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排擠與人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朱由檢坐在亭子中,臉色異常陰沉。

  他怎麼也沒有想到,吏部會將楊鶴推出來。

  王承恩剛才將楊鶴的履歷送了過來,他仔細翻看了一遍。

  楊鶴是萬曆三十二年的進士,歷任雒南、長安知縣,萬曆四十年擢升為御史,因為上疏言事過於耿直,被當權者排擠,辭官歸家,後來天啟年間再次起用為御史,直到現在成了左僉都御史。

  從這履歷上就能看出來,楊鶴除了在基層當過幾年知縣外,之後一直在京城當言官,根本就沒有領兵的經驗。

  讓這樣一個言官去當陝西總督,平定叛亂,簡直是去給農民軍練級、送經驗的!

  那些農民軍的首領好歹還是逃卒出身,有些行伍經驗,在領兵打仗上,比起楊鶴這個純粹的文官還要強不少。

  用楊鶴這樣的人,也難怪朝廷難以平定叛亂。

  再說,楊鶴現在是左僉都御史,協助都御史曹於汴處理院務,按照慣例,根本不應該外派。

  顯而易見,楊鶴應該是受到了朝中官員的排擠,有人想要將楊鶴趕出京城。

  朱由檢臉上閃過一抹寒意,同時心情有些複雜。

  爭鬥,當真是人類的本性!

  現在朝廷都這個樣子了,朝中這些官員還一個勁的內鬥!

  『要想個辦法遏制住這個朋黨之爭的風氣才行!』

  想到這,朱由檢有些頭疼。

  黨爭的事情,在歷朝歷代都有,想要解決可不容易。

  他突然想起了之前楊鶴提到的養元氣,或許楊鶴有些想法。

  他扭頭朝一旁的王承恩說道:「召楊鶴入宮!」

  ······

  楊鶴剛回到都察院,正準備處理公務,便見到宮裡的小太監過來傳話。

  他扭頭朝一旁的曹於汴看了一眼。

  曹於汴微微頷首,笑道:「別讓皇上等久了,快去吧。」

  楊鶴應了一聲,隨即便匆忙出了都察院,原路返回,朝著宮裡走去。

  看著皇宮的方向,他若有所思。

  難道皇帝對於他剛才說的事情有了想法?

  他心中盤算著,等見了皇帝該如何應答。

  小半個時辰之後,楊鶴再次回到了西苑。

  剛靠近亭子,便聞著一股香辣的味道傳了過來,他喉嚨不由自主的聳動了一下。

  「老臣參見皇上!」

  朱由檢扭頭瞥了他一眼,笑道:「起來吧。」

  他又朝一旁的小太監吩咐到:「給楊卿賜座!」

  楊鶴謝恩之後,十分謹慎的坐了下來,接著又瞥了一眼不遠處冒著熱氣的兔頭,聯想起之前看到的抓兔子的場面,頓時都明白了,皇帝這是弄兔子吃呢!

  只是,為什麼只見到了兔頭,這是什麼吃法?

  在香味的干擾下,楊鶴心思有些飄忽。

  朱由檢看著楊鶴,說道:「吏部會推的結果出來了。」

  他將手邊的奏疏遞了過去。

  回過神,楊鶴趕忙接過奏疏,打開一看,頓時臉色大變,「讓臣出鎮陝西?」

  朱由檢盯著他,問道:「你什麼想法?」

  楊鶴有些惶恐,趕忙起身,跪倒在地上,應道:「老臣實在沒有平定禍亂的才能,老臣從未擔任過邊臣,更未曾接觸過軍事,實在難以勝任此要職,還請皇上另選能才!」

  他實在沒有想到,他一個都察院的言官,竟然會被推為陝西三邊總督,這個官職,向來是那些知軍事的能臣擔任的。

  他很快反應過來,也許,正因為他是言官,所以才被推為陝西三邊總督。

  朝中有人對他不滿,想要排擠他!

  想到這,他臉上露出一抹苦笑。

  身為言官,他自然不怕得罪人,可若是讓他去擔任三邊總督,負責平定亂軍,這對朝廷絕不是一件好事。

  這簡直是拿國家大事當兒戲!

  他心中驟然升起一抹怒意!

  接著,他偷偷看了看皇帝的臉色,到底要不要讓他去陝西,決定權還是在皇帝手中。


  就在此時,朱由檢說到:「卿的才能朕知道,能為一清正言官,但絕不是領兵之才。」

  「皇上明察!」楊鶴有些激動,心中的擔憂隨之消去。

  皇帝如此英明,他的擔憂完全是多餘的!

  朱由檢神色逐漸凝重起來,沉聲問道:「你是左僉都御史,本不該在這會推的備選之人中,你可明白?」

  「老臣明白!」楊鶴沉聲應了一句,接著說道:「老臣身為言官,平日對朝中官員多有得罪,被朝臣所不喜也很正常。」

  朱由檢微微頷首,「之前你說朝廷當務之急是養元氣,息爭端,你可有良策?」

  聽到這話,楊鶴沉默片刻,在心中打好腹稿,這才說道:「皇上,如今朝廷急症在於朝臣互相攻訐,而輕慢朝政。

  如,此前彈劾錢謙益一事,禮部尚書、侍郎紛紛上書彈劾,而忘了本職。

  風言奏事本是科道言官的職責,何需各部衙門代行職權!

  老臣以為,當讓各部衙門堅守本職,專心政務,監察、彈劾應交由科道言官負責,如此各部衙門與都察院十三道、六科職權明晰,自當消減朝臣攻訐之事。」

  朱由檢眼前一亮,心中逐漸有了些明悟。

  監察百官、彈劾朝臣這本該是都察院十三道、六科言官的專屬權力,可現在,朝廷是個官員就能上書彈劾,若是牽扯到朝廷重臣,還會引起兩方對立,互相攻訐。

  在這樣的對噴過程中,自然而然的也就出現了站隊的現象。

  事情若是繼續發展下去,想不結黨都不行。

  而將監察的權力約束在都察院和六科倒是可以抑制一下這種情況。

  若是再出現互相攻訐的事情,那也是言官內部分出派系,到時候他要處理起來也更簡單一些。

  再者,他只要控制住言官,也能將這種互相攻訐的風氣遏制住。

  想到這些,朱由檢笑道:「卿這番話,讓朕受益匪淺。」

  「卿當真適合當一個言官,出鎮陝西的事情,朕會讓吏部重新擬定人選,你安心待在都察院吧!」

  「謝皇上,皇上聖明!」

  聽了皇帝這話,楊鶴心中暗喜。

  朱由檢扭頭瞥了一眼不遠處的兔頭,笑道:「楊卿來得正是時候,這東西剛做好,也分你一些。」

  說著便讓一旁的小太監裝了些兔頭交給楊鶴。

  看到手中的兔頭,楊鶴神色有些怪異,這兔頭看著著實詭異,雖說味道聞著很香,可這模樣實在有些不敢下嘴。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