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東路義軍覆淮西(恢復更新)
萬曆十七年開春,農人開始在田野里忙碌,李華梅早已點將出征,率領本部三萬步騎精銳和兩萬浙江、福建、廣東、安南新兵輔卒離開杭州進駐蘇州,又在劉家港登船過江進入通州,向西行軍過泰州進揚州,自認聰明的避開鎮江前線明軍哨探,隱蔽蹤跡。
三月二十八,匯合揚泰鎮總兵官、江北提督李驍兵團,兩軍合兵一處,全軍休整一夜。次日天明九萬大軍浩蕩出城,馬步三軍旌旗獵獵,甲光耀日氣勢恢弘,士卒雄壯戰馬膘肥,將佐如雲麾蓋如雨。步卒皆穿胖紅襖,或持長槍或綽長刀,或執刀牌或引強弓鳥銃。補充兵外罩紙甲亦或布面甲,頭頂荷葉勇字兜帽,穿履;精銳戰兵皆配札甲鎖子甲,頭戴鐵製兜帽盔纓鮮艷,穿鐵網裙和網褲,步伐前進甲葉莎莎晃動,足穿鐵網靴。馬兵亦然,穿對襟紅襖,全員都配鐵甲鐵盔,札甲、鎖子甲、高級貨山紋將鎧均有。
這樣一支天兵從揚州數座城門走出,俯瞰之下如百川入海般匯成龐大赤紅陣列,昂揚威武的向西前進,引得無數揚州百姓駐足觀看,一人開口轉眼就是陣陣叫好。
這才是天兵該有的風采!
李驍兵團在編三萬甲兵,一年之期他做到了滿編滿員。此戰李驍兵團除邵伯參將牛一達五千兵、銅山參將劉興善三千兵、儀真參將高率虔兩千兵未動外,其餘兩萬戰兵並兩萬淮東輔兵全員出動,合上李華梅本部五萬步騎足足九萬人馬。若是算上策應的鎮江兵團和江西援軍兩萬贛兵,為了這一戰李華梅出動實打實的十二三萬大軍,依照大明自古傳下來的傳統,號稱一句雄兵三十萬不為過。
貔貅之眾就在周遭,指揮這樣一支雄壯的虎狼之師,李華梅非常的舒服,非常的得勁。
哪怕是二妹的唐軍,精兵猛將也不過如此了吧……
確實,比拼披甲率唐軍連你一根手指頭都沒有。
有這樣一支強大的軍隊在,戰局發展的十分順利,李華梅軍首戰告捷攻克六合。六合守軍不過千餘人,隸屬在浙直提督、右協揚泰督標鎮張臣麾下,前年張臣鳳陽慘敗,揚泰督標鎮損失慘重,武昌鎮總兵更是被打掉。王崇古重組督標鎮,揚泰武昌兩鎮的殘兵編入麾下,改鎮滁州所以滁州也貢獻了一點青壯當兵,隨後收攏的潰兵編入,又編了不少江淮新兵,總算是將督標鎮兵數恢復到了兩萬五千人。
不過編制雖然填滿,但九邊軍官骨幹戰死的沒剩幾個,新的督標鎮戰力遠不及舊督標鎮的萬分之一。
於是張臣這員邊軍虎將坐擁兩萬五千在編軍隊,在李華梅大軍的強力攻勢下先丟六合後丟江浦,三失全椒四受困於滁州,除了傳信搖人求援之外,竟只剩下籠城死守一途。
不過也正因兩萬多兵死守城池,讓滁州又成了一塊硬骨頭,等待翔緋虎來啃,再把虎牙咯出血。
回到栽進坑裡的地方,李華梅深感生理不適,這一次她不會再像上次的愚蠢。留下李驍兵團四萬大軍盯住張臣和長江,李華梅親率五萬大軍踏出清流關,穩健的過河先打定遠,再攻臨淮,然後是西北角的懷遠,剪除羽翼最後奪取鳳陽。
當然了,來的目的她沒有忘,派出許多哨探去尋找智多星尋求合作。
李華梅精銳軍團於4月29日踏過池河,並於5月2日十分順利的拿下定遠城。
