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真正的君子
第60章 真正的君子
「什麼辦法?」
眾人此時紛紛將目光投向了張良,劉邦更是雙眼微眯,帶著期待。
現在這種情況對於他們很不利,可以說基本上沒有任何解決辦法,他們需要取得陸煊的原諒,可現在陸煊油鹽不進,威脅利誘都沒有任何用處,對方都不怕死了,他們還能有什麼辦法?
「感化。」張良說這兩個字的時候,語氣很重。
「感化?」劉邦等人有些不太懂張良的意思。
只見張良組織了一下語言,然後道:「目前這種情況,無論是陛下,還是我和蕭何,乃至皇后,都沒有可能接觸陸煊了。」
「皇后或許可以接觸陸煊,但想從陸煊口中獲得什麼信息,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可兒也指望不上。」
「那麼就剩下感化了。」
說到這裡,張良再次看了呂稚一眼,接著道:「所以這種情況,我們需要太子劉盈的到來。」
「讓太子劉盈每日伺候在陸煊的身邊,甚至就讓太子從此之後居住在陸煊那裡了,我相信以劉盈真摯的品性,絕對能博得陸煊的好感。」
「還有一句大不敬的話。」
張良猶豫了一下,劉邦卻瞪了張良一眼,「什麼大不敬大不敬的,趕緊給朕說清楚,你說什麼話,朕都免你罪。」
得到了劉邦的保證,張良這才道:「那就是讓太子表達出,讓陸煊未來輔佐自己的想法。」
「陸煊,是不可能輔佐陛下了,他對陛下怨念太深,這種欺騙可能真的任何辦法都沒有彌補了。」
「可太子不同。」
『太子劉盈,有春秋時期君子風範,滿朝文武皆知太子劉盈具備多種美好的品德,更是沒有任何利益雜質,淳樸如同美玉,性格仁弱善良,只有了太子這種性格才能讓陸煊產生好感。」
「以至於讓陸煊心中產生,未來輔佐劉盈的想法。」
「陸煊不願意輔佐陛下,但或許願意輔佐劉盈。」
「陸煊不相信陛下,甚至認為陛下用完了他後,依舊會選擇殺死他;但劉盈的各種美好品德和良好的性格,或許能夠讓陸煊相信。」
說到這裡張良嘆息道:「這是唯一的辦法了,若這樣還不行的話,那麼只能讓陸煊在我漢朝終老了。」
苦思冥想一天。
張良只想到了這種辦法。
而這個辦法,絕對是當前最有效的,
眾人各自沉思,思索著張良的話。
此言,很有道理。
誰都知曉太子劉盈是個什麼樣的人,他不過九歲卻表現出了各種堪稱古之君子的品德,沒有任何劣跡,謙遜、仁義、善良、寬宏、大度、豁達、孝順等等,
若是說太子劉盈能搬到陸煊的院子裡,與陸煊同住,或者說每日去尋找陸煊,或許真的能博得陸煊的好感。
劉邦之前之所以有著改立劉如意為太子的想法,絕對不是認為劉盈的能力不行,而是覺得呂稚強勢,未來很有可能壓制太子,從而讓呂家壓制劉家的皇權,
這才覺得從小頑劣、尚武、頗有自己幾分相像的劉如意更適合當太子,起碼劉如意未來絕對能鎮得住戚夫人,也能防備呂家。
「那太子的課程..:」呂稚也覺得張良這個提議不錯,但太子劉盈是儲君,未來的君王,從小就需要學習各種禮儀知識、治國道理,若是因陸煊浪費了太多時間,是否有些本末倒置了?
