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皇帝暴怒求留情(求追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混帳東西!」

  老朱氣沖沖地將一本帳簿摔在桌子上。

  「這些人,真當咱提不動刀了嗎!」

  說著,直接拔出旁邊刀架上的寶劍,奮力一揮。

  厚實黃花梨木桌子,直接被削去一角。

  朱樉半跪在老朱面前,朱標則是站在一旁想要拉住暴怒的父親。

  「說!」

  「你是不是收了他們錢,才要保住此人性命!」

  老朱劍尖微微一斜,指向跪著的朱樉。

  朱樉和杜煜的談話,都是在江邊上,周邊沒有任何躲避物。

  自然也沒有第二個人知道他們說了什麼。

  老朱也只知道朱樉曾經和杜煜談了很久。

  再加上朱樉往日裡對錢財的看重,甚至還向不少人借過錢。

  自然而然地產生了這樣的懷疑。

  加之,老朱本身就是個多疑的性子。

  「父皇,二弟求財向來走正道,兒臣相信他定沒有收過這廝錢財。」

  朱標眼見著劍刃靠近弟弟,忍不住上前擋住劍尖。

  大哥的維護,讓朱樉有點感動。

  不管這個大哥在他人評價如何,在兄弟們心中卻是最好的大哥。

  輕輕拉開擋在自己身前的大哥。

  「兒臣沒收他們一分一毫。」

  朱樉沉穩地搖了搖道:「杜煜也不曾要給我錢,他打算直接交到宮中。」

  貪污的錢,直接交到內帑之中。

  也算是緩解了老朱心中部分怒火。

  「那你倒是說說看,為何要咱留他一條性命。」

  老朱用勁將劍甩進劍鞘之中,力道之大震動刀架亂顫。

  朱樉繼續說道:「此人操持大軍後勤軍需航運之事井井有條。」

  「一來,如今川蜀戰事正酣,還離不開他。」

  「二來,他也算是個人才,一刀砍了浪費,父皇不如將此人給我,由我帶到西北去。」

  「兒臣不日也要征戰西北,正用得上這樣的人。」

  朱標眼見老朱越來越放鬆的姿態,也鬆了口氣。

  「你能管得住這樣的人?」

  老朱低頭看向和自己當年越發相像的二兒子問道。

  當年他起家的時候,也是什麼人都用。

  甚至軍隊裡不少人,都是曾經的山賊水盜。

  朱樉點點頭:「他不過是求財罷了,既然如此兒臣就給他場富貴又如何?」

  「若是能夠相助咱,在西北為大明打出一片百年基業。」

  「便是給他封爵也不是不行。」

  朱樉的說法讓朱標直皺眉。

  按照朱標一直接受的儒家教育,這種人是不能留的。

  和朱樉這種功利主義可謂是節節不入。

  老朱倒是比較贊同朱樉的觀點。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用法。

  愛財的,就用錢財拴住他;愛美人的,便用粉紅骷髏纏住他。

  愛殺人的,就叫他去戰場上廝殺;愛做官的,便丟到邊疆之地去歷練。

  如此下來,才能夠讓天下英才為我所用。

  「標兒,你也學一學樉兒的做事。」

  朱元璋這時候還不忘教導太子:「你是太子,不是儒家的聖人,不能事事都聽從那幫子大儒。」

  「記住,他們都只是你拿來用的工具!」

  老朱的話,著實有些刺激到朱標的三觀。

  不過還是點點頭道:「孩兒曉得了。」

  朱樉也對朱標施加影響,說道:

  「大哥,大儒們說的東西都脫離普通人太遠。」

  「而大明,卻是千千萬萬個普通人組成的。」

  「想要大明長治久安,還是要時不時到民間走一走。」

  「否則有些事情,他們是永遠不會告訴你的。」


  歷來皇權和官僚之間,都存在著極為激烈的權力爭奪。

  官僚們無時無刻不想讓皇帝處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最好是成為自己手中的泥塑,任由擺布。

  為此他們會遮蔽皇帝大多數的消息來源。

  歷朝歷代都為這種情況苦惱。

  明朝重用錦衣衛和宦官,便是源於此。

  朱標陷入沉默之中。

  一邊是大儒們數年來源源不斷的理念灌輸。

  另一邊是二弟帶到自己眼前民間血淋淋的真相。

  「樉兒說的對,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老朱對朱樉的這番話很滿意,幾乎是說出了他的內心想法。

  「看來是時候給你再找幾位不同方面的老師。」

  朱標作為太子,老師陣容其實非常豪華。

  大明幾乎所有出名的文臣武將,都曾經給太子講過學。

  不過這些人恰恰也是大明位置最高的一群人,有點不接地氣。

  「二弟說的有些道理,我會花時間走訪民間。」

  朱標先是對朱樉拜謝道。

  然後又對老朱道:「兒臣謝過父皇。」

  其實上次在鳳陽,朱標就發現朱樉似乎特別擅長觀察周圍一草一木。

  這次碼頭之行更是如此,短短半天功夫就揪出眾多貪污之人。

  因此朱標向老朱說道:「父皇,兒臣想讓二弟陪同我一起出行,還望父皇准許。」

  朱樉沒想到,朱標還能夠將自己拉上。

  一時間有些驚訝,沒能夠阻止老朱答應這件事。

  「如此也好,樉兒你多帶些人,可要看護好你大哥的安全。」

  老朱點點頭道:

  「至於兵部郎中杜煜,便依你,留他一條狗命。」

  朱樉連忙感謝:「多謝父皇恩典,兒臣日後定讓好好做事。」

  「至於餘下這些人,便通通流放西北吧。」

  「也暫且留他們一條性命,為大明效力。」

  老朱的處罰,並不太重。

  最主要還是朱樉剛剛那一番話語打動了他。

  將這些人送到西北去,其實還是送到朱樉的手下。

  關中如今確實貧困凋敝,有了這些人也能夠讓朱樉前期熬過一段時間。

  不過具體能夠做到什麼程度,還是要看朱樉自己的處理。

  帳簿上光是貪污數量在四十貫以上的,就有上百人。

  十貫以上的,有兩三百號人

  流放不僅僅是他們本人,還有他們的家人。

  這是幾百個家族,通通遷移到西北去。

  而且大概率都是讀過書,識字的家族。

  絕對能夠讓朱樉前期有一批充足的讀書人來給自己辦事。

  因為遭到千里流放的緣故,大多數也不會再犯曾經的錯誤,會老實很多。

  否則等著他們的,那就只有抄家滅族這種下場。

  朱樉替他們感謝道:「兒臣多謝父皇仁慈,留他們一家老小性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