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平村
從前有座山,山上也確實有座廟,廟的旁邊住著我的親戚們,山腳下就是我的村子。
村子叫平村,又因為在山腳下,大家都喊平下村,但我不姓平,我姓陳,叫陳杰。
平下村只有四戶人家,我太爺爺家,我二大爺家,我三大爺家,還有我家。家裡爺爺常年上山砍柴,奶奶養些家畜填補家用。爸爸是水電站里的電工,媽媽負責照顧全家人不然就是在後山的地里種菜。還有姑姑,但姑姑在外打工,我對她幾乎沒什麼印象。
村子其實很小,家裡也很小,但是足夠一家人住在一起。
那時候我的世界裡沒有手機也沒有電腦,同時也沒有幼兒園。印象里只有大人記得住每月會有一個時間點,有一輛公交車,開到鎮子裡去。除了爸媽告訴我姑姑結婚我去了一次,我覺得自己可能都從來沒有去過鎮上。但應該有吧?因為我總覺得鎮上什麼都有,起碼對於小時候的我是這樣覺得,那是一個能滿足一切的地方。
因為各方面原因,或許是環境,或許是家境,我沒有上幼兒園。所以就是一直待在家裡,不是跟著奶奶去餵雞,就是跟著媽媽屁股後面給菜地澆水,或者是待在房間裡看看爸爸從鎮上帶回來的光碟七個葫蘆喊爺爺還有超人打怪獸。日子就怎麼一直過著,直到姑姑出嫁的那天,我也忘記了是什麼時候。因為太小了,確實不記事。從現在還能想起來的記憶中,就是和姑姑的兒子,也就是我表弟吳傑一起玩的時候了。春夏就是脫了外套,下水稻田裡面抓魚抓泥鰍,還有跟著爸爸或者是過年才會回來的姑父去小河裡面游泳。大人沒空的時候,就是我帶著跟我差2歲的弟弟到後山去抓「蟬殼」。後山有很多樹,很高很密。茂盛到有時候我半夜看過去心裡會有點發怵,因為我的房間窗戶正好對著山。但是白天就不一樣了,帶著小傑就去後山玩(大傑就是我,小傑就是我表弟啦~大人取名就是這樣隨意)。一道了夏天,蟬就叫個不停,但是他們會蛻下一層殼,我們就會去撿。
小傑:「哥,我們幹嘛要撿蟬殼啊?為什麼不抓一個活的,我覺得他們太吵了。」
我:「活的都看不見太難抓了,我媽說反正我們倆都在後山玩,看見這些殼就撿回去。」
那個時候我6歲,小傑4歲,家裡大人們都有活要忙,姑姑姑父除了過年過節都在外面,平常就是我帶著小弟。大人還有親戚說小傑有點奇怪,講的話他們都聽不懂,怕他腦子有問題。我覺得他們腦子有問題,因為我覺得小傑說話一點問題沒有,連六歲的我都能聽懂。除了抓蟬,我們就去太爺爺家,太爺爺家很大,比我們家還有二爺爺家甚至加上三爺爺家都要大。太爺爺家住的宅子一共有三層,一層客廳連著三個房間,兩個房間拿來放東西,剩下一個房間就是太爺爺和太奶奶住的地方。跟住的宅子連著的地方,是一個大的涼亭,足夠坐下很多很多人,可能夠坐二十個我和小傑吧!我問過奶奶,為什麼太爺爺家那麼大,特別是涼亭哪裡,我們家就算全過去也不用蓋的那麼大吧?奶奶跟我說,她剛嫁過來的時候,連裡面的水電站都還沒有建好。所以有很多溫州老闆和工人在裡面做工,於是做蓋了涼亭這個地方做一些餐飲生意。多年過去,水電站已經建成,只有一些工人還在,其中就有我爸爸。往來的人都沒有了,太爺爺太奶奶除了上廁所就經過這個涼亭,其餘時間也不會待在這裡。因為這裡一點也不涼快,甚至在夏天是個很曬的地方,只是造型跟涼亭近似。所以,這裡平常也不會來打掃,看起來舊舊的髒髒的。但我跟小傑,不怕曬也不怕髒,我們在這裡抓蟲子玩~這裡的地不是水泥地,像一層細沙。細沙上認真去看會有一個個小漩渦,只要耐心的等著,就會有一隻灰色的小蟲從裡面出來。我們就會瞄準時機,趁它探頭一下子抓住它。把玩一會兒,再放回去,看著它製造小漩渦。往復如此,一個個下午就會這樣過去。