「用不了多長時間的,而且就算太子殿下未能博得陸煊的好感,也未能從陸煊口中獲得各種未來的歷史信息。」
「可和一個後世人終日相處,也將能或多或少了解很多區別於漢朝之外的事情,同時太子殿下的眼界也會隨著陸煊的想法而改變,這些都是小事,豈是那幾本書卷能相比的?」
張良道。
基本上,這個想法在提出後,都得到了眾人的認可。
想了想,呂稚環顧眾人,「我去將盈兒喚來。」
隨著呂稚離去,這時張良似想到了什麼,又添了一句:「我又想了想,或許不用讓太子搬到陸煊那裡居住。」
「而是改為,讓太子每日從自己的寢宮中,步行到陸煊的院子裡,拜訪陸煊。」
「然後和陸煊交流溝通,以至於產生接觸。」
「這樣,才能讓陸煊知曉太子的努力,讓陸煊知曉太子殿下未來將是一位明君。」
張良想了想,決定還是要耍些心機,哪怕會讓陸煊感覺出來,也要這樣做。
因為陸煊能看出來的話,必然也會猜測出,這是他們讓劉盈這麼做的。
陸煊會埋怨他們。
但不會埋怨劉盈。
甚至可以說,陸煊的怨念已經去飄向陛下那裡,只要陸煊不怪罪劉盈,那麼目的就達到了。
「那就這麼做吧,留侯的建議和想法,總是有著奇效。」劉邦讚嘆了一聲,
覺得這個方法確實可以。
聞言,張良不由得苦笑,陛下這是誇讚他呢還是挖苦他呢,之所以現在陸煊不願意見陛下,不就是因為他昔日提出的建議麼?
是因為他太過於提防這個後世人了,才釀成這種局面。
不久,太子劉盈就到來了。
太子劉盈身著漢朝太子規制的華服,衣料選用上等的絲綢,質地細膩柔滑,
色澤莊重而典雅,外袍為玄色,深沉如夜。
「兒臣見過父皇。」
劉邦頜首,打量著劉盈,其實仔細看的話,這個孩子還是很像自己的劉盈面容清秀俊朗,眉如遠山,目若晨星,雖年紀尚幼,卻已顯露出幾分帝王之相,頭髮梳理得一絲不苟,頭頂戴一頂小巧的太子冠,冠上綴以明珠,光華流轉,映襯得他愈發神采奕奕。
他的舉止端莊穩重,步履從容,目光沉靜而堅定。
這不和自己小時候一模一樣嘛?一樣的一表人才,長相英俊,哈哈哈。
看著劉盈手中還握一卷竹簡,似方才還在閱讀書卷,劉邦心中對劉盈充滿了認可,雖然他現在不清楚未來的歷史中,劉盈到底是否是一位合格的君王,但現在他對劉盈很滿意。
這就是他的太子,大漢的儲君。
「太子,朕現在要交給你一件事情。」
劉邦面露正色,和陸煊接觸並非是一件小事,說大點這是為了漢朝,為了天下,為了百姓,說小點這是為了他天子劉邦,求得陸煊的寬宏原諒。
「父皇,兒臣願意。」
劉盈躬了躬身,他自然不會拒絕這件事情,並且他很想和陸煊接觸。
可能出自於對後世人的好奇?
亦或者父皇做了錯事,自己身為兒子心中的些許愧疚?
還有渴望從陸煊口中,獲得各種對於王朝有利的政策?
總之,劉盈現在確確實實想接觸陸煊。
見劉盈並沒有反對這件事情,劉邦點了點頭,「那就這樣吧。」
「你去送太子過去。」
「對了,準備可口飯菜,蔬果,也送過去。」
劉邦本來想準備些豐厚的菜餚肉食的,可想了想又算了,表現的太急了也不好,說不定陸煊會反感。
呂雉頷首,目前也就她能出入陸煊的院落了,她牽著劉盈的手,就這麼走了過去。
誰也沒有發現一件事情。
那就是呂稚和劉盈這對母子的關係,也在悄然改變著。
在陸煊還未來到漢朝之前,呂稚和劉盈的母子關係遠遠沒有這麼融洽,甚至顯得冰冷,並非是劉盈不孝順,而是那個時候的呂稚宛若冰山般,對誰的態度都是冷冷的,包括劉盈。
因為呂稚對於天子劉邦,徹頭徹尾的失望,甚至有看絲毫不亞於陸煊的怨念。
這導致呂稚已經漸漸的要黑化了,滿腦子都是思索著未來的各種謀劃,已經接近於要變化成為一台冰冷的政治機器了。
可隨著陸煊的到來,錯誤的信息導致劉邦心生愧疚,從而對呂稚改變態度,
改立太子的事情也徹底消失,這才讓呂稚漸漸的心情平復下來,轉而慢慢變了性子。
這件事情,誰都沒有發現,只有劉盈默默的感受著她的母后對自己的態度變化。
隨著呂稚帶著劉盈離開,劉邦看向張良和蕭何二人,臉色沉重了幾分:「朕現在很急。」
「各種錯誤的信息,讓漢朝目前已經亂了,不說其他之事,就說韓信即將歸來,還有趙王張敖,這兩件事情如何解決?」
聞言,蕭何和張良沉默。
韓信的事情倒是還好說。
可張敖這裡,太難辦了。
因為陸煊所說的是明朝的駙馬犯罪,他們卻認為是漢朝的駙馬。
湊巧的是,明朝駙馬犯的罪,與異族有關,而張敖所封之國是趙國,是諸國中最接近匈奴的。
這導致他們直接認為,張敖犯下了大罪。
現在錯誤已經鑄就了,不但張敖已經被韓信鎮壓,連趙國的軍隊他們都已經準備打散了。
眼下韓信即將回來,到時候他們該如何面對趙王張敖,難道說,將錯就錯的處罰張敖?
