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三公之選
半個時辰後,聽完辛毗講述洛中之情後,曹真又讀了蓋了印璽的皇帝之信、而且是細細讀了數遍。
曹真將書信放下,呆坐在大將軍府正堂的席上,眼角還有些許沒擦乾的淚痕。
「佐治,你可知我心痛?」曹真的聲音輕的、似乎全身都沒有力氣了一般。
辛毗又長嘆了一聲:「我如何不知?子丹,你與文烈二人一同長大,如同親兄弟一般。陛下也是知你二人情深,特來遣我勸解。」
辛毗難得沒有稱呼曹真的官職,而是直接稱了字。
曹真搖了搖頭,出言問道:「這麼說,陛下又要攻吳了?」
辛毗沒有點頭:「或許吧,誰又說得准呢?」
「方才我都說過了,董昭、滿寵二人鼓吹東南戰事,欲勸陛下在濡須建功。陛下竟也答應了他們兩人,而且……」
辛毗又輕嘆了一聲。
曹真聽出來辛毗的不滿之意了,發問道:「而且什麼?」
「而且陛下還遵董昭之語,遣陳群為揚州監軍,似乎並不欲在揚州設立都督。」
曹真反問:「佐治,你是擔心關西局勢穩定之後,陛下會奪了我這都督關西之權?」
辛毗沒有答應,默然不語。
天下諸將中,只有曹真與辛毗最為交好。且不論門戶私計,單從公事上來說,兩人一內一外也好相互呼應。
更別說辛毗女婿還在曹真這裡當值。
增減一都督於大魏無損,但對曹真、辛毗二人的家族來說,影響卻不可謂不大。
曹真認真盯著辛毗看了幾瞬,沉聲道:「佐治,你只知我與文烈情誼,卻不知我與陛下情誼。」
辛毗抬起頭來,與曹真對視。
曹真道:「陛下當日在陳倉返回洛陽之前,曾與我細細深談了一整夜。陛下的胸襟、志向、氣度,都比朝中臣子們想像的更大一些。」
辛毗接話道:「我一直隨侍陛下身側,陛下能說什麼、我大略也能猜度的到。統一四海、恢弘祖業、敕封功臣,是也不是?」
曹真搖頭:「不是。」
辛毗的神情有些錯愕。
曹真道:「大魏是曹氏的大魏,非陛下一人之大魏。陛下認為先帝苛待宗室的路走錯了,治國、治軍,士人、武人,宗室、外人……」
「如何平衡朝堂,能讓大魏如漢朝那般延續個四百年,又不至於出現漢朝那麼多問題。陛下想了很多很多。」
辛毗平靜問道:「你二人想出來了嗎?」
曹真搖頭:「這般大的事情,我與陛下皆無太多頭緒。」
「但提高宗室之力,以廣天子羽翼,這一點已成定式。」
「就憑陛下當日與我這般承諾,我就決不信陛下會奪我之權。」
辛毗拱手示意:「君臣相知,大善也!」
曹真深吸一口氣:「陛下何時去許昌?」
辛毗道:「興許是年後就去。陛下還說要與我在許昌相見。」
曹真問道:「天下征戰不休,也是難為陛下了。陛下遣你此番巡視,你心中可有計較?」
辛毗回應道:「已經有了路線。」
「先是陳倉,而後沿渭水道入上邽,再經祁山至沓中,經下辨、南鄭而返陳倉。」
「我走時還帶了兩個樞密院的佐吏,要留在陸遜處細細記錄彼處的山川地形。」
曹真問道:「陸遜與張郃五月在沓中阻擊諸葛亮成功,洛中有何說法?」
辛毗看向曹真:「陛下不是給了陸遜、張郃二人褒獎嗎?」
曹真搖頭:「我不是這個意思。洛陽和朝堂上對此戰怎麼說?」
「沒什麼說法。」
「沒有說法?」曹真頗感意外的問道:「諸葛亮兩萬人入寇沓中,陸遜、張郃固守兩月才將諸葛亮逼退,朝中竟然沒什麼議論?」
