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探視病人
青春之戀(長篇小說)張寶同 2024.2.12
在接下來的兩天裡,羅秀清和父親一直在等著明伢子病情的消息,可是,陳杰再也沒打來電話。
羅父這兩天沒得上工,在屋裡坐臥不寧,寢食不安,幾次跑到大隊部找女兒問情況,可是,一聽說陳杰沒得來電話,就感到好擔心好失望,說,「小陳伢子為何再也沒得來電話?」
羅秀清就對父親說,「沒得消息就說明情況沒得變化。」
可是父親根本聽不進去,說,「他說你弟弟還沒得脫離危險,都過了兩天了,難道還沒得脫離危險?不行,我要去醫院看看,不去醫院,我心裡老是不安。」
聽著父親這話,羅清秀決定和父親一起去縣城醫院看望一下。
第二天早上,羅秀清早飯都沒得吃,就回到了家裡,見父親正在吃飯,就問,「爸呀,你借了好多錢?」
父親說,「借了一百五十元錢。」
羅秀清說,「只怕這點錢不夠用。」因為她感覺這次明伢子的病情很重。
父親說,「我跑了好幾家,才借到了這些錢。」
羅秀清說,「這次陳杰家給咱們家幫了好大的幫,要給他家送些東西表示一下。」
父親說,「我搞了兩隻雞,放在廚房裡,一會走時帶著去。」
父親見她來得早,就問,「你還沒得吃飯吧?」
羅秀清說,「沒得吃。」
父親就說,「你吃點飯再走。」
羅秀清說,「不吃了,咱們早點走。」
父親把碗裡的飯吃了幾口就放下了碗,說,「咱們現在就走。」
說著,就叫著,「英妹子,我和你姐姐去縣醫院看你弟弟了,屋裡的事你招呼好。」
羅秀英說,「曉得了。」
羅秀清把書包一背,先出了門。
父親進到廚房裡把那兩隻雞拎著跟在了後面。
兩人一口氣走了二十多里路,來到了歸義街頭的渡口前。
這時,太陽升到了半天空上,可以看到縣城工廠那高大的煙囪在冒著煙。
父親對羅秀清說,「城裡人就是好呦,不論是看病,還是上學都比農村方便得多。如果咱屋裡是縣城人,明伢子去醫院就不會遭好大的難,耽擱這麼久。」
羅秀清不喜歡聽這種話,就沒好氣地說,「要是咱家屋裡是縣城人,只怕明伢子也不會生這場大病。」
兩人一路打聽著來到了縣醫院,進到醫院裡,很快就找到了急救室。
推開急救室的門,就見急救室只有母親一人,弟弟正躺在床上打著吊針。
羅秀清進到急救室,看著母親頭髮散亂,衣服起皺,面色憔悴,跟變了一個人似的,就一下拉著母親的手說,「媽呀,你這兩天好辛苦呢。」
母親嘆著氣說,「我辛苦沒關係,只是明伢子的病一點都好不了,讓我好心焦。」
羅秀清就問,「明伢子的病情如何?」
母親一邊抹著眼淚一邊說,「明伢子雖說被搶救過來了,可是,這幾天醫院每天都要下一次病危通知,醫生說醫院已經盡了全力,如果明伢子還不能好,就沒得辦法了。」
父親一聽,當即也哭了起來,說,「這該如何搞呢?」
這時,那位女護士進來了,見到羅父穿著一身農民裝束,手上拎著兩隻雞,就大聲地嚷道,「出去,出去,什麼東西就往這裡帶。」
說著,就讓羅父拎著兩隻雞趕緊出去,然後,把門一關,對羅秀清說,「急救室里不許進人。」
羅秀清對女護士客氣地說,「我們從好遠的地方來看病人,我跟我媽說上一會話就走。」
女護士說,「你們從農村來,把什麼東西都往這裡帶,這是醫院不允許的。」
羅秀清說,「我曉得了。我爸他是第一次來醫院,不懂得規矩。」
女護士說,「急救室里不讓進人,你不能在裡面待得太久。」
羅秀清說,「曉得了。」
見那女護士出去了,羅秀清就問母親,「到底是么子病,醫院都治不了?」