這絕對不行。
但就把張敖扔在那裡放著?
這也不行。
因為朝會上,所有的事情都已經攤開在所有臣子面前了,誰都知道這三個月來朝廷所做的任何決策,都是因為誤導信息所產生的,他們自然也會對趙王張敖所犯下的罪產生懷疑,若是這些人懷疑從而發難的話,整個大漢王朝將會更加混亂。
現在他們需要迫切知曉,張敖未來究竟做了什麼事情。
若是說,張敖沒有犯罪的話,那麼他這個天子出面親自向張敖賠罪,這件事情也能過去。
可若是張敖未來還真的巧合犯了什麼罪的話,現在他們出面饒恕了張敖,結果從陸煊口中知曉未來張敖犯罪了,再把張敖抓起來,這不純純是戲弄人嗎?張敖不會幹的,整個趙國也不會幹的。
亂!
煩!
劉邦心頭全是火氣,但現在陸煊還對他怨念很大,不願意見他。
「雖然我等是因誤導信息,從而讓韓信擔任一字並肩王,但目前看來效果似乎還不錯,因此韓信的事情可以暫且先放下。」
「張敖的事情,臣認為等張敖被帶到京城,先妥善款待吧,然後等太子那邊和陸煊接觸,慢慢的獲得好感後,由太子先詢問張敖之事。」
「現在只能這樣了。」
張良想了想道。
聞言,劉邦雙手一攤,「也罷,也罷,就這樣吧。」
張良和蕭何隨之退下。
同一時刻的臨華殿內,陸煊讓可兒幫助自己打造了一個搖椅,這東西並不難,而且院落周圍就是侍衛,陸煊直接『下令」。
這些侍衛就是來防範他自殺的,陸煊清楚。
所以陸煊覺得,自己讓他們幫助自己幹些什麼,應該也沒有問題。
在這些侍衛的幫助下,一個簡單的搖椅就打造好了,陸煊躺在上面感到愜意。
作為一個後世人,陸煊秉持著『朋友』這個原則,準備給可兒也打造一個搖椅的,這天氣在院子裡舒舒服服的晾著太陽,多愜意啊,但可兒卻拒絕了。
想想也是。
畢竟兩個時代的人,觀念不同。
後世講究的是人人平等。
可這裡是古代,講究著尊卑貴賤。
漢朝又距離春秋戰國時期太近了,更是一個嚴格講究等級的社會,自己估計就算磨破了嘴,可兒也不願意和他一樣躺在搖椅上享受。
宮人的觀念,已經徹底進入可兒的腦海中了,可兒只有伺候人的時候,才能感覺自在。
陸煊沒有強求,讓可兒站在搖椅後,輕輕的給自己推著。
同時每隔一會,就讓可兒自己去休息休息。
「天氣真不錯啊.::」陸煊看著蒼穹上的太陽,說著沒有什麼意義的廢話,其實是他有有些餓了,但卻不太想張嘴,向劉邦臣服。
還是那句話,給吃的他就吃。
不給就算了。
就在陸煊腦海中胡亂想著的時候,他忽然聽到腳步聲緩緩傳來,一快一慢,
然後隨之抬頭,一眼就看到了呂稚。
還有他身邊,個頭偏矮的一個小孩子。
也不能說是小孩子,估計也有個八九歲了吧。
「太子劉盈?」
陸煊眯了眯眼睛,朝會上當世的情況很亂,不過他卻記得太子劉盈也對他行禮了,倒是有些印象。
呂雉,怎麼把劉盈給帶來了?