辛毗無奈的解釋道:「有了去年奪了漢中的大勝,滿朝上下都將蜀國比作土雞瓦犬一般。」
「陸遜、張郃兩月逼退諸葛亮,他們這還嫌棄兩人掌軍不夠得力呢。」
曹真啐了一口:「這些個不知兵的士人!還真以為用兵那麼容易?」
「諸葛亮今年攻勢猛烈異常,雖然只有兩萬人,但憑陸遜的羌兵根本守不住。武都、隴右兩處調兵齊至沓中,在沓中那破地方聚了三萬多兵,連我都到了下辨坐鎮!」
辛毗嘆道:「朝中不知就不知吧,陛下知曉就行了。」
「對了,大將軍聽說了嗎?昭伯任別部司馬了。」
曹真先是一愣,而後又是一樂:「什麼時候的事情?」
辛毗道:「就是九月的事情。夏侯獻將昭伯調到了幽州,以整軍有功之名,上報朝廷將昭伯擢升。」
曹真的臉色直到現在才好了些:「我家這個昭伯,看起來是個武將性子,自幼時內里卻一直有些軟。」
「前年在雁門建功,兩年方至別部司馬,這個歷練對他還是有好處的。陛下有提到昭伯嗎?」
辛毗應道:「桓范將此事與陛下說了。陛下稱,過個一兩年、讓昭伯在邊境上有些戰功了,再升他為校尉。」
曹爽在太和元年就離開洛陽,先到并州田豫麾下任職,復又被夏侯獻調到了幽州。
在田豫麾下的經歷,使得曹爽養成了良好的軍事素養。夏侯獻在幽州整訓郡兵之時,曹爽也出力良多。
這兩年作為基層軍吏摸爬滾打的經歷,有與沒有就是不同。
辛毗甚至覺得『猛將必起於卒伍』這句話,陛下有時就是在說曹爽。
洛中的政事說完、新鮮事也說完、直到聊完曹爽之後,二人一時間也無話可說。
堂內又恢復到方才的哀傷氛圍。
曹真起身,看向辛毗鄭重其事的說道:「我欲在陳倉為大司馬遙設祭拜,連祭七日!」
辛毗也起身說道:「那就是大將軍自己的事了,無人置喙。」
「信已送到,我在陳倉住宿一晚,明日再行起程。」
曹真問道:「如何不多停幾日呢?」
請您收藏_(六\\\九\\\書\\\吧!)
辛毗回答道:「每處少停幾日,我也就能早些回到朝中。」
「說實在的,近日朝中變動愈發大了起來。能早回的話,我會儘量早回。」
曹真點了點頭:「我來助你。各處你欲巡視什麼?我提前派人去監督準備,必不使你空手而歸。」
辛毗看向曹真:「你先去安排設祭之事吧。漫漫長夜,我也與你長談一番。」
「好!」曹真應道。
……
而洛陽城中,曹睿帶著徐庶、裴潛、毌丘儉三人,先在集市上逛了好一圈,買了許多的手工製品、陶器和小食,都命人送到毌丘儉家中了。
畢竟不好直接送到北宮。你敢說,商家還不敢賣呢。
出了集市,曹睿對徐庶說道:「朕許久未見王子雍了,不如諸卿今日隨朕去見他?」
徐庶爽朗大笑,捋須道:「陛下不管去哪,臣都只是個劍客,只管負劍相隨!」
曹睿笑而不語,策動韁繩朝前行去。
王朗辭世也有一年多了。新任的司徒陳群一家搬進了司徒府,王肅也只好搬了出來。
好在曹睿在洛陽給他賞賜了宅院,命他在洛陽家中守孝,不必返回徐州東海郡中的族裡。
曹睿上次來王肅家中,還是三月以前的事情。此番見到王肅,曹睿第一個問的就是配享太廟的問題。
此時三人都坐在了外面,只有曹睿與王肅二人私下對談。
王肅微微眯眼思考著:「衛尉董公是說,選大魏功勳卓著的臣子在太廟陪祀,還要選兩次?」
「正是。」曹睿道:「合乎禮制嗎?這種事情,朕總要向你問一問才好下令的。」
