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網際網路新人
人流斷續間,等待總是讓人感覺更枯燥些,靠等客上門的工作總是讓人由不知名的小事聯想到一大串的東西。
恍惚間沈雲回過神來。
新盛出來的米飯和黃燜雞已經裝在泡沫飯盒和透明塑料菜盒裡了。
徐哥還在往前面搬餐盒。
先前的同學已經把自己的晚飯提走了,除了正坐在他對面,用餐區里那個拿著捧著手機呲著牙傻笑的背電腦包的男生。
沈雲叫了他一聲,還是沒有聽見的樣子也就不管了。
他揪下來幾個塑膠袋在不鏽鋼台子上撐起來,壓平以後把米飯和黃燜雞摞在上面,黃燜雞的盒子要大一些,他就把黃燜雞放在下面,在上面再放一份米飯。
要是搞外賣的,卻是不能這麼放的。
米飯總比菜要沉些,四方的塑料做底座,比不上那些大圓盆樣的打包盒,重心在上面虛晃著,稍微有點兒晃蕩就倒了。
只這樣單單摞在一起不加送飲料可樂什麼的還好。
只一份飯在上面的時候,重心還沒有那麼高,沒有水平的力去推它還不容易倒。
要是有同學要兩份飯,沈雲也得專門提醒人家注意別撒了,拿放的時候都得小心。
周五的晚上,許多原本的顧客都會去外面吃野食,上那些路邊蒼蠅館,大商場裡的自助餐館,又或者是什麼亂七八糟的網紅店裡長長見識。
又或者只是尋個做街邊燒烤的,去流動小吃攤那打牙祭。
總有那些比食堂更便宜又好吃的東西在外面等著他們。
或者更貴些更新奇些的東西讓同學們在休息日的剛開始就能慰勞慰勞自己被課程學業折磨著的心。
沈雲一直覺得食堂里普遍都把飯菜做的更難吃一點就是為了刺激周邊經濟。
要真是這樣也算是為地區經濟民生建設做出了些貢獻了。
那些不用帶書背包的同學連食堂都不用路過就直接從附近的門出去了。
只是回來放書等人的,也多不會看上他們一眼。
食堂一樓開的飲品店裡賣的飲品比外面還要貴上三四塊錢。
和外面同等價位的只有少數幾個品牌的礦泉水和餐巾紙。
。。。因為大學城周邊里本來就已經把這些東西賣的夠貴了。
一包紙巾賣3塊錢,也漲不上什麼價了。
龍華區那邊小個的饅頭也就五毛錢一個。
不怎麼活動的成年人一天吃兩頓,一頓兩個,再從公共廁所和服務站里接點兒水喝,流浪在街上一天也沒有什麼住宿費用。
這樣活一天的成本也才兩塊錢,還比不住這樣的一包紙巾。
不考慮方不方便的話食堂這票承包窗口櫃檯的店家是沒有半點兒競爭力的。
國家給的補貼也只是讓他們把一部分吃食的價錢和工地外面賣盒飯的攤平。
肉眼可見比外面便宜的就只是每天早上限購兩個的雞蛋,水煮4毛,茶葉醃的7毛。
米飯一大碗,中午一塊二,晚上分窗口,他們這兒算8毛錢。
沒有單賣米飯業務的,就得兩塊五起了。
除了二樓里側食堂,也就是沒有大樓梯的那邊的炸雞漢堡店,其他窗口前都只是零星幾個等餐的。
那邊最近搞了個徵集活動,有什麼想吃的炸食和漢堡同學們可以集券投票。
給個小條,每次來吃飯就蓋一個章,蓋滿五次就算一票,後來同學們自發的把它變成了召喚神龍的遊戲,主要是他們老是忘記帶小條,就和店家請願,只要滿了5個印章的都算一票,窗口要是沒票了可以把印章蓋在別人的紙條上。
就是最後交上來的時候如果是已經寫過完整的炸食或者漢堡的名字再塗改的,自動算入待定區。
最後計票的時候有爭議的話,優先計算被劃掉的名字。
當時沈雲還和在那邊打工的三年級機械與航空航天學院的學姐建議在窗口前面備一個訂書器,儘量讓同學們自己把印章紙條釘起來。
上個禮拜他們最後統計票數的時候是榴槤披薩取勝,但是被食堂給否了。。。理由是學校里,尤其是食堂里不能出現這種味道過大的食物。
