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彈劾陝西總督?
定下了特科的事情之後,朱由檢便讓徐光啟退下了。
他看著桌上的圖紙,眉頭緊皺了起來。
原本他是想要讓徐光啟參與蒸汽機的研究,可通過剛才的談話,他已經意識到了非常重要的一點。
徐光啟跟洋人交往太過緊密了!
若是將圖紙交給徐光啟,這圖紙未必不會傳到洋人的手中,到時候對於大明而言,將是一件禍事!
不過,他現在更想要薅一薅洋人的羊毛!
朱由檢看了看一旁的名冊,這是剛才徐光啟留下的,上面記著幾個洋人的名字,以及幾個精通西學的官員的名字。
「湯若望、龍華民、鄧玉函......」
看著這些名字,朱由檢眉頭緊皺,他當真是一點印象沒有。
而那久負盛名的利瑪竇自然不在其中。
按照徐光啟所言,利瑪竇早在萬曆三十一年就去世了。
朱由檢又瞥了另一側的幾個官員的名字。
「王徵、李之藻、孫元化......」
這幾人中,他只對孫元化有一點印象。
當初袁崇煥出鎮遼東時,曾特意上書,請求讓孫元化協助守邊。
為此,朱由檢還特意去了解了一下這孫元化的來歷。
孫元化師從徐光啟,精通火器製造,也擅長使用火器,曾在天啟年間協同袁崇煥守衛寧遠。
只不過,後來得罪了魏忠賢,被削籍免官。
現在因為袁崇煥的請求,朱由檢已經讓其出任山東右參議,前往遼東參贊軍務去了。
「遼東至關重要,孫元化不能輕易調動。」
雖說知道孫元化能力不錯,精通火器鍛造,但他也不能讓遼東防守出現問題。
一個團隊之中,總有那麼幾個關鍵人物,要是動了這幾個人,誰知道會出什麼問題。
萬一將孫元化召回,導致遼東防線出現變故,他可就難受了。
朱由檢扭頭看了一眼角落裡的王承恩,將手中的名冊遞了過去,「去查查這些人的情況。」
「奴婢這就去查!」王承恩應了一句,隨即便離開了大殿。
朱由檢看了看桌上的幾張圖紙,隨後將其收了起來。
雖說讓徐光啟等人來研究,定然能加速蒸汽機的研製,可他實在不放心徐光啟。
若是讓洋人得知蒸汽機的圖紙,將這些圖紙傳了出去,反倒得不償失。
他不如慢慢來,等以後有了可信之人再拿出來。
對於這件事,他完全不必著急。
按照歷史進程來看,西方還要等到幾十年後,才會製造出初代蒸汽機。
在這之前,他完全可以將大明的蒸汽文明推到一個極高的水平,至少讓西方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追上來。
就在朱由檢走神的時候,一個小太監走了進來,輕聲說道:「皇爺,都察院楊大人和刑部喬大人求見。」
朱由檢瞥了他一眼,應道:「傳!」
片刻之後,左副都御史楊鶴和刑部尚書喬允升走了進來。
「臣叩見皇上!」
「免禮!」
兩人起身,互相對視一眼,喬允升隨即出聲說道:「皇上,與魏忠賢一案有關的官員,刑部與都察院已經清查完畢,刑部與都察院擬定了一份罪臣名單,請皇上御覽。」
說著,他將名冊遞了上去。
朱由檢仔細掃了幾眼,名單上不少人他都有些印象。
例如前兵部尚書崔呈秀、寧國公魏良卿、前薊遼總督劉詔等等,名單上足足列了四五十人。
不少都是朝中重臣,原六部尚書大半都在這名單之中,雖然被定為謀逆的尚書,只有前兵部尚書崔呈秀一人,可這也足以看出,魏忠賢一黨對於朝廷的滲透有多強!
