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祭掃岳王緒如絲
煙雨江南,杭州城外西湖,斷橋殘雪。
「今年的冬天好冷啊,這個季節該回大員,鹿耳門要比杭州暖和。哪怕是去渤泥或萬丹、馬六甲、呂宋都可以,待到開春再回來,順路拉滿船的香料和天竺的寶石來杭州交易,不會虧了海上航程費用,還能有的賺。」
「要是有盤鹿肉就好了,那次在唐國二妹家做客,拿鮮鹿肉招待,庖廚用的應該是唐朝宋朝的烹飪辦法,搭配蔬菜和醬湯下肚,很暖和很補。」
今天李華梅的心情很好,難得解下戎裝穿上飄飄然的裙擺,脫掉戰靴穿起平底繡花鞋,手捏一把團扇漫步在西湖邊閒逛。半身青素色的鳳尾裙繡著淡淡雲紋,沒有富貴華麗只有恬淡的樸素典雅;上身沒有脂粉沒有珠寶首飾,只有根玉簪斜插進髮絲中,內里是素白偏淡粉的對襟,外面是藍色的褙子夾層填充著棉花。全身上下沒有珠光寶氣,顯得平平無奇,就像尋常溫柔細膩的江南婦女一樣柔情似水。
當下李華梅集團李驍坐鎮揚州都督淮東兵,李雪芝坐鎮南昌都督江西兵,尤世賢坐鎮鎮江都督江東兵,心腹外鎮不少。身邊除了貼身衛隊長李貞娘外,貼心的能說話的,細數起來只有楊雄英一人了。
楊雄英緊伴身側深感意外,倒不是指李華梅忽然跟個尋常民婦那樣的貪玩,不管公務軍務,女人嘛上年紀了發個神經很正常。而是著裝上,李華梅今日的這份衣裝服飾,和之前比較的話太暴露了,就好比穿個透明低胸裝在鬧市里逛,時不時彎個腰,時不時撅個臀,時不時高抬腿走路一樣,完全的不正常。
究其原因,當年同樣在杭州城,李華梅受到的傷害太大了,被那些官人拔掉的衣裙……罷了,一生的傷疤,雕刻在心尖上的傷疤。
這樣弄的,楊雄英說話很小心。
「主公,俺聽說唐人餐食重素重簡,少油鹽多冷餐,烹飪之法亦如故唐時,能好吃?不會太寡淡些?」
李華梅回憶起初次見面的聚餐,平靜說道:「二妹曾是尼姑,但早就還俗了,葷腥是有的。她那裡特色金槍魚,有龍蝦有鮮魚,自有一脈相承的烹飪廚藝,很是鮮美。只可惜大海相隔,我們都是君上,很難邀請她來到我的家鄉,請她飲宴一場,品嘗江浙美食美味,遊覽西湖美景。」
「為戰事所累,春申號許久沒有出港遠洋,大海的洶湧波濤,可不會像西湖這樣的寧靜。」
李華梅走在西湖岸邊,身後留下一串長長的腳印,是她來時的路。
「西湖歌舞自然比不了大海磅礴,但西湖之水哺育杭州一方百姓,倒也功德無量。」楊雄英隨口扯了句。
李華梅突然說道:「伯成,前面是岳王廟了,陪我給岳爺爺上柱香再走。」
有明一朝,拜岳飛的次數要比拜關羽的次數多,所以岳王廟沒有滿目瘡痍的破磚爛瓦,沒有荒草萋萋的惹人悲情扼腕嘆息,香火鼎盛。
進得殿來,岳武穆的神像威武堂堂,顏色鮮艷的文官袍罩在甲外襯托的很有精神,宛如天神般單手按劍坐在那裡。殿內左右兩側是岳雲和張憲的神像,就和關帝廟裡的關平周倉那樣,不管怎樣李華梅挨個上香認真拜了拜,莊重肅穆的拜了拜。隨後在岳王廟裡閒逛四處看看,不知不覺間逛到了廟後岳飛墓前,又在岳飛墓前下跪拜了拜,起身繡花鞋轉向滿是污穢物斑斑的鐵人跪像,邁出步伐走近。
咦~~~好髒,好臭。
「秦檜跪了許久了…………」
楊雄英沒搞懂李華梅是什麼意思。
「自宋至今已有二百年吧,陷害岳武穆殘害忠良,活該……呸,大奸臣!」
楊雄英說完不忘吐上一口。
李華梅淡淡說道:「秦檜一人害苦了漢家,連累了全族上下,真是活該……可惜世人皆知秦檜莫須有構陷岳武穆,能有幾人知他曾孫秦鉅力戰抗金軍於蘄州,戰死殉國。」
楊雄英聞言怔住,旋即語氣里有了些憤慨:「主公何意!」
何時地方守官城破殉國成為可以褒獎的美談了?即便他秦鉅是抗金英雄漢家豪傑好兒郎,能拿這事兒把秦檜幹的事抹了平帳了?抗金而死的壯士,全家死絕的豪傑,慘死的義士多到絕大多數沒有留下名字,更別說那些被拋棄墜入深淵的中原士民……你秦家想用一個秦鉅就把事兒全遮掩過去?呵呵!