順延第二位的是韓國炸雞。
黑色背景上用各種浮誇的標語做裝飾,配上了縮小後的宣傳效果圖滿是各種套餐和價格的漢堡店菜單旁邊拿吸鐵石壓著一張A4列印紙。
當時那位學姐只想著跟管雜物的大媽拿個吸鐵石來吸著,卻忘了窗口前面的櫃檯上包著的一層銀亮亮的不是鐵,而是不知道是鋁合金
也就在那壓上了,好歹也能防些小風。
紙上列了得票的排名,還有為什麼不推出榴槤披薩的原因--一樓里側的食堂里靠東邊的那個賣雜醬面的麵館剛被勒令禁賣螺絲面。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最近聽起來就有味道的食物是通不過申請了。
在下面又用了細彩筆用小字表達了一番會繼續申請的決心。
活動做的很好,最近他們還打算繼續搞,就是聽說投票期限會延長一點了。
學校食堂里做承包生意的是不太能隨意自由的加減東西的,除非是同品類。
比如炒菜什麼的,這種店的自由度才更大一點。
承包費用也不是完全一樣的,
食堂採購已經給他們抗議過了,因為好多人也想效仿他們。
連徐哥都去問過他們這兒能不能加做一桶紫菜蛋花或者胡辣湯,他天天做西紅柿雞蛋湯已經做膩了。
聊了半天又給他駁回來了,原因是清真食堂的免費湯品類就是紫菜蛋花湯,徐哥要做的胡辣湯報寫的原材料又太多了。
『哎?對了。』
沈雲想起了什麼似的,轉頭去問徐哥:「徐哥,不是說大食堂(三層建築里的四個學生食堂加上一個教師食堂的統稱)和清真那邊不是一個人承包的嗎?他們那邊拿什麼做免費湯關咱們什麼事?」
徐哥愣了愣,回問他一句:「咱底下發的湯你喝沒喝過。」
他們腳底下上大樓梯之前的拐角也會發免費湯,通常也是紫菜蛋花湯。
「喝過啊。」
「那你喝沒喝過清真那邊的?」
還沒等沈雲答話,他接著問:「兩個味道有什麼不同?」
「咱底下的更涼一點,清真那邊就熱熱乎乎的。」
常年打工,閩台江浙那邊遇到的人多,北方的人遇到的也不少。
徐哥也是北方人,沈雲和他說話的時候總是把嘴角咧的再開一點兒,學著一副大大方方的架勢。
徐哥接著說:「兩鍋湯一樣的,一個桶里出來的。」
哦,沈雲明白了。
這時候臨近的幾個窗口也都沒事什麼人,沈雲半轉過頭去看徐哥試探性的表達了自己的疑惑:「能少用兩個雞蛋?」
徐哥搖了搖頭,沒有繼續發表見解。
轉而讓他別太常吃油炸過度的東西。
「咱底下那口鍋里一股子生鏽味都沒嘗出來。」,徐哥的聲音帶點兒埋怨。
從沈雲和他學做菜開始,他就一直說什麼味蕾很重要之類的話,還教了他幾個長期的或者臨時的讓自己的味蕾能更敏感一點兒的小方法。
可是沈雲覺得這次真是怪不得他。
「那麼腥」,沈雲一臉討饒的讓他別繼續說了,到時候說著說著就又該損他了:「我都是直接一口悶的。」
窗口裡開始熬湯,不,煮湯以後,他就從窗口這兒吃了,誰還再專門跑一趟去喝免費的。
就算中午不做工去其他窗口吃飯的時候,他想喝湯也都是從這裡討的。
往往是和周函欣一起,兩個人各買一份蓋飯加些這裡盛的湯。
更多的時候周函欣都是端一大堆可樂薯條雞塊什麼的,他則泡一桶桶面。
泡的稍硬些,換一次水,最後再把料包加上,沈雲總覺得那樣吃口感會更好。
兩個人吵吵鬧鬧的,吃完了就出去轉轉,然後等到人少了再回來。
食堂里不吃飯的時候很顯幽靜,學校里的公共建築總是有更大片的廊柱和不知道有沒有承重作用的牆,很多地方都得不到什麼光照。
除了考試季,這裡也不會有什麼學生來自習。
他們在這裡討論共同開發的幾款小遊戲。
沈雲還有個學音樂的朋友,同時他會點兒美術,能在網上繪圖,幾個人合作了幾回用開原始碼在開放平台編寫。
新人和平台的分成是一半對一半。
