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簽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林德維克推了推鼻樑上的金絲眼鏡,鏡片後閃過一絲精光:

  「比安卡,除了這些戰略礦產,我們還應當關注桐油、豬鬃、橡膠、蔗糖、糧食、棉紗等農產品。」

  「農產品?」比安卡挑了挑眉,似乎有些意外。

  「農產品的價值波動較大,而且不易儲存……」

  「是的,小姐,」

  林德維克解釋道,

  「即使如此,我也堅持適當增加一些農產品。

  在華國,部分農產品價格便宜,因為華國人沒有處理它們的對應工業技術,只能賣原料。

  比如桐油,可以提取一系列化工產品;蔗糖,可以製造藥物和炸藥。

  如今世界局勢日益緊張,尤其是西班牙戰爭爆發後,許多國家都開始收緊本國戰略物資的出口。

  國際市場上這些東西的價格,只會進一步上漲。

  也許我們買的農產品,在上海裝船時一個價格,等到了歐洲卸貨,又是另一個價格。

  所以我覺得可以把糧棉糖等物資也納入抵押。」

  比安卡沉吟片刻,點了點頭:

  「言之有理。不過,萬一交易中途發生意外,該如何是好?」

  「我們是要考慮到這一點,尤其是日本海軍有足夠能力封鎖華國海岸線的前提下,」

  林德維克胸有成竹地答道,

  「如果某項物資供應中斷或不足,可以讓華國政府用等價外匯或黃金代替。

  如果交易因為戰爭等不可抗力中斷,則雙方按已經成交部分價格交割錢款,多退少補。」

  見林德維克準備了詳盡的談判方案,比安卡便放下心來。

  自己高規格地招待孔銘輝、宋逸軒、趙寶山和周文遠幾人,給前三人的各種禮品還不停,每天的開銷都不是小數目,既然方案準備完成,那便以最快速度回到談判桌上。

  再次回到談判桌,氣氛雖依舊帶著些許緊張,但卻不再如之前那般凝滯。

  比安卡面帶自信的微笑,眼神堅定地看向孔銘輝等人,而林德維克則坐在她身旁,手中緊緊握著那份精心準備的方案,仿佛握著制勝的法寶。

  「孔先生,這位是我們南京公司的負責人,林德維克經理。

  之後他將加入我們的談判,負責實物抵押方面的細節。」

  「就是說,你們允許了我們的方案?」

  「準確的說,是總部允許了這方面的需求。

  經過我們的仔細考量,關於實物抵押一事,我們有了初步的方案。」

  比安卡率先打破沉默,聲音清脆而沉穩。

  孔銘輝微微坐直了身子,眼中閃過一絲期待,卻又很快恢復了平靜,

  「比安卡小姐,願聞其詳。」

  比安卡輕輕點了點頭,示意林德維克開始闡述方案。

  林德維克清了清嗓子,推了推眼鏡,開始有條不紊地說道:

  「我們考慮到國府的實際情況,也為了促成此次合作,認為可以接受以多種實物進行抵押。

  其中包括鎢、錫、銻等戰略金屬,這些金屬在軍工製造中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想必孔先生也清楚其價值。」

  「每一批礦石的品相都不穩定,萬一不能及時交供,該如何保證不發生國際商貿糾紛?」

  宋逸軒作為外交官,自然擔心這些問題。

  林德維克看向宋逸軒,微笑著解釋道:

