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鎖魂谷
很顯然,閻君早就斷定了我們一定會留下來,其他的都只是為了走個過場,畢竟我們的命運從來都不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與昨日來時不同的是這次我們得到了座位,心放下了也就更從容一些,多少有那麼點兒膽量了。
「具體你們在這裡要做什麼,我也不是很清楚,我的職責就是把你們留下來。」閻君很隨意的說道。
「為什麼會選中你們四人,現在五人了,具體原因我不太清楚,但一定不是隨性而為。你們五人都年齡不小了,但都未曾娶妻生子,這或許有助於你們完成自己該做的。」說完閻君轉頭看了下判官。
「馬上大家就會離開這裡,去的地方不再由這裡管轄。走之前我代表閻君給大家簡單介紹下這裡的情況,以及將要去的地方的一些情況,這有助於你們幾個了解自己所處的環境。」判官說完頓了頓,看了看閻君,閻君點了下頭。
「現在大家所在的位置是大鐵圍,背陰山東方幽冥鬼界。陰曹地府管轄,森羅大殿下轄的刑獄典刑司,秦廣王殿,閻君主管三界眾生人壽生死。這裡共有十大刑獄典刑司,共同管理著十八層大地獄,處理生前人間極惡。每個刑獄典刑司下面又管理著無數小地獄,去除生前人間餘孽。」
我們都靜靜的聽著。
「人死後,前四十九天在各刑獄典刑司憑生前善惡,定陰德,不是大奸大惡之徒就可以直接等待投生了。其他的會根據自身罪惡程度服刑獄之苦,之後再等待投生。對於那些生前罪惡滔天的,將受盡地獄極刑折磨之苦。家裡無人管,無人祭祀的將會成為幽魂野鬼,飽受摧殘,這也是為什麼要有最少八個銅錢陪葬的原因。受完所有的苦才能重新等待參與輪迴。但話說回來,等待輪迴也是個痛苦的過程。」
「你們與其他來到這裡的人不同,你們是帶著肉身進入的這裡,未來某個時間會重新回到陽世。也或許會永久的留在這裡,也或許會重新轉世,這主要取決於你們的個人意願,也取決於森羅殿大陰司的想法與決定。」
「在陽世現在你們處於失蹤狀態,不會對你們的家人有太多的影響。會有人專門幫你們解決這個問題。」
「是時候離開了,判官你帶他們過去。」
出了秦廣王大殿,右行有一照壁,黑白雙鶴,繞雲瓊樓。繞過照壁有一石門,進入石門之內是幽長的通道。
「咚…咚…咚,咚…咚…咚」不知哪裡傳來的鼓聲。
短行一刻鐘左右穿過山間通道,來到一片海灘,灘前石牌上鐫刻著「鎖魂谷」三個字,鼓聲就來自這裡。
有很多陰兵把守,沙灘上隨意擺放著弓車和幾個兵器架子。
「看到沒!那個是什麼?」馬三倒驚道。
海浪翻滾,撞擊著岸邊的礁石,水中飛起一條巨蟒,嘶吼著,空氣中迴響著震耳的蒼鳴之音。
「是龍!是龍!」
「蛇尾,魚身,有足,沒有角,那是蛟龍,不是真正的龍。」張明顯糾正道。
「那個是夜叉吧?」
離岸邊不遠有許多赤發巨鬼,藍面獠牙,雙目外張,光身毛長,周匝骷髏纏繞其身,手握三叉戟,追逐著,驅趕著水中的大魚。不,那不是大魚,那是人,披頭垢面的人,現在是「幽魂野鬼」。
海中巨獸,或雙頭,或有角,或生翅,或多足,撕扯著,啃食著那些拼命掙扎的「幽魂野鬼」。
陰兵在不停的敲著鼓,但還是有一些蓬頭垢面的「幽魂野鬼」衝上沙灘跑向了一個地下入口。陰兵並沒有阻攔。
判官叫過來兩名看守陰兵,耳語了幾句後對我們說道:「跟著他們兩個,我就回去了。」
鼓還在不停的敲打著,耳邊不停的想起「咚…咚…咚」的聲音。
在陰差的帶領下我們下台階向深處走去,越走燈光越暗,越走路越闊。應該有兩刻鐘的時間。前面出現一扇青石巨門,仰頭方見頂,昏暗的燈光下漸顯四個大字:「囹圄之淵」。
