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重整三軍
扶蘇端坐於長案之前,上面擺有一卷卷竹簡。
深色竹簡的首行刻錄著「甲、乙、丙、丁」四個等次。
此為本次全軍比武的排名,得以被收錄甲等中的士卒,均在某個或某幾個項目中拔得頭籌,大致只有兩三卷,乙、丙等則有十餘卷,丁等自然不必多言。
「唔,這麼多竹簡,看起來可真是麻煩。」扶蘇信手揀起一卷甲等軍書,草草掃視幾眼,熟悉的名字映入眼帘。
「斥候營簪裊竹,箭術頭名,騎術中等……」
除了名次,下面還事無巨細地記載了籍貫住址與樣貌,盡顯秦吏之嚴謹細緻。
「史書記載,始皇帝主政以來,夙興夜寐、宵衣旰食,無論居于禁中亦或是巡遊四方,每夜都會批閱一百三十斤竹簡,也不知是真是假。」扶蘇看著這一堆竹簡便牙疼。
「至於我那正經老爹,就更不必多說。」
洪武十七年正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的短短八天內,朱八八收到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千餘份多份奏摺,攏共上報事件三千餘項,每份奏章大致兩千餘字。
這可不是現在通俗易懂的白話文,朝臣大吏們引經據典、旁徵博引、借古喻今比比皆是,文盲出身的叫花子皇帝還得安排大學士伴隨左右,解釋掌故,協助理解。
哪怕是這種效率,八天內,朱八八仍舊統統解決完畢,平均每日下來,需要搞定將近三百七十件事項。
簡直是肝上長了個人!
如此高強度的加班之下,洪武一朝仍舊延續三十年之久,這身體素質恐怖如斯!
扶蘇一頭砸在案几上,捏著久跪發麻的大腿,嚷嚷道:「給我將蒙恬將軍請來!」
看來,造紙術得抓緊提上日程,竹簡也太不方便了!
不過他得好好回想回想具體的製造工藝,有個大致思路即可,剩下的流程就可以丟給工匠們驗證了。
什麼?你說搞不出來?
要嘗嘗專政鐵拳的滋味嗎?
「不會帶團隊,只能一個人干到死啊!」扶蘇心中腹誹。
等待推進的事兒可真多啊!
沒多久,蒙恬頂著一雙黑眼圈走進營帳,也顧不得什麼禮儀風度,抓起一碗濃茶便往嘴巴里灌。
看樣子,他已連夜將這些竹簡審閱完畢。
扶蘇先發制人,拋出問題:「蒙將軍!比武已然結束,組建屯田兵之事,可有頭緒?」
眼前之人一屁股坐下,略作思考便開始對答:「依公子前日思路,藉助比武來考校士卒能力。目前統計出甲等兵卒八千餘人,其中多為基層軍官,伍長、什長乃至百夫長,都在此列;乙等丙等作為大軍的中堅力量,數量大致在十萬餘人,餘下的並不能作為單獨部曲出戰。」
「換言之,這些人只能打打順風仗,跟在精銳屁股後面揀點人頭,若是遇到稍微像樣的抵抗便會一觸即潰。輕則四散奔逃,重則倒卷三軍,擾亂行伍。」
「屯田兵便可以由此類兵卒組建。只是……」蒙恬娓娓道來,說到最後,面色遲疑不定。
「有何顧忌?」扶蘇抬起頭來詢問。
「公子應當知曉,全軍上下將近三十餘萬之眾,若是動輒裁撤半數,恐激發譁變,即使鎮壓起來不算麻煩,若是日後占山為王、落草為寇,只怕有損我軍威名。」
扶蘇仔細一聽,心想這算什麼麻煩,切香腸戰術不就好啦!
不過他並未著急發表高論,還是先客客氣氣誇讚一番手下大將。
猛虎,也是要順毛捋的。
「蒙將軍治軍嚴明,統御有方,全軍上下莫不欽佩。」扶蘇站起身來,再度為蒙恬奉上一杯熱茶。
「孤有一策,可令屯田之策平穩推行,請君聽之。」
蒙恬仰頭喝完杯中之物,緊鎖的眉頭舒展幾分,雙眼布滿紅血絲,仍舊帶有幾分疑惑。
首當其衝便是獎掖先進,抓住「關鍵少數」。這群人能力出眾,渴望出人頭地,在軍中也頗具影響力,穩住這些人,就相當於此次軍中變革把穩了大方向,亂不起來!
