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道阻且長
翌日清早還不到辰時,曹睿剛剛梳洗完畢、來到了書房之內,內侍就稟稱樞密右監王昶到來。
曹睿點頭,看向內侍官畢進:「問問王文舒吃飯了沒有。吃了就在外面候著,若是沒吃,進來賞他一份。」
不多時,畢進領著王昶一同走了進來。
曹睿抬頭看了王昶一眼,淡定說道:「入坐吧。畢進,給王右監端來一份。」
王昶躬身一禮:「謝陛下賜膳,臣已經用過飯了。」
「怎麼,坐不住了?」曹睿一邊用象牙箸夾起一片肉脯,一邊問道:「昨晚大將軍傳來的關西軍情,你與王偉台如何想的?」
王昶拱手道:「臣昨夜與王左監議論,正要尋滿將軍通稟之時,就收到陛下口諭,因而按住了此事。」
「臣二人以為,既然西邊有警,今日出兵的分派是不是要再考慮一番?」
曹睿放下象牙箸,略帶疑問的看向王昶:「詔令都發下去了,你想怎麼考慮?不打了回洛陽,還是向西邊用兵?」
王昶道:「是不是讓羽林右軍到長安待命?騎軍離戰區近些,也好方便調派。」
曹睿輕嘆一聲:「今日你與朕當面說話,朕也就順便提醒你一個缺點。」
王昶有些納悶:「還請陛下示下。」
曹睿道:「王卿在樞密院一年多,做事得力做人得體,朕大體上還是滿意的。不過,你有時做事太過於追求完美,事事嚴控細節,而且信不過同僚。」
「左監王偉台在樞密院還有多少聲量?朕早就聽人說,王右監在樞密院,是如『錄樞密事』一般的權重。」
「臣不敢!」
面對皇帝如此說法,王昶只得下拜請罪,口中說道:「臣只是忠於職守,未敢有絲毫懈怠,並非要有攬權之心。」
「起來,回到座位上去。」曹睿輕輕用手叩了幾下桌案:「朕沒有問罪的意思,聽朕說完。」
「遵旨。」王昶深吸一口氣,轉而坐下,胸膛略微起伏著。
曹睿道:「做事細緻當然是好事,也要講究大的方略。就拿此番諸葛亮進犯陽平關一事來說。」
「去年四月諸葛亮來攻沓中,大將軍、張儁乂、陸伯言三人不是配合的不錯嗎?」
「陽平關的險要地勢沒有變,蜀國的國力沒有增加、將領沒有變更,大魏在關西的軍力甚至還有所增長。關西對蜀地,已然足夠,並不需河南再行支援。」
「朕信得過關西眾將,王卿也多相信他們一些。遇到大的軍情,還是先從整體考慮為好。整體無虞,那就要相信他們。不要因為自己可以做事,就一定要去做些什麼,以求心安。」
「就像朕信任滿寵與你治理中軍一般。你們不是做的很好嗎?」
王昶起身施了一禮,輕嘆道:「陛下真是將臣說透了。臣現在思及自己的性格,與陛下說的並無二致,確有些不妥。」
曹睿看向王昶:「樞密院是新官署,也是朕做的一項改變。朕當時點了你負責,就是對你有大的期望,讓你好生歷練打磨一番。」
「王卿知道自己的性子和誰有些像嗎?」
王昶有些困惑的問道:「和誰像?」
曹睿笑著伸手指了指西南方向:「和蜀國的諸葛孔明有些像。」
「臣、臣……」王昶有些驚訝的看著皇帝,想說些什麼,卻說不出來。
曹睿輕笑幾聲:「朕是說你有宰相之才。如今大魏沒了丞相,說不得你日後能做到閣臣。」
「好了,朕不與你多說,即將點將開拔,朕也要見一見將軍們了。你且回去給大將軍回信,然後告知朕伐遼東之事。」
王昶拱手應下,補充道:「樞密院和尚書台的位置是不是也要告知一下?」
曹睿擺了擺手:「不用,讓他發信到洛陽好了。」
「樞密院、尚書台先隨朕到鄴城,然後再論其他。」
「遵旨,臣告退。」王昶行禮後緩緩離去。
……
由於中軍各部的目的地並不相同,因而行軍路線也多有差異。
牽招率領武衛軍駐在許昌,因而只是親來送行,不涉及行軍移營之事。
程喜的羽林右軍返回洛陽,乃是先從許昌向西走,經摩陂、廣成關北返,也如牽招一般前來送別。
剩餘的兩萬騎兵和一萬步卒,均是隨皇帝一同北上。經許昌、鄢陵、開封、浚儀,在白馬渡過黃河,再經黎陽、內黃前往鄴城。
臨行前,許昌城東郊的校場之內,曹睿騎在御馬之上,看向牽招、程喜二人:「你們二人駐在許昌、洛陽,非大事不可輕動。」
