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高玉麒
青龍山森林溫泉度假村內,高龍對吳昌清說:「吳書記,這裡三面群山環抱、群峰如屏,碧波漣漪,青山綠水,相映生輝。
一期版塊已落成多款絕妙而生的風情房車庭院,它們散落在純生態的松谷之間,幽溪而伴,蛙鳥悄鳴,並且融入到中式特色的院落布局當中,盡享自然純美。
二期工程也要加緊建設,將森林松谷之美握於股掌之間,讓所有來此的遊客能夠深呼吸,享自由,在祥和的大自然中,拋開疲憊,悠然放鬆身心,撫慰浮躁的心靈。」
吳昌清說:「我們加緊施工建設,讓這裡不僅服務好、衛生好和質量好,環境還是一流的,使遊客們來到這裡都不想離開,走了還期待下次再來。」
鳳凰山歷史悠久,景色旖旎、是馳名中外的旅遊勝地之一。驕陽似火騰空萬里紅,一縷青煙雨打更從容。
鳳凰山是融自然美、人文美於一體,交織成一幅天然絕紗、和諧壯觀的中國山水畫卷。
春山吐翠杜鵑紅,夏賞雲海聽瀑聲。秋楓盡染勝錦繡,冬雪冰凌掩青松。這首詩便函是對鳳凰山四季美景的真實寫照。
遊覽鳳凰山,首先映人眼帘的天然名勝的龍鳳灣。
鳳凰山的入口處是兩個懸崖形成的峽谷,從峽谷深處,流淌出一條山澗溪水清澈見底,急湍蜿蜒流出山外,兩側翠柳拂岸,草木生,溪中有一巨石屹然而立,上刻「中流砥柱」的讚美詞。
時值盛夏,陰雨霏霏,山泉噴涌而下,濺飛似雪,濤聲悅耳,沁人心肺,此時來到溪水旁,真是滿目飛瀑,銀珠垂落,滿山泉涌噴霧來,如此勝景吸引很多遊人冒雨上山,觀賞滌草木秀,佳木一蔥蘢。
高龍有詩讚曰:「鳳凰展翅扶白雲,澗水蟋龍戲鳳吟。日照浪花濤飛雪,擁擁滾滾出山門。」
潺潺溪水一路歡歌流入龍鳳灣,沿溪垂釣的遊人很多。流水潺潺悅耳,鳥兒霧裡啼鳴。
若坐在石上溪釣,頓覺山風送爽,心曠神怡。
遊人留下一首讚美詩:「青山疊翠澗水歡,魚翔淺底戲鳳凰。習爽涼意沁心扉,叮冬悅耳溪流聲。」
青龍山,收藏了風景與人文,寄託了前人的情懷與心血,賦予了人們一份瑰麗與感動。春日嫩綠,夏日濃蔭,秋日紅黃,冬日皚皚,百鳥爭鳴,半山清流,身在此山,心曠神怡。
騎行千里的高玉麒獨自來到龍鳳村,高龍對兒子說:「這個暑假你就在這裡體驗生活吧,去你表姑那裡幫忙。」
高玉麒答道:「是,爸!」
高龍問兒子:「這個假期有什麼目標?」
高玉麒說:「捐獻二十個愛心『學習包』送給山區的孩子們,讓他們能夠與我們兄弟姐妹一樣接受同等的教育,不再因為貧窮而享受不到應有的快樂童年。」
高龍說:「很好,你現在可以去附近轉轉,明天去服務公司你表姑那裡報到。」
「是!」高玉麒答道。
鳳凰山松濤陣陣,山風送爽,高玉麒疲倦之感隨風消失,古藤扶崖纏繞,古松頑強生長在石縫間。
高玉麒沉吟道:「山光絢麗景物奇,峻峰崢嶸雲霧裡。凝似鳳凰欲展翅,凌空眈視萬仞地。」
鳳凰山路上這個健美頎長的少年,不知疲倦地爬山,不久來到鳳凰山頂峰,俯視群山是別有一番景色。
欲進鳳凰洞的高玉麒問李茹:「姑姑你好,進洞多少錢?」
李茹說:「成人票三十元,學生票半價。」
高玉麒又問李茹:「姑姑,大學生怎麼買票?」
李茹聽見高玉麒叫姑姑感到心裡親切,笑著對高玉麒說:「你一口一個『姑姑』叫著我,那姑姑就給你免票,進去吧!」
「謝謝姑姑!」高玉麒高興地說。
