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香港第一家商業綜合體
第578章 香港第一家商業綜合體
安排完九龍倉收購後,鄭志傑與方先名立刻各做各事,一起去了美國,一個找華爾街,一個找貝津銘;
待事情有了進展之後,楊文東也會決定下一步的進展;
時間很快到了6月6日,這一天,陰雨綿綿,楊文東也難得睡了一個懶覺,但很快就被幾個孩子給吵醒了。
「爹地,起來了,我們一起去逛街。」孩子們興奮的叫著;
楊文東睡不著了,也就只能起來了,一番洗漱之後,所有人一起出發,前往中環。
楊家休息時間的旅程很是簡單,在中環到處轉轉就行了,只是碰到一個問題,外面下雨,就冒雨行走,且風還比較大。
「幾個孩子身上都有點濕了,等會換個衣服,別感冒了。」蘇依依連忙提醒道。
白家姐妹連忙答應。
楊文東則道:「這下雨天逛街的確麻煩。」
其實他們也可以乘車出行,可中環的兩棟大廈本身就很近,走過去是速度最快的,要是去地下車庫坐車,路上再賭一賭,反而要慢十倍,且逛街就是要有不確定性,想去哪就去哪,這一點車子顯然做不到。
白玉姍說道:「聽說置地準備在中環十幾棟大廈商廈之間修建行人天橋,然後將所有商場連在一起,那個時候,就方便多了。」
「這個方法的確不錯。」楊文東點點頭說道。
原先歷史上,70年代置地有一個大動作,那就在將中環的十幾棟商廈,全部連接起來,為此還想著與會德豐換大廈,一旦成功,這麼多商場連在一起,那所有顧客自然更喜歡來這一片商場遊玩,必然能夠增加客流,以及提高租金收入。
只是可惜會德豐不同意,使得置地的計劃落空一半,這甚至導致了怡和與會德豐的關係變僵,英資內部,也並非都是鐵板一塊,也是有利益紛爭的。
白玉潔則道:「其實我還是喜歡長興廣場這種模式,就是太小了,如果再大一點就好了。」
「哈哈,那我們就建個大的。」楊文東笑說道:「我們建一個比長興廣場還要大幾倍的商場,裡面吃喝玩樂的都有,這樣一來,也不比未來置地的行人天橋計劃差了。」
「真的?可是我們在中環沒有足夠的地盤吧?」白玉姍問道。
長興集團縱然如今是香港頂級財團,可時間底蘊太短,在其起家的時候,中環的大部分地皮都已經有主了。
雖說有一部分在67年被收購了,可並沒有成片的大面積地皮來建一個大型商場。
「即使是置地,在中環這邊也拿不出這樣大的地皮,港府都不一定行。」楊文東笑了笑說道:「可我們為什麼要在中環建呢?其他地方可是有很大面積的地皮的。
再說,從商業角度,置地的很多物業在中環已經很成功了,我們在這附近做差不多的生意,那是自討苦吃,沒必要這麼折騰。」
雖然很多時候華資看不上英資的操作水平,可在物業收租這一塊,置地是絕對的王者,商場運營也是它的強項,且其租客大部分也是華人。
數十年多方一起努力之下,置地在中環的商場經營已經是固若金湯,自己偶爾參與一點沒什麼問題,反正也是收租,可即使在這邊有地皮,再建一個大型商業廣場,縱然也會有生意,但跟成熟的置地競爭,就不太划算了。
再說,未來他的目標就是收購置地,現在商場建好了,以後就是內耗了。
所以投資其他地方可能更合適,畢竟海港城也是在九龍半島,但也一樣成為未來亞洲第一商場。
「那準備在哪建?」白玉姍又問道。
楊文東想了想,邊走邊說道:「紅磡隧道在港島這邊的出口,有一大片地皮,或許可以考慮一下。」
