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成斐撫定漠北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聽著李虎的話語,花虎做出反駁:「母親,我沒有那麼急功近利,沒想著一下子就把府兵制挖掉剷除,不說兵戶制在我國有著悠久歷史,伴隨徐唐兩朝千載。便是我等都算作兵戶一員,但是母親允許府兵戶這樣做,是在……」

  「虎兒,若想保留府兵戶,這種偷奸耍滑的事情必須嚴懲。可若想改變,這種偷奸耍滑則需放任,需要引導著去變,引導著他日要改變時,府兵不會拒絕。」

  李虎嚴肅說道:「把兵戶制改成義務兵制,第一步要找一個過渡,過渡是為了調劑和適應,所以要先嘗試把兵制改到募兵制上……即使虎兒不提吾也會提的,府兵王朝初期尚可卻難以持久,一來田地二字不能解決,二來府兵免稅許多府兵戶已經發家致富,難免後代有了惰性不堪用,三來疆域擴大指望府兵鎮戍和長期作戰不現實,時間會讓府兵戰力逐漸退化。所以兵制要變但不能急,先變成募兵滿足未來五十年的需求,然後慢慢調整。吾說了這麼多,你可明白?」

  花虎點頭:「明白了,母親深謀遠慮,是孩兒考慮不周。」

  旋即又道:「那麼既然是要放任,不如定成制度,府兵戶不想戍邊拿錢抵戍期,權當是種變相的稅,募兵的錢和軍餉就從這裡面出。」

  李虎點頭,似乎好像漢朝時候就這樣幹過吧,忘記了。

  「好了不說這些,草原是什麼情況,通遼都護府下轄的草原城池領地,我唐能站的住腳嗎?」

  花虎答道:「鍾金沒有異常,西門商會價格公道,蒙古牧民樂意交易貨物。這樣看來控制草原應該不算困難,但蒙古人自有蒙古人的驕傲在,想令其心服非一朝一夕的功夫。此外鍾金按照我唐派出要員的指導已經收穫一茬土豆,她占著通遼城絕大多數水澆地,現在是能放牧能耕種,加上穩定商道的貨物,相信這些足以促使她在通遼都護府定牧了。」

  「也會促使鍾金的力量迅速壯大,不過無傷大雅。」李虎淡淡說道。

  都什麼年代了,燧發槍線列步兵了哎,蒙古鐵騎縱橫天下那是老黃曆,十六世紀末十七世紀初的蒙古騎兵,斡羅斯、哈薩克、昔班尼、波斯、葉爾羌……一大幫子都能拿捏拿捏,也就欺負欺負天竺三哥,嘎兒蛋是蒙古騎兵最後輝煌,可他不是純種蒙古人嘿嘿。就算把鍾金養肥了,養得白白胖胖臉蛋不停往外漏油,一出手能拿出十萬鐵騎,那又如何。

  初代機關槍又不是特別難造,只是相對難造罷了。

  「漠北諸部是什麼態度,可願臣服?漠北草原離我們鞭長莫及,可若連臣從都不肯,就是在逼吾興刀兵塗炭生靈,金剛怒目了。」李虎問道。

  花虎答道:「成斐那邊進展順利,我離開前漠北事情處置差不多了,估計捷報要到了。」

  …………

  洛陽城裡軍師府,一封軍報連續從西府和帥府轉來,老將軍范虎閱罷爽朗大笑,隨即朗聲公布。

  「諸位,漠北大捷,我軍大勝,漠北諸部降伏,至此草原南北均告平定!漠南漠北都是我大唐的草原!」

  范虎把軍報遞下去傳閱,內容都是簡單概述,眾人看後頷首不斷。雖說只是一場軍事遊行,外喀爾喀的領主們臣服頭銜入了大唐,併入的不徹底完全源於鞭長莫及四個字,離得太遠了。但漠北草原和漠南草原有什麼區別,都是草原漠北還冷,能在通遼種土豆把東蒙諸侯定牧了固定化,到漠北可以嗎?

  說破了大天,無非是鞭長莫及、戰略重心不在草原、漠北苦寒交通不便等等,名義入伙就行了,都護府暫時不設了……差你漠北幾隻羊的稅錢?

