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過去
「寧供奉,你還記得你娘為你做的最後一頓飯嗎?」
寧呈凝目回想。
眼前的視線開始模糊,隱隱有白茫茫的熱氣升騰。
透過熱氣,是一個婦人模糊的面容。
至於碗中放的吃食早已經忘了是什麼,只記得窗外的車喇叭很吵。
「忘了。」
「我記得很清楚呢。那時我才十一歲,娘親為我做了頓炒饅頭,白面饅頭,用豬油炒出來,很香……那天吃那麼好,是因為齊午當上了捕快。」
寧呈注意到齊悅對其父直呼其名。
「鄰家常說,城外的青松山上有個末虛寺,向那裡的佛像許願,很靈!我娘那天便出了城……再沒回來,負責查這樁案子的捕快最後以路遇富貴、離家出逃結案。」
齊悅的頭不點了,說這些的時候,情緒無比平靜。
她將雙手放回桌面,繼續道:
「齊午那時不信,因為我娘是出了名的賢惠,所以他悄悄地繼續查了下去。後來有一天,他回到家,苦口婆心的想要教會我一個道理——死人已死,活人該好好活著。」
「我當時還不明白齊午的意思,直到我在十三歲當上衙役的時候,我才知道,他上了趟末虛寺,下來的時候,晉升捕頭。」
她抬起酒碗,仰頭一飲而盡,酒水順著嘴角流淌。
然後啪的一聲將酒碗拍在桌面上,她的眼中布滿血絲:
「他認了?憑什麼?那不只是他的媳婦,那還是我娘!我繼續查了下去,一查就是七年之久,期間未曾休沐過半日,特別是涉及到末虛寺的案子,我一定會跑在最前頭。」
「齊午為了升職,以至親的名義領走了我的大部分功績,甚至還屢次勸我上末虛寺祭拜,最後規勸的那次動了手,可惜他沒打過我。」
她攤開手掌,露出滿手的老繭。
寧呈這才明白,齊悅為何對她爹的死那般淡漠。
「縱火案之前,我已經快要絕望了,每次查到某個關鍵所在,就會被奇怪的力量影響思維……那時的我還在外調查一起失竊案,突然聽到齊午死了,我居然哭了,之後,我又高興的笑了很久。」
「之所以笑,是因為我意識到我能晉升八品捕頭,我可以趁此機會學會抵抗——熒惑的香火術。」
齊悅抬眸看向寧呈:「我對寧供奉的仰慕是真的,這是我第一次聽說,有個凡人勝過了香火術。雖然不是我做的,但突然發覺那些非凡者也沒什麼了不起。」
她的眼眶一點點紅了起來,艱澀地繼續道:
「後續是我在刻意引導寧供奉,因為願意調查末虛寺的供奉不多,而且唯有與素威關係極其親密的寧供奉才有能力掀翻那金佛。其實,我最初的計劃是想在關鍵時刻,為你和素威解了熒惑,但我清醒的太晚了,險些……對不起。」
「對不起……」
寧呈擺了擺手,為她滿上酒碗:「都過去了。」
「抱歉,我太想太想除掉末虛寺了,」齊悅的聲音逐漸哽咽。
寧呈起身拍了拍她的背心,溫和道:「醉吧。」
這姑娘的肌膚因為常日風吹日曬而沒有那麼光滑,她只是看起來成熟,實際上她才二十歲。
大仇得報,是該放下一切放縱一場了。
……
店小二踮起腳尖望向下樓的那二人,砸吧了下嘴。
「怪不得只買酒。」
他彎腰收拾餐桌,上邊放了三壇女兒紅,壇底乾乾淨淨,沒浪費一滴酒水。
坐在樓梯口的客人感嘆道:「這漂亮姑娘出門在外,也沒個戒心,我瞅著那男人自個兒一滴酒沒喝,哐哐哐全勸到那姑娘的口中了。」
此言一出,許多人都沉默了。
更有人扼腕嘆息,道:「好姑娘都讓這種壞人給糟蹋了。」
「那男人頭戴斗笠,連個面容都不敢露出來,不會是採花賊吧!」
「我瞧著像,和我師父教給我的手段如出一轍,先灌醉,再帶走……」
登時,十幾雙冷冰冰的視線投了過去。
啪!
哐當!
一個壯漢拍桌而起,怒道:「這還了得,你們怎麼還吃得下飯!不行,我要去衙門報官。」
……
夕陽下。
紅了半個無憂城。
街道上。
登楞!登楞!
黑甲士兵驅趕馬車快速穿行,車上裝載著末虛寺的贓物,一廂一廂運往太平府。
街道兩側有路人圍觀,大人牽著小孩,妻子挽著丈夫,老人拄著拐杖,齊齊向黑甲士兵注目。
有大罵痛快人心者,有些低聲啜泣者,還有搖頭嘆息者……
蕭青立站在馬車頂部,板著臉,正在用靈氣擴音重複喊話。
「太平府擇日將以末虛寺遺留的香火冊為基準,向諸位受騙者歸還錢財。」
他心情不算特別開心,過去斷案輸給寧呈,智不如人,他服氣。
後在擂台上輸給寧呈,技不如人,他也服氣。
但今天,他生氣了。
因為他出名了,出名的原因是——輸給了寧呈。
現在幾乎每個看到煉體榜的人,都要指著上邊占了二分之一篇幅的內容問:蕭青立是誰?