村子叫平村,又因為在山腳下,大家都喊平下村,但我不姓平,我姓陳,叫陳杰。
平下村只有四戶人家,我太爺爺家,我二大爺家,我三大爺家,還有我家。家裡爺爺常年上山砍柴,奶奶養些家畜填補家用。爸爸是水電站里的電工,媽媽負責照顧全家人不然就是在後山的地里種菜。還有姑姑,但姑姑在外打工,我對她幾乎沒什麼印象。
村子其實很小,家裡也很小,但是足夠一家人住在一起。
那時候我的世界裡沒有手機也沒有電腦,同時也沒有幼兒園。印象里只有大人記得住每月會有一個時間點,有一輛公交車,開到鎮子裡去。除了爸媽告訴我姑姑結婚我去了一次,我覺得自己可能都從來沒有去過鎮上。但應該有吧?因為我總覺得鎮上什麼都有,起碼對於小時候的我是這樣覺得,那是一個能滿足一切的地方。
因為各方面原因,或許是環境,或許是家境,我沒有上幼兒園。所以就是一直待在家裡,不是跟著奶奶去餵雞,就是跟著媽媽屁股後面給菜地澆水,或者是待在房間裡看看爸爸從鎮上帶回來的光碟七個葫蘆喊爺爺還有超人打怪獸。日子就怎麼一直過著,直到姑姑出嫁的那天,我也忘記了是什麼時候。因為太小了,確實不記事。從現在還能想起來的記憶中,就是和姑姑的兒子,也就是我表弟吳傑一起玩的時候了。春夏就是脫了外套,下水稻田裡面抓魚抓泥鰍,還有跟著爸爸或者是過年才會回來的姑父去小河裡面游泳。大人沒空的時候,就是我帶著跟我差2歲的弟弟到後山去抓「蟬殼」。後山有很多樹,很高很密。茂盛到有時候我半夜看過去心裡會有點發怵,因為我的房間窗戶正好對著山。但是白天就不一樣了,帶著小傑就去後山玩(大傑就是我,小傑就是我表弟啦~大人取名就是這樣隨意)。一道了夏天,蟬就叫個不停,但是他們會蛻下一層殼,我們就會去撿。
小傑:「哥,我們幹嘛要撿蟬殼啊?為什麼不抓一個活的,我覺得他們太吵了。」
我:「活的都看不見太難抓了,我媽說反正我們倆都在後山玩,看見這些殼就撿回去。」
那個時候我6歲,小傑4歲,家裡大人們都有活要忙,姑姑姑父除了過年過節都在外面,平常就是我帶著小弟。大人還有親戚說小傑有點奇怪,講的話他們都聽不懂,怕他腦子有問題。我覺得他們腦子有問題,因為我覺得小傑說話一點問題沒有,連六歲的我都能聽懂。除了抓蟬,我們就去太爺爺家,太爺爺家很大,比我們家還有二爺爺家甚至加上三爺爺家都要大。太爺爺家住的宅子一共有三層,一層客廳連著三個房間,兩個房間拿來放東西,剩下一個房間就是太爺爺和太奶奶住的地方。跟住的宅子連著的地方,是一個大的涼亭,足夠坐下很多很多人,可能夠坐二十個我和小傑吧!我問過奶奶,為什麼太爺爺家那麼大,特別是涼亭哪裡,我們家就算全過去也不用蓋的那麼大吧?奶奶跟我說,她剛嫁過來的時候,連裡面的水電站都還沒有建好。所以有很多溫州老闆和工人在裡面做工,於是做蓋了涼亭這個地方做一些餐飲生意。多年過去,水電站已經建成,只有一些工人還在,其中就有我爸爸。往來的人都沒有了,太爺爺太奶奶除了上廁所就經過這個涼亭,其餘時間也不會待在這裡。因為這裡一點也不涼快,甚至在夏天是個很曬的地方,只是造型跟涼亭近似。所以,這裡平常也不會來打掃,看起來舊舊的髒髒的。但我跟小傑,不怕曬也不怕髒,我們在這裡抓蟲子玩~這裡的地不是水泥地,像一層細沙。細沙上認真去看會有一個個小漩渦,只要耐心的等著,就會有一隻灰色的小蟲從裡面出來。我們就會瞄準時機,趁它探頭一下子抓住它。把玩一會兒,再放回去,看著它製造小漩渦。往復如此,一個個下午就會這樣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