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府兵花錢找替班
特許休息一晚,第二天也不用早起,等早朝會開完了再來。反正大會提得都是小事情,曠了就曠了,沒啥大不了。
花虎承蒙這份恩典睡個懶覺,母女倆沐浴完畢換上嶄新的紫紅綢緞霓裳,不著紫袍官服更顯親近,乾乾淨淨拜謁君上。
牙牙學語的孩童一口一個祖母叫著,哄得李虎眉開眼笑,看過了孩子隔代親的溫情完,侍從帶著去找同齡玩伴,空間留給師徒or母女倆談論軍國大事。
「氣色紅潤,體態豐滿,步伐有力,身形利落,看來是恢復過來了,朝鮮地的泡菜養人吶。」李虎打量花虎一圈,該豐滿的被母乳脹大,該圓潤的也擺脫少女生澀的形狀,狀態恢復身體健康長鬆口氣,有心情打趣一句。
花虎咯咯一笑,在自己家非常放鬆的坐在李虎手邊,一雙雪白的玉足襪腳步伐輕快,優美的弧形只在眼前晃就能心曠神怡。
「母親別提泡菜了,朝鮮人的食物太匱乏也太單調,我有幸找到曾為朝鮮王效力的宮廷食官,呈上的食譜很少見新鮮蔬菜和肉類,各種泡菜、醃菜、鹹菜湊數,一頓飯十個盤子九個鹹菜,吃一天就膩口了。早餐一堆鹹菜,午餐一堆鹹菜和幾片肉,到晚餐把我吃吐。」花虎說道:「鍾金送來幾個蒙古庖廚,李成梁也送來兩個庖廚,簡直一代宗師的手藝,炙牛炙羊非常美味。」
「母親要換個口味嗎?」
李虎淡笑道:「傻孩子,你都有的吾會沒有嗎?宮裡唐菜的、漢菜的、蒙菜的、安南菜、南洋菜甚至泰西菜的庖廚都有,不過吾還是喜歡自己親自下廚。」
花虎點頭應和:「嗯嗯嗯,母親的廚藝是最好的,孩兒一直沒有忘記母親做的烤豬尾和醬油豬肘,好好吃。」
「好說,中午咱們就吃這些。你身體沒事了,下午陪娘田獵,去北部山里好好活動活動筋骨。」李虎說道:「要是有哪頭熊不開眼,就獵掉開一場全熊宴,熱鬧熱鬧。」
花虎聽了趕緊勸,狗熊一巴掌咱娘倆都得暴斃,別了別了,打點兔子啥的吧。
「來得路上,有沒有新奇的見聞,說給吾聽聽。」李虎主動提到。
「母親治下大唐一派欣欣向榮,沒有奇聞異事可講。」花虎說道。
「不過在來得路上,從關內北部到關西的商道很熱鬧,原先青芒貿易路線上車水馬龍,尤其到了大湖沿岸,船多到快趕上內海了。孩兒看到許多木料輸送,隨船的還有女真三都護府的特產品,但還是木材最多。聽商人說起,女真地來的木料很好易出手,好料子百斤十五貫錢,有的是人願意買來蓋房。」
花虎闡述道:「設立女真三都護後,母親下詔頒行《海內禁絕樵採令》,是為了今日這般給女真三都護一條發財的路子,讓女真的領主們嘗到甜頭,心甘情願的效忠追隨大唐。」
「就像母親當初寬待賀縣,教會他們種植菸草,兵不血刃的拿下這塊最最令人頭疼的領地。」
李虎笑笑:「女真地森林太多,想要開墾成農田伐木是肯定的,吾不過順勢而為了,不值一提。」
「不過虎兒……在說起這件事之前,你先和吾說說戍邊府兵的狀況,府兵離鄉戍邊域外,可有生出亂子?只說朝鮮衛戍軍即可。」
花虎聽後認真作答:「母親,朝鮮衛戍軍七團戰兵一萬人滿編滿員,其中有兩團線列步兵分別鎮守義縣和昌黎,其餘五團均在漢城。一萬府兵將士在當地有摩擦,事關軍法的均按軍法處置,可很多犯了軍法的……經拷問詳查不是府兵。」
李虎並不意外:「西府和帥府都有相關公文呈奏,府兵家庭出錢僱傭他人當兵頂替戍邊一事吾知道,是吾默許府兵家庭這樣做的,故而有司沒有做出處罰。」
花虎不解:「軍役徵召竟然敢不去?大唐一統天下才幾年,府兵居然敢不去承擔軍事義務,只享受經濟的特權福報?府兵戶居然敢這麼偷懶懈怠了?混蛋!」
「母親,府兵發生這種事情必須嚴懲不貸,若是放任下去勢必引得其餘府兵戶跟風,長此以往只怕我唐府兵的戰力還不如之前的舊軍吶!」花虎急忙說道:「混蛋!竟然敢做冒名頂替的事情,真是天下一統戰亂平息,就丟掉武人的操守了嗎!」
「這樣的府兵戶和明國的衛所戶、朝鮮的兩班戶有什麼區別?身為武者自甘墮落,墮落的像府兵兩班懦弱的和豬一樣,無法饒恕!高定大人呢?請高定大人好好收拾收拾這些兔崽子!武者的榮譽全被金錢腐蝕了?!」
花虎很憤怒,李虎抬手示意她停,最後直接上手把她給按著坐下。
「你與政兒的意見如出一轍,政兒也是這樣的想法,被吾拒絕了。」李虎失笑道:「為此又吵了一架,這個臭小子啊,快把桌子砸塌了。」
「母親……」
「虎兒,凡事都要兩面性,不如換個角度看。」
「哈?」
花虎一愣,換個角度看?怎麼看?坐視蔓延蔓延,蔓到府兵徹底沒法用了,把府兵制廢除?