鳳凰洞的地理環境也非常獨特,洞廳高大,洞內景點頗多,這些景點不僅具有觀賞價值,還充滿了神秘色彩。此外,鳳凰洞周圍還有多個大小不一的洞府,形成了天然的溶洞群。
高玉麒認出洞內石刻的字跡是爸爸題寫的,高興地先在石刻前自拍不停,然後傳給太奶奶。
高奶奶與高玉麒視頻通話,老人說:「這些石刻平淡無奇,比起你太爺爺的石刻差得不是一星半點,雖然你爸的字有長進,但還是趕不上你太爺爺。」
「太奶奶,這裡壁畫比我們家蒼山觀音洞的壁畫漂亮。」高玉麒對太奶奶說。
高奶奶說:「一般,就是顏料鮮艷一點,沒有觀音洞的大氣,你看那邊的那一幅,太秀氣了,與裡邊的畫顯得不倫不類的,像是衣服上的一塊『補丁』,給長蟲(蛇)腿似的。」
高玉麒與太奶奶視頻了半個多小時,然後去硐室參觀。
接近正午,高玉麒掏出隨身帶的麵包和礦泉水,坐在硐室的休息椅吃東西,聽見一個老人在給遊客講故事。
老人繪聲繪色地說:「古時候,東海龜丞相為討好老龍王的掌上明珠小龍女,繪聲繪色地向她講述龍鳳灣的風光勝跡。小龍女聽得津津有味,想一飽眼福。於是瞞著老龍王,帶著蝦姊蚌妹,來到了離龍宮很遠很與的龍鳳灣。
龍女化作金絲鯉魚,浮出水面,盡情觀賞,被眼前的龍鳳林灣美景陶醉入迷了。小龍女回到龍宮,覺得漁夫心地善良,也很英俊,同時龍鳳灣的美景又仿佛曆歷在目,由此竟患起相思病。
老龍王請來四海名醫為其診治,都未見好轉,老龍王焦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束手無策。蝦姊猜想可能由心病所致,向龍女探詢,龍女向蝦姊傾訴思凡之苦。蝦姊獻策,慫恿龍女到凡間嫁與漁夫。
龍女鼓起勇氣,稟告父王,說要到東海散散心,龍王應允。龍女一鼓作氣游到龍鳳灣,化為漁女劃著名小舟出現在阿勇作業的湖區,待阿勇的船靠近時,假裝不慎落水。阿勇見狀,縱身跳湖救起龍女,龍女昏迷不醒,阿勇只好將她安置在家中,請醫生診治。
數天後,龍女漸漸好轉,阿勇向她探詢身世。龍女眼淚汪汪,哭訴著逃婚至此,無家可歸。
阿勇只好留她暫住家中,日間阿勇下湖捕魚,龍女把家裡收拾得井井有條。夜間兩人談天說地,好不快樂。日久生情,結為夫婦。龍女深知水府魚蝦巡遊路線,時常告知阿勇到何水域、何時下網。因此,常滿載而歸,家資日漸寬裕,建起了豪宅。小兩口經常救濟窮苦漁民。鳳凰寨也逐漸興旺起來了。
俗話說:『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
老龍王不見女兒回宮,派手下夜叉四處尋覓,終於查明下落,逐稟告龍王。
龍王得知原由,大發雷霆,命龜丞相率蝦兵蟹將到龍鳳灣緝拿公主回宮。龜丞相化為老仗,乞討到阿勇家,見了龍女,勸說她回宮。龍女死活不從。龜丞相只好用水鳳凰林寨相威脅,龍女為了使鳳凰寨免遭劫難,答應隨其回宮。
臨走留下書信一封給丈夫,寫道:『妾本是東海龍女,只因思凡到人間,若不回宮水淹寨,被迫無奈離此間,懇望夫君自珍重!』
龍女回宮後被老龍王囚禁龍宮,阿勇回家見了書札,茶飯不思,晝夜站在鳳凰山頂上,凝視著茫茫東海方向發呆,祈望龍女奇蹟般出現在眼前。
鳳凰山神被阿勇的痴情苦戀所深深感動。與青龍山神商量後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造成了一條河流,直通東海。正當龍女逃遁之際,不料被夜叉發現,龍女被擒回。