至於往後的許多名字,朱由檢便沒有多少印象了。
往後記錄的都是些攀附魏忠賢的人罪臣,他只是草草掃了幾眼。
可他隨即目光一頓,落在了最後幾行。
「呂純如......」
看到這個名字,朱由檢眉頭微縐。
前段時間,處置周道登的那一次廷議,他對於呂純如當時的表現比較滿意,因此有了一個印象,沒想到此人也跟逆黨有關。
朱由檢抬頭看著刑部尚書喬允升,問道:「這呂純如攀附逆黨?」
聽到皇帝這話,喬允升暗自揣摩著皇帝的心思,皇帝此時單單問了呂純如,應當是不想處置此人。
想到這,他又偷偷瞥了一眼皇帝的神色,應道:「呂純如曾上書先帝,談及魏忠賢,似是有攀附之嫌。」
「似是?這麼說都是推測?」
察覺到皇帝語氣中的寒意,喬允升趕忙應道:「皇上恕罪,呂純如攀附魏忠賢,並無實據,刑部也是據原兵部尚書霍維華的彈劾,將其錄入名單之中。」
「霍維華?」朱由檢眉頭緊鎖,瞥了一眼名單前列的名字,霍維華赫然列在上面。
「一個逆黨之人的彈劾也能作為依據?」
「臣等失察,請皇上降罪!」楊鶴趕忙拉著喬允升請罪。
朱由檢瞥了兩人一眼,冷聲說道:「名單之上,首逆同謀,攀附逆黨、結交近侍等罪臣,按罪論處;其餘沒有實據之人,可減免罪責。」
雖說他要處置魏忠賢一黨,可他也不希望牽扯太廣,若是隨意攀扯,難免會傷及一些無辜的臣子,甚至免不了有人藉機排擠同僚。
聽到皇帝這話,兩人趕忙應道:「臣領旨!」
等兩人退下之後,朱由檢也離開了西苑,回到了乾清宮。
看著御案上堆積的奏疏,朱由檢便有些頭疼。
昨日忙了一天,他依舊沒能處理完積累的奏疏,而今日內閣又送了好些過來。
他不得不耐著性子,開始批閱起來。
很快他便眉頭皺了起來。
「臣兵科給事中方有度奏稟皇上,陝西平亂已有三月,而成果寥寥,此實乃督臣未盡應有之職責.......」
看到這,朱由檢便明白了這奏疏的意圖。
彈劾陝西總督王在晉!
思索片刻,他將奏疏放在一旁,不準備理會。
雖說他現在不太清楚陝西的情況,可他明白一個道理——臨陣換將,兵之大忌!
且不說王在晉乾的怎麼樣,至少現在王在晉對於陝西的情況,比起他們這些遠在京城的人要更加清楚。
真要是換個人過去,又要熟悉一段時間,這反而不利於平亂。
他看著桌上的圖紙,眉頭緊皺了起來。
原本他是想要讓徐光啟參與蒸汽機的研究,可通過剛才的談話,他已經意識到了非常重要的一點。
徐光啟跟洋人交往太過緊密了!
若是將圖紙交給徐光啟,這圖紙未必不會傳到洋人的手中,到時候對於大明而言,將是一件禍事!
不過,他現在更想要薅一薅洋人的羊毛!
朱由檢看了看一旁的名冊,這是剛才徐光啟留下的,上面記著幾個洋人的名字,以及幾個精通西學的官員的名字。
「湯若望、龍華民、鄧玉函......」
看著這些名字,朱由檢眉頭緊皺,他當真是一點印象沒有。
而那久負盛名的利瑪竇自然不在其中。
按照徐光啟所言,利瑪竇早在萬曆三十一年就去世了。
朱由檢又瞥了另一側的幾個官員的名字。
「王徵、李之藻、孫元化......」
這幾人中,他只對孫元化有一點印象。
當初袁崇煥出鎮遼東時,曾特意上書,請求讓孫元化協助守邊。
為此,朱由檢還特意去了解了一下這孫元化的來歷。
孫元化師從徐光啟,精通火器製造,也擅長使用火器,曾在天啟年間協同袁崇煥守衛寧遠。
只不過,後來得罪了魏忠賢,被削籍免官。
現在因為袁崇煥的請求,朱由檢已經讓其出任山東右參議,前往遼東參贊軍務去了。
「遼東至關重要,孫元化不能輕易調動。」
雖說知道孫元化能力不錯,精通火器鍛造,但他也不能讓遼東防守出現問題。
一個團隊之中,總有那麼幾個關鍵人物,要是動了這幾個人,誰知道會出什麼問題。
萬一將孫元化召回,導致遼東防線出現變故,他可就難受了。
朱由檢扭頭看了一眼角落裡的王承恩,將手中的名冊遞了過去,「去查查這些人的情況。」