其次,便是放出風去,營造「弱者出局」的全新氛圍。不妨命人在軍中宣揚,推波助瀾之下,兵卒在無形之中做好心理準備,最大程度降低衝擊。
最後,便是從黔首中來,到黔首中去。十餘萬屯田兵自然不可能一次性轉化完畢。一來,農時已過,田地亦需休養生息;二來,單單上郡一處,土地根本無法承載這麼多人同時進行屯田。只有打到何處,建設到何處,才是上策。
再輔以些許小手段,便能潤物無聲,軍民和諧。
「公子大才!」蒙恬頓時心服口服,納頭便拜。
文人的腦瓜子就是好使!
他細細揣摩「從黔首中來,到黔首中去」這句話,愈發覺得無比精妙。
秦軍駐紮在上郡,自然徵召了不少當地青壯。
若是在此地屯田,將上郡籍貫的丁等兵卒安置於家鄉附近。
這豈不是字面意義上的,上郡的兵回到了上郡。
一則化解征人思鄉苦愁。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錢多事少離家近,大頭兵們總得占一個罷;
二則提升糧食產量。由家鄉人宣揚軍中先進耕種之法,效果顯而易見,也不必再派遣秦吏強行推廣;
三則維繫基層穩定。哪怕這些人只是丁等,可身上一旦籠罩上「護衛鄉里」的buff加成,也不是些許群盜山賊可以妄圖冒犯的。
蒙恬的腦瓜子飛轉,一時間便想出如此之多的好處,不禁佩服得五體投地。
至於這句話內里蘊含的人民史觀,他還未觸摸到分毫。
「公子,我這就去統計上郡籍貫的兵卒!」蒙恬雙眼放光,一掃疲倦神色,躍躍欲試。
扶蘇抬手制止道:「將軍切勿著急,吾等先行敲定甲等將士的獎勵事宜,再考慮其他。」
「喏!」
此次論功行賞牽涉之人頗多,若是胡亂賞賜,爵位的稀缺性無法得到維護,很容易將整個體系玩崩。
避免好心辦壞事的情況出現,二人必須小心測算,訂立大致框架,再交由軍法吏完善。
古語有云:賞罰不明百事不成;賞罰若明四方可行!
深色竹簡的首行刻錄著「甲、乙、丙、丁」四個等次。
此為本次全軍比武的排名,得以被收錄甲等中的士卒,均在某個或某幾個項目中拔得頭籌,大致只有兩三卷,乙、丙等則有十餘卷,丁等自然不必多言。
「唔,這麼多竹簡,看起來可真是麻煩。」扶蘇信手揀起一卷甲等軍書,草草掃視幾眼,熟悉的名字映入眼帘。
「斥候營簪裊竹,箭術頭名,騎術中等……」
除了名次,下面還事無巨細地記載了籍貫住址與樣貌,盡顯秦吏之嚴謹細緻。
「史書記載,始皇帝主政以來,夙興夜寐、宵衣旰食,無論居于禁中亦或是巡遊四方,每夜都會批閱一百三十斤竹簡,也不知是真是假。」扶蘇看著這一堆竹簡便牙疼。
「至於我那正經老爹,就更不必多說。」
洪武十七年正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的短短八天內,朱八八收到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千餘份多份奏摺,攏共上報事件三千餘項,每份奏章大致兩千餘字。
這可不是現在通俗易懂的白話文,朝臣大吏們引經據典、旁徵博引、借古喻今比比皆是,文盲出身的叫花子皇帝還得安排大學士伴隨左右,解釋掌故,協助理解。
哪怕是這種效率,八天內,朱八八仍舊統統解決完畢,平均每日下來,需要搞定將近三百七十件事項。
簡直是肝上長了個人!
如此高強度的加班之下,洪武一朝仍舊延續三十年之久,這身體素質恐怖如斯!
扶蘇一頭砸在案几上,捏著久跪發麻的大腿,嚷嚷道:「給我將蒙恬將軍請來!」
看來,造紙術得抓緊提上日程,竹簡也太不方便了!
不過他得好好回想回想具體的製造工藝,有個大致思路即可,剩下的流程就可以丟給工匠們驗證了。
什麼?你說搞不出來?
要嘗嘗專政鐵拳的滋味嗎?
「不會帶團隊,只能一個人干到死啊!」扶蘇心中腹誹。
等待推進的事兒可真多啊!