但是他們現在搞出來的幾款在市場上還沒有引起什麼反響。
恍惚間沈雲回過神來。
新盛出來的米飯和黃燜雞已經裝在泡沫飯盒和透明塑料菜盒裡了。
徐哥還在往前面搬餐盒。
先前的同學已經把自己的晚飯提走了,除了正坐在他對面,用餐區里那個拿著捧著手機呲著牙傻笑的背電腦包的男生。
沈雲叫了他一聲,還是沒有聽見的樣子也就不管了。
他揪下來幾個塑膠袋在不鏽鋼台子上撐起來,壓平以後把米飯和黃燜雞摞在上面,黃燜雞的盒子要大一些,他就把黃燜雞放在下面,在上面再放一份米飯。
要是搞外賣的,卻是不能這麼放的。
米飯總比菜要沉些,四方的塑料做底座,比不上那些大圓盆樣的打包盒,重心在上面虛晃著,稍微有點兒晃蕩就倒了。
只這樣單單摞在一起不加送飲料可樂什麼的還好。
只一份飯在上面的時候,重心還沒有那麼高,沒有水平的力去推它還不容易倒。
要是有同學要兩份飯,沈雲也得專門提醒人家注意別撒了,拿放的時候都得小心。
周五的晚上,許多原本的顧客都會去外面吃野食,上那些路邊蒼蠅館,大商場裡的自助餐館,又或者是什麼亂七八糟的網紅店裡長長見識。
又或者只是尋個做街邊燒烤的,去流動小吃攤那打牙祭。
總有那些比食堂更便宜又好吃的東西在外面等著他們。
或者更貴些更新奇些的東西讓同學們在休息日的剛開始就能慰勞慰勞自己被課程學業折磨著的心。
沈雲一直覺得食堂里普遍都把飯菜做的更難吃一點就是為了刺激周邊經濟。
要真是這樣也算是為地區經濟民生建設做出了些貢獻了。
那些不用帶書背包的同學連食堂都不用路過就直接從附近的門出去了。
只是回來放書等人的,也多不會看上他們一眼。
食堂一樓開的飲品店裡賣的飲品比外面還要貴上三四塊錢。
和外面同等價位的只有少數幾個品牌的礦泉水和餐巾紙。
。。。因為大學城周邊里本來就已經把這些東西賣的夠貴了。
一包紙巾賣3塊錢,也漲不上什麼價了。
龍華區那邊小個的饅頭也就五毛錢一個。
不怎麼活動的成年人一天吃兩頓,一頓兩個,再從公共廁所和服務站里接點兒水喝,流浪在街上一天也沒有什麼住宿費用。
這樣活一天的成本也才兩塊錢,還比不住這樣的一包紙巾。
不考慮方不方便的話食堂這票承包窗口櫃檯的店家是沒有半點兒競爭力的。
國家給的補貼也只是讓他們把一部分吃食的價錢和工地外面賣盒飯的攤平。
肉眼可見比外面便宜的就只是每天早上限購兩個的雞蛋,水煮4毛,茶葉醃的7毛。
米飯一大碗,中午一塊二,晚上分窗口,他們這兒算8毛錢。
沒有單賣米飯業務的,就得兩塊五起了。
除了二樓里側食堂,也就是沒有大樓梯的那邊的炸雞漢堡店,其他窗口前都只是零星幾個等餐的。
那邊最近搞了個徵集活動,有什麼想吃的炸食和漢堡同學們可以集券投票。
給個小條,每次來吃飯就蓋一個章,蓋滿五次就算一票,後來同學們自發的把它變成了召喚神龍的遊戲,主要是他們老是忘記帶小條,就和店家請願,只要滿了5個印章的都算一票,窗口要是沒票了可以把印章蓋在別人的紙條上。
就是最後交上來的時候如果是已經寫過完整的炸食或者漢堡的名字再塗改的,自動算入待定區。
最後計票的時候有爭議的話,優先計算被劃掉的名字。
當時沈雲還和在那邊打工的三年級機械與航空航天學院的學姐建議在窗口前面備一個訂書器,儘量讓同學們自己把印章紙條釘起來。
上個禮拜他們最後統計票數的時候是榴槤披薩取勝,但是被食堂給否了。。。理由是學校里,尤其是食堂里不能出現這種味道過大的食物。
順延第二位的是韓國炸雞。
黑色背景上用各種浮誇的標語做裝飾,配上了縮小後的宣傳效果圖滿是各種套餐和價格的漢堡店菜單旁邊拿吸鐵石壓著一張A4列印紙。