江北明軍不敢戰,張臣被困滁州城,大軍所過皆得勝,橫掃千軍如卷席……戰事發展的非常順利,相信很快就能順順利利的拿下鳳陽城了。
…………
智多星認為自己很棒棒,手下三十六天罡上應星數,具是一等一的豪傑一等一的英雄,一等一的響噹噹的英雄好漢。麾下有數十萬義軍弟兄,人多勢眾,轉戰秦晉冀魯豫五省所向披靡,大戰官軍一場接一場,稱得上龍精虎猛龍騰虎躍,要多強有多猛。
坐擁北國如此虎狼之師,有著關西武人與河朔武人的雙重加持,打一個江南煙雨錦繡溫柔鄉,還不是手到擒來呀。
懷揣這種想法,智多星入淮後倒也連戰連捷,破鹿邑,下沈丘,克毫州,破蒙城……時而一記回馬槍拿下項城、太康、夏邑等處,當得起轉戰千里運動作戰的行家裡手。同樣也因轉戰淮西的勝果,裹挾也好自願也罷,智多星實力暴漲擁眾五六十萬,甚至是六七十萬。淮西大量百姓入伙,這片生活在黃泛區苦於黃河之苦、河工之苦一無所有的百姓,稱得上是上等優質兵源,最出名的莫過於朱八八的淮西兵了。
在如此利好於己的環境下,智多星承受缺糧的痛苦,為此他揮師百萬直衝鳳陽周邊,倒是不為刨墳只想要糧。
於是智多星一頭撞在了鐵板上。
有第一次被打鳳陽的教訓,明廷方面當然要吸取教訓補上短板,往軟肋上面焊鋼板了。
主政鳳陽周遭的文武都是精挑細選的人物,其中文臣之首的鳳陽巡撫便是在第一次鳳陽之戰中大放異彩的葉夢熊,因功從有名無實的浙江布政使兼浙直巡撫,升任鳳陽巡撫從二品。又因葉夢熊是文臣里的帥才,曉軍略言兵機,知兵善戰,加之鳳陽留守司兵馬一坨大便只能欺負欺負良善百姓的戰力,於是葉夢熊的巡撫後面得到加銜,是為『巡撫鳳陽等處地方贊理軍務』,給予了管理留守司兵力的權力。不過要是加上前綴,是個『總督漕運兼巡撫鳳陽等處地方贊理軍務』,把都御史拿走換個兵部尚書銜,那就妥妥一方帥臣正一品了。
武臣則是前文提過的黑曉了,黑老爺子的官職是鳳陽總兵,手底下有勇士營五千精兵,剛好歸在葉夢熊帳下節制,倆老頭相得益彰相輔相成。
鳳陽有個帥才的文臣,有個敢戰敢打不怕死的武臣,還有一支精銳坐鎮。在這麼一對組合面前,智多星的數十萬龐大的烏合之眾下場可知可見。
先是黑曉的五千精兵與一萬淮西新兵上陣迎敵,雙方在龍亢爆發大戰,人多的智多星打不過人少的黑曉。
隨後葉夢熊督軍在後,動員出三萬餘人舉著旗子來撐場面,不過戰鬥力是空氣,打頭陣的依然是黑曉部。
再之後葉夢熊搖人,搖來了甘肅總兵李魁、洮州總兵李國芳一兩萬關西精兵,猶如天神下凡義軍很快不是對手。明軍南北對進前後夾擊,關西精銳當老師傅,帶著淮西兵徒弟大開殺戒,殺得義軍人頭滾滾,膏了明軍刀鋒。有老兵帶著新兵爆發強大戰力,激戰八日大破智多星,身為盟主至少是個天魁星的智多星被擒斬首示眾。官軍一通殺戮,斬首十餘萬,義軍慘敗。
這不算完,李魁和李國芳乘勝追擊,仗著關西精銳馬多沿路追殺,義軍放下武器跪路旁乞降的也被殺,殺得鮮血接連染紅肥水、潁水、汝水,殺得斬首數以萬計,殺得明軍又一場酣暢淋漓大勝利。
智多星身死,他的野心與夢想都作鏡花水月,他的數十萬義軍死傷慘重也分崩離析。有的變換賽道,繼續流亡轉戰的;也有一路拼命南逃,鑽進了大別山里躲藏,苟延喘息的。
