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穿越版狸貓換了太子
天禧三年。
天書降臨乾祐山!
那位以一己之力把泰山的價格打下來的宋真宗趙恆,滿懷虔誠地至瓊林苑迎乾祐天書入大內,隨即昭告天下。
「帝聖壽,綿延三萬日之期……」
三萬日,換算成凡塵歲月,恰似八十三載春秋。可惜,這位趙官家一生的壽數,卻僅僅定格在五十五歲。
冥冥之中自有定數。
又或許是被趙正奪了,活了二十八歲的他穿越了。
狸貓換太子,真的來了。
他目前的身份正是大宋皇太子趙禎,那個「百事不會,只會做官家」的宋仁宗。
九歲的趙禎在東宮後花園散步,一群宮女太監遠遠守候。
昨晚下班回家時,他在路上救了個行人,結果自己被撞沒了……
早上醒來後,記憶已經融合。
穿越到宋朝,倒不至於接受不了,畢竟不是北宋末年,不用受那「牽羊禮」的侮辱。
但這始終是慫宋啊!
如何不讓他頭疼?
這一上午,趙禎都在腦海里檢索北宋歷史了。
幸好,記憶力超群。
看過的正史、野史、小說等等書籍都清晰明了,或許這就是穿越後給趙禎帶來的金手指吧。
這時,一名太監匆匆走來,打斷了趙禎的沉思。
來人正是入內副都知周懷政,他不僅是宋真宗趙恆最寵信的大太監,也兼管東宮左右春坊事務,照料皇太子的生活起居。兩人關係親密,小趙禎叫他「周家哥哥」。
只是這位周都知結局不太好,他曾向小趙禎求字,得了一句:「周家哥哥,斬!斬!」
本是孩童時的無心戲言,卻不想最後一語成讖。
周都知近前行禮,躬身關切道:「大王,可是身子不舒服?」
見趙禎點頭,周都知小聲道:「晏舍人說你逃課了,都告到御前了,官家正在發火,叫老奴過來請您過去。」
晏殊這個死心眼,至於麼。
趙禎不由腹誹,只好道:「走吧。」
周都知隨即叫人準備肩輿,在一群宮女太監的簇擁下,浩浩蕩蕩地往承明殿而去。
隨著趙官家的龍體日漸衰弱,他的心思也悄然發生轉變,從昔日的勤於政事,到如今的全心栽培太子趙禎。
而政事的重擔悄然轉移到了皇后劉娥的肩頭,這也使得朝堂之上的權力鬥爭愈發白熱化,局勢不斷反覆。
為了阻止劉娥染指皇權,寇準一方精心策劃了這場天書事件。
劉娥若想臨朝稱制,首要前提便是趙禎年幼無法親政。若趙官家真的「聖壽三萬日」,一直活到八十三歲高齡,那麼趙禎繼位之時,早已是不惑之年。
因此,只要趙官家相信這天書預言,他便會打消為劉娥未來垂簾聽政鋪路的念頭。如此一來,寇準一方便有了可乘之機,便於著手清除劉娥的勢力。
然而,此次天書降臨,最大的贏家卻並非趙官家,實乃皇太子趙禎。
……
到了後殿,趙禎恭敬行禮,「孩兒見過爹爹!」
說罷,趙禎便立於一旁,偷偷打量一身龍袍的趙恆,或許是病魔的折騰,這位趙官家的臉色略顯蒼白,此刻正倚靠在御座上,閉目養神。
趙官家過了許久,才抬眼,「今天怎麼沒去資善堂上學呢?」
「回爹爹,孩兒腦袋有些昏沉,實在提不起精神,便不想去了。」
趙官家一怔,朝趙禎招了招手,見他慢慢吞吞,急忙一把拉到身前,摸了摸他的額頭。
「還好,沒有發燒。來人,叫御醫過來。」
趙禎握住這便宜老爹略顯乾癟的手掌,「爹爹,孩兒沒事呢,中午睡了一覺,已經好多了。」