沒多久,蒙恬頂著一雙黑眼圈走進營帳,也顧不得什麼禮儀風度,抓起一碗濃茶便往嘴巴里灌。
看樣子,他已連夜將這些竹簡審閱完畢。
扶蘇先發制人,拋出問題:「蒙將軍!比武已然結束,組建屯田兵之事,可有頭緒?」
眼前之人一屁股坐下,略作思考便開始對答:「依公子前日思路,藉助比武來考校士卒能力。目前統計出甲等兵卒八千餘人,其中多為基層軍官,伍長、什長乃至百夫長,都在此列;乙等丙等作為大軍的中堅力量,數量大致在十萬餘人,餘下的並不能作為單獨部曲出戰。」
「換言之,這些人只能打打順風仗,跟在精銳屁股後面揀點人頭,若是遇到稍微像樣的抵抗便會一觸即潰。輕則四散奔逃,重則倒卷三軍,擾亂行伍。」
「屯田兵便可以由此類兵卒組建。只是……」蒙恬娓娓道來,說到最後,面色遲疑不定。
「有何顧忌?」扶蘇抬起頭來詢問。
「公子應當知曉,全軍上下將近三十餘萬之眾,若是動輒裁撤半數,恐激發譁變,即使鎮壓起來不算麻煩,若是日後占山為王、落草為寇,只怕有損我軍威名。」
扶蘇仔細一聽,心想這算什麼麻煩,切香腸戰術不就好啦!
不過他並未著急發表高論,還是先客客氣氣誇讚一番手下大將。
猛虎,也是要順毛捋的。
「蒙將軍治軍嚴明,統御有方,全軍上下莫不欽佩。」扶蘇站起身來,再度為蒙恬奉上一杯熱茶。
「孤有一策,可令屯田之策平穩推行,請君聽之。」
蒙恬仰頭喝完杯中之物,緊鎖的眉頭舒展幾分,雙眼布滿紅血絲,仍舊帶有幾分疑惑。
首當其衝便是獎掖先進,抓住「關鍵少數」。這群人能力出眾,渴望出人頭地,在軍中也頗具影響力,穩住這些人,就相當於此次軍中變革把穩了大方向,亂不起來!
其次,便是放出風去,營造「弱者出局」的全新氛圍。不妨命人在軍中宣揚,推波助瀾之下,兵卒在無形之中做好心理準備,最大程度降低衝擊。
最後,便是從黔首中來,到黔首中去。十餘萬屯田兵自然不可能一次性轉化完畢。一來,農時已過,田地亦需休養生息;二來,單單上郡一處,土地根本無法承載這麼多人同時進行屯田。只有打到何處,建設到何處,才是上策。
再輔以些許小手段,便能潤物無聲,軍民和諧。
「公子大才!」蒙恬頓時心服口服,納頭便拜。
文人的腦瓜子就是好使!
他細細揣摩「從黔首中來,到黔首中去」這句話,愈發覺得無比精妙。
秦軍駐紮在上郡,自然徵召了不少當地青壯。
若是在此地屯田,將上郡籍貫的丁等兵卒安置於家鄉附近。
這豈不是字面意義上的,上郡的兵回到了上郡。
一則化解征人思鄉苦愁。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錢多事少離家近,大頭兵們總得占一個罷;
二則提升糧食產量。由家鄉人宣揚軍中先進耕種之法,效果顯而易見,也不必再派遣秦吏強行推廣;
三則維繫基層穩定。哪怕這些人只是丁等,可身上一旦籠罩上「護衛鄉里」的buff加成,也不是些許群盜山賊可以妄圖冒犯的。
蒙恬的腦瓜子飛轉,一時間便想出如此之多的好處,不禁佩服得五體投地。
至於這句話內里蘊含的人民史觀,他還未觸摸到分毫。
「公子,我這就去統計上郡籍貫的兵卒!」蒙恬雙眼放光,一掃疲倦神色,躍躍欲試。
扶蘇抬手制止道:「將軍切勿著急,吾等先行敲定甲等將士的獎勵事宜,再考慮其他。」
「喏!」
此次論功行賞牽涉之人頗多,若是胡亂賞賜,爵位的稀缺性無法得到維護,很容易將整個體系玩崩。
避免好心辦壞事的情況出現,二人必須小心測算,訂立大致框架,再交由軍法吏完善。
古語有云:賞罰不明百事不成;賞罰若明四方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