當時那位學姐只想著跟管雜物的大媽拿個吸鐵石來吸著,卻忘了窗口前面的櫃檯上包著的一層銀亮亮的不是鐵,而是不知道是鋁合金
也就在那壓上了,好歹也能防些小風。
紙上列了得票的排名,還有為什麼不推出榴槤披薩的原因--一樓里側的食堂里靠東邊的那個賣雜醬面的麵館剛被勒令禁賣螺絲面。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最近聽起來就有味道的食物是通不過申請了。
在下面又用了細彩筆用小字表達了一番會繼續申請的決心。
活動做的很好,最近他們還打算繼續搞,就是聽說投票期限會延長一點了。
學校食堂里做承包生意的是不太能隨意自由的加減東西的,除非是同品類。
比如炒菜什麼的,這種店的自由度才更大一點。
承包費用也不是完全一樣的,
食堂採購已經給他們抗議過了,因為好多人也想效仿他們。
連徐哥都去問過他們這兒能不能加做一桶紫菜蛋花或者胡辣湯,他天天做西紅柿雞蛋湯已經做膩了。
聊了半天又給他駁回來了,原因是清真食堂的免費湯品類就是紫菜蛋花湯,徐哥要做的胡辣湯報寫的原材料又太多了。
『哎?對了。』
沈雲想起了什麼似的,轉頭去問徐哥:「徐哥,不是說大食堂(三層建築里的四個學生食堂加上一個教師食堂的統稱)和清真那邊不是一個人承包的嗎?他們那邊拿什麼做免費湯關咱們什麼事?」
徐哥愣了愣,回問他一句:「咱底下發的湯你喝沒喝過。」
他們腳底下上大樓梯之前的拐角也會發免費湯,通常也是紫菜蛋花湯。
「喝過啊。」
「那你喝沒喝過清真那邊的?」
還沒等沈雲答話,他接著問:「兩個味道有什麼不同?」
「咱底下的更涼一點,清真那邊就熱熱乎乎的。」
常年打工,閩台江浙那邊遇到的人多,北方的人遇到的也不少。
徐哥也是北方人,沈雲和他說話的時候總是把嘴角咧的再開一點兒,學著一副大大方方的架勢。
徐哥接著說:「兩鍋湯一樣的,一個桶里出來的。」
哦,沈雲明白了。
這時候臨近的幾個窗口也都沒事什麼人,沈雲半轉過頭去看徐哥試探性的表達了自己的疑惑:「能少用兩個雞蛋?」
徐哥搖了搖頭,沒有繼續發表見解。
轉而讓他別太常吃油炸過度的東西。
「咱底下那口鍋里一股子生鏽味都沒嘗出來。」,徐哥的聲音帶點兒埋怨。
從沈雲和他學做菜開始,他就一直說什麼味蕾很重要之類的話,還教了他幾個長期的或者臨時的讓自己的味蕾能更敏感一點兒的小方法。
可是沈雲覺得這次真是怪不得他。
「那麼腥」,沈雲一臉討饒的讓他別繼續說了,到時候說著說著就又該損他了:「我都是直接一口悶的。」
窗口裡開始熬湯,不,煮湯以後,他就從窗口這兒吃了,誰還再專門跑一趟去喝免費的。
就算中午不做工去其他窗口吃飯的時候,他想喝湯也都是從這裡討的。
往往是和周函欣一起,兩個人各買一份蓋飯加些這裡盛的湯。
更多的時候周函欣都是端一大堆可樂薯條雞塊什麼的,他則泡一桶桶面。
泡的稍硬些,換一次水,最後再把料包加上,沈雲總覺得那樣吃口感會更好。
兩個人吵吵鬧鬧的,吃完了就出去轉轉,然後等到人少了再回來。
食堂里不吃飯的時候很顯幽靜,學校里的公共建築總是有更大片的廊柱和不知道有沒有承重作用的牆,很多地方都得不到什麼光照。
除了考試季,這裡也不會有什麼學生來自習。
他們在這裡討論共同開發的幾款小遊戲。
沈雲還有個學音樂的朋友,同時他會點兒美術,能在網上繪圖,幾個人合作了幾回用開原始碼在開放平台編寫。
新人和平台的分成是一半對一半。
但是他們現在搞出來的幾款在市場上還沒有引起什麼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