「大王,那也讓御醫好好檢查一下,免得官家擔心。」周都知說道。
趙官家點點頭,「懷政說得對,還是看看為好。」
「好吧,那聽爹爹的!」趙禎仰著小腦袋,一臉天真,「爹爹如今抱病在身,孩兒也想為您做點事。」
「吾兒有心了,你要如何?」
趙禎略作思索,「孩兒想在玉清昭應宮建殿設置經藏,為爹爹祈福。」
趙官家聞言,哈哈大笑,「懷政,你聽到沒?」
「奴婢恭喜官家!中庸講,修身以道,修道有仁。大王這孝悌之心就是仁的落實,仁的運用。」周都知拱拱手。
趙官家樂得合不攏嘴,笑罵一句,「不學無術!論語才講,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是是是,奴婢說錯了!」周都知連忙打了幾下嘴,「官家,還請為大王賜個殿名。」
「對,爹爹,這個您得好好想想!可不能含糊。」趙禎搖晃著便宜老爹的大腿。
趙官家摸摸下巴,沉吟片刻,「那就叫長生崇壽!吾兒覺得如何?」
「這個好!」趙禎拍手贊同,「還是爹爹會取名字,兆頭好、寓意也好!」
「哈哈,正好丁謂也快回京了,到時候就讓他去主導這事。」
「丁謂?爹爹說的是那位修復宮殿,一舉三得的前三司使丁謂?」
「吾兒聰慧,一語中的。」趙恆讚許一聲。
「孩兒記得,丁謂不是在江寧擔任保信軍節度使嗎?」
周懷政在一旁提醒,「大王有所不知,丁謂已經以吏部尚書復任參知政事了。」
「原來如此,爹爹,可我聽說寇相與丁相勢同水火,他們二人若是同時上台,豈不是要掀起兩黨相爭了?」
趙官家微微皺眉,沉聲道,「益兒,這話你是從哪裡聽來的?」
「爹爹真是小瞧人呢,孩兒都快十歲了,自然懂得許多道理了。」趙禎撇撇嘴,「再說了,甘羅還十二歲拜相呢!我朝童子科更是不遑多讓。」
趙禎掰著指頭數了起來,「楊億、宋綬、李淑、晏殊等等都是神童出身,還有我那最厲害的伴讀——蔡伯俙,別人可是四歲中舉,還是爹爹欽點的,您還賜詩勉勵呢。」
「八閩山水多奇峻,四歲兒童出盛時。家世舊傳清白訓,嬰孩自得老成姿。才方學步來朝謁,未及能言便賦詩。更勵孜孜圖進益,青雲千里有前期。」
「孩兒自小便通讀史書,又時常纏著先生講述朝堂政事,自是有所心得,才不會偏聽偏信呢。」
一番長篇大論,說得趙官家心中的疑惑散去幾分。
他知道兒子自幼聰明,但若有人故意引導,那就另當別論了。
天書降臨乾祐山!
那位以一己之力把泰山的價格打下來的宋真宗趙恆,滿懷虔誠地至瓊林苑迎乾祐天書入大內,隨即昭告天下。
「帝聖壽,綿延三萬日之期……」
三萬日,換算成凡塵歲月,恰似八十三載春秋。可惜,這位趙官家一生的壽數,卻僅僅定格在五十五歲。
冥冥之中自有定數。
又或許是被趙正奪了,活了二十八歲的他穿越了。
狸貓換太子,真的來了。
他目前的身份正是大宋皇太子趙禎,那個「百事不會,只會做官家」的宋仁宗。
九歲的趙禎在東宮後花園散步,一群宮女太監遠遠守候。
昨晚下班回家時,他在路上救了個行人,結果自己被撞沒了……
早上醒來後,記憶已經融合。
穿越到宋朝,倒不至於接受不了,畢竟不是北宋末年,不用受那「牽羊禮」的侮辱。
但這始終是慫宋啊!
如何不讓他頭疼?