  「宋先生請放心,我們會在合同中明確規定物資的質量標準和收購要求。

  並且,如果某項物資供應中斷或不足,華國政府可以用等價外匯或黃金代替。

  若交易因為戰爭等不可抗力中斷,則雙方按已經成交部分價格交割錢款,多退少補。」

  孔銘輝微微點頭,對林德維克的解釋似乎還算滿意,但他的臉上依舊沒有露出太多的情緒,

  「聽起來還算合理,只是這些物資的價格如何確定?」

  「孔先生,我們已經詳細研究了國際市場價格、運輸成本、儲存費用以及潛在的風險,並制定了相應的估價策略。」

  林德維克說著,將手中的方案遞給了孔銘輝,

  「這份方案中對各種物資的價格都有明確的說明,您可以過目。」

  孔銘輝接過方案,隨手翻閱幾頁,他的目光在每一頁上停留,時不時地皺皺眉頭,又時不時地點點頭。宋逸軒和趙寶山、周文遠也湊了過來,一起查看方案的內容。

  一時間,談判室內安靜了下來,只有紙張翻動的聲音。

  比安卡靜靜地坐在那裡,觀察著孔銘輝等人的反應,心中雖然有些緊張,但她相信林德維克的方案能夠經得起推敲。

  過了許久,孔銘輝終於抬起了頭,他的臉上依舊帶著那副審慎的表情,

  「比安卡小姐,林經理,這份方案確實很詳細,我相信斯柯達公司的價格是有誠意的。

  但其中一些物資的價格,應該進一步商討。」

  比安卡心中一緊,但她很快恢復了鎮定,微笑著說道:

  「孔先生,這只是一份意向書,不是最終的抵押方案。

  今天我們商定的是大致條件,細節將由我們雙方各自的團隊負責交涉,您覺得如何?」

  「孔先生,我們理解國府的難處,可以在其他方面提供一些優惠。」

  林德維克接過話茬,

  「比如,我們會在發貨速度也會加快,只要您簽下訂單,南京倉庫里的對應武器,可以直接交付給你們。

  而且,我們將現金部分的占比,降到總額的百分之二十,這已經大大降低貴方的壓力了。」

  孔銘輝沉默了一會兒,看向宋逸軒,宋逸軒微微點頭,似乎在給他某種暗示。

  孔銘輝又將目光轉向趙寶山和周文遠,兩人也輕輕點了點頭。

  「比安卡小姐,林經理,我們可以接受這個方案,但希望在一些細節上再做進一步的商討。」

  孔銘輝終於說道。

  比安卡心中暗喜,但臉上依舊保持著平靜,

  「當然可以,我們也希望能夠達成一份讓雙方都滿意的協議。」

  「接下來我們該聊聊各種軍火裝備的採購數量了。」

  輪到兩人的專業領域,周文遠和趙寶山顯得興奮又擔憂。

  在之前的靶場上,比安卡給兩人演示的裝備性能,描述的對日戰略,讓兩人高山流水遇知音,不禁激動萬分。

  但是他們又擔心孔銘輝作為文官,不了解部隊的確切需求,導致最後花了錢,對國軍戰鬥力的提升卻非常有限。

  「這方面鄙人不是很懂,麻煩兩位多多操心。」

  孔銘輝呵呵一笑,拱手向趙寶山致意。

  比安卡靈光一閃,想到了後世的捆綁銷售策略,

  「孔先生,我這邊有一個建議。與其將這些武器分散到各個部隊,不如集中使用,」

  比安卡頓了頓,觀察著孔銘輝的表情,孔銘輝放下手中的茶杯,做了個「請」的手勢。

  「我的意思是,將售出的捷克武器集中起來,再從國府陸軍中調集精銳士兵,訓練成一個個團級戰鬥群。

  我知道國軍和德國有一個陸軍60師整編計劃,可計劃趕不上變化。

  如今德國在武器交付上出了岔子,不如先把我們的捷械團下發到沒有參與整編的中央軍各師,再由各師師長從部隊內調集精銳士兵,先行訓練出一個捷械團。

  如此一來,好兵配好槍,這些部隊的戰鬥力將得到極大提升,也能更好地發揮捷克武器的優勢。」

  「團級編制?老趙,咱們一個團的編制是怎麼樣的?」

  「俺們?孔部長,俺們國軍的編制千差萬別,你要問最精銳的那種,俺也不是很清楚。」

  「孔先生,這個我知道。國軍現在主力整編師編制,由1935年底,德國軍事總顧問法肯豪森將軍(Alexander von Falkenhausen)向校長提出,一個師分四個步兵團和直屬部隊,一個團下轄三個營和一個機關炮連,每個營又有三個連和一個迫擊炮排、一個機槍連……」

  國軍整編師和鬼子甲種師團的編制對比

  「是的,這是我們給出的一個步兵團銷售組合:

