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還精補腦,長生不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便見這黑影並無雙手,而是一對魚鰭,臉龐如篩,頰邊還長著兩對長須。

  原來是只鲶魚精。

  書生冷冷的看了鲶魚精一眼,道,

  「滾。」

  「好咧。」

  鲶魚精二話不說,提著鋼叉,身形靈活的蜷縮於一團,就朝淺溪中滾去。

  「等等!」

  鋼叉撐地,鲶魚精立刻停下。

  書生:「黿將軍,傷勢如何?」

  鲶魚精沉默了下,道:「將軍他傷了元丹,在友人府上療傷。」

  書生暗暗點頭,不再言語。

  鲶魚精見狀,躡手躡腳爬入水中,悄悄回過頭看了書生一眼,見他沒有反應,這才尾巴猛地一拍水面,嘩的一聲趕緊跑路。

  整個涇原路,包括渭州、涇州、原州、會州的水域,皆歸黑河龍王所有,乃只有數千年道行,得了天庭敕令的龍種。

  掌涇原路萬物生發、行雲布雨之能。

  而流經渭州、涇州的瀾涇江,原本是分封給黑河龍王座下『黿將軍』的,讓其代管行雨之事。

  可惜前段時間,黑河龍王早年間流落在外的私生子,一頭自稱『水中君』的三爪蛟龍,趁著黑河龍王酣睡,偷偷跑到瀾涇江中。

  打傷了黿將軍,強奪了行雨令旗,然後興風作雨,漲水八百丈,意欲走水,完成化龍的儀式。

  涇州城隍一怒之下怒了一下。

  催促黑河龍王趕緊來管管家務事。

  沒辦法,這水中君背後有龍啊!

  黑河龍王甦醒,把水中君抓回水府,瀾涇江恢復了波濤不驚。

  但之後的事情,便無疾而終了。

  只留下滿目瘡痍的大地和無盡流民。

  外加這個被無辜打成重傷,還無處伸冤的黿將軍。

  也幸好如此,黿將軍無暇他顧,隱隱失去對瀾涇江的掌控。

  再加之遭遇水患,人心浮動,朝廷氣運波動,滋生了不少妖鬼邪祟。

  這書生才敢仗著自己身份,挑軟柿子捏,擅自下雨。

  此刻,

  風驅急雨灑滿地,雲壓輕雷殷地聲。

  整個天地淪入飄搖中。

  書生嘿嘿一笑,

  「道路泥濘,糧草難行,即便魯達你也是修行中人又如何?」

  「到時候誤了時辰,軍令加身,我不殺你,自有人殺你!」

  「好耍起來了,好耍起來了!!」

  ……

  月光下,魯達對窗盤坐,陰神沐浴月華,足足堅持二十餘息,才堅持不住返回軀殼。

  然後,耳畔隱約響起清脆的咔嚓聲。

  渾身精氣翻滾不休,直上腦顱。

  魯達頓生耳目清秀,思緒靈活之感,整個人如同卸下千斤巨擔!

  馬車外萬般細微聲盡皆入耳,車夫腹中腸胃蠕動聲、腐葉下齧鼠刨食聲、風吹竹葉露水落地聲……

  外界動靜紛紛入耳。

  正是還精補腦,長生不老!

  固精圓滿!

  《靈樞·海論》云:腦為髓之海,元神之府。

  修者的道行,一旦到了還精補腦這步,便能做到諸疾不染,青春長駐。

  單論壽命,足以活三百載。

  雖然萬人敵的武者,在筋骨強健、力氣旺盛上,不遜色固精圓滿的修士,但論壽元和對自身洞見入微的把握上,就遜色良多了。

  种師中,便是例子。

  任他壯年時乃沙場虎將,以一敵萬,蓋不能敵。

  到了晚年,還是會疾病殘生,血氣衰退。

  「娘子所煉白降丹果然不凡,這才短短數日,便讓我省卻旁人十多年修持,而且看樣子,只消耗了藥性不到兩成。」

  魯達雖自詡天資不錯,勇猛過人。

  但無疑這粒白降丹還是有『些許』助力。

  「接下來,便是吐納之境了。」


  魯達目露思索之色。

  修者道行,唯有到了吐納之境,陰神才能自由吐納外界的道韻靈機。

  到了這步,體內孱弱的法力,才會進入一個高速發展階段。

  方可維持起法術的施展、法器煉化、符祭養篆。

  《三陰札青種魔吐納法》,便在吐納階段,記錄有一門喚作『札青游蠱術』的蠶頭法術。

  借用陰神,將陰氣、死氣、煞氣吐納入體,遵循秘法,將之煉化為一種無形勝有形的『游蠱』。

  無形時,便化作背上的牡丹花繡,溫養成長。

  有形時,便為一蠱蟲,陰神附著其中,即便在陽氣正濃的白日,也可短暫出遊,百丈之外取人性命。

  可謂是隱匿詭異,防不勝防!

  如今魯達也算是正兒八經的修行者,自然也知曉許多修行界的隱秘。

  比如,術法和功法的可貴和稀少。

  蠅頭小術倒還好,不涉及過於深奧的道韻和法理,無需法力也可施展,若是花心思搜集,修者幾十年下來,也能搜集到十來門。

  當然,搜集和修行是兩碼事。

  哪怕只是蠅頭小術,修行起來,也講究個資質悟性,動輒數年才有隻言片語的領悟。

  未得長生前,壽元有限,哪裡敢過於分心旁物?

  而在蠅頭小術之上,便是蠶頭法術。

  蠶頭,乃蠶頭燕尾,法術結構晦澀凝重,需要舉重若輕的牽動種種道韻,結筆輕疾,較為複雜。

  威能和效果,自然也遠超蠅頭小術。

  想獲得這種層級的法術,已經不能強求了。

  一座傳承數千年的道統,藏有的功法、法術可能都不出雙掌之術。

  甚至許多功法,都無配套的蠶頭法術,往往需要東拼西湊,鼓勵後人多多努力,奮百世之餘烈,才能完善出一門法術。

  想那巨子大仙、獨角兕大王看似要風得風,要雨得雨,還有專人侍奉,但都未掌握蠶頭法術,會的都是些小術。

  而清涼老人寶山空回,卻從《三陰吐納法》中,參悟出了什麼歡喜之法,簡直是辱沒了天台慧祖的名號。

  據白素貞所說,即便是她,也不過掌握了寥寥幾門法術,比如移山倒海,撒豆成兵,還有一式風雷法術。

  即便如此,也可縱橫金丹境界,少有人能敵了。

  不過也正因如此,大多修士只能精通幾門法術,才有相生相剋、以弱勝強之事發生。

  想那百眼魔君,脅下千眼,外放金光無物不破。

  最終還不是被昴日星官眼中一粒繡花針給破了,便可見一斑。

  當然,克制是相對的,也僅限於相同大境界,或者左右幾個小境界。

  真是境界橫壓、道法超絕,自然什麼克制破綻都不靈了。

  誰來誰死。

  「但是……我卻可以通過志怪圖,搜集各式法術,他日囊盡天下至法,彌補破綻漏洞,功成一體,無所不能也未嘗不可!」

  「而且,吸收神道香火,還可以觀想創法者,讓我無師自通,省卻百千年參悟的時間。」

  魯達思維碰撞出無數火花,突然意識到拜師學藝等繁文縟節的傳統,並不適合自己。

  他就該在燒殺之中,無邊火焰映照下,蹚出一條萬般偉力歸於一身的血腥之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