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戰後
「是以,叔父現在還覺得我那封信是危言聳聽嗎?」
李璘自閉了,要是如李倓所言,他真的被皇甫侁所殺,那亂兵之下,他的妻女會是何等下場……這畫面他不敢想。
半晌之後,李璘才頹然地對李倓說道:「你所發的公文我已知曉,多謝你了!」
瞧,他還得謝謝咱呢!
李倓也見好就收,按照他對李亨的了解,一個完全沒有威脅的親王,李亨應該樂得把對方當成一個泥塑雕像,用以向天下展示他的仁慈。
他只要確保李璘老老實實地前往行在,路上別一哭二鬧三上吊就好。
見完李璘後,李倓又馬不停蹄地見了江東節度使韋陟。
原以為戰爭結束後他能輕快一些,沒想到事情更多了。
韋陟來此有兩件事,一是想要知會李倓,一起上書請求赦免此前已經領兵脫離永王的季廣琛等人,這是應有之理,畢竟他們在李璘兵敗前就已經做出了選擇。要不然皇甫侁何必想著殺掉李璘了,除了揣摩聖意外,未嘗沒有想要藉此同李璘拉開界線之心。
第二件事便是暗示李倓領兵返回淮南。
或者說第二件事才是韋陟的真實目的。
李倓自也明白韋陟的憂慮,他不就是怕自己借著掌平永王事的機會留在江南成為下一個永王嘛!
永王本就是空降的四路節度使,但連最起碼的威望都沒樹立就敢起兵作亂,這種蠢事李倓自不屑為之。且北邊的戰事還如火如荼的進行中呢,這個時候搞內亂不是作死嗎?
對於撤兵之事,李倓答應的很乾脆。
與其貪心不足,不如先好好經營淮南,再擇機度過淮河支援河南的戰場——協助河南節度使對抗安祿山叛軍,本就是聖人交給他的另一項任務。
是以,李倓的回答也很乾脆:「此間事畢,我擇日便領兵返回淮南。不過新安司馬崔祐甫此前曾勸說永王投降,事後又不居功,我既然知道他,便不能無視。」
韋陟會意,驚訝道:「我還真認得此人,祐甫字貽孫,他雖出身博陵崔氏,但自幼隨父母居住在京兆,與我家素有往來……其性剛直,無所容受,遇事不回。大王若是有意以他為屬官,我願相助。」
李倓先前從李偒口中得知崔祐甫勸說李璘的經過後,的確有些心動的感覺。畢竟安史之亂這段時期對於穿越者來說還是有些陌生了,除了郭子儀、李光弼這些人,他更熟悉的其實是李白、杜甫。可問題在於前者不是現在的他能招攬的,後者雖大名鼎鼎,品德也不成問題,但在從政的才能上……起碼另一個時空沒有給李倓一個明確的答案。
不過就好像一個李倓從未聽說過的劉展給他帶來驚喜一樣,李倓也不願過分糾結這些,德行達標就行。
只是聽著韋陟對於崔祐甫的描述,李倓能明顯地感覺到,韋陟的話很真誠,崔祐甫在他眼中就是個鐵頭娃。帶入崔祐甫在李璘面前的表現,似乎也印證了韋陟之言。
李倓略加思索,最終說道:「那就多謝公相助了。」
品德優異的鐵頭娃不管怎麼都比口蜜腹劍的小人來得好吧。
李倓又補充道:「如今河南正亂,正該由淮南出兵相助,以阻擋叛軍兵鋒,保江淮租賦重地。我雖至淮南道不久,卻也察覺到道中不乏有法度不明之事,沿途亦見過百姓因苛捐雜稅而棄家逃亡,須得有德行精幹之事相助。」
韋陟聽後表情微動,忽然說道:「若是貽孫聽得大王此言,估計就算舍了新安司馬之職,也要投大王帳下吧!大王且放心,此事就交給我了。」
言罷,已經達成目的的韋陟又同李倓聊了聊功臣的名單,便告辭離開了。
未久,李倓的掌書記李白又來拜見。
李白所任之職,全稱為淮南節度掌書記,掌朝覲、聘問、慰薦、祭祀、祈祝之文與號令升絀之事。就實際權力而言,節度府來往文書皆要過其手,但掌書記終究不能做出決策。頗有種辦公室秘書的味道,靠近權力核心。是以,此職對於李白來說,無疑比在李璘處的都督府從事更加的海闊天空嘛!