得到知情者的回覆後,他們再陰陽怪氣的『哦』一聲。
圍觀群眾中有人開口道:「喊話那人是誰?」
旁人搶著為他介紹:「蕭青立。」
馬車頂部的蕭青立背起雙手,攥掌為拳。
問話者瞬間恍然大悟,激動地指著蕭青立:「他就是輸給寧供奉的那人吧!聽說他煉體九成,而寧供奉當時只有開靈五成。」
「開靈五成!?」
「你記錯了吧,不是開靈兩成嗎?」
「啊?」第三人突然插嘴道:「不是說蕭青立被凡人時期的寧供奉打哭了嗎?」
蕭青立的喊話聲停頓了很久,他的臉色很黑,就連晚霞都照不亮他的面孔。
當然,蕭青立精確捕捉到的對話終究是少數,大多數人其實在談論太平府歸還錢財的舉措。
有個老者感嘆道:「真沒想到,落入大人物手中的錢財還能再吐出來。」
「嘿,這就是你不懂了,雖然太平郡主定下的律法過於苛刻,可在公道光正上,郡主辦事真沒的說!」
「不不不,我的意思是,我沒想到郡主會把錢財重歸於民。」
有個青年當即不樂意了,臉紅脖子粗的說道:「你這話什麼意思?詆毀郡主?」
老者臉色大變,慌亂的擺手搖頭:「噓噓噓!老頭子睡昏了頭,你聽錯了。」
「哦?我倒是明白老丈的意思。」
青年立刻扭頭看向說話的人。
這是個長相俊美的男人,皮膚白皙,臉蛋紅潤,身穿明黃色棉裘,內著金色長衣。
「太平郡主是出了名的窮奢極侈,從蕭王府來無憂城上任之時,名馬千架,楚女作陪,金轍玉蓋,銀磚開路。」
他突地笑了一聲:「卻在夏至時,一轉性子,成了盡職負責的好郡主,聽說太平府內現在連侍女都沒剩下幾個。」
還有些話他沒說出來。
蕭家有聖人靈聖坐鎮,即便閉關,也知曉雍州境內蕭家發生的大小事。
也就是說,太平郡主之變,居然得到了他的首肯?
寧呈凝目回想。
眼前的視線開始模糊,隱隱有白茫茫的熱氣升騰。
透過熱氣,是一個婦人模糊的面容。
至於碗中放的吃食早已經忘了是什麼,只記得窗外的車喇叭很吵。
「忘了。」
「我記得很清楚呢。那時我才十一歲,娘親為我做了頓炒饅頭,白面饅頭,用豬油炒出來,很香……那天吃那麼好,是因為齊午當上了捕快。」
寧呈注意到齊悅對其父直呼其名。
「鄰家常說,城外的青松山上有個末虛寺,向那裡的佛像許願,很靈!我娘那天便出了城……再沒回來,負責查這樁案子的捕快最後以路遇富貴、離家出逃結案。」
齊悅的頭不點了,說這些的時候,情緒無比平靜。
她將雙手放回桌面,繼續道:
「齊午那時不信,因為我娘是出了名的賢惠,所以他悄悄地繼續查了下去。後來有一天,他回到家,苦口婆心的想要教會我一個道理——死人已死,活人該好好活著。」
「我當時還不明白齊午的意思,直到我在十三歲當上衙役的時候,我才知道,他上了趟末虛寺,下來的時候,晉升捕頭。」
她抬起酒碗,仰頭一飲而盡,酒水順著嘴角流淌。
然後啪的一聲將酒碗拍在桌面上,她的眼中布滿血絲:
「他認了?憑什麼?那不只是他的媳婦,那還是我娘!我繼續查了下去,一查就是七年之久,期間未曾休沐過半日,特別是涉及到末虛寺的案子,我一定會跑在最前頭。」
「齊午為了升職,以至親的名義領走了我的大部分功績,甚至還屢次勸我上末虛寺祭拜,最後規勸的那次動了手,可惜他沒打過我。」
她攤開手掌,露出滿手的老繭。
寧呈這才明白,齊悅為何對她爹的死那般淡漠。
「縱火案之前,我已經快要絕望了,每次查到某個關鍵所在,就會被奇怪的力量影響思維……那時的我還在外調查一起失竊案,突然聽到齊午死了,我居然哭了,之後,我又高興的笑了很久。」
「之所以笑,是因為我意識到我能晉升八品捕頭,我可以趁此機會學會抵抗——熒惑的香火術。」
齊悅抬眸看向寧呈:「我對寧供奉的仰慕是真的,這是我第一次聽說,有個凡人勝過了香火術。雖然不是我做的,但突然發覺那些非凡者也沒什麼了不起。」
她的眼眶一點點紅了起來,艱澀地繼續道:
「後續是我在刻意引導寧供奉,因為願意調查末虛寺的供奉不多,而且唯有與素威關係極其親密的寧供奉才有能力掀翻那金佛。其實,我最初的計劃是想在關鍵時刻,為你和素威解了熒惑,但我清醒的太晚了,險些……對不起。」
「對不起……」
寧呈擺了擺手,為她滿上酒碗:「都過去了。」
「抱歉,我太想太想除掉末虛寺了,」齊悅的聲音逐漸哽咽。
寧呈起身拍了拍她的背心,溫和道:「醉吧。」
這姑娘的肌膚因為常日風吹日曬而沒有那麼光滑,她只是看起來成熟,實際上她才二十歲。
大仇得報,是該放下一切放縱一場了。
……
店小二踮起腳尖望向下樓的那二人,砸吧了下嘴。
「怪不得只買酒。」
他彎腰收拾餐桌,上邊放了三壇女兒紅,壇底乾乾淨淨,沒浪費一滴酒水。
坐在樓梯口的客人感嘆道:「這漂亮姑娘出門在外,也沒個戒心,我瞅著那男人自個兒一滴酒沒喝,哐哐哐全勸到那姑娘的口中了。」
此言一出,許多人都沉默了。
更有人扼腕嘆息,道:「好姑娘都讓這種壞人給糟蹋了。」
「那男人頭戴斗笠,連個面容都不敢露出來,不會是採花賊吧!」
「我瞧著像,和我師父教給我的手段如出一轍,先灌醉,再帶走……」
登時,十幾雙冷冰冰的視線投了過去。
啪!
哐當!
一個壯漢拍桌而起,怒道:「這還了得,你們怎麼還吃得下飯!不行,我要去衙門報官。」
……
夕陽下。
紅了半個無憂城。
街道上。
登楞!登楞!
黑甲士兵驅趕馬車快速穿行,車上裝載著末虛寺的贓物,一廂一廂運往太平府。
街道兩側有路人圍觀,大人牽著小孩,妻子挽著丈夫,老人拄著拐杖,齊齊向黑甲士兵注目。
有大罵痛快人心者,有些低聲啜泣者,還有搖頭嘆息者……
蕭青立站在馬車頂部,板著臉,正在用靈氣擴音重複喊話。
「太平府擇日將以末虛寺遺留的香火冊為基準,向諸位受騙者歸還錢財。」
他心情不算特別開心,過去斷案輸給寧呈,智不如人,他服氣。
後在擂台上輸給寧呈,技不如人,他也服氣。
但今天,他生氣了。
因為他出名了,出名的原因是——輸給了寧呈。
現在幾乎每個看到煉體榜的人,都要指著上邊占了二分之一篇幅的內容問:蕭青立是誰?
得到知情者的回覆後,他們再陰陽怪氣的『哦』一聲。
圍觀群眾中有人開口道:「喊話那人是誰?」
旁人搶著為他介紹:「蕭青立。」
馬車頂部的蕭青立背起雙手,攥掌為拳。
問話者瞬間恍然大悟,激動地指著蕭青立:「他就是輸給寧供奉的那人吧!聽說他煉體九成,而寧供奉當時只有開靈五成。」
「開靈五成!?」
「你記錯了吧,不是開靈兩成嗎?」
「啊?」第三人突然插嘴道:「不是說蕭青立被凡人時期的寧供奉打哭了嗎?」
蕭青立的喊話聲停頓了很久,他的臉色很黑,就連晚霞都照不亮他的面孔。
當然,蕭青立精確捕捉到的對話終究是少數,大多數人其實在談論太平府歸還錢財的舉措。
有個老者感嘆道:「真沒想到,落入大人物手中的錢財還能再吐出來。」
「嘿,這就是你不懂了,雖然太平郡主定下的律法過於苛刻,可在公道光正上,郡主辦事真沒的說!」
「不不不,我的意思是,我沒想到郡主會把錢財重歸於民。」
有個青年當即不樂意了,臉紅脖子粗的說道:「你這話什麼意思?詆毀郡主?」
老者臉色大變,慌亂的擺手搖頭:「噓噓噓!老頭子睡昏了頭,你聽錯了。」
「哦?我倒是明白老丈的意思。」
青年立刻扭頭看向說話的人。
這是個長相俊美的男人,皮膚白皙,臉蛋紅潤,身穿明黃色棉裘,內著金色長衣。
「太平郡主是出了名的窮奢極侈,從蕭王府來無憂城上任之時,名馬千架,楚女作陪,金轍玉蓋,銀磚開路。」
他突地笑了一聲:「卻在夏至時,一轉性子,成了盡職負責的好郡主,聽說太平府內現在連侍女都沒剩下幾個。」
還有些話他沒說出來。
蕭家有聖人靈聖坐鎮,即便閉關,也知曉雍州境內蕭家發生的大小事。
也就是說,太平郡主之變,居然得到了他的首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