「奴婢這就去查!」王承恩應了一句,隨即便離開了大殿。
朱由檢看了看桌上的幾張圖紙,隨後將其收了起來。
雖說讓徐光啟等人來研究,定然能加速蒸汽機的研製,可他實在不放心徐光啟。
若是讓洋人得知蒸汽機的圖紙,將這些圖紙傳了出去,反倒得不償失。
他不如慢慢來,等以後有了可信之人再拿出來。
對於這件事,他完全不必著急。
按照歷史進程來看,西方還要等到幾十年後,才會製造出初代蒸汽機。
在這之前,他完全可以將大明的蒸汽文明推到一個極高的水平,至少讓西方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追上來。
就在朱由檢走神的時候,一個小太監走了進來,輕聲說道:「皇爺,都察院楊大人和刑部喬大人求見。」
朱由檢瞥了他一眼,應道:「傳!」
片刻之後,左副都御史楊鶴和刑部尚書喬允升走了進來。
「臣叩見皇上!」
「免禮!」
兩人起身,互相對視一眼,喬允升隨即出聲說道:「皇上,與魏忠賢一案有關的官員,刑部與都察院已經清查完畢,刑部與都察院擬定了一份罪臣名單,請皇上御覽。」
說著,他將名冊遞了上去。
朱由檢仔細掃了幾眼,名單上不少人他都有些印象。
例如前兵部尚書崔呈秀、寧國公魏良卿、前薊遼總督劉詔等等,名單上足足列了四五十人。
不少都是朝中重臣,原六部尚書大半都在這名單之中,雖然被定為謀逆的尚書,只有前兵部尚書崔呈秀一人,可這也足以看出,魏忠賢一黨對於朝廷的滲透有多強!
至於往後的許多名字,朱由檢便沒有多少印象了。
往後記錄的都是些攀附魏忠賢的人罪臣,他只是草草掃了幾眼。
可他隨即目光一頓,落在了最後幾行。
「呂純如......」
看到這個名字,朱由檢眉頭微縐。
前段時間,處置周道登的那一次廷議,他對於呂純如當時的表現比較滿意,因此有了一個印象,沒想到此人也跟逆黨有關。
朱由檢抬頭看著刑部尚書喬允升,問道:「這呂純如攀附逆黨?」
聽到皇帝這話,喬允升暗自揣摩著皇帝的心思,皇帝此時單單問了呂純如,應當是不想處置此人。
想到這,他又偷偷瞥了一眼皇帝的神色,應道:「呂純如曾上書先帝,談及魏忠賢,似是有攀附之嫌。」
「似是?這麼說都是推測?」
察覺到皇帝語氣中的寒意,喬允升趕忙應道:「皇上恕罪,呂純如攀附魏忠賢,並無實據,刑部也是據原兵部尚書霍維華的彈劾,將其錄入名單之中。」
「霍維華?」朱由檢眉頭緊鎖,瞥了一眼名單前列的名字,霍維華赫然列在上面。
「一個逆黨之人的彈劾也能作為依據?」
「臣等失察,請皇上降罪!」楊鶴趕忙拉著喬允升請罪。
朱由檢瞥了兩人一眼,冷聲說道:「名單之上,首逆同謀,攀附逆黨、結交近侍等罪臣,按罪論處;其餘沒有實據之人,可減免罪責。」
雖說他要處置魏忠賢一黨,可他也不希望牽扯太廣,若是隨意攀扯,難免會傷及一些無辜的臣子,甚至免不了有人藉機排擠同僚。
聽到皇帝這話,兩人趕忙應道:「臣領旨!」
等兩人退下之後,朱由檢也離開了西苑,回到了乾清宮。
看著御案上堆積的奏疏,朱由檢便有些頭疼。
昨日忙了一天,他依舊沒能處理完積累的奏疏,而今日內閣又送了好些過來。
他不得不耐著性子,開始批閱起來。
很快他便眉頭皺了起來。
「臣兵科給事中方有度奏稟皇上,陝西平亂已有三月,而成果寥寥,此實乃督臣未盡應有之職責.......」
看到這,朱由檢便明白了這奏疏的意圖。
彈劾陝西總督王在晉!
思索片刻,他將奏疏放在一旁,不準備理會。
雖說他現在不太清楚陝西的情況,可他明白一個道理——臨陣換將,兵之大忌!
且不說王在晉乾的怎麼樣,至少現在王在晉對於陝西的情況,比起他們這些遠在京城的人要更加清楚。
真要是換個人過去,又要熟悉一段時間,這反而不利於平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