  名義上的外喀爾喀大汗被斬,諸部損失慘重,李虎本著趁你病要你命,還有一事不勞二主的想法點了成斐的將,你先別回國呢。以這員李虎孫輩年芳十七的女將為主帥,統帥兩千唐騎,徵調朝漢蒙族女真騎兵,全權負責平定漠北事宜。

  詔書下達,兩千唐騎隨同詔書一起來襄平聽令,成斐奉詔立即調兵。彼時花虎還在養傷休息,在成斐的請求下遠征軍增添兩千朝鮮騎兵,隨後再添白山黑水都護府五百女真騎兵,合上成斐自己的五百家臣騎兵團,合計五千騎北出昌黎郡奔赴通遼都護府。

  漠北之戰成斐擒斬雙王揚威草原,之前被俘的外喀爾喀人願意投降做成斐的家奴,隨同征戰的蒙古人有很多被成斐折服的,願意改換門庭追隨。這兩批人攏共有五百之多,全是能騎善射的騎兵,認準了成斐就投她,屬於非她不嫁這種。按制度來說大唐允許保有一定程度的私兵家臣,但五百騎的家臣規模太超脫了,收繳大小諸侯兵權後就沒有這麼多私兵的。最後李虎拍板特事特辦,給自己孫女開個小門,讓成斐成為大唐獨一份的蠍子屎。

  自然而然,單憑成斐肯定養不起五百騎兵,理所當然的編成一個獨立騎兵團,大唐朝廷出錢糧養了。

  五千騎來到通遼,匯合鍾金提供的三千騎和奈曼等部一起出的兩千騎,遠征軍騎兵數擴充到萬騎。成斐率軍自通遼北上,奔馳在大興安嶺的群山,走河谷進入呼倫貝爾,再匯合科爾沁、鄂溫克、鄂倫春等族兩千戰士,一萬兩千人沿著熟悉的臚朐河谷,闖入漠北草原。

  看陣容或許會問,為什麼沒有遼東漢騎呀?成斐故意沒有召喚遼東漢騎參與行動,委實是遼東漢騎太坑了。李家扣扣搜搜色厲膽薄,讓李成梁出個人好懸要了花虎小命,好懸讓三軍主帥臨出征前四仰八叉岔著手腳死野地里。付出巨大代價派出的騎兵直接迷路,一千騎兵迷路迷死了大半,成斐可不敢用遼東漢騎,太坑了。

  這傢伙,要三千騎兵來,掉隊迷路死五百,誤落山崖死五百,誤飲髒水死五百,再有點別的事兒再死五百,乾脆路上自行崩潰解散算了。

  進入漠北草原,成斐沿河掃蕩部落,所過之處望風披靡。上次一萬五打兩千沒打過,這次來了一萬二怎麼打,況且外喀爾喀的大汗已經死了,各部連誰當大汗都沒爭個清楚,想聯合也聯合不起來。成斐不是來搶奪牧場、人口、牲畜,底線一條不碰各部那顏跪得飛快,皆願降,積極開通草原商道,開展貿易。

  於是漠北蒙古臣從,各部湊了湊派出七千人支援唐軍作戰,成斐便指揮近兩萬的大軍北上兵分兩路,一路行軍到斡難河,一路沿阿魯渾河向北進軍。兩軍在蘇武牧羊的北海大湖左近會師,逼降了不里牙惕人,在成斐嚴格命令下於北海湖西岸、昂可剌河南岸擇址,築不里牙惕城,方才引軍而還。

  至此大唐法理疆域向北延伸到極寒之地,以北海大湖、昂可剌河為界,若是不圖實際控制的話,整個北面的極寒雪原都可以畫進地圖裡。

  時光匆匆,歲月飛逝,待到太宗李政當國時,藉助鐵路的力量,方在漠北極北土地上正式設置漠北單于都護府(哈拉和林都護府)、丁零都護府、堅昆都護府,並與之後鮮卑都護府一道,豎起抵禦斡羅斯人百年東擴的堅固盾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