  包括1200枝VZ.24步槍,每槍備彈200發;


  240枝MP-36衝鋒鎗,每槍備彈1000發;

  36挺ZB-26機槍,每槍備彈4000發;

  60具M36榴彈發射器,每支備彈100發;

  9門80毫米迫擊炮,每門備彈450發。

  步槍機槍通用的七九毛瑟彈,一千發50美元;

  衝鋒鎗的9毫米手槍彈,一千發30美元;

  槍榴彈3美元一發,迫擊炮炮彈10美元一發。

  算上雜項裝備比如軍盔、武裝帶、望遠鏡、工兵用具、電台等,一個步兵團共計18萬美元。

  除了步兵團,12門75山炮正好組成一個炮兵營,備彈6000發,一門炮10000美元,炮彈25美元一發。

  一個炮兵營額外贈送20枝衝鋒鎗和20000發子彈的警衛排。

  一個炮兵營共計22萬美元。

  還有37高炮連,3門37毫米高射炮加6000發炮彈,一門炮7000美元,炮彈3美元一發,送5支衝鋒鎗的一個警衛班,一個高炮連共計4萬美元。

  ——這高炮連不光能打戰鬥機,還能放平打步兵打建築打防禦工事打裝甲車坦克,堪稱戰場萬金油。」

  周文遠掏出隨身《整軍手冊》核對數據,發現比安卡給出的步兵團武器編制,除了將德械換成捷械外,與法肯豪森親批方案幾乎完全吻合,瞳孔微縮握緊冊子。

  相比周文遠的震驚,比安卡的建議讓孔銘輝眼前一亮,他撫掌笑道:

  「比安卡小姐果然高見!好一個捷械團!

  如此一來,既能快速形成戰鬥力,又能檢驗貴方武器的實戰效果,還能為後續大規模採購提供參考,一舉三得啊!」

  宋逸軒也點頭稱讚:

  「比安卡小姐的提議非常有建設性,這比我們之前零散採購,將裝備撒胡椒一樣,平均分到各部隊,要有效率得多。」

  「還方便統一後勤。」

  趙寶山和周文遠更是激動不已,他們之前就對國軍武器裝備的雜亂和訓練的低效深感憂慮,比安卡的建議正好解決了他們的心頭之患。

  「比安卡小姐,您對這個捷械團的組建和訓練有什麼具體的想法嗎?」周文遠迫不及待地問道。

  「國軍也不是第一次用捷克裝備了,大的我也沒什麼要講,你們的德國教官肯定比我更懂。

  不過小細節,我可以拾人牙慧,和你們嘮一嘮。」

  「還請比安卡快講。」

  比安卡微微一笑,開始闡述她的想法:

  「首先,關於機槍的使用,訓練機槍手時,我建議培養他們的生存意識。

  及時轉移陣地,不在單個地方停留超過三分鐘,避免被鬼子的擲彈筒針對。

  機槍陣地要頻繁更換,設置假陣地,利用地形掩護,這樣可以有效減少被敵方精確打擊的風險。」

  「其次,衝鋒鎗的布置也很關鍵。防禦戰時,將衝鋒鎗布置在陣地兩側,對接近戰壕的敵軍形成交叉火力。

  同時衝鋒鎗手以三人一個作戰單位,一人進行火力輸出,一人掩護前者,另一人隨時準備接替火力手,避免火力出現空當。」

  「再者,要重視工兵和土工作業。

  比如戰壕應挖成曲線,避免直線布局,這樣可以減少炮彈落入戰壕後,衝擊波和彈片的貫穿效果。

  其次,每隔一定距離設置一個放炮洞,遇到空襲或炮擊及時躲藏,減輕部隊傷亡。」

  「還有,陣地前的障礙物要清除乾淨,避免給進攻中的敵軍作為掩體。

  同時,可以設置鐵絲網、地雷等障礙物,增加敵方進攻的難度。」

  「在作戰中,可以讓優秀射手針對敵方的擲彈筒手和指揮官。

  狙擊手應利用隱蔽位置進行射擊,減少被敵方發現和反擊的風險。

  同時,用榴彈發射器和手榴彈消滅匍匐在炮彈坑中對我方陣地進行壓制射擊的敵軍火力。」

  「此外,我還想特別提一下機槍和榴彈發射器的配合戰術。

  在世界大戰時期,俄國對奧匈帝國軍隊發起的「布魯西洛夫攻勢中」,成功應用了這種戰術。


  在我父親鎮守的德涅斯特河河岸陣地,俄國小股精銳士兵趁夜色滲透到奧匈帝國陣地前,使用輕機槍進行火力壓制,將我軍士兵壓制在掩體後。

  隨後,他們的前沿迫擊炮陣地和單兵槍榴彈,發揮其曲射能力,對我軍掩體後進行精確打擊。

  父親陣地許多火力點來不及發揮作用,就被這種機槍壓制+榴彈曲射所消滅。

  這種戰術不僅在防禦作戰中有效,同樣適用於進攻作戰,能夠有效支援步兵的衝鋒,減少敵方火力對己方步兵的威脅。」

  比安卡詳細地解釋道。

  「我曾經聽德國教官上課,講到一戰德軍的風暴突擊兵和對應的『突擊群』戰術概念。

  最初的源頭就是俄國在東線對奧匈帝國發起的布魯西洛夫攻勢,沒想到今天比安卡小姐也提到這件事。」

  周文遠感嘆道。

  麗塔狐疑地看向比安卡,比安卡毫無心虛,自信地接受了周文遠崇拜的目光。

  這機槍壓制+迫擊炮清點,哪裡是布魯西洛夫攻勢中俄軍的戰術?

  實際上,這是我軍強渡大渡河時創造的奇蹟:

  在機槍的掩護下,神炮手趙章成用僅剩3發迫擊炮炮彈,摧毀對岸國軍的機槍陣地,幫助我軍轉危為安。

  比安卡擔心提及我軍,會刺激到給國府官員,但她又捨不得放棄這個案例,就只好將它「平移」到了一戰中,隨口編進一場大規模戰役。

  以當時華國對西方軍事的盲目崇拜,這樣一來案例反而更加具有說服力。

  「最後,關於火力的運用,可以採用火力前重後輕,人員前輕後重的部署原則。

  在前沿陣地集中火力裝備,以便在敵人進攻時能夠給予其毀滅性打擊。

  而在人員配置上,前沿陣地只放置少量兵力監視敵人,大部分兵力則部署在後方,作為預備隊隨時準備投入戰鬥。」

  周文遠和趙寶山聽得頻頻點頭,對比安卡的建議讚不絕口。

  他們知道,這些細節將為捷械團的組建和訓練提供重要的指導,也將為國軍的戰鬥力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比安卡小姐,您的建議非常實用,我們會認真考慮並儘快實施。」

  孔銘輝真誠地說。

  「希望這些小細節能夠對你們有所幫助。」

  比安卡微笑著回應。

  接下來的幾天,雙方就方案中的細節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國府對這場談判高度重視,派出了更多談判人員和工礦部門的專家,比安卡這邊則以孫茹、麗塔和林德維克安排的十人對接。

  雙方關於每種物資的具體數量、質量標準、交貨時間和地點等,都進行了反覆的協商和修改。

  比安卡和林德維克據理力爭,努力為斯柯達爭取最大的利益,而孔銘輝等人也毫不示弱,為了國府的利益寸步不讓。

  眼看價值近兩百萬的軍售方案即將簽訂,比安卡又「突然想到」農產品,表示可以在現有基礎上,再用農產品抵債,且份額和礦石相同。

  「比安卡,你在搞什麼?」

  林德維克附耳問道,

  「之前你不提農產品,我還以為你忘了。眼看訂單要簽訂了,為什麼還要憑空增添波折?」

  「林德維克先生,這是一種消費心理學。

  當顧客即將下單時,你告訴他有新的優惠,他一般不會退掉已經選好的東西,還會順手多拿一些。

  我之所以現在提,也正是想讓訂單總額更高一些嘛。」

  兩人交流完畢,只見孔銘輝微微皺眉,似乎在思考其中的利弊。

  未等他開口,林德維克便解釋道:

  「孔先生,貴方還可以將桐油、豬鬃、橡膠、蔗糖、糧食、棉紗等非礦產品納入抵押範圍,我們提出這樣的方案,也是理解貴方的困難,幫助貴方加強國防建設,從而加深兩國友誼。」

  「就是就是,如果現金有困難,我們還可以降低現金的比例。」

  比安卡盤算了一下自家帳面上的空閒資金,為了讓這個看起來訂單更大,她決定動用父親的力量作為盤外招

  ——反正和戰爭相關的農礦產品,價格只會漲不會跌。


  沃爾夫岡兵工廠和西班牙做生意,西班牙人也拿鎢礦和別的金屬來抵錢。

  來自西班牙的礦石在漢堡港卸貨,沃爾夫岡兵工廠隨後將礦石賣給德國相關企業,雙方都已經熟門熟路。

  如此一來,自家消化一部分華國農礦也全然沒問題。

  聽到這裡,宋逸軒忍不住插了一句:

  「比安卡,農產品價格波動巨大,尤其是受品相和時令的影響。

  貴公司如何保證這些產品計算價格時的公平性?」

  「很簡單,和礦石一樣,按照現在的國際市場價格計算,具體的細節讓下面的人去談。

  如果最後孔先生對這部分不滿意,大不了不增添就是了。」

  孔銘輝思考一番,從國府農商部門再調集人手,勢必會增加分回扣的人數。

  但假如訂單總額上升,能得到的回扣自然也更多,兩相比較之下,自己手裡能拿到的錢應該不會變少,於是答應了下來。

  又經過數天的艱苦拉扯,雙方終於在各項細節上達成了共識。

  孔銘輝和比安卡都深知,這是雙方相互妥協的結果,也是為了共同的利益而做出的努力。

  最終,敲定了以鎢、錫、銻等戰略礦產加上桐油、豬鬃、橡膠、蔗糖、小麥、棉紗等農產品抵償斯柯達武器貨款的方案。

  由於多了農產品一項,雙方又在原本的基礎增加了不少裝備,訂單的金額達到了令人瞠目結舌的306萬美元。

  看到這個數字,孔銘輝只覺腦袋一暈,按團購買的記數方法太過迷惑性,沒有了上千上萬的數字,讓他不禁有種買得不多的錯覺,沒想到最終金額居然那麼大。

  「孔先生,簽吧,莫非你也想效仿當年李中堂之事?錢不拿來做軍費,難道還留著給日本人當賠款?」

  看到對方眼中的掙扎,比安卡輕飄飄一句話,頓時激起在場所有華人的情緒。

  「好!我簽!」孔銘輝一咬牙,在訂單上留下瀟灑飄逸的四個行楷大字。

  就這樣,孔銘輝與比安卡等人達成了一份涉及10個步兵團,15個高炮連,3個炮兵營的巨額訂單。

  當筆落在紙上,簽下各自名字的那一刻,整個談判室里瀰漫著一種如釋重負的氛圍。

  比安卡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這段時間的努力和付出終於有了回報。

  「比安卡小姐,感謝你最後點醒我的一句話,也希望我們未來的合作依舊順利進行。」

  孔銘輝伸出手,微笑著說道。比安卡握住孔銘輝的手,

  「孔先生,我也相信我們的合作會取得圓滿成功。」

  「趙將軍,周少校,希望這些武器能夠幫助你們更好地抗擊外敵。」

  比安卡又轉向趙寶山和周文遠,真誠地說道。

  「比安卡小姐,感謝您的幫助,我們一定會用這些武器保衛國家的。」

  趙寶山和比安卡握完手,對著孔銘輝調侃道,

  「孔先生,看在同舟共濟那麼多天的份上。

  你那10個捷克團的裝備,能不能分俺一個?」

  「比安卡,這次我們買了不少山炮,記得之前答應我的炮兵條例。」

  「好好好,這幾天大家都辛苦了。

  請容許我們幾個女孩子先去洗個澡,晚上大家再好好聚一頓。」

  比安卡和林德維克起身,和國府四人先後握手,談判室里一時充滿了快活的氣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