當初67年拿下紅磡隧道的開發權,順帶著藉機還拿下了不少隧道兩邊的地皮,屬性還是商業的。
這個操作在幾天看來簡直讓無數人眼紅,不過卻沒人嫉妒,因為那個時候香港前途不明,敢這樣投資就是冒著巨大的風險,而風險大,今天的回報自然高了。
楊文東原本也不確定這塊地該怎麼開發,建小區雖然可以獲得一大筆現金,但似乎除了賺錢也沒什麼其他好處了。
現在陡然一想,建個大型商場也不錯,雖然位置肯定不如中環,但也並非什麼商場都必須建在核心位置,前世的萬達可是說出「哪裡有我萬達,哪裡就是市中心」的口號。
長興集團同樣可以這樣做隧道口本身也會是車流、人流集中的地方,自己將那四周打造成新的商業中心,外加居民區,也算是一舉多得了。
「隧道口?也不錯啊那裡本身也在港島,還靠近海邊,只不過以前一直沒人開發。」白玉姍跟著說道。
楊文東笑道:「這也就是我隨口說說,行不行我再跟公司的人商量一下。」
「長興集團想要哪裡地產能行,那一定可以。」白玉潔跟風笑嘻嘻的說道。
楊文東笑道:「哈哈,還是玉潔說話最好聽。」
以長興集團今天的實力,這句話還真不假,只要不是地理位置太差或者缺水,那以長興集團的能量,絕對能夠帶動一個地方的經濟,光靠地產不行,那就建一個工廠,要不兩三個.
當然,紅磡隧道口天生自帶巨大人流量,只要地產配套足夠,其實一般就不會有什麼問題了。
……
幾天後,待鄭志傑與方先民從美國返回後,楊文東在長興大廈的樓頂設宴請他們兩。
「這裡的陽光室,我挺喜歡的,現代人白天都很忙,容易生病,按照中醫理論,沒有陽光,是最大的問題。」
楊文東笑呵呵的說道。
雖然中醫很多方面在科技層面說不通,可有些還是很有道理的,比如陽氣什麼的,在很多治病調理身體方面堪稱一絕。
其中最常見的生活習慣就是要曬太陽與運動昇陽,只是進入現代社會後,無論是孩子還是年輕人,都沒什麼時間。
對於這方面,楊文東還是比較相信的,至少除了夏天最熱的時候,太陽曬在身上是真的很舒服。
「是啊,仔細想想我也很久沒有安心的曬太陽了。」鄭志傑也說道。
身為打工人,的確如此,他還算是高層,辦公室朝南有陽光,普通職員或者工人,那就更沒機會了。
「吃點水果吧。」楊文東招呼後,問道:「在美國怎麼樣了?」
方先民先是說道:「楊生,我與去了一趟紐約花旗銀行的總部,與他們的一位副總協商好了,他們會派遣銀行家來香港,名義上是做投資調查。
等合適的時間,就會大規模收購香港地產上市公司的股票,每一家不會很多,純粹打出投資的名義,這樣可以光明正大的對接各家公司的股東,也包括九龍倉的,或者置地的。」
「好,這招不錯,針對多家公司,每一家不是很多的話,就不會引人懷疑了。」楊文東點頭誇讚說道。
一般的收購,目標明確,不可能多事收購其他公司股票,這樣純粹就是浪費資金。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不過因為明確看好香港未來的經濟,長興金融公司本身就要收購香港的多家地產公司股票,如此一來,現在就相當於委託花旗銀行出面收購一批股票。
這裡面任何一家在未來都不會虧,而核心目標則是九龍倉股票。
「對,這些股票我們都會接手,花旗不過是個中間戶罷了。」方先民笑說道:「光是這個名義,可以直接找九龍倉的股東,那就能收購約10%的九龍倉股票。