「如今朕帶著尚書台、樞密院一同前往河北,你們二人暫歸尚書左僕射衛臻、衛尉董昭二人統領,安定後方亦是功勞。」
「朕此番北上,一年左右必返。勿要負了朕望!」
牽招、程喜二人齊齊拜倒在皇帝駕前:「臣等謹遵聖意。」
說罷,曹睿轉頭看向黃權:「黃卿在豫州做的不錯。你的職位,等朕回來另有計較。」
黃權拱手一禮:「有臣在豫州,陛下盡可放心。」
簡單囑咐了幾句後,曹睿也再不疑遲,下令全軍向北進發。
曹睿自黃初七年起,共有三次出征,三次的心態也都截然不同。
黃初七年十二月,從洛陽隨中軍騎兵一同行至壽春。彼時的曹睿對行軍作戰還不了解,軍令、旗幟、移營、偵查、陣型、調度等等,都是從洛陽向南邊走邊學的。
是一種忐忑和期待交織的狀態。
太和元年十二月,從洛陽率中軍騎兵向西援護隴右。那時曹睿比首次出征多了些從容自信,但也由於諸葛亮的名頭謹慎異常。
越打越從容,越打越生信心。隨在軍中半年之久,該知道的不該知道的,也都了解的差不多了。
文人筆墨下的神鬼之謀,僅僅只是存在於書面上的詭誕之談。真實的戰爭,不過是在竭盡全力獲取信息的前提下,努力做好手上資源的調配。
以正合,以奇勝,正是如此。
理解又加深了一層。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而在當下,太和四年正月的第三次親征,心態則閒適得多。
是攻非守、掌控主動權、騎兵更強、敵人比吳蜀更弱……
各項原因交織在一起,北上中軍的整體,都沒有太多的緊張憂慮之感,反而立功求勝之心極熾。
當一支軍隊勝了又勝,軍隊的脊樑和骨氣就立了起來。
但這是一個極為漫長的過程。
如今的大魏中軍,不過是在黃初年間重立、在太和年間崛起的一支新軍。
若要問及此前的中軍去向,那就不得不提到曾經的大魏外姓將領之首,于禁於文則了。
建安二十四年正月,故征西將軍夏侯淵在漢中身死,武帝曹操親率中軍往救。
五月,魏軍糧草輜重難以維繫,武帝曹操率軍從漢中撤回長安。彼時的曹操本人飽受老病困擾,已經難以正常領軍。
七月,曹操本欲令曹植率中軍趕赴襄陽營救曹仁,可曹植卻因酒醉不能成行,因而派遣時為左將軍、假節鉞的于禁前往。
建安二十四年八月,大雨,洪水。
于禁降,三萬中軍盡墨。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于禁身為曾經的外姓將領之首,起到了類似夷陵之戰中劉備的作用。只能說北方底蘊猶在,損了許多還能重立。
而先帝曹丕在黃初年間的多次軍事行動,其實起到了重立中軍的作用。
十年過去,中軍之精氣神又強盛如此,實乃不易。
眾軍北行,曹睿騎在白馬之上,望著遠方的白雲、山林與原野發呆。
司馬懿撥馬湊上前來,笑著說道:「陛下,此番行軍不同以往,周圍城池眾多。中原本就是人口稠密之地,各縣之間近者五六十里、遠者不過百里,騎軍北行每日皆可宿於一縣。」
「今日大軍可以在鄢陵與尉氏之間紮營。」
曹睿回過神來,側臉看向司馬懿:「司空也隨朕出征了三次,這三次有何異同?」
司馬懿輕輕捋須:「局勢越打越開,國力越打越強。能戰敢戰而不好戰,這才是國家強盛之本。」
曹睿搖頭:「朕沒說大魏,朕在問司空本人所思所感有何異同。」
司馬懿思略了幾瞬,緩緩說道:「臣只是有些感慨創業艱難、守業亦難。」
曹睿笑道:「司空這話是何意思?」
司馬懿道:「昔日武帝以陳留一地起兵,每臨戰事必親統大軍前往,終能平定北方、肇成帝業之基。」
「文帝三次征吳,陛下又三次親征。」
「如今天下非昔日王莽作亂之後,蜀、吳兩國也不是公孫述那種憑一重將就可征討之國,只能辛苦陛下沐風櫛雨、親率六師。」
「惟願陛下早日廓清宇內,四海一統。」
曹睿看向司馬懿:「司空所說朕都聽到了,這是朕的志向,也是武帝、文帝數十年來的志向。」
「不過,今日朕也問問司空。司空有何志向呢?」
司馬懿施了一禮,沉聲答道:「生前留名,死後流芳。」
「陛下,這就是臣的志向了。」
曹睿點頭:「朕也期待司空立下功勳。朕今年二十有六,司空也才剛過五旬。路漫漫而修遠兮,道阻且長啊!」(本章完)
