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皇子之謀
京城的的城牆,出現在地平線的邊緣,高聳入雲,整齊的石磚,透露著堅硬的青黑色,其上隱約鐫刻著白色的符文,閃爍著淡淡的白光。
「牆很高,還刻著制空陣紋,守城衛士好像也比別處看的要嚴的多。」
易無極雙眼微眯,說道,「翻過去的話,可能要費些功夫,被發現的概率很大。」
「哦,那要直接從正面殺進去嗎?」墨殤想了想說道。
「不用,咱們正常進去。」
夕照會顧尋忽然說道,他從懷中掏出一個令牌,「我有門路。」
守城士兵仔細看了看顧尋手中的令牌,點了點頭,甚至沒有看其餘人的官憑,就讓開身位,讓幾人走了進去。
走到一個人跡稍少的地方,墨止瀾才轉過頭來,低聲問道:
「你們夕照會,連京城都有門路啊?」
顧尋摸了摸臉上的面具,沒有答話,而是輕車熟路似的找了個茶館,帶著眾人走進一間暗室。
隨後,他才坐了下來,向著幾人拱了拱手。
「抱歉,在下並不是有意瞞著諸位,只是時機未到而已。我夕照會的背後,確實有一位身份尊貴的主事者。」
顧尋頓了頓,苦笑著說道,
「只是,他的身份隱秘,若是暴露,怕是性命不保,但眼下,已經無所謂了。
那位大人,就是當今聖上的七皇子。」
「嗯?」
聽聞此言,其餘幾人都面色一變,但他們並沒有輕舉妄動,只是緊緊盯著顧尋,等待著他的下文和解釋。
「但諸位放心,七皇子並非站在皇帝那一邊,相反,他很早以前,就決定要推翻大烜王朝了,他也是因此,才暗中資助我們夕照會,與我們合作的。」
顧尋說道,他向著另外三人拱了拱手,眼中流露出一絲懇切的神情,接著說道,
「之前,偷到虎符的人,也只有七皇子殿下可以做到。
但是數日前,不知皇帝用了何種手段,竟追溯到了七皇子殿下身上。
幾乎在那大戮天陣發動後時,我便收到密報,明日就要問斬!
所以我才……這麼著急地帶著各位遠赴京城,甚至來不及去尋找……關江浩可能還剩餘的兵士。
還請諸位——幫我!」
墨殤等人聽後,目露沉思之色。
「敢問這位皇子殿下,為何要造反?以他身份尊貴,不論當今天子,究竟能從這大陣中得到何等好處,身為皇子,也必能得到不菲的利益。」
「因為皇子殿下,並非親生,他是被選中的。」
顧尋沒有隱瞞,盡言道出,
「當今大烜天子,未有生育子嗣之能,為了隱瞞,他暗中搜集得到一共九名嬰孩,作為遮人耳目的『皇子』。
在這其中,最先得知此事的,是四皇子,但他在得知此事的數日後,就溺死在了御花園內。
死前,這個消息,便傳到了七皇子手中。」
「所以……」
易無極雙眼微眯,「七皇子是為了權勢,而想要造反的嗎?」
「並非如此,本就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自不會強求。」
顧尋搖了搖頭,接著說道,「七皇子曾經的老師,乃當世大儒,翰林學士。
數年前,皇帝忽然拜了一個,不知師從何處的陰陽家為國師,從此之後,便沉迷於一些陰陽邪術之上。
翰林學士多次上諫,想要皇帝將心思多放在正道上,旁門左道,終究上不得台面。
但並未過幾日,飛來橫禍,學士遭受陷害,堂堂大儒,憂國憂民。
卻一夕獲罪,被斬於獄中!」
顧尋頓了一頓,看向幾人,聲音帶著一絲悲意,「那位大儒,曾經也是在下的恩人。
由那時我等便知,大烜天子,已經偏離人王之道,若不取而代之,大烜社稷,不日就會山河破碎,萬民必入水火之中!」
眾人盯著顧尋的雙眼,沉默片刻。
「顧兄,我信你。」良久,易無極說道。
「皇子應該會知道更多的內情,況且這次,本就是去破壞那皇帝的登仙大典,並不衝突。」墨止瀾想了想,說道。
「我無所謂。」墨殤說道。
……
翌日,京城刑場。
高大的囚車,緩緩駛過石質的長街。