過了青石門不再有台階,猶若兩座巨山之間,不見山高,不見山遠。一座石橋,橫有十尺,縱約百丈,無護欄,橋下深不見底。橋中懸一幡:「陰風谷獨梁道」。入橋漸行有風,風中有聲,聲如狼嚎鬼怨。其中似有低語,是呼喚,是咒罵、是叫喊,是哀嚎。幡未動卻有撼風,未前行已感魂將跌入深淵。驚魂未定,但見身旁穿行之「孤魂野鬼」人已落入此淵。「哎」,驚悚間不由得感嘆,他們將會去哪裡?前路還會否再相見?或許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陰陽分兩路,人鬼皆殊途」吧。
我們五人和沒有落入陰風谷的人,終於離開橋進入拱形暗廊。不知幾時,前方有光,出暗廊,眾人皆停。
只見面前如扇形開闊地,空曠無一物,遠處立一城。
城牆高約十丈有餘,似烏鐵如青石。昏暗微光遠望,可見城內一高塔,時隱時現,城前不時有陰影晃動。
少頃,來到城下。門前兩側各一獨角巨獸,獸頭碩大,似狗非狗,獠牙外張,一隻側臉望天,一隻匍匐臥地,雙眼漏凶光。身後烏金巨門雙開,門上斗拱懸巨匾:「盤龍城」,兩側有字:「只來不往生死地,人鬼殊途陰陽分。」
進入門來,巨石照壁,俊美書生雙手撫於頭,仰身望向天邊,身下一隻斑斕虎,似睡非睡,頸纏青金鍊掛於書生腰間。
繞過照壁,有徑直寬街。兩側廊坊林立,皆無門無院,無花無草,非樹非木。街盡有一高大建築,昏暗之下看不出寬廣。陰影閃動,陰兵不停的出入不斷。青石院牆,無門無欄。
院內左右各一廂房,陰差帶眾人進入院內站定。
我們五人進右廂房等待,其他人進入左側廂房等待。
差官離開片刻後回來,帶我們五人來到院落中最高大殿。七級青石台階,大殿相仿於秦廣殿。也有不同,殿後有一高塔與大殿相連,高塔周圍四小塔。
大殿重檐斗拱,殿懸黃匾黑字:「楚江王」,門左側無聯,右側一聯:「鼎首望江山,失至愛可曾悔過。」
陰兵離去。五人進入大殿,殿中已站立一人。
與昨日來時不同的是這次我們得到了座位,心放下了也就更從容一些,多少有那麼點兒膽量了。
「具體你們在這裡要做什麼,我也不是很清楚,我的職責就是把你們留下來。」閻君很隨意的說道。
「為什麼會選中你們四人,現在五人了,具體原因我不太清楚,但一定不是隨性而為。你們五人都年齡不小了,但都未曾娶妻生子,這或許有助於你們完成自己該做的。」說完閻君轉頭看了下判官。
「馬上大家就會離開這裡,去的地方不再由這裡管轄。走之前我代表閻君給大家簡單介紹下這裡的情況,以及將要去的地方的一些情況,這有助於你們幾個了解自己所處的環境。」判官說完頓了頓,看了看閻君,閻君點了下頭。
「現在大家所在的位置是大鐵圍,背陰山東方幽冥鬼界。陰曹地府管轄,森羅大殿下轄的刑獄典刑司,秦廣王殿,閻君主管三界眾生人壽生死。這裡共有十大刑獄典刑司,共同管理著十八層大地獄,處理生前人間極惡。每個刑獄典刑司下面又管理著無數小地獄,去除生前人間餘孽。」
我們都靜靜的聽著。
「人死後,前四十九天在各刑獄典刑司憑生前善惡,定陰德,不是大奸大惡之徒就可以直接等待投生了。其他的會根據自身罪惡程度服刑獄之苦,之後再等待投生。對於那些生前罪惡滔天的,將受盡地獄極刑折磨之苦。家裡無人管,無人祭祀的將會成為幽魂野鬼,飽受摧殘,這也是為什麼要有最少八個銅錢陪葬的原因。受完所有的苦才能重新等待參與輪迴。但話說回來,等待輪迴也是個痛苦的過程。」
「你們與其他來到這裡的人不同,你們是帶著肉身進入的這裡,未來某個時間會重新回到陽世。也或許會永久的留在這裡,也或許會重新轉世,這主要取決於你們的個人意願,也取決於森羅殿大陰司的想法與決定。」