再之後,如果有機會,可以讓花旗直接找九龍倉,進行增股融資,要是成功的話,那我們的目標就算完成了。」
「直接出面找怡和,估計也會引起警惕,怡和的高層也不是傻子,他們也會警惕美資的。」楊文東搖搖頭說道:「不過先20%也夠了,只要後續九龍倉在股市融資,那我們再抓住機會,也是一樣的。」
英資的最大問題就是地產經營太保守了,不管是出手地盤還是股票融資,都等於給有野心的人送錢了。
方先民道:「好,那還還是先只讓花旗聯繫小股東就行了。」
「行。」楊文東點點頭,又看向鄭志傑道:「貝津銘怎麼說?」
鄭志傑笑道:「這樣大的生意,貝津銘自然答應,他會過段時間來香港實地考察。
另外我也放出消息,美國法國德國英國的建築設計公司,也都應標了,三個月後,就看誰家的建築設計性價比最高了。」
「好,那到時候將模型也給我看看。」楊文東回道。
如果是一般的建築,他也不是很在意,可這棟康樂大廈未來會是自己公司的總部、香港的地標之一,那就必須要過目的。
「好的,他們都會提前送到香港來的。」鄭志傑回道。
楊文東又說道:「還有一件事,紅磡隧道已經穩定運行了,車流量很大,但隧道兩邊商業太差了,所以我準備在港島這邊,建一個商業廣場。
面積會比中環的長興廣場大不少,建一個吃喝玩樂項目很多,足夠讓所有人在裡面住很多天的商業綜合體。」
「商業綜合體?」鄭志傑聽到這個名字後,一時間沒反應過來,問道:「楊生,這個商業綜合體是什麼?」
楊文東解釋道:「我們香港有很多商業中心,大部分都是在寫字樓里,是吧?」
「對。」鄭志傑點點頭。
香港的很多大廈,下面幾層都是商廈,裡面有很多商戶,吃喝玩樂皆有。
上方則是寫字樓或者酒店等等,這也是為了商業利益最大化的設計。
楊文東接著說道:「這樣的設計很好,只是大廈的單層面積太小了,就算多個幾層,一棟大廈能夠容納的商店也是有限的,很多人玩了一會就不想玩了。
這也是置地準備通過行人天橋將很多中環大廈連起來的原因,連起來後感覺商鋪多了。
所以為何我們不專門在一片很大的區域,比如接近10萬尺的地方,建專業的娛樂中心,這麼大的面積,裡面的吃喝玩樂,應有盡有。
而這樣項目的上方也不浪費,還可以專門建酒店,寫字樓,公寓,甚至周邊還能建住宅。
綜合在一起,就叫商業綜合體。」
……
PS:求月票
(本章完)
安排完九龍倉收購後,鄭志傑與方先名立刻各做各事,一起去了美國,一個找華爾街,一個找貝津銘;
待事情有了進展之後,楊文東也會決定下一步的進展;
時間很快到了6月6日,這一天,陰雨綿綿,楊文東也難得睡了一個懶覺,但很快就被幾個孩子給吵醒了。
「爹地,起來了,我們一起去逛街。」孩子們興奮的叫著;
楊文東睡不著了,也就只能起來了,一番洗漱之後,所有人一起出發,前往中環。
楊家休息時間的旅程很是簡單,在中環到處轉轉就行了,只是碰到一個問題,外面下雨,就冒雨行走,且風還比較大。
「幾個孩子身上都有點濕了,等會換個衣服,別感冒了。」蘇依依連忙提醒道。
白家姐妹連忙答應。
楊文東則道:「這下雨天逛街的確麻煩。」
其實他們也可以乘車出行,可中環的兩棟大廈本身就很近,走過去是速度最快的,要是去地下車庫坐車,路上再賭一賭,反而要慢十倍,且逛街就是要有不確定性,想去哪就去哪,這一點車子顯然做不到。
白玉姍說道:「聽說置地準備在中環十幾棟大廈商廈之間修建行人天橋,然後將所有商場連在一起,那個時候,就方便多了。」