「什麼辦法?」
眾人此時紛紛將目光投向了張良,劉邦更是雙眼微眯,帶著期待。
現在這種情況對於他們很不利,可以說基本上沒有任何解決辦法,他們需要取得陸煊的原諒,可現在陸煊油鹽不進,威脅利誘都沒有任何用處,對方都不怕死了,他們還能有什麼辦法?
「感化。」張良說這兩個字的時候,語氣很重。
「感化?」劉邦等人有些不太懂張良的意思。
只見張良組織了一下語言,然後道:「目前這種情況,無論是陛下,還是我和蕭何,乃至皇后,都沒有可能接觸陸煊了。」
「皇后或許可以接觸陸煊,但想從陸煊口中獲得什麼信息,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可兒也指望不上。」
「那麼就剩下感化了。」
說到這裡,張良再次看了呂稚一眼,接著道:「所以這種情況,我們需要太子劉盈的到來。」
「讓太子劉盈每日伺候在陸煊的身邊,甚至就讓太子從此之後居住在陸煊那裡了,我相信以劉盈真摯的品性,絕對能博得陸煊的好感。」
「還有一句大不敬的話。」
張良猶豫了一下,劉邦卻瞪了張良一眼,「什麼大不敬大不敬的,趕緊給朕說清楚,你說什麼話,朕都免你罪。」
得到了劉邦的保證,張良這才道:「那就是讓太子表達出,讓陸煊未來輔佐自己的想法。」
「陸煊,是不可能輔佐陛下了,他對陛下怨念太深,這種欺騙可能真的任何辦法都沒有彌補了。」
「可太子不同。」
『太子劉盈,有春秋時期君子風範,滿朝文武皆知太子劉盈具備多種美好的品德,更是沒有任何利益雜質,淳樸如同美玉,性格仁弱善良,只有了太子這種性格才能讓陸煊產生好感。」
「以至於讓陸煊心中產生,未來輔佐劉盈的想法。」
「陸煊不願意輔佐陛下,但或許願意輔佐劉盈。」
「陸煊不相信陛下,甚至認為陛下用完了他後,依舊會選擇殺死他;但劉盈的各種美好品德和良好的性格,或許能夠讓陸煊相信。」
說到這裡張良嘆息道:「這是唯一的辦法了,若這樣還不行的話,那麼只能讓陸煊在我漢朝終老了。」
苦思冥想一天。
張良只想到了這種辦法。
而這個辦法,絕對是當前最有效的,
眾人各自沉思,思索著張良的話。
此言,很有道理。
誰都知曉太子劉盈是個什麼樣的人,他不過九歲卻表現出了各種堪稱古之君子的品德,沒有任何劣跡,謙遜、仁義、善良、寬宏、大度、豁達、孝順等等,
若是說太子劉盈能搬到陸煊的院子裡,與陸煊同住,或者說每日去尋找陸煊,或許真的能博得陸煊的好感。
劉邦之前之所以有著改立劉如意為太子的想法,絕對不是認為劉盈的能力不行,而是覺得呂稚強勢,未來很有可能壓制太子,從而讓呂家壓制劉家的皇權,
這才覺得從小頑劣、尚武、頗有自己幾分相像的劉如意更適合當太子,起碼劉如意未來絕對能鎮得住戚夫人,也能防備呂家。
「那太子的課程..:」呂稚也覺得張良這個提議不錯,但太子劉盈是儲君,未來的君王,從小就需要學習各種禮儀知識、治國道理,若是因陸煊浪費了太多時間,是否有些本末倒置了?