龍王命蟹將堵截龍鳳河,小龍女以死相脅,老龍王只好下令暫停堵截龍鳳河,並答應每年七夕(七月初七)之夜,讓其通過河流與阿勇相會。這便是『龍鳳造河』之龍鳳河傳說。儘管屬於民間傳說,但昔時龍鳳村龍鳳灣組有龍女廟是實。」
高玉麒聽完故事問老人:「老人家,這個故事講的好。」
老人看著高玉麒面善,微笑著問:「孩子,你姓什麼?」
高玉麒說:「老人家,我姓高!」
「可是從滄源縣來的?」老人又問高玉麒。
高玉麒說:「是的。」
「你今年是不是十九歲了?」老人再問高玉麒。
高玉麒說:「老人家說的很準。」
老人站起來上下打量高玉麒片刻,然後笑著說:「如果老夫沒有看走眼,你就是高龍的大兒子。」
「老人家,您認識我爸爸?」高玉麒問老人。
老人笑著說:「何止認識!」
「我怎麼稱呼你呢?」高玉麒又問老人。
老人說:「龍鳳村沒有人知道我與你爸高龍的關係,你媽是我最疼愛的侄女,你小時候還在我懷裡撒過尿,你姥爺猛虎學打槍還是我手把手教的,論輩分你應該叫我姥爺。」
高玉麒急忙叫道:「姥爺好!」
「好!你也好!」老人說。
高玉麒腦海里顯現出一個人來,然後笑著說:「您是一定李德勝李姥爺!我在姥爺的相冊里見過您們穿軍裝的照片,好威武啊!」
「我正是李德勝!」老人笑著說。
「姥爺您餓不餓?」高玉麒問李德勝。
李德勝滿臉慈祥地說:「玉麒,姥爺帶你去湖上吃魚。」
「好!」高玉麒高興地答道。
二人坐小火車來到龍鳳灣,米小西問李德勝:「姥爺,這個俊娃子是誰?」
李德勝看了看高玉麒說:「老戰友的外孫子!」
米小西說:「蓮花號浮艙上人多嘈雜,您們上東邊的新彩虹號浮艙上去用餐吧,我讓韓寧給你們做清水魚吃。」
李德勝笑著說:「好!可以一嘗。」
清水魚是定遠傳統的地方名菜之一,要選用源頭活水裡生長的,份量適中的草魚。
烹製時坐鍋點火倒入油,下花椒炸香,放入蔥薑絲煸炒,加入老母雞和豬骨頭熬成高湯、白糖、雞精、燒開。
將準備好的魚(草魚宰殺改刀成片)放入鍋中,煮熟後將魚撈出放在盤中,將原湯澆在魚上,撒上蔥花、辣椒、花椒、澆油即可。微微的清香,淡淡的辣味。
雖然清水魚烹製方法簡單,但它卻有一方獨特的風味。
高玉麒品嘗完清水魚,滿足地對李德勝說:「姥爺,我送您上岸回家去!」
李德勝抽著煙說:「不用,我就在這裡休憩一兩個小時,你可以自由活動。」
「是!謝謝姥爺!」高玉麒答道。
李德勝知道高玉麒已經報名參軍,相信他能夠如願入伍,成為一名光榮的軍人。
李霞見到來服務公司報到的高玉麒,高興地說:「麒麒,你給姑姑做助手就行,不用去幹活。」
高玉麒說:「姑姑,我想到湖裡浮艙去鍛鍊。」
李霞想了想說:「行,那你到蓮花號浮艙去干,米小西會安排你具體的工作。」
「是,姑姑!」高玉麒答道。
李霞帶高玉麒去湖上浮艙,她對米小西說:「小西,這個大孩子是個大一生,按照暑期工使用,你看著給他分配任務。」
米小西笑著說:「李總,這個小伙子我認識,我會安排好他的。」
李霞說:「那好,我交給你了。」
米小西說:「您放心吧!」
暑假快結束的時候,程薇薇與高龍到龍鳳灣湖裡吃飯,特意點名讓高玉麒來蓮花號浮艙服務。
高玉麒見到程薇薇後,恭敬地說:「程姑姑好!」
