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賈家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史家寨這裡的連綿群山上,有一大片窯洞群。大大小小四五百多座窯洞,星羅棋布,高高低低散落周圍的山上,讓人恍若走進了延安的窯洞群。

  抗日戰爭時期作為全邊區唯一未被日軍進入的村區,每個人民都是戰士,絕非輕易撼動的地方。

  即便歲月更迭,那場人民戰爭的深厚偉力,卻依舊蘊含在崇山峻岭深溝險壑的褶皺里,也珍藏在那些「土得掉渣」的山區地名里。

  千溝萬壑,銅牆鐵壁。母送子、妻送郎、兄弟競相上戰場的動人事跡在這裡層出不窮。

  軍隊打勝仗,人民是靠山。在浩浩蕩蕩的抗日洪流中,僅有十萬多人的保西,兩萬人參軍參戰,五千人捐軀疆場,這裡四分之三的家庭成為抗屬。

  當年八路軍近萬人的隊伍隱藏在這裡,為了不暴露目標,他們不能生火冒煙,於是吃飯就成了大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鄉親們把凡是能吃的東西都拿了出來。讓人難以想像是這樣一個小小的窮山溝,是如何艱難保障了那麼多人的口糧。

  鄰近村莊的老百姓也將儲存的公糧送來,眼看糧食不夠,又把尚未完全成熟的玉米棒子掰下來煮熟送過來。

  一條條山路上,有男有女,或背或挑,都是送糧的人。

  有的人家困難得揭不開鍋,可在每家地下都埋藏著一水缸準備上交的公糧。

  民擁軍,軍愛民,在抗日戰爭的烽火硝煙中,這方土地上上演著最動人的魚水情……

  史家寨鄉村路塌方的原因是:長時間持續性降水與多種因素疊加耦合作用,導致的塌方災害。同時,在工程勘察、設計、施工、監理、驗收、運營、養護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對路堤的抗災能力有一定影響。

  對此,陳觀興與程華總結了五個主要教訓:一是對路基的風險重視不夠,對持續性降水的危害性認識不足;二是對鄉村公路地下水防範意識淡薄;三是建設管理不到位,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公路抗災能力;四是重建設輕管養,日常隱患排查治理不到位;五是監管流於形式。

  高龍提出五項防範整改措施建議:一是增強應對極端天氣的極限思維;二是全面提升路基本質安全水平;三是加強鄉村公路全生命周期管理;四是提升公路監測管控能力;五是提高全村風險防範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

  新河新路新橋建設針對某些教訓,制定出相應的安全規範。

  高龍對程華說:「程書記,某些路段的護坡要做特別防護,需要建設涵洞的地方要考慮到通行山洪的能力,綠化也不能馬虎。」

  程華看著高龍說:「高總,我們一定按照施工規範施工,對您提出整改的部位認真整改,不留一絲絲安全隱患。」

  宋雲清說:「高總,這是百年大計,我們不敢馬虎。」

  高龍說:「好,我們擰成一股繩,爭取年前完成橋樑墩基和村道路基工程,在明年麥收前通車。」

  程華說:「我們有信心完成任務。」

  春節史家寨、賈家坡與紅土嶺三個村的施工隊伍,他們年關只休息了一天半,大年初二就接著施工,高龍對這些辛勤的人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高龍激動地說:「這裡不富,我就不是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愧對鐮刀斧頭,勤勞善良的鄉親們。」

  二月二西橋吊裝橋樑,史大山說:「我們要放鞭炮慶祝,祭司生我養我的沃土和祖先。」

  高龍說:「我們祭司生我養我的沃土,是對故鄉的土地的感恩,這種行為並不屬於迷信。是對家鄉的一種情感表達,與迷信活動有本質的區別。」

  程華說:「祭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祖先的敬意和感激。它承載著家族的記憶和傳承,體現了我們中國人對「根」的深厚情感。

  黨員也是普通的人,也深受傳統文化的影響。他們在祭祖時,更多的是傳承文化、緬懷先人,而不是祈求超自然力量。因此,黨員祭祖可以看作是他們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繼承,而不是封建迷信行為。

  祭祖是一種文化現象,與封建迷信不同。應該用客觀、中立的態度看待它,避免給它貼上不必要的標籤。」

  宋雲清說:「這些幹活的鄉親們也值得尊重,我已經安排晚上他們聚餐聯歡。」

  高龍說:「應該好好慶祝一下,烤羊給他們吃。」

  烤全羊是一道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其獨特的製作工藝和誘人的口感讓人難以抗拒。


  首先,選用優質的羯羊,經過精心挑選和處理後,將其放置在特製的烤架上,接受炭火的洗禮。

  宋雲清憑藉多年的經驗,不斷翻轉刷油,確保羊肉受熱均勻。他用自己秘制的調料均勻地灑在羊肉上,慢慢烤制至金黃酥脆,內里肉質鮮嫩多汁。

  烤全羊的外皮金黃酥脆,內里肉質鮮嫩多汁,每一口都是對味蕾的極致誘惑。烤制過程中,油脂被逼出,油珠吱吱作響,香氣撲鼻。烤全羊的香氣混合著炭火和香料的味道,直往鼻子裡鑽,令人陶醉不已。咬一口下去,外酥內嫩,滿口留香,簡直是味蕾的盛宴。

