克導演的《七劍》。
這些影片的共同特點是大導演,大明星和大製作。可以說這個時間點,不管是影視公司還是觀眾都很吃大製作這一套。
究其原因還是猖獗至極的盜版現象壓縮了小製作影片的盈利空間。
一部電影上映,院線和出品方肯定要在上映的初期就忽悠觀眾進電影院,因為再晚一點的話,盜版就出來了。
而小成本影片天生在這方面就有劣勢,在最需要票房的時候卻不能吸引觀眾;而當口碑開始發酵時,盜版又大規模的出來了。
這種情況一直要到2009年《阿凡達》上映後才開始有所改觀,因為3D出現了,而買了盜版在家裡看不了3D……
當然,國家經濟的顯著增長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因為大家的生活水平都提升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