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模糊數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模糊數學》,活動室書櫃。

  江東從第一印象和感覺中,選擇了這本書。雖然自己未必能看懂或者感興趣,但書名就比較吸引人的好奇。

  數學不是精確的嗎?怎麼還模糊數學?

  這是江東之前從來沒有接觸過的東西。

  看看再說。

  前面的介紹類文字吸引了江東。

  原來如此。

  計算機為什麼不能像人腦那樣進行靈活的思維與判斷問題。

  儘管計算機記憶超人,計算神速,然而當其面對外延不分明的模糊狀態時,卻會一籌莫展。

  可是,人腦的思維、在其感知、辯識、推理、決策以及抽象的過程中,對於接受、貯存、處理模糊信息卻完全可能。

  計算機為什麼不能像人腦思維那樣處理模糊信息呢?

  其原因在於傳統數學,不能描述亦此亦彼現象。傳統數學只能描述外延分明的分明概念,只能表現非此即彼,而對於外延不分明的模糊概念不能反映。

  這是現在計算機不能像人腦思維那樣靈活、敏捷地處理模糊信息的重要原因。

  為了克服這一障礙,一位教授提出了模糊集合論。在此基礎上,現今已形成一個模糊數學體系。

  模糊數學產生的直接動力,與系統科學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在多變量、非線性、時變的大系統中,複雜性與精確性形成了尖銳的矛盾。

  「當系統的複雜性日趨增長時,我們作出系統性的精確度,而有意義的描述的能力將相應降低,直到達到這樣一個閾值。一旦超過它,精確性和有意義性將變成兩個幾乎互相排斥的特性。」

  複雜程度越高,有意義的精確化能力便越低。複雜性意味著因素眾多,時變性大,其中某些因素及其變化是人們難以精確掌握的,而且人們又常常不可能對全部因素和過程都進行精確的考察,而只能抓住其中主要部分,忽略掉所謂的次要部分。

  這樣,在事實上就給系統的描述帶來了模糊性。

  「常規數學方法的應用對於本質上是模糊系統的分析來說是不協調的,它將引起理論和實際之間的很大差距。」

  因此,必須尋找到一套研究和處理模糊性的數學方法。

  只要經過仔細深入研究就會發現,在多數情況下,決策目標與約束條件均帶有一定的模糊性,對複雜大系統的決策過程尤其是如此。

  在這種情況下,運用模糊決策技術,會顯得更加自然,也會獲得更加良好的效果。

  為了實現人機對話,源頭在於此。

  為了實現用自然語言跟計算機進行直接對話,就必須把人類的語言和思維過程提煉成數學模型,才能給計算機輸入指令,建立合適的模糊數學模型,這是運用數學方法的關鍵。

  建立模糊語言的數學模型,使人類語言數量化、形式化。

  如果研究人類自身的系統行為,或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複雜系統,像處理和研究人腦系統、社會系統等等,牽扯到參數和變量非常多,各種因素相互交錯,系統很複雜,模糊性也更加明顯。

  現代計算機系統是在二進位等算法上建立起來的,對客觀事物的判斷更加具有理性和確定性,但卻具有著天生的缺陷,就是不具備處理事物和概念的不確定性或模糊處理能力。

  說簡單點,就是沒有人類的情感等各方面因素。

  模糊數學的出現,就是為了使計算機能夠模擬人腦,如人工智慧,讓計算機也能研究模糊邏輯。

  原來如此。

  無人駕駛技術,就需要運用預設的程序概念進行判斷、評價、推理、決策和控制的過程,這些都需要運用模糊性數學的方法來描述。

  如模糊聚類分析、模糊模式識別、模糊控制、模糊信息處理等。

  這真是讓江東長了見識。對於以前的數學認知,發生了翻天覆地地轉變。

  計算機,無人駕駛,人工智慧,這些都與之有關聯。

  系統的複雜性越高,精確度也會相應的降低。

  如同整個人類世界一樣,龐大到無人能夠左右,更別說更為龐大的生命世界。這裡面充斥著各種各樣的模糊性,無法明確的概念以及目前的認知等等。

  這是江東需要的和追求的。哪怕並不能夠解決自己的困惑,但一直在路上的感覺,真好。


  為什麼遠遠比其他方式更溫和,也更能夠驅使人們自發地行動起來。

  但後面的內容太複雜,江東看不懂,只能汲取了一些概念和認知。但即便如此,也能讓他激動不已。

  四十不惑,在路上。

  未解之謎,在路上。

  江東的人生,也在路上。

  一堆模糊的概念,但這樣的模糊的概念,人們依舊能夠理解。

  只是每個人的理解是一樣的嗎?

  還記得學生時代的語文課上,老師會時常讓學生們寫一些對於文章裡面某段話的理解。

  閱讀理解。

  這段話表達了什麼含義或中心思想,又表達了作者什麼樣心情。

  江東那時寫不出來,總是胡亂地湊一些數字,一成不變地寫法。

  之所以模糊,是因為掌握的信息不足夠,認知不全面,視角還沒有那麼大,高度還不夠。

  雞蛋為什麼是橢球狀的?

  江東立馬反問自己。

  信息已經足夠多,認知也全面了,視角足夠大,高度也足夠,但為什麼還不能夠解釋其中的原因。

  哪怕身邊最簡單的事物,都不能夠真正了解其形成的緣由。

  江東看著眼前的幾個陳列的雞蛋思考著,這般認知著。

  再遠一點,地球為什麼也是橢球狀的。

  是不是冥冥中有一種力在影響著?

  這就好比做陶瓷之類的容器,最初始的時候,放在一個旋轉的工具上,然後慢慢地塑形,再燒制定型。

  那麼現實世界是不是也是在高速旋轉著,周圍的一切物體都是這般運動著。

  有稜有角的,只是時間還不足夠的長久。

  在內力和外力的相互影響下,這些物體的形狀都會發生改變,最終趨向於某一類形狀。

  千燈亮,

  黑夜始,

  眾歸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