  宋雲清說:「烤全羊不僅是美食,更是文化的一部分。在內蒙古草原上,烤全羊是對草原文化的最好致敬。家庭聚會、朋友來訪時,圍爐而坐,大口吃肉、暢聊人生,這種場景讓人感到無比幸福和滿足。在寒冷的季節里,和家人、朋友一起圍著火堆吃烤全羊,更是治癒人心的不二選擇13。」

  程華說:「宋主任在內蒙草原上當兵多年,這烤羊外酥里嫩,肉香四溢,令人回味無窮。」

  高龍說:「烤全羊的香味令人陶醉。烤制過程中,羊肉的油脂與火候相互交融,散發出撲鼻的香氣。這種香味獨特而迷人,讓人忍不住食慾大開。」

  史大山說:「烤全羊不僅鮮美可口,還散發著迷人的香氣。羊肉經過烤制後,原本的腥味消失殆盡,取而代之的是濃郁的香味。加上孜然與辣椒等佐料的點綴,整道菜散發著誘人的氣息。」

  賈家坡村支書史紅艷說:「烤全羊是一道極具特色的美食,其外觀金黃誘人,散發著迷人的香氣。整隻羊被架在一個大烤架上,緩緩地旋轉著,肉質呈現出誘人的焦黃色,油脂在烤架上滴下來,散發出的香味讓人垂涎欲滴。」

  史大山問史紅艷:「紅艷,賈主任怎麼沒有來?」

  史紅艷說:「大爺,賈永康去保西接病癒賈壽春出院了。」

  史大山說:「賈壽春現年九十,年輕的時候是大名鼎鼎,兄弟五人上戰場,等全國解放了回來的只有他一個人,為了照顧寡嫂和侄子侄女們終生未娶,兄弟五個只有賈永康一個後人。」

  史紅艷說:「老人是年前生病住院的,永康的媳婦張霞一個人伺候了一個多月。」

  史大山說:「北廟老張家的閨女不簡單,張思發這個老八路對兒孫們的教育堪稱楷模。」

  史紅艷說:「賈壽春回來在縣裡本來可以做局長的,但是他知道自己文化低,只在縣直屬機關做了一個普通的幹部,離休後便回到賈家坡村生活,困難的那幾年他把自己的工資大部分給了困難的村民們,後來賈永康的父親賈旭明因公犧牲,賈家沒有向國家提任何條件。」

  史大山說:「賈家的家風優良,也堪稱楷模。」

  看工地的徐建國說:「賈旭明死後,按照規定賈永康兄妹都能夠脫產吃國庫糧,但是只有賈永康的妹妹賈永紅一人進了商業局,賈永康甘心留在村里臉朝黃土背朝天。」

  史紅艷說:「好多人為了增加待遇用盡辦法,但是賈壽春卻不同流合污,現在離休金才兩千多,他自己常說比起自己的哥哥和其他犧牲的戰友們是幸運的,也是幸福的。」

  高龍說:「老八路幹部離休後,其基本政治待遇保持不變,生活待遇相對優越。

  具體來說,他們仍然會照常發放工資,並且根據參加革命工作的時間不同,每年會加發一份工資,且工資數額會較往年有所增加。此外他們還會享受兩個月個人的標準工資作為生活津貼。

  老八路幹部離退休後,不再給予任何形式的獎金,但是會享受相應的醫療、住房、車輛、生活必需品等相關生活福利的供給,以保障他們的生活質量。

  除了離休待遇和養老金領取外,老八路幹部還可能享受到其他的一些福利待遇。這些待遇可能因地區、單位以及個人情況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但是老人的離休工資不應該這麼少。」

  史紅艷說:「對於待遇老人沒有要求,他自己說能夠吃飽穿暖就別無所求。」

  高龍感慨地說:「這才是真正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他們只有無私地付出,沒有無理的索求,值得我們這些後輩敬仰。」

  程華說:「作為村幹部,帶領鄉親們致富是我們光榮的任務。」

  高龍說:「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不忘初衷,願意協助你們。」

  程華高興地說:「謝謝高總,我現在正式邀請您為我們村的第一位名譽村長。」

  高龍說:「我樂意為村民們服務。」


  篝火照亮了兩岸,也照亮了「村企聯合」人們的心,更照亮了幸福的明天。

  植樹節前高龍對史紅艷與程華說:「一年之計在於春,綠化工作要抓住節令,誤了時節就等於誤了一年,我們不能不抓住這個節氣。」

  植樹節後鋪裝瀝青混凝土,史紅艷問高龍:「高總,鋪裝完瀝青混凝土多長時間能夠通行人員和車輛?」

  高龍說:「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完畢後,其開放交通的時間並非一成不變,而是受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