「這個方法的確不錯。」楊文東點點頭說道。
原先歷史上,70年代置地有一個大動作,那就在將中環的十幾棟商廈,全部連接起來,為此還想著與會德豐換大廈,一旦成功,這麼多商場連在一起,那所有顧客自然更喜歡來這一片商場遊玩,必然能夠增加客流,以及提高租金收入。
只是可惜會德豐不同意,使得置地的計劃落空一半,這甚至導致了怡和與會德豐的關係變僵,英資內部,也並非都是鐵板一塊,也是有利益紛爭的。
白玉潔則道:「其實我還是喜歡長興廣場這種模式,就是太小了,如果再大一點就好了。」
「哈哈,那我們就建個大的。」楊文東笑說道:「我們建一個比長興廣場還要大幾倍的商場,裡面吃喝玩樂的都有,這樣一來,也不比未來置地的行人天橋計劃差了。」
「真的?可是我們在中環沒有足夠的地盤吧?」白玉姍問道。
長興集團縱然如今是香港頂級財團,可時間底蘊太短,在其起家的時候,中環的大部分地皮都已經有主了。
雖說有一部分在67年被收購了,可並沒有成片的大面積地皮來建一個大型商場。
「即使是置地,在中環這邊也拿不出這樣大的地皮,港府都不一定行。」楊文東笑了笑說道:「可我們為什麼要在中環建呢?其他地方可是有很大面積的地皮的。
再說,從商業角度,置地的很多物業在中環已經很成功了,我們在這附近做差不多的生意,那是自討苦吃,沒必要這麼折騰。」
雖然很多時候華資看不上英資的操作水平,可在物業收租這一塊,置地是絕對的王者,商場運營也是它的強項,且其租客大部分也是華人。
數十年多方一起努力之下,置地在中環的商場經營已經是固若金湯,自己偶爾參與一點沒什麼問題,反正也是收租,可即使在這邊有地皮,再建一個大型商業廣場,縱然也會有生意,但跟成熟的置地競爭,就不太划算了。
再說,未來他的目標就是收購置地,現在商場建好了,以後就是內耗了。
所以投資其他地方可能更合適,畢竟海港城也是在九龍半島,但也一樣成為未來亞洲第一商場。
「那準備在哪建?」白玉姍又問道。
楊文東想了想,邊走邊說道:「紅磡隧道在港島這邊的出口,有一大片地皮,或許可以考慮一下。」
當初67年拿下紅磡隧道的開發權,順帶著藉機還拿下了不少隧道兩邊的地皮,屬性還是商業的。
這個操作在幾天看來簡直讓無數人眼紅,不過卻沒人嫉妒,因為那個時候香港前途不明,敢這樣投資就是冒著巨大的風險,而風險大,今天的回報自然高了。
楊文東原本也不確定這塊地該怎麼開發,建小區雖然可以獲得一大筆現金,但似乎除了賺錢也沒什麼其他好處了。
現在陡然一想,建個大型商場也不錯,雖然位置肯定不如中環,但也並非什麼商場都必須建在核心位置,前世的萬達可是說出「哪裡有我萬達,哪裡就是市中心」的口號。
長興集團同樣可以這樣做隧道口本身也會是車流、人流集中的地方,自己將那四周打造成新的商業中心,外加居民區,也算是一舉多得了。
「隧道口?也不錯啊那裡本身也在港島,還靠近海邊,只不過以前一直沒人開發。」白玉姍跟著說道。
楊文東笑道:「這也就是我隨口說說,行不行我再跟公司的人商量一下。」
「長興集團想要哪裡地產能行,那一定可以。」白玉潔跟風笑嘻嘻的說道。
楊文東笑道:「哈哈,還是玉潔說話最好聽。」
以長興集團今天的實力,這句話還真不假,只要不是地理位置太差或者缺水,那以長興集團的能量,絕對能夠帶動一個地方的經濟,光靠地產不行,那就建一個工廠,要不兩三個.