王肅拱手說道:「關於太廟之事,臣近來也有些心得。鄭玄『天子七廟』之說極為不妥,天子應設九廟才是。」
眼看著王肅又要講他晦澀的儒家禮制的理論,曹睿連忙叫停了他:「王卿不必細說,具體細情給朕上封表文就好。」
「大魏到朕才兩個皇帝,加上追封的武帝也才三人,其餘的都不是真皇帝。七廟九廟,能有多大區別呢?」
「朕只問陪祀之事是否合禮。」
王肅嘴角竟揚起了一絲笑意:「陛下說此事合禮,那就合禮。」
曹睿眯眼看向王肅:「王卿此話怎解?」
王肅言簡意賅的解釋道:「周禮未定,鄭玄未論。若陛下想做此事,臣定會為陛下找出合適的理論作為依據。」
曹睿笑了幾聲:「卿真國家大儒也!」
「那朕換個問法。董昭說第一批少些、第二批多些,具體該怎麼分?」
王肅沉默了幾瞬:「陛下想讓宗親多還是外臣更多?」
曹睿想了一想:「首批還是一樣多吧!第二批外臣自然要多些的。」
王肅答道:「若如此說來,第一批應選四人。」
「夏侯元讓、曹子孝二人可作為宗親之選。」
曹睿問道:「那外姓之臣呢?」
王肅答道:「與此二人相比,外姓之臣非選三公不可。」
曹睿略帶笑意的看向王肅:「如何來選?」
王肅答道:「大魏的首批三公之內,賈文和已經辭世,臣先父也已故世。」
「陛下欲選賈文和與臣先父嗎?」
王肅問得直接,曹睿也答得直接:「故司徒王公可以。但朕不願選賈文和,此人朕不喜歡,曹氏有人死在他的手上。」
王肅應道:「那就當選程昱程仲德了。大魏初立,先帝欲拜程昱為三公時,程昱恰好八十而薨。」
曹睿想了片刻:「武帝創業艱難,兗州不失、擊破袁氏,程昱出力甚多。此人可以。」
曹真將書信放下,呆坐在大將軍府正堂的席上,眼角還有些許沒擦乾的淚痕。
「佐治,你可知我心痛?」曹真的聲音輕的、似乎全身都沒有力氣了一般。
辛毗又長嘆了一聲:「我如何不知?子丹,你與文烈二人一同長大,如同親兄弟一般。陛下也是知你二人情深,特來遣我勸解。」
辛毗難得沒有稱呼曹真的官職,而是直接稱了字。
曹真搖了搖頭,出言問道:「這麼說,陛下又要攻吳了?」
辛毗沒有點頭:「或許吧,誰又說得准呢?」
「方才我都說過了,董昭、滿寵二人鼓吹東南戰事,欲勸陛下在濡須建功。陛下竟也答應了他們兩人,而且……」
辛毗又輕嘆了一聲。
曹真聽出來辛毗的不滿之意了,發問道:「而且什麼?」
「而且陛下還遵董昭之語,遣陳群為揚州監軍,似乎並不欲在揚州設立都督。」
曹真反問:「佐治,你是擔心關西局勢穩定之後,陛下會奪了我這都督關西之權?」
辛毗沒有答應,默然不語。
天下諸將中,只有曹真與辛毗最為交好。且不論門戶私計,單從公事上來說,兩人一內一外也好相互呼應。
更別說辛毗女婿還在曹真這裡當值。
增減一都督於大魏無損,但對曹真、辛毗二人的家族來說,影響卻不可謂不大。
曹真認真盯著辛毗看了幾瞬,沉聲道:「佐治,你只知我與文烈情誼,卻不知我與陛下情誼。」
辛毗抬起頭來,與曹真對視。
曹真道:「陛下當日在陳倉返回洛陽之前,曾與我細細深談了一整夜。陛下的胸襟、志向、氣度,都比朝中臣子們想像的更大一些。」
辛毗接話道:「我一直隨侍陛下身側,陛下能說什麼、我大略也能猜度的到。統一四海、恢弘祖業、敕封功臣,是也不是?」
曹真搖頭:「不是。」