「虎兒,這是個好機會。」李虎說罷從抽屜里拿出花虎寄來的某封信,看到信花虎立刻明悟,聽課受教。
「虎兒,天下已定,朝野內外對改革已經並不迫切,這種不迫切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加劇。可即便是這樣,軍制的改革仍要循序漸進,不能圖一時之快而一步到位,這樣只會引起強烈的不滿和反對。」李虎耐心說道:「明國的歷史上有些人……不,是很多人的改革,都提倡都在用下猛藥的方式來改革,所謂猛藥治頑疾,卻不知道猛藥吃一次是會被藥死的。這些人王安石也好張居正也罷,無一例外事前並無溫水煮蛙潤物細無聲,都是事到臨頭熱水下油鍋,怎麼可能不會炸了。」
「虎兒試想,當下府兵尚且堪用於國有裨,驟然出手廢除兵戶制改用全民義務兵制,會引發多大亂子,需要用刺刀殺死多少人才能推下去?一萬?十萬?二十萬?」
「到時一句過河拆橋的評價,都是最輕微最溫柔的。」
李虎說著不自覺想起一段很久很久的往事,當時沒事刷手機,看到無數給人洗白鳴冤的段子,只覺非常好笑。
朱八八過河拆橋屠殺功臣,殺得功臣集團幾乎絕戶,一點利益不與功臣分享,更不會和百姓分享,全給自家的好大兒們,真正視天下為私產馭百官如家奴。這麼個東西鳴冤叫屈,知不知道朱八八時代衛所兵戶就開始逃亡,衛所制度在朱八八活著時候就受到挑戰。
其他的不能說,差點等於三日凌空光之國的從丹東來吃廣東菜等等雜七雜八事兒,反正上網別帶腦子,只管點讚完事兒。
花虎承蒙這份恩典睡個懶覺,母女倆沐浴完畢換上嶄新的紫紅綢緞霓裳,不著紫袍官服更顯親近,乾乾淨淨拜謁君上。
牙牙學語的孩童一口一個祖母叫著,哄得李虎眉開眼笑,看過了孩子隔代親的溫情完,侍從帶著去找同齡玩伴,空間留給師徒or母女倆談論軍國大事。
「氣色紅潤,體態豐滿,步伐有力,身形利落,看來是恢復過來了,朝鮮地的泡菜養人吶。」李虎打量花虎一圈,該豐滿的被母乳脹大,該圓潤的也擺脫少女生澀的形狀,狀態恢復身體健康長鬆口氣,有心情打趣一句。
花虎咯咯一笑,在自己家非常放鬆的坐在李虎手邊,一雙雪白的玉足襪腳步伐輕快,優美的弧形只在眼前晃就能心曠神怡。
「母親別提泡菜了,朝鮮人的食物太匱乏也太單調,我有幸找到曾為朝鮮王效力的宮廷食官,呈上的食譜很少見新鮮蔬菜和肉類,各種泡菜、醃菜、鹹菜湊數,一頓飯十個盤子九個鹹菜,吃一天就膩口了。早餐一堆鹹菜,午餐一堆鹹菜和幾片肉,到晚餐把我吃吐。」花虎說道:「鍾金送來幾個蒙古庖廚,李成梁也送來兩個庖廚,簡直一代宗師的手藝,炙牛炙羊非常美味。」
「母親要換個口味嗎?」
李虎淡笑道:「傻孩子,你都有的吾會沒有嗎?宮裡唐菜的、漢菜的、蒙菜的、安南菜、南洋菜甚至泰西菜的庖廚都有,不過吾還是喜歡自己親自下廚。」
花虎點頭應和:「嗯嗯嗯,母親的廚藝是最好的,孩兒一直沒有忘記母親做的烤豬尾和醬油豬肘,好好吃。」
「好說,中午咱們就吃這些。你身體沒事了,下午陪娘田獵,去北部山里好好活動活動筋骨。」李虎說道:「要是有哪頭熊不開眼,就獵掉開一場全熊宴,熱鬧熱鬧。」
花虎聽了趕緊勸,狗熊一巴掌咱娘倆都得暴斃,別了別了,打點兔子啥的吧。
「來得路上,有沒有新奇的見聞,說給吾聽聽。」李虎主動提到。
「母親治下大唐一派欣欣向榮,沒有奇聞異事可講。」花虎說道。
「不過在來得路上,從關內北部到關西的商道很熱鬧,原先青芒貿易路線上車水馬龍,尤其到了大湖沿岸,船多到快趕上內海了。孩兒看到許多木料輸送,隨船的還有女真三都護府的特產品,但還是木材最多。聽商人說起,女真地來的木料很好易出手,好料子百斤十五貫錢,有的是人願意買來蓋房。」