程薇薇微笑著說:「好!」
高龍對程薇薇說:「師姐,這孩子報名參軍了。」
程薇薇看了看高玉麒問:「你當兵是從學校走還是地方走?」
高玉麒說:「從學校走。」
程薇薇說:「從學校走的話,體檢和政審在學校所在地進行,由學校武裝部組織,可以省去回戶籍地體檢的麻煩。從地方走則需要自行前往當地的徵兵辦公室進行溝通聯繫,辦理相關手續,相對繁瑣。」
高龍問兒子:「告訴你媽沒有?」
高玉麒說:「告訴了,但是沒有告訴太奶奶和爺爺奶奶。」
菜上齊以後,高龍對兒子說:「坐下來陪姑姑吃飯。」
高玉麒答道:「是!」
程薇薇看著父子二人說:「麒麒大一結束後入伍的優勢在於可以保留學籍,服員後復學可以繼續完成學業,且年輕、適應能力強,有利於軍事訓練和軍校考試。劣勢是沒有大學畢業學歷,晉升可能較慢。」
高玉麒說:「當兵是我兒時的夢想,到部隊服役鍛鍊是我的人生目標之一,等我圓滿服完役就回家種地,做個新時代農人,為新農村建設貢獻微薄力量。」
程薇薇微笑著說:「腳踏實地,不好高騖遠,很好!」
高龍說:「以後到了部隊好好干,部隊這所大學最好,能夠錘鍊和助你們健康成長,這頓飯是你姑姑為你餞行。」
「謝謝姑姑!」高玉麒說。
高龍對兒子說:「愛心『學習包』我準備了好了,那些孩子們以後由我來資助,你安心在部隊服役就行。」
高玉麒高興地說:「謝謝爸爸!」
高龍說:「今晚高娜送你回老家,我就不回去了,回去後讓你媽請家族的人吃頓便飯。」
「知道了!」高玉麒答道。
高玉麒臨上車時,李霞拿出一個紅包說:「麒麒,這裡面是你的工資與姑姑給你的一點錢,拿著路上用。」
高玉麒接過紅包說:「謝謝姑姑!」
看著兒子上車,高龍揮了揮手,淚水無聲地在風中滑落。
一期版塊已落成多款絕妙而生的風情房車庭院,它們散落在純生態的松谷之間,幽溪而伴,蛙鳥悄鳴,並且融入到中式特色的院落布局當中,盡享自然純美。
二期工程也要加緊建設,將森林松谷之美握於股掌之間,讓所有來此的遊客能夠深呼吸,享自由,在祥和的大自然中,拋開疲憊,悠然放鬆身心,撫慰浮躁的心靈。」
吳昌清說:「我們加緊施工建設,讓這裡不僅服務好、衛生好和質量好,環境還是一流的,使遊客們來到這裡都不想離開,走了還期待下次再來。」
鳳凰山歷史悠久,景色旖旎、是馳名中外的旅遊勝地之一。驕陽似火騰空萬里紅,一縷青煙雨打更從容。
鳳凰山是融自然美、人文美於一體,交織成一幅天然絕紗、和諧壯觀的中國山水畫卷。
春山吐翠杜鵑紅,夏賞雲海聽瀑聲。秋楓盡染勝錦繡,冬雪冰凌掩青松。這首詩便函是對鳳凰山四季美景的真實寫照。
遊覽鳳凰山,首先映人眼帘的天然名勝的龍鳳灣。
鳳凰山的入口處是兩個懸崖形成的峽谷,從峽谷深處,流淌出一條山澗溪水清澈見底,急湍蜿蜒流出山外,兩側翠柳拂岸,草木生,溪中有一巨石屹然而立,上刻「中流砥柱」的讚美詞。
時值盛夏,陰雨霏霏,山泉噴涌而下,濺飛似雪,濤聲悅耳,沁人心肺,此時來到溪水旁,真是滿目飛瀑,銀珠垂落,滿山泉涌噴霧來,如此勝景吸引很多遊人冒雨上山,觀賞滌草木秀,佳木一蔥蘢。
高龍有詩讚曰:「鳳凰展翅扶白雲,澗水蟋龍戲鳳吟。日照浪花濤飛雪,擁擁滾滾出山門。」
潺潺溪水一路歡歌流入龍鳳灣,沿溪垂釣的遊人很多。流水潺潺悅耳,鳥兒霧裡啼鳴。
若坐在石上溪釣,頓覺山風送爽,心曠神怡。
