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混混手裡的花中明星
那商販大喊大叫,拉開架勢就要搶花。
凌宏剛早已按耐不住。
他一手薅住對方的脖領子,另一隻手揮起拳頭,照對方的腦袋上就砸。
凌宏剛好歹也是混社會的,雖然打架不算硬茬,但被人挑釁到眼皮子底下,他肯定不能忍。
何況,身邊還有石慶明。兩個人對付一個,他心裡還是相當有底氣。
又仗著在自己的店裡,加上被那商販激得,就算凌宏剛脾氣再好,也忍不下這口氣。
門口瞬間聚集了幾十個商販和顧客。
市場裡,幾乎每天都有類似的情況發生。
商販們,也喜歡看這類的熱鬧,權當是為枯燥的擺攤生活,增加點談資。
此時,正值市場改革初期,在這種街邊市場上擺攤做生意的,大多是三類人。
一是蹲過笆籬子或勞改釋放出來的。沒有單位願意接受這些人,為了謀生,他們不得不走上街頭擺攤「撂地」。
二是成分不好的。這些人有頭腦,具備做生意的天賦。
三是無業游民中膽大的。臉皮厚,敢於丟下臉面去賺錢。
以上這些人,大多處於社會的最底層,普遍素質不高,更多人崇尚以暴力的方式解決問題。
那時,還沒有什麼創業的概念,像凌宏偉這樣,放下光明前途幹個體戶的絕對是鳳毛麟角。
同樣的,街邊市場上也無規矩可言。商販不守信用,出爾反爾的事情,也經常發生。
至於市場管理所,基本上是民不告官不究,專管員也是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放任狀態。
正是以上諸多因素,一旦遇到類似的糾紛,就只能看誰的拳頭硬。
尤其是脾氣相對暴躁的北方人,大街上類似「你瞅啥,瞅你咋滴」引起的傷H事件層出不窮。
蔓延到街邊市場,簡單粗暴的用武力解決糾紛,就成了普遍的思維方式。
那種後世斗音上流傳的,在某機場還是地鐵站,兩個大男人鼻尖貼著鼻尖,把對方八輩子祖宗都罵出來,都捨不得動手,最後竟然把一個大小伙子罵躺在地下的情況,在這時的這裡,絕不會出現。
往往是,「瞅你咋滴」之後直接動手,幾秒鐘後,其中一個就躺在街頭。
所以,面對春陽花坊里的爭吵,很快吸引了圍觀的人群聚在門口,大家如願期待著一出全武行。
人群里,那兩個流里流氣的傢伙,互相對視了一眼,跟著凌宏偉擠進花坊,站在門口。
與其說是看熱鬧,不如說再找機會動手。
就當大家以為,花坊里即將演出一場混戰的戲碼時,卻見凌宏偉一個箭步搶上前,一把抓住凌宏剛的拳頭,大聲喝道:
「住手,都給我住手,怎麼回事?」
凌宏剛見是弟弟,更來了勁,掙脫著還要動手。
凌宏偉用了個反關節,控制住哥哥,把他扯到一邊。
動作雖不大,卻足夠讓懂行的人吃驚,包括那個商販。
凌宏偉鬆開哥哥,對那商販道:「這位哥們兒,有什麼事咱們好好說。」
石慶明見凌宏偉先是制止哥哥的衝動,接著又拉開協商的架勢,就把緊握的拳頭松下來,臉色也跟著緩和,對那商販道:
「哥們兒,聽見沒,這是我們老闆,你也好好說話。」
那商販一時還在情緒里,對著凌宏偉大聲嚷道:
「這花我不想賣了,憑什麼不讓我搬走?」
說著,眼睛瞟向門口,與那兩個混混快速交換著眼神。
凌宏偉捕捉到了,也向門口瞄了一眼。
見兩個混混站在門裡。
一個二十左右,寸頭,藍白混色港衫,藏青色喇叭褲。
另一個同樣年紀,大背頭,一身時髦的牛仔服。
兩人都戴著蛤蟆鏡,一副潮流混混打扮。
雖然看不清蛤蟆鏡後面的眼神,凌宏偉還是斷定,這三人是一夥的。
凌宏偉心中瞭然。
花坊開張,這類事早晚會發生。
這也是為什麼要留用「石頭」的主要原因。
但除非必要,凌宏偉不想輕易動手。
俗話說,做買賣和氣生財。
打打殺殺的,怎能做好買賣。
何況,凌宏偉靠的是頭腦,而不是拳頭。
就算需要動手,那也是「石頭」他們的事。