母親說,「是急性敗血症。」但她不敢把致病原因說出來,因為她怕萬一明伢子有了個三長兩短,她擔當不起責任。
羅秀清說,「是敗血症,又不是癌症,為何就治不了?」
母親說,「不曉得。」
羅秀清感嘆地說,「這大的縣醫院都看不了明伢子的病,要是那天晚上,真是把明伢子送到了公社衛生院,只怕明伢子早就沒命了。」
母親也說,「醫生說了,要是明伢子再晚上兩個小時,就沒得辦法救了。」
羅秀清問母親,「陳杰呢?」
母親說,「醫生昨天說能用的藥都已經用過了,也沒得見明伢子好起來,就讓我們給明伢子多買些水果和西瓜吃,看看效果如何。可是,汨羅縣城就沒得賣水果的,所以,陳杰今天一早就去了長沙給明伢子買水果去了。」
羅秀清說,「他何時能回來?」
母親說,「我哪曉得,我都沒得坐過火車,只怕是到下午才能回來。」
羅秀清又問,「明伢子這病這麼嚴重,只怕要花不少錢吧?」
母親說,「來醫院那天讓交一百五十元錢。我沒得帶那麼多的錢,是陳杰從他媽那裡拿來的錢,把費用交了。」
羅秀清從書包里拿出父親借來的一百五十元錢給了母親,說,「這錢你先還給陳杰。」
母親接過錢,放進了衣兜里。
羅秀清又轉過身來看了看弟弟。
明伢子靜靜地躺在床上熟睡,掛著的吊瓶在一滴滴地流淌著。
看著弟弟的臉色發黃,人還顯得很虛弱。
她用手朝著弟弟的額頭摸了摸,感覺還是有點發燙,只是沒得那天晚上那麼燙手。
母親說,「今天醫生給他量體溫,說他的高燒還是退不下來。」
羅秀清問母親,「你晚上是在哪裡睏覺?」
母親指著旁邊的空床說,「這床上要是有病人,我就趴在明伢子的床邊睡著,這兩天那床上沒得人,我就睡在那張床上。」
本來,父親想進到急救室,可是,那位女護士嫌父親穿得邋遢,還拎著兩隻雞,就不讓父親進去。
所以,父親只好坐在門外的長椅上,把兩隻雞塞在椅子下面,怕讓醫生們看到了趕他走。
他見羅秀清從急救室里出來了,就說,「這兩隻雞如何辦?」
帶來的兩隻雞是要送給陳杰家表示感謝,可是,陳杰去了長沙,所以,這兩隻雞就不曉得該如何送出去。
羅秀清又進到了急救室,問母親,「你中午如何吃飯?」
母親說,「只怕陳杰的弟弟會來送飯。」
羅秀清就出來對父親說,「我們只好等陳杰的弟弟來送飯時,再把這雞讓他弟弟帶回去。」
父親說,「要的。」
兩人坐在急救室外面的長椅上等著。到了十二點半鐘,就見有個高個子中學生提著飯盒進到了急救室。
羅秀清也進到了急救室,見陳杰的弟弟把送來的飯打開,讓她母親吃,就對那伢子說,「你是陳杰的弟弟。」
那伢子說,「是的。」
羅秀清說,「我弟弟病重住院,讓你們家費了好大的心思,操了好大的心。我爸從家裡帶來了兩隻雞,放在椅子下面,你一會帶著回去,向你媽和你哥表示感謝。」
那伢子說,「好。」
送來的飯是米飯,辣椒炒肉和紅燒茄子。
母親說她吃不完,非要讓羅秀清吃一些。
羅秀清說,「你吃吧,一會我和我爸一起去街上吃。」
可是,母親非要讓她吃一些。
她早上沒得吃飯,又走了一早上的路,早就餓了。
於是,她用裝菜的飯盒,把菜倒在母親的飯盒裡,把米飯裝了一些,就吃了起來。
羅秀清問陳杰的弟弟,「你上高中了吧?個子好高。」
陳強說,「我才上初二。」
羅秀清說,「你以後要比你哥哥的個頭還要高。」
陳強說,「可能吧。」
接著,她又問,「你哥哥去長沙,何時能回來?」
陳強說,「好像在長沙三點鐘有趟車,到汨羅就差不多四點半了。」
吃完飯,羅秀清要把飯盒洗一下,可是,陳強說,「你不用刷,回去我刷。」
說著,提著飯盒就要離開。
羅秀清出門,把椅子下的那兩隻雞拎了出來,給了陳強,說,「給你媽說,我們家會永遠感謝你們家。」