遊人留下一首讚美詩:「青山疊翠澗水歡,魚翔淺底戲鳳凰。習爽涼意沁心扉,叮冬悅耳溪流聲。」
青龍山,收藏了風景與人文,寄託了前人的情懷與心血,賦予了人們一份瑰麗與感動。春日嫩綠,夏日濃蔭,秋日紅黃,冬日皚皚,百鳥爭鳴,半山清流,身在此山,心曠神怡。
騎行千里的高玉麒獨自來到龍鳳村,高龍對兒子說:「這個暑假你就在這裡體驗生活吧,去你表姑那裡幫忙。」
高玉麒答道:「是,爸!」
高龍問兒子:「這個假期有什麼目標?」
高玉麒說:「捐獻二十個愛心『學習包』送給山區的孩子們,讓他們能夠與我們兄弟姐妹一樣接受同等的教育,不再因為貧窮而享受不到應有的快樂童年。」
高龍說:「很好,你現在可以去附近轉轉,明天去服務公司你表姑那裡報到。」
「是!」高玉麒答道。
鳳凰山松濤陣陣,山風送爽,高玉麒疲倦之感隨風消失,古藤扶崖纏繞,古松頑強生長在石縫間。
高玉麒沉吟道:「山光絢麗景物奇,峻峰崢嶸雲霧裡。凝似鳳凰欲展翅,凌空眈視萬仞地。」
鳳凰山路上這個健美頎長的少年,不知疲倦地爬山,不久來到鳳凰山頂峰,俯視群山是別有一番景色。
欲進鳳凰洞的高玉麒問李茹:「姑姑你好,進洞多少錢?」
李茹說:「成人票三十元,學生票半價。」
高玉麒又問李茹:「姑姑,大學生怎麼買票?」
李茹聽見高玉麒叫姑姑感到心裡親切,笑著對高玉麒說:「你一口一個『姑姑』叫著我,那姑姑就給你免票,進去吧!」
「謝謝姑姑!」高玉麒高興地說。
鳳凰洞的地理環境也非常獨特,洞廳高大,洞內景點頗多,這些景點不僅具有觀賞價值,還充滿了神秘色彩。此外,鳳凰洞周圍還有多個大小不一的洞府,形成了天然的溶洞群。
高玉麒認出洞內石刻的字跡是爸爸題寫的,高興地先在石刻前自拍不停,然後傳給太奶奶。
高奶奶與高玉麒視頻通話,老人說:「這些石刻平淡無奇,比起你太爺爺的石刻差得不是一星半點,雖然你爸的字有長進,但還是趕不上你太爺爺。」
「太奶奶,這裡壁畫比我們家蒼山觀音洞的壁畫漂亮。」高玉麒對太奶奶說。
高奶奶說:「一般,就是顏料鮮艷一點,沒有觀音洞的大氣,你看那邊的那一幅,太秀氣了,與裡邊的畫顯得不倫不類的,像是衣服上的一塊『補丁』,給長蟲(蛇)腿似的。」
高玉麒與太奶奶視頻了半個多小時,然後去硐室參觀。
接近正午,高玉麒掏出隨身帶的麵包和礦泉水,坐在硐室的休息椅吃東西,聽見一個老人在給遊客講故事。
老人繪聲繪色地說:「古時候,東海龜丞相為討好老龍王的掌上明珠小龍女,繪聲繪色地向她講述龍鳳灣的風光勝跡。小龍女聽得津津有味,想一飽眼福。於是瞞著老龍王,帶著蝦姊蚌妹,來到了離龍宮很遠很與的龍鳳灣。
龍女化作金絲鯉魚,浮出水面,盡情觀賞,被眼前的龍鳳林灣美景陶醉入迷了。小龍女回到龍宮,覺得漁夫心地善良,也很英俊,同時龍鳳灣的美景又仿佛曆歷在目,由此竟患起相思病。
老龍王請來四海名醫為其診治,都未見好轉,老龍王焦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束手無策。蝦姊猜想可能由心病所致,向龍女探詢,龍女向蝦姊傾訴思凡之苦。蝦姊獻策,慫恿龍女到凡間嫁與漁夫。
龍女鼓起勇氣,稟告父王,說要到東海散散心,龍王應允。龍女一鼓作氣游到龍鳳灣,化為漁女劃著名小舟出現在阿勇作業的湖區,待阿勇的船靠近時,假裝不慎落水。阿勇見狀,縱身跳湖救起龍女,龍女昏迷不醒,阿勇只好將她安置在家中,請醫生診治。
