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間裡吃草莓
本該開啟了隨性的、自由的、奢華的、奢侈的「大小姐」sytle的另一個城堡里的生活。
不同於「我們的城堡」,這座城堡,只限於華麗的外表,卻內藏了很多心酸和不愉快的回憶。
就像標題所說的那樣,在房間裡吃草莓,這偌大的、像宮殿一般的家裡,只有我的房間這個一畝三分之地,才是屬於我的。
我大致記得,第一次來參觀的時候還是毛坯房;當時我在念高一第一學期,父親帶我和我弟來看正在裝修的「毛坯城堡」。從一層到二層,到三層,再到四層頂樓。當時,還是沒有鋪好瓷磚的水泥地板,父親一層一層帶著我們參觀著,並一邊向我們介紹和解說著每一層,大概哪一塊兒區域是什麼用途。上到二層才是一個家的核心公共區域:客廳和廚房。二層後面的門可以直通到閣樓,閣樓是木頭搭建的,分別有左右兩邊,左邊是用於喝茶接待客人的,右邊的閣樓是書房,也有沙發和電視。往三層上去,就是三間房間,最裡面那間最大,當時設計的時候是把我我阿公阿嬤考慮在內的,這間房間就是給阿公阿嬤準備的。而往外一些,相鄰挨著的這間房,面積就不那麼大了,只有房間屋檐頂處有一扇小窗戶,整個房間感覺是又小又昏暗憋氣的。再往外靠近樓梯口和電梯的房間,就顯得寬敞明亮多了,還帶有小陽台,可以看到別墅區後花園的景色。我父親讓我和我弟在這兩間房間之中挑選。我特別喜歡帶陽台這間陽光明媚的房間,我弟看出了我的心思,就自己主動挑選了那間昏暗的小房間,還自圓其說的說:自己不喜歡太大的房間,帶陽台,他害怕。這些聽起來很牽強的理由。上到三層就是父親的大臥室,有大大浴缸,有大大的衣帽間,以及全自動智能的衛生間馬桶、聲控燈、聲控窗簾智能一體化。但說真的,我很少上到四層,當時我和父親的關係非常緊張,我們之間有著很深的隔閡,我們每天爭吵不休,當然這也讓我幾近崩潰過,不想回這個家。我也曾在心裡把這裡當成旅館。開心就來,不開心就走。所以,於我而言,這裡只有城堡的外表,但沒有我心目中所定義城堡的溫馨、快樂和愛心。就如同卡夫卡筆下的《城堡》,在這裡就像一隻迷途的羔羊,他沒有身份,沒有親人,沒有真正的朋友,似乎他所處的這個城堡所有人都對他充滿了敵意,也得不到城堡當局的信任。確實在這裡,有著許多想要逃離的念頭和複雜的情緒。這源於父親後來重組家庭的事實。
後來加入的這個女人,就是在我與父親之間的關係加劇惡化的促使者,是讓我阿公阿嬤也十分不愉快卻被迫接受的新成員。父親執意要娶了她,生下孩子、重組家庭。這個事實讓我們都備受煎熬和傷害。
我和那個女人之間,開始了無聲的較量,較量的最後也只是弄的自己滿身傷痕。我只能關起房門,躲起來,在我的一畝三分之地里才敢放肆,做自己喜歡的事兒。我常常熬夜打遊戲、追劇到通宵,常常餓到胃痛、偷偷躥去廚房,收刮著冰箱裡的食物,但結果就是沒有唾手可得的食物。所以,我有時候餓的咬牙切齒,心想這個鐵石心腸、惡毒的女人,怪不得人家都說,後媽沒一個好東西!那時候我阿公阿嬤為了避免和她發生衝突,也選擇避而不見,眼不見心不煩。看不過眼就避開。但很奇怪的是,沒過多久,那個女人的父母就搬了進來,然後讓我阿公阿嬤搬去了我二姑家,至於這中間發生了什麼,那個女人又憋了什麼心眼和壞心思,我後來也沒有問過我阿公阿嬤。時常有聽到我阿嬤常念叨道:文昌雞,好吃懶做!天天睡到黑天暗地,一點做家樣子都沒有!每當聽到我阿嬤氣急敗壞的念叨,我父親就會把我阿嬤罵一頓,維護自己的老婆。把我阿公阿嬤趕到二姑家住後,我就更不喜歡回那個看似華麗,實則讓人壓抑的「虛假城堡」。
但我和那個女的無聲較量也就慢慢轉為了有聲的較量,矛盾激化,包括她的父母也從中作祟和參與了這些矛盾。日子過得並不平靜。那些奢望和揮金如土的生活與我無關,那些享樂的幸福都與我無關。我們像是「多餘的」「局外人」的存在,至少我覺得我是。
所以,我常常在想,想著什麼時候逃離,什麼時候能逃出這個束縛著我,讓我不快樂的,要躲在房間裡吃著草莓的,卡夫卡筆下的「城堡」。