花虎闡述道:「設立女真三都護後,母親下詔頒行《海內禁絕樵採令》,是為了今日這般給女真三都護一條發財的路子,讓女真的領主們嘗到甜頭,心甘情願的效忠追隨大唐。」
「就像母親當初寬待賀縣,教會他們種植菸草,兵不血刃的拿下這塊最最令人頭疼的領地。」
李虎笑笑:「女真地森林太多,想要開墾成農田伐木是肯定的,吾不過順勢而為了,不值一提。」
「不過虎兒……在說起這件事之前,你先和吾說說戍邊府兵的狀況,府兵離鄉戍邊域外,可有生出亂子?只說朝鮮衛戍軍即可。」
花虎聽後認真作答:「母親,朝鮮衛戍軍七團戰兵一萬人滿編滿員,其中有兩團線列步兵分別鎮守義縣和昌黎,其餘五團均在漢城。一萬府兵將士在當地有摩擦,事關軍法的均按軍法處置,可很多犯了軍法的……經拷問詳查不是府兵。」
李虎並不意外:「西府和帥府都有相關公文呈奏,府兵家庭出錢僱傭他人當兵頂替戍邊一事吾知道,是吾默許府兵家庭這樣做的,故而有司沒有做出處罰。」
花虎不解:「軍役徵召竟然敢不去?大唐一統天下才幾年,府兵居然敢不去承擔軍事義務,只享受經濟的特權福報?府兵戶居然敢這麼偷懶懈怠了?混蛋!」
「母親,府兵發生這種事情必須嚴懲不貸,若是放任下去勢必引得其餘府兵戶跟風,長此以往只怕我唐府兵的戰力還不如之前的舊軍吶!」花虎急忙說道:「混蛋!竟然敢做冒名頂替的事情,真是天下一統戰亂平息,就丟掉武人的操守了嗎!」
「這樣的府兵戶和明國的衛所戶、朝鮮的兩班戶有什麼區別?身為武者自甘墮落,墮落的像府兵兩班懦弱的和豬一樣,無法饒恕!高定大人呢?請高定大人好好收拾收拾這些兔崽子!武者的榮譽全被金錢腐蝕了?!」
花虎很憤怒,李虎抬手示意她停,最後直接上手把她給按著坐下。
「你與政兒的意見如出一轍,政兒也是這樣的想法,被吾拒絕了。」李虎失笑道:「為此又吵了一架,這個臭小子啊,快把桌子砸塌了。」
「母親……」
「虎兒,凡事都要兩面性,不如換個角度看。」
「哈?」
花虎一愣,換個角度看?怎麼看?坐視蔓延蔓延,蔓到府兵徹底沒法用了,把府兵制廢除?
「虎兒,這是個好機會。」李虎說罷從抽屜里拿出花虎寄來的某封信,看到信花虎立刻明悟,聽課受教。
「虎兒,天下已定,朝野內外對改革已經並不迫切,這種不迫切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加劇。可即便是這樣,軍制的改革仍要循序漸進,不能圖一時之快而一步到位,這樣只會引起強烈的不滿和反對。」李虎耐心說道:「明國的歷史上有些人……不,是很多人的改革,都提倡都在用下猛藥的方式來改革,所謂猛藥治頑疾,卻不知道猛藥吃一次是會被藥死的。這些人王安石也好張居正也罷,無一例外事前並無溫水煮蛙潤物細無聲,都是事到臨頭熱水下油鍋,怎麼可能不會炸了。」
「虎兒試想,當下府兵尚且堪用於國有裨,驟然出手廢除兵戶制改用全民義務兵制,會引發多大亂子,需要用刺刀殺死多少人才能推下去?一萬?十萬?二十萬?」
「到時一句過河拆橋的評價,都是最輕微最溫柔的。」
李虎說著不自覺想起一段很久很久的往事,當時沒事刷手機,看到無數給人洗白鳴冤的段子,只覺非常好笑。
朱八八過河拆橋屠殺功臣,殺得功臣集團幾乎絕戶,一點利益不與功臣分享,更不會和百姓分享,全給自家的好大兒們,真正視天下為私產馭百官如家奴。這麼個東西鳴冤叫屈,知不知道朱八八時代衛所兵戶就開始逃亡,衛所制度在朱八八活著時候就受到挑戰。
其他的不能說,差點等於三日凌空光之國的從丹東來吃廣東菜等等雜七雜八事兒,反正上網別帶腦子,只管點讚完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