陳強說,「你們太客氣了。」
陳杰的弟弟離開後,羅秀清對母親說,「陳杰可能下午四五點鐘才能回來,要不,我們就等見了陳杰再回去?」
母親不放心地說,「你等他回來,再往回走,天就黑了。孩子們都在屋裡等著你們。」
父親在門外說,「要不,我就不回去了。」
母親說,「你不回去,在哪睡覺?」
父親說,「就在外面的長椅子上睡。」
母親說,「不行,兩個孩子還在屋裡,沒得人管。」
羅秀清就對父親說,「咱們還是回去,過上兩天再來。」
父親覺得這樣也行,就說,「要的。」
於是羅秀清跟母親告辭,「媽,我們就走了,你再辛苦一下。不行,再過兩天,我來替你看護明伢子,你就休息上兩天。」
母親說,「莫要這樣麻煩,你還要開廣播呢。」
父親也對母親說,「有么子事,就讓陳杰打電話過來。」
母親說,「曉得了,你們快去吃飯吧。」
出了醫院,看著父親滿面憂愁的樣子,羅秀清曉得父親是在擔心明伢子的病情,就對父親說,「愁么子愁?就是把你的頭髮愁白了,也沒得用。」
父親不住地嘆著氣說,「明伢子如何生了這種病?萬一有么子不好,讓我和你媽如何往下活呀?」
羅秀清說,「醫生又沒得說明伢子已經沒得辦法醫治了,你愁么子勁?莫要這樣發愁,過上兩三天,咱們再過來看一下情況,說不定明伢子還真會好一些呢。」
羅秀清想著父親走了大半天路,心情又不好,就要找個好一些飯館吃頓飯。
可是,來到一家大一些飯館前面,一看價目表,父親二話不說轉身就出來了。於是,他們就來到了一家小飯館裡。
正值大中午,飯館裡坐滿了人,幾乎沒有空座位。
羅秀清就走到開票窗口站隊。
可是,父親朝著牆上貼的價目表看了一眼,急忙拉著羅秀清出了飯館,說,「你看到了沒?這飯館裡的飯菜好貴呢。」
羅秀清曉得父親怕花錢,說,「你要是怕花錢,我們一人吃碗光頭面好了。」
因為光頭面最便宜,一碗麵才只要一角錢。
可父親卻說,「要不,你就吃上一碗麵,我不餓,不想吃飯。」
羅秀清皺起眉頭說,「我們早上出門時就沒得吃飯,走了大半天的路,早就餓了,要是還不吃飯,再往回走上三四個小時的路,只怕走到半路就走不動了。」
剛才,她還吃了一點飯,可是,父親還在餓著肚子。
可父親還是說,「我真正是不餓。」
見父親堅持不肯進飯館,羅秀清只好說,「那我們就回家吃吧。」說著,就餓著肚子跟在父親身後朝回走。
走到一家賣饅頭的小餐館門前,羅秀清掏出一角錢,買了兩個饅頭,給了父親一個。
於是,兩人一邊走著一邊吃著離開了縣城。
出了縣城,過了羅江,兩人一前一後走在江堤上,看著父親那滿腹憂愁的樣子,羅秀清就想父親好是可憐,人才四十多一些,腰背已經有點駝了,人也顯得好蒼老。
沒辦法,當農民的都是這樣,平常就辛勞可憐,要是再遇到家裡有人生病或遇到災難,那簡直是無法承受。
這讓她更加深切地感受和理解父母為何一直要她嫁給城裡人,莫要再當農民。
那個饅頭本身就不大,又好虛,吃到肚子裡,就沒得頂飢。
所以,在羅江大堤上走了一段路,羅秀清就有些餓得走不動了,而且,頭在發昏,身子發虛。
父親雖然也餓得厲害,可是,他的腳步卻是越走越快,讓羅秀清都有些跟不上。
直到下午四點來鍾,他們終於回到了家。
一進到屋,就見秀英餓著肚子坐在堂屋裡等著他們。
可是,見他們兩手空空地回來了,沒得給她帶來任何吃的東西,非常失望地把嘴噘得老高,嚷著說,「餓死我了,我要吃飯。」
父親本來心情不好,聽二女兒對他說這話,便把眼睛瞪得跟牛蛋一般,大聲地吼道,「吃你個死呦,沒見你弟弟病成了那樣,沒得把大人愁死?」
秀英見父親發這大的火,嚇得跑回到了自己的房間裡躲了起來。
