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民夫三十萬,修軌道(已修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閣老,這份奏疏你看一下。」

  李標拿著一份奏疏,遞到了韓爌身前。

  韓爌接過奏疏,也沒有翻看,而是放在了一旁,隨即揉了揉額頭,顯得有些疲憊。

  一旁的李標見狀,笑道:「閣老若是累了,可以先休息一下,其他的事情我們來辦便是。」

  韓爌微微搖頭,有些感慨的說道:「人老了,精力不足了。」

  「想當年,在神宗朝的時候,內閣的事情跟現在也差不了多少,可我每日票擬的奏疏,比起現在要多了幾倍。」

  聞言,李標看著頭髮雪白的韓爌,略微有些出神。

  雖說他年紀也不小了,可跟韓爌比起來,倒是顯得還很年輕。

  平日處理政務,他倒是沒有發現,韓爌的精神比起上月都要差了不少。

  似乎人到了某個時間點,便會老得非常快。

  韓爌看著有些愣神的李標,笑道:「你還年輕。」

  他扭頭看了一眼窗外,低聲說道:「我也該向皇帝請辭了。」

  聽到這話,李標猛然驚醒。

  請辭?

  李標有些意外,韓爌此番到任也不過兩個月時間,沒想到就準備請辭了。

  不過,轉念一想,韓爌早就到了致仕的年紀,之前本來就在家養老了,是皇帝繼位,這才將其召回京城。

  現在朝局安穩了一些,請辭倒也正常。

  可李標心中還是有些擔憂,「閣老,您若是離開了內閣,那以後誰能鎮得住場面?」

  別看朝局還很穩當,可底下暗流涌動,誰也不知道下一刻會不會出現一個大問題。

  就像陝西民亂一樣,朝廷都沒有預料到,陝西會出現這麼大規模的民亂。

  韓爌神色淡然,笑道:「有皇上在,亂不起來。」

  「當今這位皇帝啊,比你們想像的還要英明!」

  他也算是四朝元老了,經歷過四任皇帝,真要他選一個,當今無疑是最為英明的。

  聽到這話,李標也有些意外,他沒想到,韓爌對於皇帝評價這麼高。

  韓爌接著說道:「等我致仕之後,這內閣就交到你手上了,此事我會跟皇上說。」

  啊?讓他來當首輔?

  李標臉上露出一抹驚色。

  他實在沒有想到,韓爌竟然會推薦他。

  內閣之中,資歷比他老的人不少。

  按理是輪不到他的。

  不過這件事還是要看皇帝的意思。

  若是有韓爌推薦,他確實有可能被皇帝選中。

  想到這,他心中不免有些忐忑。

  見李標有些失神,韓爌微微搖頭,當年他第一次入閣的時候,也是這個狀態。

  不過,後來他便習慣了。

  「好了,你去忙吧。」

  聽到這話,李標這才醒悟過來。

  ······

  王所志在管家的帶領下,到了周道登的書房。

  「小人見過閣老!」

  「不必這麼客氣。」

  周道登指了指一旁的椅子,說道:「坐吧。」

  王所志這才坐了下來,他看著周道登,說道:「閣老,大同府那邊,我們已經準備好了糧食,工部那邊也交涉了,一切都很順利。」

  這一次他十分意外,他們全盛通以前也跟朝廷合作過,可從來沒有這麼順利過。

  哪怕是他們花了好些銀子,上下打點,可依舊免不了刁難。

  但這一次不同,工部的人沒有絲毫刁難,十分和氣的便將事情辦了。

  這就是閣老的面子啊!