凌宏偉收回眼神,依舊擺出一副講理的態度對那商販道:
「這位大哥,咱們在一個市場,都是做買賣,出來是圖賺錢,有話好好說。」
這一句似乎起了點作用。
那商販臉色也緩了下來,不滿地白了凌宏剛一眼道:
「瞅瞅,你這兄弟說話還中聽,不像你。」
「再一個,你特麼想跟我動手,我看你是不想在紅旗街這片兒混了。」
「你特麼……」凌宏剛剛想罵人,被凌宏偉一個嚴厲的眼神制止。
凌宏偉示意石慶明把凌宏剛拉到一邊。
轉回頭,對那商販道:「這位大哥,你剛才說花不想賣了,你可以把花拉走,買賣自由,沒問題。」
那商販又橫了一下脖子,再次瞪了凌宏剛一眼,回過頭來,指著眼前的花道:
「就這盆,你看看,我的這盆『和尚』,整個市場上是不是最牛逼?」
「還嫌我特麼漲價,就我這花,沒一百塊你特麼能收了?」
凌宏偉這才有機會仔細觀看。
只見碩大的搪瓷花盆裡,一株半人高的君子蘭,正開出三朵桔色喇叭型的花。
花被二三十片又寬又短又厚的葉片拱衛著,花朵大而鮮艷,葉片直立、光亮、脈紋清晰,像極了花中君子。
對君子蘭頗有研究的凌宏偉,一眼就看出,這株花正是君子蘭中的優品,當年溥儀妃子喜愛的那盆花,後來流落到般若寺和尚手裡的那株君子蘭的培植品種。
昨天,在市場上收購了一天,也沒見一株,現在竟然出現在自己的眼前。
關鍵是,剛才在勝利公園,和姜主任已經談好主題花展的事。
又承諾邀請市民評選最喜愛的花,然後進行公開拍賣的活動。
這是凌宏偉展開宣傳,並藉助輿論推動君子蘭熱的重要手段。
沒有一款絕世的精品花,不能一花服眾,所謂的評選,所謂的高價值炒作,所謂的示範作用就無從談起。
眼前的這株「和尚」,恰恰可以承擔起這一角色,完全可以成為凌宏偉整個營銷活動中最閃亮的那顆花中明星。
可最要命的是,這顆明星竟然在眼前的不良商販手裡。
貌似,還是被他和門口的兩個混混,用來找茬的。
怎樣才可以把花弄到手,而又不上混混們的圈套呢?
凌宏剛早已按耐不住。
他一手薅住對方的脖領子,另一隻手揮起拳頭,照對方的腦袋上就砸。
凌宏剛好歹也是混社會的,雖然打架不算硬茬,但被人挑釁到眼皮子底下,他肯定不能忍。
何況,身邊還有石慶明。兩個人對付一個,他心裡還是相當有底氣。
又仗著在自己的店裡,加上被那商販激得,就算凌宏剛脾氣再好,也忍不下這口氣。
門口瞬間聚集了幾十個商販和顧客。
市場裡,幾乎每天都有類似的情況發生。
商販們,也喜歡看這類的熱鬧,權當是為枯燥的擺攤生活,增加點談資。
此時,正值市場改革初期,在這種街邊市場上擺攤做生意的,大多是三類人。
一是蹲過笆籬子或勞改釋放出來的。沒有單位願意接受這些人,為了謀生,他們不得不走上街頭擺攤「撂地」。
二是成分不好的。這些人有頭腦,具備做生意的天賦。
三是無業游民中膽大的。臉皮厚,敢於丟下臉面去賺錢。
以上這些人,大多處於社會的最底層,普遍素質不高,更多人崇尚以暴力的方式解決問題。
那時,還沒有什麼創業的概念,像凌宏偉這樣,放下光明前途幹個體戶的絕對是鳳毛麟角。
同樣的,街邊市場上也無規矩可言。商販不守信用,出爾反爾的事情,也經常發生。
至於市場管理所,基本上是民不告官不究,專管員也是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放任狀態。
正是以上諸多因素,一旦遇到類似的糾紛,就只能看誰的拳頭硬。
尤其是脾氣相對暴躁的北方人,大街上類似「你瞅啥,瞅你咋滴」引起的傷H事件層出不窮。
蔓延到街邊市場,簡單粗暴的用武力解決糾紛,就成了普遍的思維方式。
那種後世斗音上流傳的,在某機場還是地鐵站,兩個大男人鼻尖貼著鼻尖,把對方八輩子祖宗都罵出來,都捨不得動手,最後竟然把一個大小伙子罵躺在地下的情況,在這時的這裡,絕不會出現。