辛毗的神情有些錯愕。
曹真道:「大魏是曹氏的大魏,非陛下一人之大魏。陛下認為先帝苛待宗室的路走錯了,治國、治軍,士人、武人,宗室、外人……」
「如何平衡朝堂,能讓大魏如漢朝那般延續個四百年,又不至於出現漢朝那麼多問題。陛下想了很多很多。」
辛毗平靜問道:「你二人想出來了嗎?」
曹真搖頭:「這般大的事情,我與陛下皆無太多頭緒。」
「但提高宗室之力,以廣天子羽翼,這一點已成定式。」
「就憑陛下當日與我這般承諾,我就決不信陛下會奪我之權。」
辛毗拱手示意:「君臣相知,大善也!」
曹真深吸一口氣:「陛下何時去許昌?」
辛毗道:「興許是年後就去。陛下還說要與我在許昌相見。」
曹真問道:「天下征戰不休,也是難為陛下了。陛下遣你此番巡視,你心中可有計較?」
辛毗回應道:「已經有了路線。」
「先是陳倉,而後沿渭水道入上邽,再經祁山至沓中,經下辨、南鄭而返陳倉。」
「我走時還帶了兩個樞密院的佐吏,要留在陸遜處細細記錄彼處的山川地形。」
曹真問道:「陸遜與張郃五月在沓中阻擊諸葛亮成功,洛中有何說法?」
辛毗看向曹真:「陛下不是給了陸遜、張郃二人褒獎嗎?」
曹真搖頭:「我不是這個意思。洛陽和朝堂上對此戰怎麼說?」
「沒什麼說法。」
「沒有說法?」曹真頗感意外的問道:「諸葛亮兩萬人入寇沓中,陸遜、張郃固守兩月才將諸葛亮逼退,朝中竟然沒什麼議論?」
辛毗無奈的解釋道:「有了去年奪了漢中的大勝,滿朝上下都將蜀國比作土雞瓦犬一般。」
「陸遜、張郃兩月逼退諸葛亮,他們這還嫌棄兩人掌軍不夠得力呢。」
曹真啐了一口:「這些個不知兵的士人!還真以為用兵那麼容易?」
「諸葛亮今年攻勢猛烈異常,雖然只有兩萬人,但憑陸遜的羌兵根本守不住。武都、隴右兩處調兵齊至沓中,在沓中那破地方聚了三萬多兵,連我都到了下辨坐鎮!」
辛毗嘆道:「朝中不知就不知吧,陛下知曉就行了。」
「對了,大將軍聽說了嗎?昭伯任別部司馬了。」
曹真先是一愣,而後又是一樂:「什麼時候的事情?」
辛毗道:「就是九月的事情。夏侯獻將昭伯調到了幽州,以整軍有功之名,上報朝廷將昭伯擢升。」
曹真的臉色直到現在才好了些:「我家這個昭伯,看起來是個武將性子,自幼時內里卻一直有些軟。」
「前年在雁門建功,兩年方至別部司馬,這個歷練對他還是有好處的。陛下有提到昭伯嗎?」
辛毗應道:「桓范將此事與陛下說了。陛下稱,過個一兩年、讓昭伯在邊境上有些戰功了,再升他為校尉。」
曹爽在太和元年就離開洛陽,先到并州田豫麾下任職,復又被夏侯獻調到了幽州。
在田豫麾下的經歷,使得曹爽養成了良好的軍事素養。夏侯獻在幽州整訓郡兵之時,曹爽也出力良多。
這兩年作為基層軍吏摸爬滾打的經歷,有與沒有就是不同。
辛毗甚至覺得『猛將必起於卒伍』這句話,陛下有時就是在說曹爽。
洛中的政事說完、新鮮事也說完、直到聊完曹爽之後,二人一時間也無話可說。
堂內又恢復到方才的哀傷氛圍。
曹真起身,看向辛毗鄭重其事的說道:「我欲在陳倉為大司馬遙設祭拜,連祭七日!」
辛毗也起身說道:「那就是大將軍自己的事了,無人置喙。」
「信已送到,我在陳倉住宿一晚,明日再行起程。」
曹真問道:「如何不多停幾日呢?」
請您收藏_(六\\\九\\\書\\\吧!)