數天後,龍女漸漸好轉,阿勇向她探詢身世。龍女眼淚汪汪,哭訴著逃婚至此,無家可歸。
阿勇只好留她暫住家中,日間阿勇下湖捕魚,龍女把家裡收拾得井井有條。夜間兩人談天說地,好不快樂。日久生情,結為夫婦。龍女深知水府魚蝦巡遊路線,時常告知阿勇到何水域、何時下網。因此,常滿載而歸,家資日漸寬裕,建起了豪宅。小兩口經常救濟窮苦漁民。鳳凰寨也逐漸興旺起來了。
俗話說:『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
老龍王不見女兒回宮,派手下夜叉四處尋覓,終於查明下落,逐稟告龍王。
龍王得知原由,大發雷霆,命龜丞相率蝦兵蟹將到龍鳳灣緝拿公主回宮。龜丞相化為老仗,乞討到阿勇家,見了龍女,勸說她回宮。龍女死活不從。龜丞相只好用水鳳凰林寨相威脅,龍女為了使鳳凰寨免遭劫難,答應隨其回宮。
臨走留下書信一封給丈夫,寫道:『妾本是東海龍女,只因思凡到人間,若不回宮水淹寨,被迫無奈離此間,懇望夫君自珍重!』
龍女回宮後被老龍王囚禁龍宮,阿勇回家見了書札,茶飯不思,晝夜站在鳳凰山頂上,凝視著茫茫東海方向發呆,祈望龍女奇蹟般出現在眼前。
鳳凰山神被阿勇的痴情苦戀所深深感動。與青龍山神商量後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造成了一條河流,直通東海。正當龍女逃遁之際,不料被夜叉發現,龍女被擒回。
龍王命蟹將堵截龍鳳河,小龍女以死相脅,老龍王只好下令暫停堵截龍鳳河,並答應每年七夕(七月初七)之夜,讓其通過河流與阿勇相會。這便是『龍鳳造河』之龍鳳河傳說。儘管屬於民間傳說,但昔時龍鳳村龍鳳灣組有龍女廟是實。」
高玉麒聽完故事問老人:「老人家,這個故事講的好。」
老人看著高玉麒面善,微笑著問:「孩子,你姓什麼?」
高玉麒說:「老人家,我姓高!」
「可是從滄源縣來的?」老人又問高玉麒。
高玉麒說:「是的。」
「你今年是不是十九歲了?」老人再問高玉麒。
高玉麒說:「老人家說的很準。」
老人站起來上下打量高玉麒片刻,然後笑著說:「如果老夫沒有看走眼,你就是高龍的大兒子。」
「老人家,您認識我爸爸?」高玉麒問老人。
老人笑著說:「何止認識!」
「我怎麼稱呼你呢?」高玉麒又問老人。
老人說:「龍鳳村沒有人知道我與你爸高龍的關係,你媽是我最疼愛的侄女,你小時候還在我懷裡撒過尿,你姥爺猛虎學打槍還是我手把手教的,論輩分你應該叫我姥爺。」
高玉麒急忙叫道:「姥爺好!」
「好!你也好!」老人說。
高玉麒腦海里顯現出一個人來,然後笑著說:「您是一定李德勝李姥爺!我在姥爺的相冊里見過您們穿軍裝的照片,好威武啊!」
「我正是李德勝!」老人笑著說。
「姥爺您餓不餓?」高玉麒問李德勝。
李德勝滿臉慈祥地說:「玉麒,姥爺帶你去湖上吃魚。」
「好!」高玉麒高興地答道。
二人坐小火車來到龍鳳灣,米小西問李德勝:「姥爺,這個俊娃子是誰?」
李德勝看了看高玉麒說:「老戰友的外孫子!」
米小西說:「蓮花號浮艙上人多嘈雜,您們上東邊的新彩虹號浮艙上去用餐吧,我讓韓寧給你們做清水魚吃。」
李德勝笑著說:「好!可以一嘗。」
