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斷了晉商的根本!(求追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朱由檢先是扭頭看了劉鴻訓一眼,冷聲說道:「為朝廷建言獻策,本就是朝臣的本分,言官可以風聞奏事,百官也可具陳己見,為朝廷獻策,何罪之有?」

  不等劉鴻訓有所反應,他接著朝眾人說道:「山西至京城的軌道必須修!今日朕將爾等召集過來,是要議一議,這軌道該如何修!」

  見皇帝直接將此事定下,群臣臉色都有些不太好看。

  見狀,成基命起身,朝皇帝行了一禮,問道:「不知為何要修此軌道?僅僅為了運送生鐵?還是另有他用?老臣愚鈍,請皇上示下!」

  聽到這話,其餘人也豎起了耳朵。

  朱由檢解釋道:「運送生鐵是其一,山西本就是產煤之地,若是能修成軌道,比起尋常牛馬拉運,行駛在軌道上,速度和承載都要提升許多,若是煤鐵都用軌道運輸,以後僅僅憑藉此項運輸費用,朝廷便能收回修建軌道的支出。」

  「此外,修建的軌道通過大同府進入山西,以後西北三邊的糧餉、兵甲也都可以通過軌道運輸,更加迅速。」

  群臣神色逐漸鄭重了幾分,若真按皇帝所說,修建這樣一條軌道,朝廷還真有可能賺不少銀子。

  再者,這軌道既然能運貨,難道就不能運人?

  不論以後是三邊出了問題,或是京城面臨威脅,有這軌道在,兩地之間都可以互相馳援!

  從這個方面來看,這條軌道的意義就顯得更加重大了!

  成基命恭聲說道:「皇上聖明!若能修成這條軌道,對朝廷而言利大於弊。」

  「只是......朝廷確實拿不出如此多的銀子。」

  這無疑是一個難題,修這樣一條鐵軌,至少上百萬兩銀子,朝廷肯定拿不出來。

  朝廷連遼東的軍費都需要求皇帝從內帑撥付,怎麼可能拿的出銀子修軌道。

  想到這,成基命突然一愣,朝廷是沒有銀子,可皇帝有啊!

  就在此時,他聽皇帝說道:「朕知道戶部沒有銀子,修軌道所需的銀子,可以從朕的內帑撥付,不過,軌道修成之後,這條軌道前十年的收入要歸內帑。」

  見皇帝都自掏腰包了,群臣自然也就不再反對。

  反正銀子是皇帝的,真要虧了,也是虧皇帝的,他們無非是出點力氣。

  再說,皇帝也只是有了十年的收益,等十年之後,這軌道可就歸了朝廷了!

  相當於朝廷平白得了一項額外收入。

  修路的銀子解決,就該商議怎麼修路了。

  閣臣李標站了出來,奏到:「皇上,大同府緊鄰順天府,又有充足的石炭和鐵礦,臣以為,當先修成大同鎮到京城的軌道。」

  朱由檢微微頷首,扭頭朝著工部侍郎張維樞望去,「此事交由工部來辦,工部擬個章程,派人沿途觀測一番,定好方略!」

  「臣遵旨!」

  張維樞趕忙應了一聲。

  修軌道的事情涉及諸多衙門,朱由檢也多叮囑了幾句,一旁的閣臣也有不少建議,一來二去便花了近一個時辰。

  等朱由檢再次從文華殿出來,太陽已經緩緩往西邊落下了。

  朱由檢坐著肩輿,準備回乾清宮。

  剛走不遠,便見到一隊宮女簇擁著從遠處走來。

  似是怕皇帝辨認不出來,一旁的王承恩低聲解釋道:「皇爺,那是景仁宮禮妃娘娘。」

  朱由檢略微回想了一下,這才想起了禮妃的來歷。

  禮妃田氏田秀英,崇禎元年入宮,此前崇禎不怎麼見過,也沒多少印象。

  他定睛望去,便見到宮女簇擁著的禮妃。

  禮妃身材纖細,有些地方卻又十分豐盈,穿著一身淡雅襦裙,看著青春靚麗。

  似是注意到了皇帝,禮妃等人停下行禮。

  朱由檢朝著禮妃招了招手,禮妃這才小步走了過來。

  「妾身見過皇上!」

  禮妃聲音柔和、軟糯,聽著十分舒服。

  見皇帝上下打量著她,禮妃低著頭,雙手放在身前,顯得有些侷促。

  朱由檢看了一眼不遠處的宮女、太監,說道:「你這是要回景仁宮?」

  「嗯」禮妃呆呆的應了一聲。


  「剛好陪朕走走吧!」

  「好!」

  朱由檢也沒上肩輿,而是緩緩朝著乾清宮的方向走去。

  見狀,禮妃趕忙跟了上去,似是有些緊張,她也沒主動跟皇帝搭話。

  朱由檢一時間也不知道該聊什麼,便暗自琢磨起鐵軌的事情,他朝一旁王承恩問道:「民間可有兌換銀錢的票據?」

  他突然想起之前馮巧曾提及,購買機器的商人,都是用銀子支付,營繕所還特意準備了一個庫房存放銀子。

  大明似乎還沒有出現銀票。

  聽到皇帝這話,王承恩顯得有些茫然,皇帝所說的似乎是大明寶鈔,可這東西早就沒法用了。

  至於民間有沒有其他類似寶鈔的東西,他哪裡會清楚。

  「皇爺恕罪,奴婢未曾聽說過。」

  朱由檢微微搖頭,「你一直待在宮裡,沒聽說過也正常。」

  就在此時,一旁的禮妃咬了咬紅唇,鼓起勇氣,側頭看著朱由檢,說道,「皇上,妾身知道。」

  朱由檢扭頭望著禮妃姣好的面容,笑道:「說說看!」

  禮妃微微頷首,「妾身曾久居江南,知道江南有一種會票,商賈之間交易,可以用會票代替銀子,這種會票,在開票商行的任一分行都能兌換,十分方便。」

  聽到這話,朱由檢若有所思。

  按照田秀英的描述,這種會票已經有了銀票的雛形,但是還算不上是銀票。

  這麼看來,大明現在還沒有通行的銀票。

  這倒是一個好消息!

  晉商之所以能在大清朝成為富可敵國的豪商,一是因為跟大清皇室的關係,另一個便是票號!

  通過票號,晉商積攢了大量的銀子,可以說控制了整個大清的金融命脈!

  票號也逐漸成了晉商的根本,要說賺錢,哪有金融這一行來錢快!

  現在晉商還沒有發展出票號,他倒是能搶先截胡,先將票號弄出來。

  「皇上,景仁宮到了。」

  就在此時,一旁的禮妃低聲說道。

  朱由檢抬頭望去,發現他們已經走到景仁宮門口了。

  他抬頭看了看天色,笑道:「今日,朕便留在景仁宮,如何?」

  聽到這話,禮妃頓時臉色一紅。

  她雖然還不曾經歷過,可入宮這麼長時間,她自然明白這話的含義。

  「好!」禮妃輕聲應了一句,聲音細微,滿是羞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