當然,紅磡隧道口天生自帶巨大人流量,只要地產配套足夠,其實一般就不會有什麼問題了。
……
幾天後,待鄭志傑與方先民從美國返回後,楊文東在長興大廈的樓頂設宴請他們兩。
「這裡的陽光室,我挺喜歡的,現代人白天都很忙,容易生病,按照中醫理論,沒有陽光,是最大的問題。」
楊文東笑呵呵的說道。
雖然中醫很多方面在科技層面說不通,可有些還是很有道理的,比如陽氣什麼的,在很多治病調理身體方面堪稱一絕。
其中最常見的生活習慣就是要曬太陽與運動昇陽,只是進入現代社會後,無論是孩子還是年輕人,都沒什麼時間。
對於這方面,楊文東還是比較相信的,至少除了夏天最熱的時候,太陽曬在身上是真的很舒服。
「是啊,仔細想想我也很久沒有安心的曬太陽了。」鄭志傑也說道。
身為打工人,的確如此,他還算是高層,辦公室朝南有陽光,普通職員或者工人,那就更沒機會了。
「吃點水果吧。」楊文東招呼後,問道:「在美國怎麼樣了?」
方先民先是說道:「楊生,我與去了一趟紐約花旗銀行的總部,與他們的一位副總協商好了,他們會派遣銀行家來香港,名義上是做投資調查。
等合適的時間,就會大規模收購香港地產上市公司的股票,每一家不會很多,純粹打出投資的名義,這樣可以光明正大的對接各家公司的股東,也包括九龍倉的,或者置地的。」
「好,這招不錯,針對多家公司,每一家不是很多的話,就不會引人懷疑了。」楊文東點頭誇讚說道。
一般的收購,目標明確,不可能多事收購其他公司股票,這樣純粹就是浪費資金。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不過因為明確看好香港未來的經濟,長興金融公司本身就要收購香港的多家地產公司股票,如此一來,現在就相當於委託花旗銀行出面收購一批股票。
這裡面任何一家在未來都不會虧,而核心目標則是九龍倉股票。
「對,這些股票我們都會接手,花旗不過是個中間戶罷了。」方先民笑說道:「光是這個名義,可以直接找九龍倉的股東,那就能收購約10%的九龍倉股票。
再之後,如果有機會,可以讓花旗直接找九龍倉,進行增股融資,要是成功的話,那我們的目標就算完成了。」
「直接出面找怡和,估計也會引起警惕,怡和的高層也不是傻子,他們也會警惕美資的。」楊文東搖搖頭說道:「不過先20%也夠了,只要後續九龍倉在股市融資,那我們再抓住機會,也是一樣的。」
英資的最大問題就是地產經營太保守了,不管是出手地盤還是股票融資,都等於給有野心的人送錢了。
方先民道:「好,那還還是先只讓花旗聯繫小股東就行了。」
「行。」楊文東點點頭,又看向鄭志傑道:「貝津銘怎麼說?」
鄭志傑笑道:「這樣大的生意,貝津銘自然答應,他會過段時間來香港實地考察。
另外我也放出消息,美國法國德國英國的建築設計公司,也都應標了,三個月後,就看誰家的建築設計性價比最高了。」
「好,那到時候將模型也給我看看。」楊文東回道。
如果是一般的建築,他也不是很在意,可這棟康樂大廈未來會是自己公司的總部、香港的地標之一,那就必須要過目的。
「好的,他們都會提前送到香港來的。」鄭志傑回道。
楊文東又說道:「還有一件事,紅磡隧道已經穩定運行了,車流量很大,但隧道兩邊商業太差了,所以我準備在港島這邊,建一個商業廣場。
面積會比中環的長興廣場大不少,建一個吃喝玩樂項目很多,足夠讓所有人在裡面住很多天的商業綜合體。」
「商業綜合體?」鄭志傑聽到這個名字後,一時間沒反應過來,問道:「楊生,這個商業綜合體是什麼?」
楊文東解釋道:「我們香港有很多商業中心,大部分都是在寫字樓里,是吧?」
「對。」鄭志傑點點頭。
香港的很多大廈,下面幾層都是商廈,裡面有很多商戶,吃喝玩樂皆有。
上方則是寫字樓或者酒店等等,這也是為了商業利益最大化的設計。
楊文東接著說道:「這樣的設計很好,只是大廈的單層面積太小了,就算多個幾層,一棟大廈能夠容納的商店也是有限的,很多人玩了一會就不想玩了。
這也是置地準備通過行人天橋將很多中環大廈連起來的原因,連起來後感覺商鋪多了。
所以為何我們不專門在一片很大的區域,比如接近10萬尺的地方,建專業的娛樂中心,這麼大的面積,裡面的吃喝玩樂,應有盡有。
而這樣項目的上方也不浪費,還可以專門建酒店,寫字樓,公寓,甚至周邊還能建住宅。
綜合在一起,就叫商業綜合體。」
……
PS:求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