清水魚是定遠傳統的地方名菜之一,要選用源頭活水裡生長的,份量適中的草魚。
烹製時坐鍋點火倒入油,下花椒炸香,放入蔥薑絲煸炒,加入老母雞和豬骨頭熬成高湯、白糖、雞精、燒開。
將準備好的魚(草魚宰殺改刀成片)放入鍋中,煮熟後將魚撈出放在盤中,將原湯澆在魚上,撒上蔥花、辣椒、花椒、澆油即可。微微的清香,淡淡的辣味。
雖然清水魚烹製方法簡單,但它卻有一方獨特的風味。
高玉麒品嘗完清水魚,滿足地對李德勝說:「姥爺,我送您上岸回家去!」
李德勝抽著煙說:「不用,我就在這裡休憩一兩個小時,你可以自由活動。」
「是!謝謝姥爺!」高玉麒答道。
李德勝知道高玉麒已經報名參軍,相信他能夠如願入伍,成為一名光榮的軍人。
李霞見到來服務公司報到的高玉麒,高興地說:「麒麒,你給姑姑做助手就行,不用去幹活。」
高玉麒說:「姑姑,我想到湖裡浮艙去鍛鍊。」
李霞想了想說:「行,那你到蓮花號浮艙去干,米小西會安排你具體的工作。」
「是,姑姑!」高玉麒答道。
李霞帶高玉麒去湖上浮艙,她對米小西說:「小西,這個大孩子是個大一生,按照暑期工使用,你看著給他分配任務。」
米小西笑著說:「李總,這個小伙子我認識,我會安排好他的。」
李霞說:「那好,我交給你了。」
米小西說:「您放心吧!」
暑假快結束的時候,程薇薇與高龍到龍鳳灣湖裡吃飯,特意點名讓高玉麒來蓮花號浮艙服務。
高玉麒見到程薇薇後,恭敬地說:「程姑姑好!」
程薇薇微笑著說:「好!」
高龍對程薇薇說:「師姐,這孩子報名參軍了。」
程薇薇看了看高玉麒問:「你當兵是從學校走還是地方走?」
高玉麒說:「從學校走。」
程薇薇說:「從學校走的話,體檢和政審在學校所在地進行,由學校武裝部組織,可以省去回戶籍地體檢的麻煩。從地方走則需要自行前往當地的徵兵辦公室進行溝通聯繫,辦理相關手續,相對繁瑣。」
高龍問兒子:「告訴你媽沒有?」
高玉麒說:「告訴了,但是沒有告訴太奶奶和爺爺奶奶。」
菜上齊以後,高龍對兒子說:「坐下來陪姑姑吃飯。」
高玉麒答道:「是!」
程薇薇看著父子二人說:「麒麒大一結束後入伍的優勢在於可以保留學籍,服員後復學可以繼續完成學業,且年輕、適應能力強,有利於軍事訓練和軍校考試。劣勢是沒有大學畢業學歷,晉升可能較慢。」
高玉麒說:「當兵是我兒時的夢想,到部隊服役鍛鍊是我的人生目標之一,等我圓滿服完役就回家種地,做個新時代農人,為新農村建設貢獻微薄力量。」
程薇薇微笑著說:「腳踏實地,不好高騖遠,很好!」
高龍說:「以後到了部隊好好干,部隊這所大學最好,能夠錘鍊和助你們健康成長,這頓飯是你姑姑為你餞行。」
「謝謝姑姑!」高玉麒說。
高龍對兒子說:「愛心『學習包』我準備了好了,那些孩子們以後由我來資助,你安心在部隊服役就行。」
高玉麒高興地說:「謝謝爸爸!」
高龍說:「今晚高娜送你回老家,我就不回去了,回去後讓你媽請家族的人吃頓便飯。」
「知道了!」高玉麒答道。
高玉麒臨上車時,李霞拿出一個紅包說:「麒麒,這裡面是你的工資與姑姑給你的一點錢,拿著路上用。」
高玉麒接過紅包說:「謝謝姑姑!」
看著兒子上車,高龍揮了揮手,淚水無聲地在風中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