辛毗回答道:「每處少停幾日,我也就能早些回到朝中。」
「說實在的,近日朝中變動愈發大了起來。能早回的話,我會儘量早回。」
曹真點了點頭:「我來助你。各處你欲巡視什麼?我提前派人去監督準備,必不使你空手而歸。」
辛毗看向曹真:「你先去安排設祭之事吧。漫漫長夜,我也與你長談一番。」
「好!」曹真應道。
……
而洛陽城中,曹睿帶著徐庶、裴潛、毌丘儉三人,先在集市上逛了好一圈,買了許多的手工製品、陶器和小食,都命人送到毌丘儉家中了。
畢竟不好直接送到北宮。你敢說,商家還不敢賣呢。
出了集市,曹睿對徐庶說道:「朕許久未見王子雍了,不如諸卿今日隨朕去見他?」
徐庶爽朗大笑,捋須道:「陛下不管去哪,臣都只是個劍客,只管負劍相隨!」
曹睿笑而不語,策動韁繩朝前行去。
王朗辭世也有一年多了。新任的司徒陳群一家搬進了司徒府,王肅也只好搬了出來。
好在曹睿在洛陽給他賞賜了宅院,命他在洛陽家中守孝,不必返回徐州東海郡中的族裡。
曹睿上次來王肅家中,還是三月以前的事情。此番見到王肅,曹睿第一個問的就是配享太廟的問題。
此時三人都坐在了外面,只有曹睿與王肅二人私下對談。
王肅微微眯眼思考著:「衛尉董公是說,選大魏功勳卓著的臣子在太廟陪祀,還要選兩次?」
「正是。」曹睿道:「合乎禮制嗎?這種事情,朕總要向你問一問才好下令的。」
王肅拱手說道:「關於太廟之事,臣近來也有些心得。鄭玄『天子七廟』之說極為不妥,天子應設九廟才是。」
眼看著王肅又要講他晦澀的儒家禮制的理論,曹睿連忙叫停了他:「王卿不必細說,具體細情給朕上封表文就好。」
「大魏到朕才兩個皇帝,加上追封的武帝也才三人,其餘的都不是真皇帝。七廟九廟,能有多大區別呢?」
「朕只問陪祀之事是否合禮。」
王肅嘴角竟揚起了一絲笑意:「陛下說此事合禮,那就合禮。」
曹睿眯眼看向王肅:「王卿此話怎解?」
王肅言簡意賅的解釋道:「周禮未定,鄭玄未論。若陛下想做此事,臣定會為陛下找出合適的理論作為依據。」
曹睿笑了幾聲:「卿真國家大儒也!」
「那朕換個問法。董昭說第一批少些、第二批多些,具體該怎麼分?」
王肅沉默了幾瞬:「陛下想讓宗親多還是外臣更多?」
曹睿想了一想:「首批還是一樣多吧!第二批外臣自然要多些的。」
王肅答道:「若如此說來,第一批應選四人。」
「夏侯元讓、曹子孝二人可作為宗親之選。」
曹睿問道:「那外姓之臣呢?」
王肅答道:「與此二人相比,外姓之臣非選三公不可。」
曹睿略帶笑意的看向王肅:「如何來選?」
王肅答道:「大魏的首批三公之內,賈文和已經辭世,臣先父也已故世。」
「陛下欲選賈文和與臣先父嗎?」
王肅問得直接,曹睿也答得直接:「故司徒王公可以。但朕不願選賈文和,此人朕不喜歡,曹氏有人死在他的手上。」
王肅應道:「那就當選程昱程仲德了。大魏初立,先帝欲拜程昱為三公時,程昱恰好八十而薨。」
曹睿想了片刻:「武帝創業艱難,兗州不失、擊破袁氏,程昱出力甚多。此人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