不同於「我們的城堡」,這座城堡,只限於華麗的外表,卻內藏了很多心酸和不愉快的回憶。
就像標題所說的那樣,在房間裡吃草莓,這偌大的、像宮殿一般的家裡,只有我的房間這個一畝三分之地,才是屬於我的。
我大致記得,第一次來參觀的時候還是毛坯房;當時我在念高一第一學期,父親帶我和我弟來看正在裝修的「毛坯城堡」。從一層到二層,到三層,再到四層頂樓。當時,還是沒有鋪好瓷磚的水泥地板,父親一層一層帶著我們參觀著,並一邊向我們介紹和解說著每一層,大概哪一塊兒區域是什麼用途。上到二層才是一個家的核心公共區域:客廳和廚房。二層後面的門可以直通到閣樓,閣樓是木頭搭建的,分別有左右兩邊,左邊是用於喝茶接待客人的,右邊的閣樓是書房,也有沙發和電視。往三層上去,就是三間房間,最裡面那間最大,當時設計的時候是把我我阿公阿嬤考慮在內的,這間房間就是給阿公阿嬤準備的。而往外一些,相鄰挨著的這間房,面積就不那麼大了,只有房間屋檐頂處有一扇小窗戶,整個房間感覺是又小又昏暗憋氣的。再往外靠近樓梯口和電梯的房間,就顯得寬敞明亮多了,還帶有小陽台,可以看到別墅區後花園的景色。我父親讓我和我弟在這兩間房間之中挑選。我特別喜歡帶陽台這間陽光明媚的房間,我弟看出了我的心思,就自己主動挑選了那間昏暗的小房間,還自圓其說的說:自己不喜歡太大的房間,帶陽台,他害怕。這些聽起來很牽強的理由。上到三層就是父親的大臥室,有大大浴缸,有大大的衣帽間,以及全自動智能的衛生間馬桶、聲控燈、聲控窗簾智能一體化。但說真的,我很少上到四層,當時我和父親的關係非常緊張,我們之間有著很深的隔閡,我們每天爭吵不休,當然這也讓我幾近崩潰過,不想回這個家。我也曾在心裡把這裡當成旅館。開心就來,不開心就走。所以,於我而言,這裡只有城堡的外表,但沒有我心目中所定義城堡的溫馨、快樂和愛心。就如同卡夫卡筆下的《城堡》,在這裡就像一隻迷途的羔羊,他沒有身份,沒有親人,沒有真正的朋友,似乎他所處的這個城堡所有人都對他充滿了敵意,也得不到城堡當局的信任。確實在這裡,有著許多想要逃離的念頭和複雜的情緒。這源於父親後來重組家庭的事實。
後來加入的這個女人,就是在我與父親之間的關係加劇惡化的促使者,是讓我阿公阿嬤也十分不愉快卻被迫接受的新成員。父親執意要娶了她,生下孩子、重組家庭。這個事實讓我們都備受煎熬和傷害。
我和那個女人之間,開始了無聲的較量,較量的最後也只是弄的自己滿身傷痕。我只能關起房門,躲起來,在我的一畝三分之地里才敢放肆,做自己喜歡的事兒。我常常熬夜打遊戲、追劇到通宵,常常餓到胃痛、偷偷躥去廚房,收刮著冰箱裡的食物,但結果就是沒有唾手可得的食物。所以,我有時候餓的咬牙切齒,心想這個鐵石心腸、惡毒的女人,怪不得人家都說,後媽沒一個好東西!那時候我阿公阿嬤為了避免和她發生衝突,也選擇避而不見,眼不見心不煩。看不過眼就避開。但很奇怪的是,沒過多久,那個女人的父母就搬了進來,然後讓我阿公阿嬤搬去了我二姑家,至於這中間發生了什麼,那個女人又憋了什麼心眼和壞心思,我後來也沒有問過我阿公阿嬤。時常有聽到我阿嬤常念叨道:文昌雞,好吃懶做!天天睡到黑天暗地,一點做家樣子都沒有!每當聽到我阿嬤氣急敗壞的念叨,我父親就會把我阿嬤罵一頓,維護自己的老婆。把我阿公阿嬤趕到二姑家住後,我就更不喜歡回那個看似華麗,實則讓人壓抑的「虛假城堡」。
但我和那個女的無聲較量也就慢慢轉為了有聲的較量,矛盾激化,包括她的父母也從中作祟和參與了這些矛盾。日子過得並不平靜。那些奢望和揮金如土的生活與我無關,那些享樂的幸福都與我無關。我們像是「多餘的」「局外人」的存在,至少我覺得我是。
所以,我常常在想,想著什麼時候逃離,什麼時候能逃出這個束縛著我,讓我不快樂的,要躲在房間裡吃著草莓的,卡夫卡筆下的「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