羅秀清就趕緊燒火做飯。
在接下來的兩天裡,羅秀清和父親一直在等著明伢子病情的消息,可是,陳杰再也沒打來電話。
羅父這兩天沒得上工,在屋裡坐臥不寧,寢食不安,幾次跑到大隊部找女兒問情況,可是,一聽說陳杰沒得來電話,就感到好擔心好失望,說,「小陳伢子為何再也沒得來電話?」
羅秀清就對父親說,「沒得消息就說明情況沒得變化。」
可是父親根本聽不進去,說,「他說你弟弟還沒得脫離危險,都過了兩天了,難道還沒得脫離危險?不行,我要去醫院看看,不去醫院,我心裡老是不安。」
聽著父親這話,羅清秀決定和父親一起去縣城醫院看望一下。
第二天早上,羅秀清早飯都沒得吃,就回到了家裡,見父親正在吃飯,就問,「爸呀,你借了好多錢?」
父親說,「借了一百五十元錢。」
羅秀清說,「只怕這點錢不夠用。」因為她感覺這次明伢子的病情很重。
父親說,「我跑了好幾家,才借到了這些錢。」
羅秀清說,「這次陳杰家給咱們家幫了好大的幫,要給他家送些東西表示一下。」
父親說,「我搞了兩隻雞,放在廚房裡,一會走時帶著去。」
父親見她來得早,就問,「你還沒得吃飯吧?」
羅秀清說,「沒得吃。」
父親就說,「你吃點飯再走。」
羅秀清說,「不吃了,咱們早點走。」
父親把碗裡的飯吃了幾口就放下了碗,說,「咱們現在就走。」
說著,就叫著,「英妹子,我和你姐姐去縣醫院看你弟弟了,屋裡的事你招呼好。」
羅秀英說,「曉得了。」
羅秀清把書包一背,先出了門。
父親進到廚房裡把那兩隻雞拎著跟在了後面。
兩人一口氣走了二十多里路,來到了歸義街頭的渡口前。
這時,太陽升到了半天空上,可以看到縣城工廠那高大的煙囪在冒著煙。
父親對羅秀清說,「城裡人就是好呦,不論是看病,還是上學都比農村方便得多。如果咱屋裡是縣城人,明伢子去醫院就不會遭好大的難,耽擱這麼久。」
羅秀清不喜歡聽這種話,就沒好氣地說,「要是咱家屋裡是縣城人,只怕明伢子也不會生這場大病。」
兩人一路打聽著來到了縣醫院,進到醫院裡,很快就找到了急救室。
推開急救室的門,就見急救室只有母親一人,弟弟正躺在床上打著吊針。
羅秀清進到急救室,看著母親頭髮散亂,衣服起皺,面色憔悴,跟變了一個人似的,就一下拉著母親的手說,「媽呀,你這兩天好辛苦呢。」
母親嘆著氣說,「我辛苦沒關係,只是明伢子的病一點都好不了,讓我好心焦。」
羅秀清就問,「明伢子的病情如何?」
母親一邊抹著眼淚一邊說,「明伢子雖說被搶救過來了,可是,這幾天醫院每天都要下一次病危通知,醫生說醫院已經盡了全力,如果明伢子還不能好,就沒得辦法了。」
父親一聽,當即也哭了起來,說,「這該如何搞呢?」
這時,那位女護士進來了,見到羅父穿著一身農民裝束,手上拎著兩隻雞,就大聲地嚷道,「出去,出去,什麼東西就往這裡帶。」
說著,就讓羅父拎著兩隻雞趕緊出去,然後,把門一關,對羅秀清說,「急救室里不許進人。」
羅秀清對女護士客氣地說,「我們從好遠的地方來看病人,我跟我媽說上一會話就走。」
女護士說,「你們從農村來,把什麼東西都往這裡帶,這是醫院不允許的。」
羅秀清說,「我曉得了。我爸他是第一次來醫院,不懂得規矩。」
女護士說,「急救室里不讓進人,你不能在裡面待得太久。」
羅秀清說,「曉得了。」
見那女護士出去了,羅秀清就問母親,「到底是么子病,醫院都治不了?」
母親說,「是急性敗血症。」但她不敢把致病原因說出來,因為她怕萬一明伢子有了個三長兩短,她擔當不起責任。
羅秀清說,「是敗血症,又不是癌症,為何就治不了?」
母親說,「不曉得。」
