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來自蒸汽機的收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皇爺,馮巧來了。」

  朱由檢抬頭看了一眼,「傳!」

  片刻之後,馮巧走了過來,「老臣叩見皇上!」

  「免禮!」

  朱由檢打量了馮巧一眼,笑到:「西山工坊的事情辦得不錯!」

  這些天他也收到了西山的奏報,知道了蒸汽機的製造情況。

  僅僅西山礦場就已經有十幾台蒸汽機,而賣給其他商賈的也不下十台,就這些機器加起來,就有足足上萬兩銀子的收入了。

  光是運送銀兩的馬車,就用了好幾輛。

  這還只是剛開始,等工坊擴張,每年能賺的銀子也是一個不小的數目。

  以後,光是依靠賣各種機器,他便能讓內帑增加一大筆收入。

  他想了想,說道:「以往朝廷也有擢升工匠為官的先例,卿為朝廷營造宮室,功績斐然,現在又為朝廷造了利器,應當嘉獎。」

  「朕便升你為工部主事,營繕所的事情依舊交由你來辦。」

  聽到這話,馮巧頓時滿臉喜色。

  大明讓匠人入工部為官,是開國以來的慣例,曾有好幾位工部尚書是匠人出身。

  為皇室營造宮室的匠人,誰不期待有朝一日能升為朝廷命官啊!

  馮巧已經年近古稀,原本已經不抱希望了,沒想到,他成了!

  「老臣叩謝皇上聖恩!」

  「起來吧!」

  朱由檢其實早就有給馮巧升官的想法,發展蒸汽機是一件大事,自然不可能完全交由一個營繕所來做,而現在工部的官員,一沒技術,二沒忠心,他自然不想讓工部的官員來主管此事,將馮巧提上來,讓經驗豐富的馮巧來管工部,這才更為妥當。

  不過,想要將馮巧提到工部尚書的位子,這還需要不短的時間。

  他看著馮巧,問道:「現在工坊可有什麼難題?」

  馮巧想了想,應到:「皇上,難題倒是有一個,製造蒸汽機需要耗費大量的生鐵,現在工坊製造機器的速度不快,就是因為缺乏生鐵。」

  「據老臣所知,順天府產的生鐵不多,工坊所需生鐵都要從山西運過來,路途遙遠,耗費頗多,機器的成本也要高很多。」

  聽到這話,朱由檢微微皺眉,工業發展,原材料是很重要的因素。

  「京城周圍沒有冶鐵的工坊?」

  馮巧微微搖頭,「原先朝廷在薊州遵化縣有一處很大的冶鐵廠,但是這個冶鐵廠已經在萬曆十年的時候裁撤了。」

  「裁撤了?」朱由檢微微皺眉,薊州府緊鄰順天府,遵化距離京城也不算遠,若是能在遵化冶鐵,自然要比從山西運過來更為方便。

  「遵化的冶鐵廠可以重新開辦嗎?」

  馮巧思索片刻,沉聲說到:「遵化冶鐵廠已經停了多年,老臣也不知道具體什麼情況,不過,遵化冶鐵廠之所以停辦,主要原因是鐵礦產量下降,縱使重新開辦,產量也沒辦法恢復以往的盛況。」

  「這麼說,必須要從山西運生鐵入京才行了!」

  朱由檢緊皺眉頭,生鐵不同於其他東西,這東西死重死重,若是依靠馬拉人抬,效率實在太低了。

  運送重物,鐵路運輸最為合適......

  想到這,朱由檢眼前一亮。

  雖說大明沒有火車,但可以用駑馬來牽引啊!

  再說,現在他們已經在造蒸汽機了,再多疊代幾次,也能將蒸汽機車造出來了,到時候蒸汽火車自然也就出來了!

  他扭頭看著馮巧,問道:「若是修一條從山西到京城的軌道,此法是否可行?」

  軌道?

  馮巧想了想,隨即便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軌道雖然在大城之間用的不多,但是在礦場之中,卻使用極為頻繁。

  在礦山之中,想要運送礦石的路線都是固定的,使用軌道自然要省去很多的力氣。

  他暗自琢磨片刻,這才應道:「皇上,若是修一條軌道直通山西,倒是可以省去很多力氣,方便運輸,可修建軌道的耗費極大,若是僅僅用來運送生鐵,有些不值當。」

  修路,這可不是小事,尤其是軌道這樣的特殊道路,耗費要比修條官道還大。


  就為了運送生鐵,怕是連修路的成本都賺不回來。

  「值,修這條道絕對值!」

  朱由檢沒有被局限在運送生鐵上,他很清楚,鐵路能運送的東西太多了,只要能修成,對於朝廷而言,絕對不是一項虧本的買賣。

  何況,這條鐵路修在京城跟山西之間。

  山西,這可是出了名的資源大省!

  他看著馮巧,說道:「修軌道的事情,朝廷要定個方略,需要不少時間,朕會讓工部的人去遵化一趟,看能不能重開遵化的冶鐵廠。」

  修鐵路是大事,從山西到京城,涉及了多個州府,這都需要朝廷去協調,朱由檢自然不可能自己說修就能修。

  馮巧微微頷首,正準備告退,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說道:「皇上,還有一件事情,前幾天,國丈爺跟老臣要了幾台蒸汽機,據老臣所知,那些蒸汽機給了山西一個姓王的商賈。」

  他很清楚這種蒸汽機的作用有多大,在大明使用自然是一件好事,可若是流入北方的韃靼或者是遼東的女真人手裡,對於大明而言,都將是一件禍事。

  因此,在售賣的時候,他也讓人注意了商賈的來歷。

  山西商人,還是姓王的?

  朱由檢不由得聯想到了山西的晉商。

  大清能崛起,少不了晉商的一份功勞!

  對於這些個勾結大清的商賈,他自然是不能輕易放過!

  回過神來,他朝馮巧擺了擺手,「此事朕知道了。」

  見皇帝神色平淡,馮巧也沒有再多言,朝皇帝行了一禮,隨後便退了出去。

  馮巧離開之後,朱由檢這才臉色一冷,他原本想著,若是周奎能安分守己的賺點銀子,他也就不多過問,可沒想到,周奎竟然已經跟晉商勾結上了。

  不過,這也是一個機會,從周奎下手,也許能從中查出晉商跟女真人交易的路線。

  他扭頭朝王承恩說道:「派人去盯著周奎,不要打草驚蛇。」

  「奴婢領旨!」王承恩低聲應了一句。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