這一上午,趙禎都在腦海里檢索北宋歷史了。
幸好,記憶力超群。
看過的正史、野史、小說等等書籍都清晰明了,或許這就是穿越後給趙禎帶來的金手指吧。
這時,一名太監匆匆走來,打斷了趙禎的沉思。
來人正是入內副都知周懷政,他不僅是宋真宗趙恆最寵信的大太監,也兼管東宮左右春坊事務,照料皇太子的生活起居。兩人關係親密,小趙禎叫他「周家哥哥」。
只是這位周都知結局不太好,他曾向小趙禎求字,得了一句:「周家哥哥,斬!斬!」
本是孩童時的無心戲言,卻不想最後一語成讖。
周都知近前行禮,躬身關切道:「大王,可是身子不舒服?」
見趙禎點頭,周都知小聲道:「晏舍人說你逃課了,都告到御前了,官家正在發火,叫老奴過來請您過去。」
晏殊這個死心眼,至於麼。
趙禎不由腹誹,只好道:「走吧。」
周都知隨即叫人準備肩輿,在一群宮女太監的簇擁下,浩浩蕩蕩地往承明殿而去。
隨著趙官家的龍體日漸衰弱,他的心思也悄然發生轉變,從昔日的勤於政事,到如今的全心栽培太子趙禎。
而政事的重擔悄然轉移到了皇后劉娥的肩頭,這也使得朝堂之上的權力鬥爭愈發白熱化,局勢不斷反覆。
為了阻止劉娥染指皇權,寇準一方精心策劃了這場天書事件。
劉娥若想臨朝稱制,首要前提便是趙禎年幼無法親政。若趙官家真的「聖壽三萬日」,一直活到八十三歲高齡,那麼趙禎繼位之時,早已是不惑之年。
因此,只要趙官家相信這天書預言,他便會打消為劉娥未來垂簾聽政鋪路的念頭。如此一來,寇準一方便有了可乘之機,便於著手清除劉娥的勢力。
然而,此次天書降臨,最大的贏家卻並非趙官家,實乃皇太子趙禎。
……
到了後殿,趙禎恭敬行禮,「孩兒見過爹爹!」
說罷,趙禎便立於一旁,偷偷打量一身龍袍的趙恆,或許是病魔的折騰,這位趙官家的臉色略顯蒼白,此刻正倚靠在御座上,閉目養神。
趙官家過了許久,才抬眼,「今天怎麼沒去資善堂上學呢?」
「回爹爹,孩兒腦袋有些昏沉,實在提不起精神,便不想去了。」
趙官家一怔,朝趙禎招了招手,見他慢慢吞吞,急忙一把拉到身前,摸了摸他的額頭。
「還好,沒有發燒。來人,叫御醫過來。」
趙禎握住這便宜老爹略顯乾癟的手掌,「爹爹,孩兒沒事呢,中午睡了一覺,已經好多了。」
「大王,那也讓御醫好好檢查一下,免得官家擔心。」周都知說道。
趙官家點點頭,「懷政說得對,還是看看為好。」
「好吧,那聽爹爹的!」趙禎仰著小腦袋,一臉天真,「爹爹如今抱病在身,孩兒也想為您做點事。」
「吾兒有心了,你要如何?」
趙禎略作思索,「孩兒想在玉清昭應宮建殿設置經藏,為爹爹祈福。」
趙官家聞言,哈哈大笑,「懷政,你聽到沒?」
「奴婢恭喜官家!中庸講,修身以道,修道有仁。大王這孝悌之心就是仁的落實,仁的運用。」周都知拱拱手。
趙官家樂得合不攏嘴,笑罵一句,「不學無術!論語才講,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是是是,奴婢說錯了!」周都知連忙打了幾下嘴,「官家,還請為大王賜個殿名。」
「對,爹爹,這個您得好好想想!可不能含糊。」趙禎搖晃著便宜老爹的大腿。
趙官家摸摸下巴,沉吟片刻,「那就叫長生崇壽!吾兒覺得如何?」
「這個好!」趙禎拍手贊同,「還是爹爹會取名字,兆頭好、寓意也好!」
「哈哈,正好丁謂也快回京了,到時候就讓他去主導這事。」
「丁謂?爹爹說的是那位修復宮殿,一舉三得的前三司使丁謂?」
「吾兒聰慧,一語中的。」趙恆讚許一聲。
「孩兒記得,丁謂不是在江寧擔任保信軍節度使嗎?」
周懷政在一旁提醒,「大王有所不知,丁謂已經以吏部尚書復任參知政事了。」
「原來如此,爹爹,可我聽說寇相與丁相勢同水火,他們二人若是同時上台,豈不是要掀起兩黨相爭了?」
趙官家微微皺眉,沉聲道,「益兒,這話你是從哪裡聽來的?」
「爹爹真是小瞧人呢,孩兒都快十歲了,自然懂得許多道理了。」趙禎撇撇嘴,「再說了,甘羅還十二歲拜相呢!我朝童子科更是不遑多讓。」
趙禎掰著指頭數了起來,「楊億、宋綬、李淑、晏殊等等都是神童出身,還有我那最厲害的伴讀——蔡伯俙,別人可是四歲中舉,還是爹爹欽點的,您還賜詩勉勵呢。」
「八閩山水多奇峻,四歲兒童出盛時。家世舊傳清白訓,嬰孩自得老成姿。才方學步來朝謁,未及能言便賦詩。更勵孜孜圖進益,青雲千里有前期。」
「孩兒自小便通讀史書,又時常纏著先生講述朝堂政事,自是有所心得,才不會偏聽偏信呢。」
一番長篇大論,說得趙官家心中的疑惑散去幾分。
他知道兒子自幼聰明,但若有人故意引導,那就另當別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