「大王,節帥……下官這邊可用之人還是太少了,文書一時處理不及。」李白在奉上替李倓擬好的奏表後開口道。
再度從季廣琛處回返之後,李白便正式上任了,然後他才發現被他寄予厚望的淮南節度府竟只是個空架子。
除了節度使和副使,什麼行軍司馬、判官、推官、同節度副使、行軍參謀等等,幾乎全是空缺,顯然是匆忙上任,又恰逢永王起兵,根本沒來得及搭建起來。就算他掌書記的活,也是從高適手中接過來的。
「無妨,先以緊要的為之,餘下的等回到淮南再說。」李倓看過奏表,文采斐然,內容也並無疏漏,還表達了平永王之亂全仰仗聖人的福德……
起碼作為筆桿子,李白是沒有問題的。
「就將這份奏表發往行在吧。」李倓看向了李白,後者雖然疲憊難掩,但身上卻看不到一點頹色。
當初李隆基放歸李白,最大的原因便是李白好酒,喝醉了還容易亂說話,如此作風,自然難以託付大任。而李白不得重用,便愈發借酒澆愁。這還是高適在萬分糾結之下告訴他的。
「君多久沒飲酒了?」李倓忽然問道。
李白聞言一怔,旋即答道:「自元旦之後,便再沒飲過酒了。」
因為那時他已經發現了不妥。
「甚好,酒喝多了容易誤事。」
李白反應很快,立時叉手應道:「喏!」
李倓輕輕點頭:「近些日子就要辛苦君了。」
「下官本戴罪之身,承蒙大王看重,方能戴罪立功,不敢言辛苦。」
李白這幾日已經想明白了,若不是建寧王在信中許諾他掌書記之職,就算季廣琛截獲了信件,也不會找他作為使者。而以他的身份,若不能戴罪立功,那就是參與謀反的罪人了。
言罷,李白便又去處理文書去了。
李璘自閉了,要是如李倓所言,他真的被皇甫侁所殺,那亂兵之下,他的妻女會是何等下場……這畫面他不敢想。
半晌之後,李璘才頹然地對李倓說道:「你所發的公文我已知曉,多謝你了!」
瞧,他還得謝謝咱呢!
李倓也見好就收,按照他對李亨的了解,一個完全沒有威脅的親王,李亨應該樂得把對方當成一個泥塑雕像,用以向天下展示他的仁慈。
他只要確保李璘老老實實地前往行在,路上別一哭二鬧三上吊就好。
見完李璘後,李倓又馬不停蹄地見了江東節度使韋陟。
原以為戰爭結束後他能輕快一些,沒想到事情更多了。
韋陟來此有兩件事,一是想要知會李倓,一起上書請求赦免此前已經領兵脫離永王的季廣琛等人,這是應有之理,畢竟他們在李璘兵敗前就已經做出了選擇。要不然皇甫侁何必想著殺掉李璘了,除了揣摩聖意外,未嘗沒有想要藉此同李璘拉開界線之心。
第二件事便是暗示李倓領兵返回淮南。
或者說第二件事才是韋陟的真實目的。
李倓自也明白韋陟的憂慮,他不就是怕自己借著掌平永王事的機會留在江南成為下一個永王嘛!
永王本就是空降的四路節度使,但連最起碼的威望都沒樹立就敢起兵作亂,這種蠢事李倓自不屑為之。且北邊的戰事還如火如荼的進行中呢,這個時候搞內亂不是作死嗎?