「在陽世現在你們處於失蹤狀態,不會對你們的家人有太多的影響。會有人專門幫你們解決這個問題。」
「是時候離開了,判官你帶他們過去。」
出了秦廣王大殿,右行有一照壁,黑白雙鶴,繞雲瓊樓。繞過照壁有一石門,進入石門之內是幽長的通道。
「咚…咚…咚,咚…咚…咚」不知哪裡傳來的鼓聲。
短行一刻鐘左右穿過山間通道,來到一片海灘,灘前石牌上鐫刻著「鎖魂谷」三個字,鼓聲就來自這裡。
有很多陰兵把守,沙灘上隨意擺放著弓車和幾個兵器架子。
「看到沒!那個是什麼?」馬三倒驚道。
海浪翻滾,撞擊著岸邊的礁石,水中飛起一條巨蟒,嘶吼著,空氣中迴響著震耳的蒼鳴之音。
「是龍!是龍!」
「蛇尾,魚身,有足,沒有角,那是蛟龍,不是真正的龍。」張明顯糾正道。
「那個是夜叉吧?」
離岸邊不遠有許多赤發巨鬼,藍面獠牙,雙目外張,光身毛長,周匝骷髏纏繞其身,手握三叉戟,追逐著,驅趕著水中的大魚。不,那不是大魚,那是人,披頭垢面的人,現在是「幽魂野鬼」。
海中巨獸,或雙頭,或有角,或生翅,或多足,撕扯著,啃食著那些拼命掙扎的「幽魂野鬼」。
陰兵在不停的敲著鼓,但還是有一些蓬頭垢面的「幽魂野鬼」衝上沙灘跑向了一個地下入口。陰兵並沒有阻攔。
判官叫過來兩名看守陰兵,耳語了幾句後對我們說道:「跟著他們兩個,我就回去了。」
鼓還在不停的敲打著,耳邊不停的想起「咚…咚…咚」的聲音。
在陰差的帶領下我們下台階向深處走去,越走燈光越暗,越走路越闊。應該有兩刻鐘的時間。前面出現一扇青石巨門,仰頭方見頂,昏暗的燈光下漸顯四個大字:「囹圄之淵」。
過了青石門不再有台階,猶若兩座巨山之間,不見山高,不見山遠。一座石橋,橫有十尺,縱約百丈,無護欄,橋下深不見底。橋中懸一幡:「陰風谷獨梁道」。入橋漸行有風,風中有聲,聲如狼嚎鬼怨。其中似有低語,是呼喚,是咒罵、是叫喊,是哀嚎。幡未動卻有撼風,未前行已感魂將跌入深淵。驚魂未定,但見身旁穿行之「孤魂野鬼」人已落入此淵。「哎」,驚悚間不由得感嘆,他們將會去哪裡?前路還會否再相見?或許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陰陽分兩路,人鬼皆殊途」吧。
我們五人和沒有落入陰風谷的人,終於離開橋進入拱形暗廊。不知幾時,前方有光,出暗廊,眾人皆停。
只見面前如扇形開闊地,空曠無一物,遠處立一城。
城牆高約十丈有餘,似烏鐵如青石。昏暗微光遠望,可見城內一高塔,時隱時現,城前不時有陰影晃動。
少頃,來到城下。門前兩側各一獨角巨獸,獸頭碩大,似狗非狗,獠牙外張,一隻側臉望天,一隻匍匐臥地,雙眼漏凶光。身後烏金巨門雙開,門上斗拱懸巨匾:「盤龍城」,兩側有字:「只來不往生死地,人鬼殊途陰陽分。」
進入門來,巨石照壁,俊美書生雙手撫於頭,仰身望向天邊,身下一隻斑斕虎,似睡非睡,頸纏青金鍊掛於書生腰間。
繞過照壁,有徑直寬街。兩側廊坊林立,皆無門無院,無花無草,非樹非木。街盡有一高大建築,昏暗之下看不出寬廣。陰影閃動,陰兵不停的出入不斷。青石院牆,無門無欄。
院內左右各一廂房,陰差帶眾人進入院內站定。
我們五人進右廂房等待,其他人進入左側廂房等待。
差官離開片刻後回來,帶我們五人來到院落中最高大殿。七級青石台階,大殿相仿於秦廣殿。也有不同,殿後有一高塔與大殿相連,高塔周圍四小塔。
大殿重檐斗拱,殿懸黃匾黑字:「楚江王」,門左側無聯,右側一聯:「鼎首望江山,失至愛可曾悔過。」
陰兵離去。五人進入大殿,殿中已站立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