羅秀清感嘆地說,「這大的縣醫院都看不了明伢子的病,要是那天晚上,真是把明伢子送到了公社衛生院,只怕明伢子早就沒命了。」
母親也說,「醫生說了,要是明伢子再晚上兩個小時,就沒得辦法救了。」
羅秀清問母親,「陳杰呢?」
母親說,「醫生昨天說能用的藥都已經用過了,也沒得見明伢子好起來,就讓我們給明伢子多買些水果和西瓜吃,看看效果如何。可是,汨羅縣城就沒得賣水果的,所以,陳杰今天一早就去了長沙給明伢子買水果去了。」
羅秀清說,「他何時能回來?」
母親說,「我哪曉得,我都沒得坐過火車,只怕是到下午才能回來。」
羅秀清又問,「明伢子這病這麼嚴重,只怕要花不少錢吧?」
母親說,「來醫院那天讓交一百五十元錢。我沒得帶那麼多的錢,是陳杰從他媽那裡拿來的錢,把費用交了。」
羅秀清從書包里拿出父親借來的一百五十元錢給了母親,說,「這錢你先還給陳杰。」
母親接過錢,放進了衣兜里。
羅秀清又轉過身來看了看弟弟。
明伢子靜靜地躺在床上熟睡,掛著的吊瓶在一滴滴地流淌著。
看著弟弟的臉色發黃,人還顯得很虛弱。
她用手朝著弟弟的額頭摸了摸,感覺還是有點發燙,只是沒得那天晚上那麼燙手。
母親說,「今天醫生給他量體溫,說他的高燒還是退不下來。」
羅秀清問母親,「你晚上是在哪裡睏覺?」
母親指著旁邊的空床說,「這床上要是有病人,我就趴在明伢子的床邊睡著,這兩天那床上沒得人,我就睡在那張床上。」
本來,父親想進到急救室,可是,那位女護士嫌父親穿得邋遢,還拎著兩隻雞,就不讓父親進去。
所以,父親只好坐在門外的長椅上,把兩隻雞塞在椅子下面,怕讓醫生們看到了趕他走。
他見羅秀清從急救室里出來了,就說,「這兩隻雞如何辦?」
帶來的兩隻雞是要送給陳杰家表示感謝,可是,陳杰去了長沙,所以,這兩隻雞就不曉得該如何送出去。
羅秀清又進到了急救室,問母親,「你中午如何吃飯?」
母親說,「只怕陳杰的弟弟會來送飯。」
羅秀清就出來對父親說,「我們只好等陳杰的弟弟來送飯時,再把這雞讓他弟弟帶回去。」
父親說,「要的。」
兩人坐在急救室外面的長椅上等著。到了十二點半鐘,就見有個高個子中學生提著飯盒進到了急救室。
羅秀清也進到了急救室,見陳杰的弟弟把送來的飯打開,讓她母親吃,就對那伢子說,「你是陳杰的弟弟。」
那伢子說,「是的。」
羅秀清說,「我弟弟病重住院,讓你們家費了好大的心思,操了好大的心。我爸從家裡帶來了兩隻雞,放在椅子下面,你一會帶著回去,向你媽和你哥表示感謝。」
那伢子說,「好。」
送來的飯是米飯,辣椒炒肉和紅燒茄子。
母親說她吃不完,非要讓羅秀清吃一些。
羅秀清說,「你吃吧,一會我和我爸一起去街上吃。」
可是,母親非要讓她吃一些。
她早上沒得吃飯,又走了一早上的路,早就餓了。
於是,她用裝菜的飯盒,把菜倒在母親的飯盒裡,把米飯裝了一些,就吃了起來。
羅秀清問陳杰的弟弟,「你上高中了吧?個子好高。」
陳強說,「我才上初二。」
羅秀清說,「你以後要比你哥哥的個頭還要高。」
陳強說,「可能吧。」
接著,她又問,「你哥哥去長沙,何時能回來?」
陳強說,「好像在長沙三點鐘有趟車,到汨羅就差不多四點半了。」
吃完飯,羅秀清要把飯盒洗一下,可是,陳強說,「你不用刷,回去我刷。」
說著,提著飯盒就要離開。
羅秀清出門,把椅子下的那兩隻雞拎了出來,給了陳強,說,「給你媽說,我們家會永遠感謝你們家。」
陳強說,「你們太客氣了。」
陳杰的弟弟離開後,羅秀清對母親說,「陳杰可能下午四五點鐘才能回來,要不,我們就等見了陳杰再回去?」