總之就是一句話:滎陽大會後實力最強的東路義軍,在淮西被官軍抓住,一戰覆滅。
而這一切發生的過快,又因戰亂兵災的緣故信息傳遞極慢,李華梅是一無所知。
三月二十八,匯合揚泰鎮總兵官、江北提督李驍兵團,兩軍合兵一處,全軍休整一夜。次日天明九萬大軍浩蕩出城,馬步三軍旌旗獵獵,甲光耀日氣勢恢弘,士卒雄壯戰馬膘肥,將佐如雲麾蓋如雨。步卒皆穿胖紅襖,或持長槍或綽長刀,或執刀牌或引強弓鳥銃。補充兵外罩紙甲亦或布面甲,頭頂荷葉勇字兜帽,穿履;精銳戰兵皆配札甲鎖子甲,頭戴鐵製兜帽盔纓鮮艷,穿鐵網裙和網褲,步伐前進甲葉莎莎晃動,足穿鐵網靴。馬兵亦然,穿對襟紅襖,全員都配鐵甲鐵盔,札甲、鎖子甲、高級貨山紋將鎧均有。
這樣一支天兵從揚州數座城門走出,俯瞰之下如百川入海般匯成龐大赤紅陣列,昂揚威武的向西前進,引得無數揚州百姓駐足觀看,一人開口轉眼就是陣陣叫好。
這才是天兵該有的風采!
李驍兵團在編三萬甲兵,一年之期他做到了滿編滿員。此戰李驍兵團除邵伯參將牛一達五千兵、銅山參將劉興善三千兵、儀真參將高率虔兩千兵未動外,其餘兩萬戰兵並兩萬淮東輔兵全員出動,合上李華梅本部五萬步騎足足九萬人馬。若是算上策應的鎮江兵團和江西援軍兩萬贛兵,為了這一戰李華梅出動實打實的十二三萬大軍,依照大明自古傳下來的傳統,號稱一句雄兵三十萬不為過。
貔貅之眾就在周遭,指揮這樣一支雄壯的虎狼之師,李華梅非常的舒服,非常的得勁。
哪怕是二妹的唐軍,精兵猛將也不過如此了吧……
確實,比拼披甲率唐軍連你一根手指頭都沒有。
有這樣一支強大的軍隊在,戰局發展的十分順利,李華梅軍首戰告捷攻克六合。六合守軍不過千餘人,隸屬在浙直提督、右協揚泰督標鎮張臣麾下,前年張臣鳳陽慘敗,揚泰督標鎮損失慘重,武昌鎮總兵更是被打掉。王崇古重組督標鎮,揚泰武昌兩鎮的殘兵編入麾下,改鎮滁州所以滁州也貢獻了一點青壯當兵,隨後收攏的潰兵編入,又編了不少江淮新兵,總算是將督標鎮兵數恢復到了兩萬五千人。
不過編制雖然填滿,但九邊軍官骨幹戰死的沒剩幾個,新的督標鎮戰力遠不及舊督標鎮的萬分之一。
於是張臣這員邊軍虎將坐擁兩萬五千在編軍隊,在李華梅大軍的強力攻勢下先丟六合後丟江浦,三失全椒四受困於滁州,除了傳信搖人求援之外,竟只剩下籠城死守一途。
不過也正因兩萬多兵死守城池,讓滁州又成了一塊硬骨頭,等待翔緋虎來啃,再把虎牙咯出血。
回到栽進坑裡的地方,李華梅深感生理不適,這一次她不會再像上次的愚蠢。留下李驍兵團四萬大軍盯住張臣和長江,李華梅親率五萬大軍踏出清流關,穩健的過河先打定遠,再攻臨淮,然後是西北角的懷遠,剪除羽翼最後奪取鳳陽。
當然了,來的目的她沒有忘,派出許多哨探去尋找智多星尋求合作。
李華梅精銳軍團於4月29日踏過池河,並於5月2日十分順利的拿下定遠城。
江北明軍不敢戰,張臣被困滁州城,大軍所過皆得勝,橫掃千軍如卷席……戰事發展的非常順利,相信很快就能順順利利的拿下鳳陽城了。
…………
智多星認為自己很棒棒,手下三十六天罡上應星數,具是一等一的豪傑一等一的英雄,一等一的響噹噹的英雄好漢。麾下有數十萬義軍弟兄,人多勢眾,轉戰秦晉冀魯豫五省所向披靡,大戰官軍一場接一場,稱得上龍精虎猛龍騰虎躍,要多強有多猛。