往往是,「瞅你咋滴」之後直接動手,幾秒鐘後,其中一個就躺在街頭。
所以,面對春陽花坊里的爭吵,很快吸引了圍觀的人群聚在門口,大家如願期待著一出全武行。
人群里,那兩個流里流氣的傢伙,互相對視了一眼,跟著凌宏偉擠進花坊,站在門口。
與其說是看熱鬧,不如說再找機會動手。
就當大家以為,花坊里即將演出一場混戰的戲碼時,卻見凌宏偉一個箭步搶上前,一把抓住凌宏剛的拳頭,大聲喝道:
「住手,都給我住手,怎麼回事?」
凌宏剛見是弟弟,更來了勁,掙脫著還要動手。
凌宏偉用了個反關節,控制住哥哥,把他扯到一邊。
動作雖不大,卻足夠讓懂行的人吃驚,包括那個商販。
凌宏偉鬆開哥哥,對那商販道:「這位哥們兒,有什麼事咱們好好說。」
石慶明見凌宏偉先是制止哥哥的衝動,接著又拉開協商的架勢,就把緊握的拳頭松下來,臉色也跟著緩和,對那商販道:
「哥們兒,聽見沒,這是我們老闆,你也好好說話。」
那商販一時還在情緒里,對著凌宏偉大聲嚷道:
「這花我不想賣了,憑什麼不讓我搬走?」
說著,眼睛瞟向門口,與那兩個混混快速交換著眼神。
凌宏偉捕捉到了,也向門口瞄了一眼。
見兩個混混站在門裡。
一個二十左右,寸頭,藍白混色港衫,藏青色喇叭褲。
另一個同樣年紀,大背頭,一身時髦的牛仔服。
兩人都戴著蛤蟆鏡,一副潮流混混打扮。
雖然看不清蛤蟆鏡後面的眼神,凌宏偉還是斷定,這三人是一夥的。
凌宏偉心中瞭然。
花坊開張,這類事早晚會發生。
這也是為什麼要留用「石頭」的主要原因。
但除非必要,凌宏偉不想輕易動手。
俗話說,做買賣和氣生財。
打打殺殺的,怎能做好買賣。
何況,凌宏偉靠的是頭腦,而不是拳頭。
就算需要動手,那也是「石頭」他們的事。
凌宏偉收回眼神,依舊擺出一副講理的態度對那商販道:
「這位大哥,咱們在一個市場,都是做買賣,出來是圖賺錢,有話好好說。」
這一句似乎起了點作用。
那商販臉色也緩了下來,不滿地白了凌宏剛一眼道:
「瞅瞅,你這兄弟說話還中聽,不像你。」
「再一個,你特麼想跟我動手,我看你是不想在紅旗街這片兒混了。」
「你特麼……」凌宏剛剛想罵人,被凌宏偉一個嚴厲的眼神制止。
凌宏偉示意石慶明把凌宏剛拉到一邊。
轉回頭,對那商販道:「這位大哥,你剛才說花不想賣了,你可以把花拉走,買賣自由,沒問題。」
那商販又橫了一下脖子,再次瞪了凌宏剛一眼,回過頭來,指著眼前的花道:
「就這盆,你看看,我的這盆『和尚』,整個市場上是不是最牛逼?」
「還嫌我特麼漲價,就我這花,沒一百塊你特麼能收了?」
凌宏偉這才有機會仔細觀看。
只見碩大的搪瓷花盆裡,一株半人高的君子蘭,正開出三朵桔色喇叭型的花。
花被二三十片又寬又短又厚的葉片拱衛著,花朵大而鮮艷,葉片直立、光亮、脈紋清晰,像極了花中君子。
對君子蘭頗有研究的凌宏偉,一眼就看出,這株花正是君子蘭中的優品,當年溥儀妃子喜愛的那盆花,後來流落到般若寺和尚手裡的那株君子蘭的培植品種。
昨天,在市場上收購了一天,也沒見一株,現在竟然出現在自己的眼前。
關鍵是,剛才在勝利公園,和姜主任已經談好主題花展的事。
又承諾邀請市民評選最喜愛的花,然後進行公開拍賣的活動。
這是凌宏偉展開宣傳,並藉助輿論推動君子蘭熱的重要手段。
沒有一款絕世的精品花,不能一花服眾,所謂的評選,所謂的高價值炒作,所謂的示範作用就無從談起。
眼前的這株「和尚」,恰恰可以承擔起這一角色,完全可以成為凌宏偉整個營銷活動中最閃亮的那顆花中明星。
可最要命的是,這顆明星竟然在眼前的不良商販手裡。
貌似,還是被他和門口的兩個混混,用來找茬的。
怎樣才可以把花弄到手,而又不上混混們的圈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