母親不放心地說,「你等他回來,再往回走,天就黑了。孩子們都在屋裡等著你們。」
父親在門外說,「要不,我就不回去了。」
母親說,「你不回去,在哪睡覺?」
父親說,「就在外面的長椅子上睡。」
母親說,「不行,兩個孩子還在屋裡,沒得人管。」
羅秀清就對父親說,「咱們還是回去,過上兩天再來。」
父親覺得這樣也行,就說,「要的。」
於是羅秀清跟母親告辭,「媽,我們就走了,你再辛苦一下。不行,再過兩天,我來替你看護明伢子,你就休息上兩天。」
母親說,「莫要這樣麻煩,你還要開廣播呢。」
父親也對母親說,「有么子事,就讓陳杰打電話過來。」
母親說,「曉得了,你們快去吃飯吧。」
出了醫院,看著父親滿面憂愁的樣子,羅秀清曉得父親是在擔心明伢子的病情,就對父親說,「愁么子愁?就是把你的頭髮愁白了,也沒得用。」
父親不住地嘆著氣說,「明伢子如何生了這種病?萬一有么子不好,讓我和你媽如何往下活呀?」
羅秀清說,「醫生又沒得說明伢子已經沒得辦法醫治了,你愁么子勁?莫要這樣發愁,過上兩三天,咱們再過來看一下情況,說不定明伢子還真會好一些呢。」
羅秀清想著父親走了大半天路,心情又不好,就要找個好一些飯館吃頓飯。
可是,來到一家大一些飯館前面,一看價目表,父親二話不說轉身就出來了。於是,他們就來到了一家小飯館裡。
正值大中午,飯館裡坐滿了人,幾乎沒有空座位。
羅秀清就走到開票窗口站隊。
可是,父親朝著牆上貼的價目表看了一眼,急忙拉著羅秀清出了飯館,說,「你看到了沒?這飯館裡的飯菜好貴呢。」
羅秀清曉得父親怕花錢,說,「你要是怕花錢,我們一人吃碗光頭面好了。」
因為光頭面最便宜,一碗麵才只要一角錢。
可父親卻說,「要不,你就吃上一碗麵,我不餓,不想吃飯。」
羅秀清皺起眉頭說,「我們早上出門時就沒得吃飯,走了大半天的路,早就餓了,要是還不吃飯,再往回走上三四個小時的路,只怕走到半路就走不動了。」
剛才,她還吃了一點飯,可是,父親還在餓著肚子。
可父親還是說,「我真正是不餓。」
見父親堅持不肯進飯館,羅秀清只好說,「那我們就回家吃吧。」說著,就餓著肚子跟在父親身後朝回走。
走到一家賣饅頭的小餐館門前,羅秀清掏出一角錢,買了兩個饅頭,給了父親一個。
於是,兩人一邊走著一邊吃著離開了縣城。
出了縣城,過了羅江,兩人一前一後走在江堤上,看著父親那滿腹憂愁的樣子,羅秀清就想父親好是可憐,人才四十多一些,腰背已經有點駝了,人也顯得好蒼老。
沒辦法,當農民的都是這樣,平常就辛勞可憐,要是再遇到家裡有人生病或遇到災難,那簡直是無法承受。
這讓她更加深切地感受和理解父母為何一直要她嫁給城裡人,莫要再當農民。
那個饅頭本身就不大,又好虛,吃到肚子裡,就沒得頂飢。
所以,在羅江大堤上走了一段路,羅秀清就有些餓得走不動了,而且,頭在發昏,身子發虛。
父親雖然也餓得厲害,可是,他的腳步卻是越走越快,讓羅秀清都有些跟不上。
直到下午四點來鍾,他們終於回到了家。
一進到屋,就見秀英餓著肚子坐在堂屋裡等著他們。
可是,見他們兩手空空地回來了,沒得給她帶來任何吃的東西,非常失望地把嘴噘得老高,嚷著說,「餓死我了,我要吃飯。」
父親本來心情不好,聽二女兒對他說這話,便把眼睛瞪得跟牛蛋一般,大聲地吼道,「吃你個死呦,沒見你弟弟病成了那樣,沒得把大人愁死?」
秀英見父親發這大的火,嚇得跑回到了自己的房間裡躲了起來。
羅秀清就趕緊燒火做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