對於撤兵之事,李倓答應的很乾脆。
與其貪心不足,不如先好好經營淮南,再擇機度過淮河支援河南的戰場——協助河南節度使對抗安祿山叛軍,本就是聖人交給他的另一項任務。
是以,李倓的回答也很乾脆:「此間事畢,我擇日便領兵返回淮南。不過新安司馬崔祐甫此前曾勸說永王投降,事後又不居功,我既然知道他,便不能無視。」
韋陟會意,驚訝道:「我還真認得此人,祐甫字貽孫,他雖出身博陵崔氏,但自幼隨父母居住在京兆,與我家素有往來……其性剛直,無所容受,遇事不回。大王若是有意以他為屬官,我願相助。」
李倓先前從李偒口中得知崔祐甫勸說李璘的經過後,的確有些心動的感覺。畢竟安史之亂這段時期對於穿越者來說還是有些陌生了,除了郭子儀、李光弼這些人,他更熟悉的其實是李白、杜甫。可問題在於前者不是現在的他能招攬的,後者雖大名鼎鼎,品德也不成問題,但在從政的才能上……起碼另一個時空沒有給李倓一個明確的答案。
不過就好像一個李倓從未聽說過的劉展給他帶來驚喜一樣,李倓也不願過分糾結這些,德行達標就行。
只是聽著韋陟對於崔祐甫的描述,李倓能明顯地感覺到,韋陟的話很真誠,崔祐甫在他眼中就是個鐵頭娃。帶入崔祐甫在李璘面前的表現,似乎也印證了韋陟之言。
李倓略加思索,最終說道:「那就多謝公相助了。」
品德優異的鐵頭娃不管怎麼都比口蜜腹劍的小人來得好吧。
李倓又補充道:「如今河南正亂,正該由淮南出兵相助,以阻擋叛軍兵鋒,保江淮租賦重地。我雖至淮南道不久,卻也察覺到道中不乏有法度不明之事,沿途亦見過百姓因苛捐雜稅而棄家逃亡,須得有德行精幹之事相助。」
韋陟聽後表情微動,忽然說道:「若是貽孫聽得大王此言,估計就算舍了新安司馬之職,也要投大王帳下吧!大王且放心,此事就交給我了。」
言罷,已經達成目的的韋陟又同李倓聊了聊功臣的名單,便告辭離開了。
未久,李倓的掌書記李白又來拜見。
李白所任之職,全稱為淮南節度掌書記,掌朝覲、聘問、慰薦、祭祀、祈祝之文與號令升絀之事。就實際權力而言,節度府來往文書皆要過其手,但掌書記終究不能做出決策。頗有種辦公室秘書的味道,靠近權力核心。是以,此職對於李白來說,無疑比在李璘處的都督府從事更加的海闊天空嘛!
「大王,節帥……下官這邊可用之人還是太少了,文書一時處理不及。」李白在奉上替李倓擬好的奏表後開口道。
再度從季廣琛處回返之後,李白便正式上任了,然後他才發現被他寄予厚望的淮南節度府竟只是個空架子。
除了節度使和副使,什麼行軍司馬、判官、推官、同節度副使、行軍參謀等等,幾乎全是空缺,顯然是匆忙上任,又恰逢永王起兵,根本沒來得及搭建起來。就算他掌書記的活,也是從高適手中接過來的。
「無妨,先以緊要的為之,餘下的等回到淮南再說。」李倓看過奏表,文采斐然,內容也並無疏漏,還表達了平永王之亂全仰仗聖人的福德……
起碼作為筆桿子,李白是沒有問題的。
「就將這份奏表發往行在吧。」李倓看向了李白,後者雖然疲憊難掩,但身上卻看不到一點頹色。
當初李隆基放歸李白,最大的原因便是李白好酒,喝醉了還容易亂說話,如此作風,自然難以託付大任。而李白不得重用,便愈發借酒澆愁。這還是高適在萬分糾結之下告訴他的。
「君多久沒飲酒了?」李倓忽然問道。
李白聞言一怔,旋即答道:「自元旦之後,便再沒飲過酒了。」
因為那時他已經發現了不妥。
「甚好,酒喝多了容易誤事。」
李白反應很快,立時叉手應道:「喏!」
李倓輕輕點頭:「近些日子就要辛苦君了。」
「下官本戴罪之身,承蒙大王看重,方能戴罪立功,不敢言辛苦。」
李白這幾日已經想明白了,若不是建寧王在信中許諾他掌書記之職,就算季廣琛截獲了信件,也不會找他作為使者。而以他的身份,若不能戴罪立功,那就是參與謀反的罪人了。
言罷,李白便又去處理文書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