囚車內,是一個披頭散髮的青年,衣著華貴,看上去並未經受過什麼虐待,但他的四肢,都被厚重的鐐銬所禁錮。
兩邊的京城百姓,在長街兩邊一字排開,他們的眼睛緊緊盯著囚車中的青年。
「怎麼又要有人被斬首了,是這周的第二十四個了吧?」
一個百姓好奇地問道。
「那是誰?為什麼這麼多人看?」
另一個圍觀的人問道。
「這都不知道嗎?那是當今陛下的七皇子,要被送到刑場問斬了。」
「啊?皇子殿下到底犯了什麼罪!?再怎麼說,他也不不該被斬首啊?」
「聽說他的罪名是謀逆之罪!」
「什麼?謀逆?」
「聽說他偷去了陛下的虎符,致使永寧州駐軍被調動,與霜天盟叛賊相互勾連,導致永寧州遭受朔風之牙外敵入侵,生靈塗炭。
過半的百姓,都死在了戰火之中!」
「什麼!?竟有這樣的行為,真是罪大惡極!呸——叛國賊,該死!」
聽了人群中的解釋,所有圍觀的百姓,都露出了憤怒之色。
京城的百姓,生活與往日並未有多少不同,他們所得知的消息,都是由朝廷所傳出的,而永寧州中所發生的事情,或許只有真正從中倖存下來的人,才能略知一二。
圍觀的百姓,在有心之人的引導下,群情憤怒。
他們扔著手中的菜葉、垃圾,扔到囚車之上,但那華服青年,卻並未顯露出惱怒與窘迫,他只是靜靜地盯著四周的人群,面露悲哀之色。
刑場到了,皇子身上的華衣,已經被骯髒的穢物所侵染,他抬著沉重的木夾,但眉眼中,仍然泛著難掩的貴氣。
「皇子殿下,死前,還有什麼話可以說的?」
監斬官問道,皇子的脖頸,被按在行刑台上,高空中的斬首鍘刀,閃著鋒利的皓光,鍘刀的刀鋒,是用特殊材料所製作,就算是硬功有成的武者,也不會比尋常百姓,堅持更久的時間。
鍘刀一落,就是命魂兩斷!
「皇子殿下,你罪行累累,罄竹難書,但陛下還是開恩,准許你說出遺言,勸你還是好好想想,莫要在死前,還留有遺憾!」
「陛下開恩?呵……」
七皇子輕笑了一聲,「好像在我老師死前,你們也是這樣說的。
如果有違天道,惡貫滿意者,都能稱王稱帝,那我自也無話可說。
我沒有任何遺憾,因為我相信,有違人倫者,當受天刑!
盡人事,聽天命!」
「呵,死到臨頭,還不知悔改!」
監斬官臉色一黑,將令牌投在地上。
「午時已到——斬!」
說罷,高高的鍘刀,帶著鋒銳的勁風,猝然斬下!
「牆很高,還刻著制空陣紋,守城衛士好像也比別處看的要嚴的多。」
易無極雙眼微眯,說道,「翻過去的話,可能要費些功夫,被發現的概率很大。」
「哦,那要直接從正面殺進去嗎?」墨殤想了想說道。
「不用,咱們正常進去。」
夕照會顧尋忽然說道,他從懷中掏出一個令牌,「我有門路。」
守城士兵仔細看了看顧尋手中的令牌,點了點頭,甚至沒有看其餘人的官憑,就讓開身位,讓幾人走了進去。
走到一個人跡稍少的地方,墨止瀾才轉過頭來,低聲問道:
「你們夕照會,連京城都有門路啊?」
顧尋摸了摸臉上的面具,沒有答話,而是輕車熟路似的找了個茶館,帶著眾人走進一間暗室。
隨後,他才坐了下來,向著幾人拱了拱手。
「抱歉,在下並不是有意瞞著諸位,只是時機未到而已。我夕照會的背後,確實有一位身份尊貴的主事者。」
顧尋頓了頓,苦笑著說道,
「只是,他的身份隱秘,若是暴露,怕是性命不保,但眼下,已經無所謂了。
那位大人,就是當今聖上的七皇子。」
「嗯?」
聽聞此言,其餘幾人都面色一變,但他們並沒有輕舉妄動,只是緊緊盯著顧尋,等待著他的下文和解釋。
「但諸位放心,七皇子並非站在皇帝那一邊,相反,他很早以前,就決定要推翻大烜王朝了,他也是因此,才暗中資助我們夕照會,與我們合作的。」
顧尋說道,他向著另外三人拱了拱手,眼中流露出一絲懇切的神情,接著說道,
「之前,偷到虎符的人,也只有七皇子殿下可以做到。
但是數日前,不知皇帝用了何種手段,竟追溯到了七皇子殿下身上。
幾乎在那大戮天陣發動後時,我便收到密報,明日就要問斬!