-----------------
你們秦家盼著吧,盼著哪日普吉大弟的黃斡羅斯計劃成功,你們組團上莫斯考告於裝騙大笨熊,讓秦檜站起來再讓岳飛跪著。
到時你秦家跟孔家比一比,看看哪個王八蛋壽與天齊……
-----------------
「伯成多心了,我只是……唉,老了。」
李華梅默然長嘆,許久過後情緒低落的說道:「我為大明守護海疆守了半生,半生戎馬絞殺倭寇與海盜,沒找朝廷討過一文餉銀。哪怕是經營大員島,移民安置,屯墾務農,興建城邑,教化蠻荒,都是我李家自己出資自己經營,不敢上報使得朝廷為難,耗費府庫錢糧,浪費民脂民膏。可一朝變天,切骨之痛,我上岸了。三進三出三江口,數載刀兵干戈稠,自據東南二十州,吳越春秋戰不休。」
「若在那年我與櫻娘一樣都死在榻上,也許會和岳爺爺一樣受沿海百姓香火供奉,也許會有個新帝明君平反冤案,給我沉冤昭雪吧。」
楊雄英心中一驚,頓了頓小心問道:「經浙南閩海一場大戰,主公可是後悔了?」
李華梅默默頷首,自萬曆十六年獲知農民起義風起雲湧的情報,李華梅就制定了北守南攻的戰略計劃,對盤踞浙江南部的明軍一展攻勢。李華梅親率機動兵團精銳大軍三萬步騎南下,在蕭山匯合木武鎮總兵薛宣禮部,軍威大振。明將胡守仁見李軍勢大主動撤往諸暨,李華梅率軍追擊到諸暨,兩軍大戰一場李華梅取勝攻破城池,胡守仁小挫折損三百兵丁退往浦江。
李華梅乘勝追擊,本欲拿下浦江、義烏、金華府,再拿下衢州府,打通與江西廣信府通道。怎料胡守仁在五指山設伏,李華梅太急切中計,兩軍激戰一場,李華梅小敗損兵千餘人。
「今年的冬天好冷啊,這個季節該回大員,鹿耳門要比杭州暖和。哪怕是去渤泥或萬丹、馬六甲、呂宋都可以,待到開春再回來,順路拉滿船的香料和天竺的寶石來杭州交易,不會虧了海上航程費用,還能有的賺。」
「要是有盤鹿肉就好了,那次在唐國二妹家做客,拿鮮鹿肉招待,庖廚用的應該是唐朝宋朝的烹飪辦法,搭配蔬菜和醬湯下肚,很暖和很補。」
今天李華梅的心情很好,難得解下戎裝穿上飄飄然的裙擺,脫掉戰靴穿起平底繡花鞋,手捏一把團扇漫步在西湖邊閒逛。半身青素色的鳳尾裙繡著淡淡雲紋,沒有富貴華麗只有恬淡的樸素典雅;上身沒有脂粉沒有珠寶首飾,只有根玉簪斜插進髮絲中,內里是素白偏淡粉的對襟,外面是藍色的褙子夾層填充著棉花。全身上下沒有珠光寶氣,顯得平平無奇,就像尋常溫柔細膩的江南婦女一樣柔情似水。
當下李華梅集團李驍坐鎮揚州都督淮東兵,李雪芝坐鎮南昌都督江西兵,尤世賢坐鎮鎮江都督江東兵,心腹外鎮不少。身邊除了貼身衛隊長李貞娘外,貼心的能說話的,細數起來只有楊雄英一人了。
楊雄英緊伴身側深感意外,倒不是指李華梅忽然跟個尋常民婦那樣的貪玩,不管公務軍務,女人嘛上年紀了發個神經很正常。而是著裝上,李華梅今日的這份衣裝服飾,和之前比較的話太暴露了,就好比穿個透明低胸裝在鬧市里逛,時不時彎個腰,時不時撅個臀,時不時高抬腿走路一樣,完全的不正常。
究其原因,當年同樣在杭州城,李華梅受到的傷害太大了,被那些官人拔掉的衣裙……罷了,一生的傷疤,雕刻在心尖上的傷疤。
這樣弄的,楊雄英說話很小心。
「主公,俺聽說唐人餐食重素重簡,少油鹽多冷餐,烹飪之法亦如故唐時,能好吃?不會太寡淡些?」
李華梅回憶起初次見面的聚餐,平靜說道:「二妹曾是尼姑,但早就還俗了,葷腥是有的。她那裡特色金槍魚,有龍蝦有鮮魚,自有一脈相承的烹飪廚藝,很是鮮美。只可惜大海相隔,我們都是君上,很難邀請她來到我的家鄉,請她飲宴一場,品嘗江浙美食美味,遊覽西湖美景。」