「用不了多長時間的,而且就算太子殿下未能博得陸煊的好感,也未能從陸煊口中獲得各種未來的歷史信息。」
「可和一個後世人終日相處,也將能或多或少了解很多區別於漢朝之外的事情,同時太子殿下的眼界也會隨著陸煊的想法而改變,這些都是小事,豈是那幾本書卷能相比的?」
張良道。
基本上,這個想法在提出後,都得到了眾人的認可。
想了想,呂稚環顧眾人,「我去將盈兒喚來。」
隨著呂稚離去,這時張良似想到了什麼,又添了一句:「我又想了想,或許不用讓太子搬到陸煊那裡居住。」
「而是改為,讓太子每日從自己的寢宮中,步行到陸煊的院子裡,拜訪陸煊。」
「然後和陸煊交流溝通,以至於產生接觸。」
「這樣,才能讓陸煊知曉太子的努力,讓陸煊知曉太子殿下未來將是一位明君。」
張良想了想,決定還是要耍些心機,哪怕會讓陸煊感覺出來,也要這樣做。
因為陸煊能看出來的話,必然也會猜測出,這是他們讓劉盈這麼做的。
陸煊會埋怨他們。
但不會埋怨劉盈。
甚至可以說,陸煊的怨念已經去飄向陛下那裡,只要陸煊不怪罪劉盈,那麼目的就達到了。
「那就這麼做吧,留侯的建議和想法,總是有著奇效。」劉邦讚嘆了一聲,
覺得這個方法確實可以。
聞言,張良不由得苦笑,陛下這是誇讚他呢還是挖苦他呢,之所以現在陸煊不願意見陛下,不就是因為他昔日提出的建議麼?
是因為他太過於提防這個後世人了,才釀成這種局面。
不久,太子劉盈就到來了。
太子劉盈身著漢朝太子規制的華服,衣料選用上等的絲綢,質地細膩柔滑,
色澤莊重而典雅,外袍為玄色,深沉如夜。
「兒臣見過父皇。」
劉邦頜首,打量著劉盈,其實仔細看的話,這個孩子還是很像自己的劉盈面容清秀俊朗,眉如遠山,目若晨星,雖年紀尚幼,卻已顯露出幾分帝王之相,頭髮梳理得一絲不苟,頭頂戴一頂小巧的太子冠,冠上綴以明珠,光華流轉,映襯得他愈發神采奕奕。
他的舉止端莊穩重,步履從容,目光沉靜而堅定。
這不和自己小時候一模一樣嘛?一樣的一表人才,長相英俊,哈哈哈。
看著劉盈手中還握一卷竹簡,似方才還在閱讀書卷,劉邦心中對劉盈充滿了認可,雖然他現在不清楚未來的歷史中,劉盈到底是否是一位合格的君王,但現在他對劉盈很滿意。
這就是他的太子,大漢的儲君。
「太子,朕現在要交給你一件事情。」
劉邦面露正色,和陸煊接觸並非是一件小事,說大點這是為了漢朝,為了天下,為了百姓,說小點這是為了他天子劉邦,求得陸煊的寬宏原諒。
「父皇,兒臣願意。」
劉盈躬了躬身,他自然不會拒絕這件事情,並且他很想和陸煊接觸。
可能出自於對後世人的好奇?
亦或者父皇做了錯事,自己身為兒子心中的些許愧疚?
還有渴望從陸煊口中,獲得各種對於王朝有利的政策?
總之,劉盈現在確確實實想接觸陸煊。
見劉盈並沒有反對這件事情,劉邦點了點頭,「那就這樣吧。」
「你去送太子過去。」
「對了,準備可口飯菜,蔬果,也送過去。」
劉邦本來想準備些豐厚的菜餚肉食的,可想了想又算了,表現的太急了也不好,說不定陸煊會反感。
呂雉頷首,目前也就她能出入陸煊的院落了,她牽著劉盈的手,就這麼走了過去。
誰也沒有發現一件事情。
那就是呂稚和劉盈這對母子的關係,也在悄然改變著。
在陸煊還未來到漢朝之前,呂稚和劉盈的母子關係遠遠沒有這麼融洽,甚至顯得冰冷,並非是劉盈不孝順,而是那個時候的呂稚宛若冰山般,對誰的態度都是冷冷的,包括劉盈。
因為呂稚對於天子劉邦,徹頭徹尾的失望,甚至有看絲毫不亞於陸煊的怨念。
這導致呂稚已經漸漸的要黑化了,滿腦子都是思索著未來的各種謀劃,已經接近於要變化成為一台冰冷的政治機器了。
可隨著陸煊的到來,錯誤的信息導致劉邦心生愧疚,從而對呂稚改變態度,
改立太子的事情也徹底消失,這才讓呂稚漸漸的心情平復下來,轉而慢慢變了性子。
這件事情,誰都沒有發現,只有劉盈默默的感受著她的母后對自己的態度變化。
隨著呂稚帶著劉盈離開,劉邦看向張良和蕭何二人,臉色沉重了幾分:「朕現在很急。」
「各種錯誤的信息,讓漢朝目前已經亂了,不說其他之事,就說韓信即將歸來,還有趙王張敖,這兩件事情如何解決?」
聞言,蕭何和張良沉默。
韓信的事情倒是還好說。
可張敖這裡,太難辦了。
因為陸煊所說的是明朝的駙馬犯罪,他們卻認為是漢朝的駙馬。
湊巧的是,明朝駙馬犯的罪,與異族有關,而張敖所封之國是趙國,是諸國中最接近匈奴的。
這導致他們直接認為,張敖犯下了大罪。
現在錯誤已經鑄就了,不但張敖已經被韓信鎮壓,連趙國的軍隊他們都已經準備打散了。
眼下韓信即將回來,到時候他們該如何面對趙王張敖,難道說,將錯就錯的處罰張敖?