曹睿點頭,看向內侍官畢進:「問問王文舒吃飯了沒有。吃了就在外面候著,若是沒吃,進來賞他一份。」
不多時,畢進領著王昶一同走了進來。
曹睿抬頭看了王昶一眼,淡定說道:「入坐吧。畢進,給王右監端來一份。」
王昶躬身一禮:「謝陛下賜膳,臣已經用過飯了。」
「怎麼,坐不住了?」曹睿一邊用象牙箸夾起一片肉脯,一邊問道:「昨晚大將軍傳來的關西軍情,你與王偉台如何想的?」
王昶拱手道:「臣昨夜與王左監議論,正要尋滿將軍通稟之時,就收到陛下口諭,因而按住了此事。」
「臣二人以為,既然西邊有警,今日出兵的分派是不是要再考慮一番?」
曹睿放下象牙箸,略帶疑問的看向王昶:「詔令都發下去了,你想怎麼考慮?不打了回洛陽,還是向西邊用兵?」
王昶道:「是不是讓羽林右軍到長安待命?騎軍離戰區近些,也好方便調派。」
曹睿輕嘆一聲:「今日你與朕當面說話,朕也就順便提醒你一個缺點。」
王昶有些納悶:「還請陛下示下。」
曹睿道:「王卿在樞密院一年多,做事得力做人得體,朕大體上還是滿意的。不過,你有時做事太過於追求完美,事事嚴控細節,而且信不過同僚。」
「左監王偉台在樞密院還有多少聲量?朕早就聽人說,王右監在樞密院,是如『錄樞密事』一般的權重。」
「臣不敢!」
面對皇帝如此說法,王昶只得下拜請罪,口中說道:「臣只是忠於職守,未敢有絲毫懈怠,並非要有攬權之心。」
「起來,回到座位上去。」曹睿輕輕用手叩了幾下桌案:「朕沒有問罪的意思,聽朕說完。」
「遵旨。」王昶深吸一口氣,轉而坐下,胸膛略微起伏著。
曹睿道:「做事細緻當然是好事,也要講究大的方略。就拿此番諸葛亮進犯陽平關一事來說。」
「去年四月諸葛亮來攻沓中,大將軍、張儁乂、陸伯言三人不是配合的不錯嗎?」
「陽平關的險要地勢沒有變,蜀國的國力沒有增加、將領沒有變更,大魏在關西的軍力甚至還有所增長。關西對蜀地,已然足夠,並不需河南再行支援。」
「朕信得過關西眾將,王卿也多相信他們一些。遇到大的軍情,還是先從整體考慮為好。整體無虞,那就要相信他們。不要因為自己可以做事,就一定要去做些什麼,以求心安。」
「就像朕信任滿寵與你治理中軍一般。你們不是做的很好嗎?」
王昶起身施了一禮,輕嘆道:「陛下真是將臣說透了。臣現在思及自己的性格,與陛下說的並無二致,確有些不妥。」
曹睿看向王昶:「樞密院是新官署,也是朕做的一項改變。朕當時點了你負責,就是對你有大的期望,讓你好生歷練打磨一番。」
「王卿知道自己的性子和誰有些像嗎?」
王昶有些困惑的問道:「和誰像?」
曹睿笑著伸手指了指西南方向:「和蜀國的諸葛孔明有些像。」
「臣、臣……」王昶有些驚訝的看著皇帝,想說些什麼,卻說不出來。
曹睿輕笑幾聲:「朕是說你有宰相之才。如今大魏沒了丞相,說不得你日後能做到閣臣。」
「好了,朕不與你多說,即將點將開拔,朕也要見一見將軍們了。你且回去給大將軍回信,然後告知朕伐遼東之事。」
王昶拱手應下,補充道:「樞密院和尚書台的位置是不是也要告知一下?」
曹睿擺了擺手:「不用,讓他發信到洛陽好了。」
「樞密院、尚書台先隨朕到鄴城,然後再論其他。」
「遵旨,臣告退。」王昶行禮後緩緩離去。
……
由於中軍各部的目的地並不相同,因而行軍路線也多有差異。
牽招率領武衛軍駐在許昌,因而只是親來送行,不涉及行軍移營之事。
程喜的羽林右軍返回洛陽,乃是先從許昌向西走,經摩陂、廣成關北返,也如牽招一般前來送別。
剩餘的兩萬騎兵和一萬步卒,均是隨皇帝一同北上。經許昌、鄢陵、開封、浚儀,在白馬渡過黃河,再經黎陽、內黃前往鄴城。
臨行前,許昌城東郊的校場之內,曹睿騎在御馬之上,看向牽招、程喜二人:「你們二人駐在許昌、洛陽,非大事不可輕動。」
「如今朕帶著尚書台、樞密院一同前往河北,你們二人暫歸尚書左僕射衛臻、衛尉董昭二人統領,安定後方亦是功勞。」
「朕此番北上,一年左右必返。勿要負了朕望!」