所以我才……這麼著急地帶著各位遠赴京城,甚至來不及去尋找……關江浩可能還剩餘的兵士。
還請諸位——幫我!」
墨殤等人聽後,目露沉思之色。
「敢問這位皇子殿下,為何要造反?以他身份尊貴,不論當今天子,究竟能從這大陣中得到何等好處,身為皇子,也必能得到不菲的利益。」
「因為皇子殿下,並非親生,他是被選中的。」
顧尋沒有隱瞞,盡言道出,
「當今大烜天子,未有生育子嗣之能,為了隱瞞,他暗中搜集得到一共九名嬰孩,作為遮人耳目的『皇子』。
在這其中,最先得知此事的,是四皇子,但他在得知此事的數日後,就溺死在了御花園內。
死前,這個消息,便傳到了七皇子手中。」
「所以……」
易無極雙眼微眯,「七皇子是為了權勢,而想要造反的嗎?」
「並非如此,本就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自不會強求。」
顧尋搖了搖頭,接著說道,「七皇子曾經的老師,乃當世大儒,翰林學士。
數年前,皇帝忽然拜了一個,不知師從何處的陰陽家為國師,從此之後,便沉迷於一些陰陽邪術之上。
翰林學士多次上諫,想要皇帝將心思多放在正道上,旁門左道,終究上不得台面。
但並未過幾日,飛來橫禍,學士遭受陷害,堂堂大儒,憂國憂民。
卻一夕獲罪,被斬於獄中!」
顧尋頓了一頓,看向幾人,聲音帶著一絲悲意,「那位大儒,曾經也是在下的恩人。
由那時我等便知,大烜天子,已經偏離人王之道,若不取而代之,大烜社稷,不日就會山河破碎,萬民必入水火之中!」
眾人盯著顧尋的雙眼,沉默片刻。
「顧兄,我信你。」良久,易無極說道。
「皇子應該會知道更多的內情,況且這次,本就是去破壞那皇帝的登仙大典,並不衝突。」墨止瀾想了想,說道。
「我無所謂。」墨殤說道。
……
翌日,京城刑場。
高大的囚車,緩緩駛過石質的長街。
囚車內,是一個披頭散髮的青年,衣著華貴,看上去並未經受過什麼虐待,但他的四肢,都被厚重的鐐銬所禁錮。
兩邊的京城百姓,在長街兩邊一字排開,他們的眼睛緊緊盯著囚車中的青年。
「怎麼又要有人被斬首了,是這周的第二十四個了吧?」
一個百姓好奇地問道。
「那是誰?為什麼這麼多人看?」
另一個圍觀的人問道。
「這都不知道嗎?那是當今陛下的七皇子,要被送到刑場問斬了。」
「啊?皇子殿下到底犯了什麼罪!?再怎麼說,他也不不該被斬首啊?」
「聽說他的罪名是謀逆之罪!」
「什麼?謀逆?」
「聽說他偷去了陛下的虎符,致使永寧州駐軍被調動,與霜天盟叛賊相互勾連,導致永寧州遭受朔風之牙外敵入侵,生靈塗炭。
過半的百姓,都死在了戰火之中!」
「什麼!?竟有這樣的行為,真是罪大惡極!呸——叛國賊,該死!」
聽了人群中的解釋,所有圍觀的百姓,都露出了憤怒之色。
京城的百姓,生活與往日並未有多少不同,他們所得知的消息,都是由朝廷所傳出的,而永寧州中所發生的事情,或許只有真正從中倖存下來的人,才能略知一二。
圍觀的百姓,在有心之人的引導下,群情憤怒。
他們扔著手中的菜葉、垃圾,扔到囚車之上,但那華服青年,卻並未顯露出惱怒與窘迫,他只是靜靜地盯著四周的人群,面露悲哀之色。
刑場到了,皇子身上的華衣,已經被骯髒的穢物所侵染,他抬著沉重的木夾,但眉眼中,仍然泛著難掩的貴氣。
「皇子殿下,死前,還有什麼話可以說的?」
監斬官問道,皇子的脖頸,被按在行刑台上,高空中的斬首鍘刀,閃著鋒利的皓光,鍘刀的刀鋒,是用特殊材料所製作,就算是硬功有成的武者,也不會比尋常百姓,堅持更久的時間。
鍘刀一落,就是命魂兩斷!
「皇子殿下,你罪行累累,罄竹難書,但陛下還是開恩,准許你說出遺言,勸你還是好好想想,莫要在死前,還留有遺憾!」
「陛下開恩?呵……」
七皇子輕笑了一聲,「好像在我老師死前,你們也是這樣說的。
如果有違天道,惡貫滿意者,都能稱王稱帝,那我自也無話可說。
我沒有任何遺憾,因為我相信,有違人倫者,當受天刑!
盡人事,聽天命!」
「呵,死到臨頭,還不知悔改!」
監斬官臉色一黑,將令牌投在地上。
「午時已到——斬!」
說罷,高高的鍘刀,帶著鋒銳的勁風,猝然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