  他十分慶幸自己搭上了周道登這條線。

  回過神來,他趕忙從身上掏出兩張銀票,遞給周道登,說到:「閣老,這是兩萬兩銀子,您收好。」

  聽到這話,周道登眼前一亮,接過銀票打量了一眼。

  「元康票號,一萬兩......」


  看到這銀票的樣式,周道登頓時覺著有些新奇。

  「這元康票號是誰開設的?以前怎麼沒見過?」

  他也接觸過不少會票,可像是眼前的這種銀票,他倒是沒有見過。

  一旁的王所志解釋到:「閣老,這元康票號據說是太康伯開的,現在在京城很流行。」

  「在西山那邊,就只有這元康票號的銀票可以流通,方便的很。」

  「據說,這幾天已經有元康票號的分號在大同府開設了,以後山西怕是也會有很多的元康票號。」

  對於這元康票號,王所志讚不絕口。

  他這些天可算是發現了這東西的便利。

  比起其他會票,這元康票號的銀票便利多了。

  以前的會票都是寫好的面值,具體到每一次的交易,用完就作廢了。

  可這元康票號的銀票不同,他們有固定的幾種面值,只要拿著這個銀票去元康票號的分號兌換,就能拿到銀子。

  就算是跟別人交易也沒有問題。

  他現在都習慣了用元康票號的銀票了。

  等山西有了票號,他們王家以後來京城做生意,就不需要再耗費大力氣運銀子了。

  直接在山西兌換就可以了,這可要方便太多了。

  「這元康票號是太康伯開的?」

  周道登有些驚訝,他沒想到,太康伯竟然還會做這種生意。

  不過他對於這個生意並沒有多大的興趣。

  他看著王所志,問到:「大同府的軌道現在什麼情況?陝西的亂民又是什麼情況?」

  周道登也知道,朝廷的消息比不上這些趨利避害的商人。

  只要一有風吹草動,最先知道的無疑是這些商人。

  若是沒有點本事,他們怎麼可能將生意做大。

  王所志想了想,說到:「大同府的軌道是從大同鎮開始修的,剛開始聚集了幾萬民夫,後來隨著陝西的饑民進入大同府,現在已經有了十幾萬民夫。」

  「聽工部的人說,陝西還有好多饑民要送往大同府,最後怕是有不下三十萬民夫去修軌道。」

  聽到這話,周道登也有些震驚。

  三十萬民夫,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以往朝廷也很少有這麼大的項目。

  除非是修皇陵、或是疏通河道,其他時候也用不到這麼多的民夫。

  不過,動用這麼多的民夫,耗費的銀子怕是只多不少。

  一百萬兩銀子也未必夠用啊!

  周道登看著王所志,接著說道:「陝西的情況呢?亂軍如何了?」

  聽到這話,王所志接著說道:「朝廷大軍到了陝西之後,剿滅了好幾股亂軍,但還有很多亂軍散落在深山之中,想要清剿怕是還要不少時間。」

  周道登微微頷首,這倒是沒讓他覺著意外。

  朝廷清剿亂軍,本就需要不少的時間。

  只要沒有讓亂軍做大,那便是成功的。

  王所志看了看周道登的臉色,說道:「閣老,小的有一事相求。」

  「哦?說來聽聽。」

  周道登瞥了他一眼,神色平淡的應道。

  王所志斟酌了一下,接著說道:「我們王家跟草原上的蒙古人有生意往來,原本我們跟布政司也有些聯繫,出關都十分順暢,可前些日子,布政使換了人,我們現在不太好出關,所以想請閣老幫個忙,讓他們通融一下。」

  聽到這話,周道登神色平淡,絲毫不覺著意外。

  商人跟關外通商,這本就不是什麼大事。

  以往朝廷便有跟漠南蒙古諸部通商,關係也都不錯。

  只不過現在關係差了一下,出關管制更加嚴格了。

  「你們要從哪裡過關?」

  王所志趕忙說了位置。

  周道登微微頷首,「此事我會吩咐人去辦的。」

  「多謝閣老!」

  王所志趕忙道謝。

  ······


  呂純如府上。

  鄭養性和呂純如兩人臉色都異常的陰沉。

  「呂大人,你之前怎麼說的,事情都安排妥當了,可現在,為什麼我們的人沒能拿下供應糧食的工程?」

  聽到這話,呂純如也神色異常陰翳,冷聲應道:「我怎麼會知道,有人串通了工部侍郎張鳳翔。」

  他怎麼也沒有想到,為了這個工程,竟然有人跟張鳳翔打了招呼。

  要不是他跟周長應是同鄉,他都沒法知道,此事跟張鳳翔有關。

  只是他想不明白,到底是誰有這麼大的能量,能說動張鳳翔。

  鄭養性冷著臉,面目有些猙獰,「接下來怎麼辦?我們不能就這樣白白讓人給截胡了吧?」

  他好歹是正一品的左都督,連做個糧食供應的事情都辦不成,他還有什麼臉面!

  「自然不能就這麼算了!」

  呂純如板著臉,這可不僅僅是糧食供應的事情。

  他們可從江南運了大量的糧食入京,若是這些糧食沒有地方消化掉,他們可就要血本無歸了。

  這仇結大了!

  想了片刻,他沉聲說到:「聽周長應說,供應糧食的是壽陽府的王家,你讓人去調查一下。」

  「至於其他的事情,我會想辦法。」

  「那個王家絕對沒有這麼大能量,其背後肯定有朝中官員,我會想辦法讓言官去彈劾,一定將這個王家給踢出去。」

  聽到這話,鄭養性微微頷首。

  「王家的事情交給我來辦,我會查清楚的。」

  他好歹是一個勛貴之家,那什麼王家不過是個商人,他拿朝中的重臣沒辦法,還動不了一個商人?

  區區一個王家就敢跟他搶銀子,找死!

  「抓緊時間,我們的那些糧食還在兵部的船上放著呢,若是不早點轉移走,被都察院的人發現,我們可都逃不了。」

  呂純如心情有些沉重,他不免有些後悔,早知道不貪這筆銀子了。

  這件事若是捅到皇帝那裡,別說是兵部尚書,他不被削籍就不錯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