坐擁北國如此虎狼之師,有著關西武人與河朔武人的雙重加持,打一個江南煙雨錦繡溫柔鄉,還不是手到擒來呀。
懷揣這種想法,智多星入淮後倒也連戰連捷,破鹿邑,下沈丘,克毫州,破蒙城……時而一記回馬槍拿下項城、太康、夏邑等處,當得起轉戰千里運動作戰的行家裡手。同樣也因轉戰淮西的勝果,裹挾也好自願也罷,智多星實力暴漲擁眾五六十萬,甚至是六七十萬。淮西大量百姓入伙,這片生活在黃泛區苦於黃河之苦、河工之苦一無所有的百姓,稱得上是上等優質兵源,最出名的莫過於朱八八的淮西兵了。
在如此利好於己的環境下,智多星承受缺糧的痛苦,為此他揮師百萬直衝鳳陽周邊,倒是不為刨墳只想要糧。
於是智多星一頭撞在了鐵板上。
有第一次被打鳳陽的教訓,明廷方面當然要吸取教訓補上短板,往軟肋上面焊鋼板了。
主政鳳陽周遭的文武都是精挑細選的人物,其中文臣之首的鳳陽巡撫便是在第一次鳳陽之戰中大放異彩的葉夢熊,因功從有名無實的浙江布政使兼浙直巡撫,升任鳳陽巡撫從二品。又因葉夢熊是文臣里的帥才,曉軍略言兵機,知兵善戰,加之鳳陽留守司兵馬一坨大便只能欺負欺負良善百姓的戰力,於是葉夢熊的巡撫後面得到加銜,是為『巡撫鳳陽等處地方贊理軍務』,給予了管理留守司兵力的權力。不過要是加上前綴,是個『總督漕運兼巡撫鳳陽等處地方贊理軍務』,把都御史拿走換個兵部尚書銜,那就妥妥一方帥臣正一品了。
武臣則是前文提過的黑曉了,黑老爺子的官職是鳳陽總兵,手底下有勇士營五千精兵,剛好歸在葉夢熊帳下節制,倆老頭相得益彰相輔相成。
鳳陽有個帥才的文臣,有個敢戰敢打不怕死的武臣,還有一支精銳坐鎮。在這麼一對組合面前,智多星的數十萬龐大的烏合之眾下場可知可見。
先是黑曉的五千精兵與一萬淮西新兵上陣迎敵,雙方在龍亢爆發大戰,人多的智多星打不過人少的黑曉。
隨後葉夢熊督軍在後,動員出三萬餘人舉著旗子來撐場面,不過戰鬥力是空氣,打頭陣的依然是黑曉部。
再之後葉夢熊搖人,搖來了甘肅總兵李魁、洮州總兵李國芳一兩萬關西精兵,猶如天神下凡義軍很快不是對手。明軍南北對進前後夾擊,關西精銳當老師傅,帶著淮西兵徒弟大開殺戒,殺得義軍人頭滾滾,膏了明軍刀鋒。有老兵帶著新兵爆發強大戰力,激戰八日大破智多星,身為盟主至少是個天魁星的智多星被擒斬首示眾。官軍一通殺戮,斬首十餘萬,義軍慘敗。
這不算完,李魁和李國芳乘勝追擊,仗著關西精銳馬多沿路追殺,義軍放下武器跪路旁乞降的也被殺,殺得鮮血接連染紅肥水、潁水、汝水,殺得斬首數以萬計,殺得明軍又一場酣暢淋漓大勝利。
智多星身死,他的野心與夢想都作鏡花水月,他的數十萬義軍死傷慘重也分崩離析。有的變換賽道,繼續流亡轉戰的;也有一路拼命南逃,鑽進了大別山里躲藏,苟延喘息的。
總之就是一句話:滎陽大會後實力最強的東路義軍,在淮西被官軍抓住,一戰覆滅。
而這一切發生的過快,又因戰亂兵災的緣故信息傳遞極慢,李華梅是一無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