  通常需要等待兩三天的時間,以便瀝青混凝土充分冷卻和硬化,達到設計要求的強度和平整度。然而,這個時間可能會因施工條件、天氣狀況以及瀝青類型等因素而有所差異。

  首先,施工質量和工藝對通車時間具有重要影響。嚴格的施工控制和先進的施工工藝能夠加速路面的成型和提高質量,從而縮短道路的通車時間。

  其次,天氣條件也是影響通車時間的關鍵因素。在高溫和晴朗的天氣下,路面的硬化速度會加快,而在低溫、陰雨或潮濕的環境中,硬化速度則會減慢。

  最後,後續工藝和養護措施的實施情況也會影響通車時間。對接縫的妥善處理和適當的養護措施能夠保護路面免受早期損壞,提高路面的整體性和平整度。

  因此,在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完畢後,應耐心等待並密切關注路面的硬化和養護情況。」

  史紅艷說:「只要不誤了麥收就好。」

  高龍說:「絕對不會耽誤麥收。」

  賈家坡村北山體滑坡,致使台子河改道,新河道對賈家坡存在潛在威脅,賈永康與史紅艷等村幹部商量解決辦法。

  史紅艷說:「北河南堤受水流衝擊洗刷,這是潛在的禍患,禍患不除村民們難以安心,但是我們村沒有經濟能力,可是不治理又不行,這個難題不小。」

  賈永康說:「咱們也可以與龍騰搞『村企聯合』,爭取龍騰的資金與技術支持。」

  史紅艷問賈永康:「好是好,但是我們拿什麼與人家合作?」

  賈永康說:「老河道草木旺盛,是養殖牛羊的好地方,咱們入股與龍騰公司合作養殖牛羊。」

  史紅艷說:「龍騰不是傻子,你這是『空手套白狼』,那片河套就是一個『無底洞』,想建設成為養殖場得投入數百萬元。」

  賈永康說:「龍騰如果想擴大養殖,北廟台和史家寨已經沒有可以成片養殖的地方,老河套的養殖潛力是不可估量的,睿智的高總不會看不到的,他一定在謀劃老河套。」

  「你怎麼這麼肯定?」史紅艷問賈永康。

  賈永康說:「老河套面積接近兩百公頃,河沿兩邊土坡又有植被茂盛的屏障,建設圍欄的條件得天獨厚,龍騰不會坐失良機,會主動與我們尋求合作的。」

  「那村東的水淹地補償怎麼辦?」史紅艷又問賈永康。

  賈永康說:「可以利用村南的機動地補償村民們,河套的果林坡地可以種植牧草,合理地使用牧草,有利於果樹的生長。」

  「有什麼好處?」史紅艷再問賈永康。

  賈永康說:「目前一提到果樹下種牧草,可能大家第一反應是萬萬不可以的。

  大家都會想到牧草會與果樹競爭土壤的養分,致使果樹因沒有足夠的營養而不能正常生長。其實這樣想也無可厚非,但果樹下是可以種牧草的,並且還是有巨大的好處。

  首先,果樹下的牧草減少了土壤的水土流失。牧草發達的根系保護了土壤的表面,防止土壤被沖刷。且還減少了地表面水分的蒸發,有利於果樹的水分供應。

  其次,果樹下茂盛蓬鬆的牧草保護了果子的掉落。因為果子從樹上落下時落在了牧草上,減輕了衝擊力,所以保護了果子的完整。

  再者,果樹下的牧草有效的保持了地溫。牧草覆蓋地表,降低了凍結嚴寒對樹木的危害。因此,果樹下面是可以種牧草的。合理地使用牧草,有利於果樹的生長。

  剛開始果樹下種牧草可能得不到認同,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方法一定取得意想不到的好處的。」

  村委委員洛紅英說:「山坡地種植作物可以試試果樹、牧草、紅薯和茶葉這些。

  蘋果、桃、梨,在斜坡地種植生長迅速,果實品質也較好。牧草根系發達,能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紅薯耐旱耐瘠薄,適合斜坡地種植,產量高市場需求也大。茶葉則喜歡陰涼濕潤的環境,斜坡地的微氣候特點正合適。

  簡單來說,就是這些作物都比較適合斜坡地的環境,能夠有效利用土地資源。」

  黨委委員賈逐流說:「紅英說得對,我們要有兩手的準備,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

  史紅艷看了看眾人說:「如果能夠與龍騰村企聯合最好,否則咱們自己看看自家斜坡地的具體情況,比如土壤、氣候這些,再來選擇合適的作物種植。」

  「同意!」眾人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