「為戰事所累,春申號許久沒有出港遠洋,大海的洶湧波濤,可不會像西湖這樣的寧靜。」
李華梅走在西湖岸邊,身後留下一串長長的腳印,是她來時的路。
「西湖歌舞自然比不了大海磅礴,但西湖之水哺育杭州一方百姓,倒也功德無量。」楊雄英隨口扯了句。
李華梅突然說道:「伯成,前面是岳王廟了,陪我給岳爺爺上柱香再走。」
有明一朝,拜岳飛的次數要比拜關羽的次數多,所以岳王廟沒有滿目瘡痍的破磚爛瓦,沒有荒草萋萋的惹人悲情扼腕嘆息,香火鼎盛。
進得殿來,岳武穆的神像威武堂堂,顏色鮮艷的文官袍罩在甲外襯托的很有精神,宛如天神般單手按劍坐在那裡。殿內左右兩側是岳雲和張憲的神像,就和關帝廟裡的關平周倉那樣,不管怎樣李華梅挨個上香認真拜了拜,莊重肅穆的拜了拜。隨後在岳王廟裡閒逛四處看看,不知不覺間逛到了廟後岳飛墓前,又在岳飛墓前下跪拜了拜,起身繡花鞋轉向滿是污穢物斑斑的鐵人跪像,邁出步伐走近。
咦~~~好髒,好臭。
「秦檜跪了許久了…………」
楊雄英沒搞懂李華梅是什麼意思。
「自宋至今已有二百年吧,陷害岳武穆殘害忠良,活該……呸,大奸臣!」
楊雄英說完不忘吐上一口。
李華梅淡淡說道:「秦檜一人害苦了漢家,連累了全族上下,真是活該……可惜世人皆知秦檜莫須有構陷岳武穆,能有幾人知他曾孫秦鉅力戰抗金軍於蘄州,戰死殉國。」
楊雄英聞言怔住,旋即語氣里有了些憤慨:「主公何意!」
何時地方守官城破殉國成為可以褒獎的美談了?即便他秦鉅是抗金英雄漢家豪傑好兒郎,能拿這事兒把秦檜幹的事抹了平帳了?抗金而死的壯士,全家死絕的豪傑,慘死的義士多到絕大多數沒有留下名字,更別說那些被拋棄墜入深淵的中原士民……你秦家想用一個秦鉅就把事兒全遮掩過去?呵呵!
-----------------
你們秦家盼著吧,盼著哪日普吉大弟的黃斡羅斯計劃成功,你們組團上莫斯考告於裝騙大笨熊,讓秦檜站起來再讓岳飛跪著。
到時你秦家跟孔家比一比,看看哪個王八蛋壽與天齊……
-----------------
「伯成多心了,我只是……唉,老了。」
李華梅默然長嘆,許久過後情緒低落的說道:「我為大明守護海疆守了半生,半生戎馬絞殺倭寇與海盜,沒找朝廷討過一文餉銀。哪怕是經營大員島,移民安置,屯墾務農,興建城邑,教化蠻荒,都是我李家自己出資自己經營,不敢上報使得朝廷為難,耗費府庫錢糧,浪費民脂民膏。可一朝變天,切骨之痛,我上岸了。三進三出三江口,數載刀兵干戈稠,自據東南二十州,吳越春秋戰不休。」
「若在那年我與櫻娘一樣都死在榻上,也許會和岳爺爺一樣受沿海百姓香火供奉,也許會有個新帝明君平反冤案,給我沉冤昭雪吧。」
楊雄英心中一驚,頓了頓小心問道:「經浙南閩海一場大戰,主公可是後悔了?」
李華梅默默頷首,自萬曆十六年獲知農民起義風起雲湧的情報,李華梅就制定了北守南攻的戰略計劃,對盤踞浙江南部的明軍一展攻勢。李華梅親率機動兵團精銳大軍三萬步騎南下,在蕭山匯合木武鎮總兵薛宣禮部,軍威大振。明將胡守仁見李軍勢大主動撤往諸暨,李華梅率軍追擊到諸暨,兩軍大戰一場李華梅取勝攻破城池,胡守仁小挫折損三百兵丁退往浦江。
李華梅乘勝追擊,本欲拿下浦江、義烏、金華府,再拿下衢州府,打通與江西廣信府通道。怎料胡守仁在五指山設伏,李華梅太急切中計,兩軍激戰一場,李華梅小敗損兵千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