牽招、程喜二人齊齊拜倒在皇帝駕前:「臣等謹遵聖意。」
說罷,曹睿轉頭看向黃權:「黃卿在豫州做的不錯。你的職位,等朕回來另有計較。」
黃權拱手一禮:「有臣在豫州,陛下盡可放心。」
簡單囑咐了幾句後,曹睿也再不疑遲,下令全軍向北進發。
曹睿自黃初七年起,共有三次出征,三次的心態也都截然不同。
黃初七年十二月,從洛陽隨中軍騎兵一同行至壽春。彼時的曹睿對行軍作戰還不了解,軍令、旗幟、移營、偵查、陣型、調度等等,都是從洛陽向南邊走邊學的。
是一種忐忑和期待交織的狀態。
太和元年十二月,從洛陽率中軍騎兵向西援護隴右。那時曹睿比首次出征多了些從容自信,但也由於諸葛亮的名頭謹慎異常。
越打越從容,越打越生信心。隨在軍中半年之久,該知道的不該知道的,也都了解的差不多了。
文人筆墨下的神鬼之謀,僅僅只是存在於書面上的詭誕之談。真實的戰爭,不過是在竭盡全力獲取信息的前提下,努力做好手上資源的調配。
以正合,以奇勝,正是如此。
理解又加深了一層。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而在當下,太和四年正月的第三次親征,心態則閒適得多。
是攻非守、掌控主動權、騎兵更強、敵人比吳蜀更弱……
各項原因交織在一起,北上中軍的整體,都沒有太多的緊張憂慮之感,反而立功求勝之心極熾。
當一支軍隊勝了又勝,軍隊的脊樑和骨氣就立了起來。
但這是一個極為漫長的過程。
如今的大魏中軍,不過是在黃初年間重立、在太和年間崛起的一支新軍。
若要問及此前的中軍去向,那就不得不提到曾經的大魏外姓將領之首,于禁於文則了。
建安二十四年正月,故征西將軍夏侯淵在漢中身死,武帝曹操親率中軍往救。
五月,魏軍糧草輜重難以維繫,武帝曹操率軍從漢中撤回長安。彼時的曹操本人飽受老病困擾,已經難以正常領軍。
七月,曹操本欲令曹植率中軍趕赴襄陽營救曹仁,可曹植卻因酒醉不能成行,因而派遣時為左將軍、假節鉞的于禁前往。
建安二十四年八月,大雨,洪水。
于禁降,三萬中軍盡墨。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于禁身為曾經的外姓將領之首,起到了類似夷陵之戰中劉備的作用。只能說北方底蘊猶在,損了許多還能重立。
而先帝曹丕在黃初年間的多次軍事行動,其實起到了重立中軍的作用。
十年過去,中軍之精氣神又強盛如此,實乃不易。
眾軍北行,曹睿騎在白馬之上,望著遠方的白雲、山林與原野發呆。
司馬懿撥馬湊上前來,笑著說道:「陛下,此番行軍不同以往,周圍城池眾多。中原本就是人口稠密之地,各縣之間近者五六十里、遠者不過百里,騎軍北行每日皆可宿於一縣。」
「今日大軍可以在鄢陵與尉氏之間紮營。」
曹睿回過神來,側臉看向司馬懿:「司空也隨朕出征了三次,這三次有何異同?」
司馬懿輕輕捋須:「局勢越打越開,國力越打越強。能戰敢戰而不好戰,這才是國家強盛之本。」
曹睿搖頭:「朕沒說大魏,朕在問司空本人所思所感有何異同。」
司馬懿思略了幾瞬,緩緩說道:「臣只是有些感慨創業艱難、守業亦難。」
曹睿笑道:「司空這話是何意思?」
司馬懿道:「昔日武帝以陳留一地起兵,每臨戰事必親統大軍前往,終能平定北方、肇成帝業之基。」
「文帝三次征吳,陛下又三次親征。」
「如今天下非昔日王莽作亂之後,蜀、吳兩國也不是公孫述那種憑一重將就可征討之國,只能辛苦陛下沐風櫛雨、親率六師。」
「惟願陛下早日廓清宇內,四海一統。」
曹睿看向司馬懿:「司空所說朕都聽到了,這是朕的志向,也是武帝、文帝數十年來的志向。」
「不過,今日朕也問問司空。司空有何志向呢?」
司馬懿施了一禮,沉聲答道:「生前留名,死後流芳。」
「陛下,這就是臣的志向了。」
曹睿點頭:「朕也期待司空立下功勳。朕今年二十有六,司空也才剛過五旬。路漫漫而修遠兮,道阻且長啊!」(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