這絕對不行。
但就把張敖扔在那裡放著?
這也不行。
因為朝會上,所有的事情都已經攤開在所有臣子面前了,誰都知道這三個月來朝廷所做的任何決策,都是因為誤導信息所產生的,他們自然也會對趙王張敖所犯下的罪產生懷疑,若是這些人懷疑從而發難的話,整個大漢王朝將會更加混亂。
現在他們需要迫切知曉,張敖未來究竟做了什麼事情。
若是說,張敖沒有犯罪的話,那麼他這個天子出面親自向張敖賠罪,這件事情也能過去。
可若是張敖未來還真的巧合犯了什麼罪的話,現在他們出面饒恕了張敖,結果從陸煊口中知曉未來張敖犯罪了,再把張敖抓起來,這不純純是戲弄人嗎?張敖不會幹的,整個趙國也不會幹的。
亂!
煩!
劉邦心頭全是火氣,但現在陸煊還對他怨念很大,不願意見他。
「雖然我等是因誤導信息,從而讓韓信擔任一字並肩王,但目前看來效果似乎還不錯,因此韓信的事情可以暫且先放下。」
「張敖的事情,臣認為等張敖被帶到京城,先妥善款待吧,然後等太子那邊和陸煊接觸,慢慢的獲得好感後,由太子先詢問張敖之事。」
「現在只能這樣了。」
張良想了想道。
聞言,劉邦雙手一攤,「也罷,也罷,就這樣吧。」
張良和蕭何隨之退下。
同一時刻的臨華殿內,陸煊讓可兒幫助自己打造了一個搖椅,這東西並不難,而且院落周圍就是侍衛,陸煊直接『下令」。
這些侍衛就是來防範他自殺的,陸煊清楚。
所以陸煊覺得,自己讓他們幫助自己幹些什麼,應該也沒有問題。
在這些侍衛的幫助下,一個簡單的搖椅就打造好了,陸煊躺在上面感到愜意。
作為一個後世人,陸煊秉持著『朋友』這個原則,準備給可兒也打造一個搖椅的,這天氣在院子裡舒舒服服的晾著太陽,多愜意啊,但可兒卻拒絕了。
想想也是。
畢竟兩個時代的人,觀念不同。
後世講究的是人人平等。
可這裡是古代,講究著尊卑貴賤。
漢朝又距離春秋戰國時期太近了,更是一個嚴格講究等級的社會,自己估計就算磨破了嘴,可兒也不願意和他一樣躺在搖椅上享受。
宮人的觀念,已經徹底進入可兒的腦海中了,可兒只有伺候人的時候,才能感覺自在。
陸煊沒有強求,讓可兒站在搖椅後,輕輕的給自己推著。
同時每隔一會,就讓可兒自己去休息休息。
「天氣真不錯啊.::」陸煊看著蒼穹上的太陽,說著沒有什麼意義的廢話,其實是他有有些餓了,但卻不太想張嘴,向劉邦臣服。
還是那句話,給吃的他就吃。
不給就算了。
就在陸煊腦海中胡亂想著的時候,他忽然聽到腳步聲緩緩傳來,一快一慢,
然後隨之抬頭,一眼就看到了呂稚。
還有他身邊,個頭偏矮的一個小孩子。
也不能說是小孩子,估計也有個八九歲了吧。
「太子劉盈?」
陸煊眯了眯眼睛,朝會上當世的情況很亂,不過他卻記得太子劉盈也對他行禮了,倒是有些印象。
呂雉,怎麼把劉盈給帶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