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鄭玄出山,神獸貔貅
第502章 鄭玄出山,神獸貔貅
崔府。
各大世家家主從宮中離去後,並沒有各自回家,而是十分默契地來到崔府聚首。
暗室中,一片死氣沉沉。
眾人坐在各自的位置上,誰都沒有開口說話,也不知道心裡都在想些什麼。
最終還是董忠打破了這片沉默,主動問道:「你們覺得……陛下今晚說的那番話是什麼意思?」
「難道陛下已經知道我們的謀劃了?」
天子今晚在宴會上說的話,看似是說給所有人聽的,但實際上就是說給他們聽的。
這讓他們的心裡不得不產生各種各樣的想法。
因為如果天子真的已經知道了他們的打算,那今晚就是在警告他們,讓他們不要輕舉妄動。
「我覺得沒有。」
竇輔沉思良久後,搖了搖頭,「陛下今晚只說了清丈田畝之事,並沒有提到國子監。」
「而且我們近來也沒什麼大動作,只是在暗中推動朝野對國子監的議論,提前為聯名上書做準備而已。」
「所以我以為陛下今晚這番話旨在安撫我們,讓我們理解朝廷清丈田畝一事。」
為了躲避繡衣使的眼線,他們做事都相當隱秘,為的就是不讓天子察覺。
所以竇輔認為天子不可能知曉他們的謀劃。
審榮卻憂心忡忡地道:「不一定,我們對清丈田畝都很配合了,陛下又何必專門說這些來點我們?」
「陛下肯定是知道了些什麼,甚至我們現在的對話都有可能被繡衣使聽在耳里!」
此言一出,眾人皆是變了臉色。
一時間坐立難安。
繡衣使的存在就是隱藏在暗處的一柄利刃,誰也不知道它在何處,又會在什麼時候捅進他們的心臟。
就在眾人心中猶豫著要不要趕緊離開的時候,一直沒有說話的崔琰忽然抬手重重一拍面前的桌案。
「夠了!」
崔琰斷喝一聲,目光從眾人的臉上掃過,「不過是幾句話而已,就將你們一個個嚇得如同驚弓之鳥!」
「陛下已經知道了又如何?難道陛下知道了我們就什麼都不做了?任由國子監這樣發展下去?」
「現在才知道害怕,早幹什麼去了!」
「晉升之路的爭奪必然是激烈的,這是我們與天子間的博弈,哪怕流血也在所不辭!」
崔琰很看不慣這群人畏手畏腳的態度和做派,既不願意坐視國子監站穩腳跟,又不想惹到天子。
哪兒有這麼兩全其美的事情?
「呵,說得好聽。」
竇輔不屑冷笑,「刀子沒有落在你頭上,你當然不知道害怕,真將天子給觸怒了,後果你自己清楚。」
「我不陪你玩了,你愛怎麼做就怎麼做去吧。」
說罷,竇輔就要起身離開。
崔琰見此心中惱火,厲聲道:「你若走出這個門,那我便默認你和楊氏一樣選擇投靠天子!」
「你們竇氏當真要站在所有人的對立面嗎!」
崔琰的一句話,令竇輔止住了腳步。
臉色也隨之陰沉了下來。
楊氏的行徑令所有人都感到不齒,只不過如今楊氏的聖眷正濃,楊修又是內閣大學士,所以奈何不得。
但如果他竇氏也被認為跳反的話,在座的所有人可都不會輕易善罷甘休。
崔琰站起身來,面無表情道:「事情都到了這一地步,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誰都別想置身事外!」
「我已經請老師明年開春之後來到長安,在此之前我們只需繼續推動朝野對國子監的輿論。」
「我不希望再有人說出想退出的話。」
天子希望國子監能夠平穩地站住腳。
而他們要做的就是激化矛盾。
只要對國子監的輿論夠激烈,他們就能名正言順地和天子打擂台,掰手腕。
眾人的神色各異,思來想去後,還是被崔琰說服了,紛紛點了點頭。
……
今年的春節十分平靜祥和,戰亂結束,百姓們都安心過了一個好年。
長安還下了一場大雪,不過由於早在冬季到來之前朝廷就做好了抗寒救災的準備,所以這場大雪並沒有凍死人,這也是往年難以見到的光景。
畢竟對於很多百姓們來說冬季是格外難熬的,瑞雪兆豐年是高門大戶和不愁吃穿的士子們的感慨,實際上大雪往往代表著災難。
只不過天子早早就下令各地官府為冬季到來做準備,所以讓今年的冬天沒那麼難渡過。
春節過後,各地歲貢的貢品也到了。
所謂歲貢,就是各地向皇帝進獻貢品以表示敬意。,有當地特產,珍寶,藥材,手工藝品等等。
一般歲貢都在年末時分,如今大漢剛剛統一不久,為了慶賀,各地朝貢的各種物品也十分豐富且珍貴。
其中便有一樣東西十分罕見,那便是從益州那邊進貢上來的一隻貔貅。
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劉協是很驚訝的。
貔貅乃是傳說中的神獸,居然被人當作貢品呈獻上來,這讓他著實也好奇這所謂的貔貅到底是什麼東西。
他是不怎麼相信世上真的有貔貅存在的。
很快,這所謂的貔貅被運到了御花園裡面,呂玲綺、甄宓等一眾后妃們都好奇地前來圍觀。
就連賈詡、魯肅、諸葛亮這些臣子們也都放下手中的政務過來了,畢竟誰都好奇傳說中的貔貅是什麼模樣。
御花園裡,一隻大鐵籠被擺在空地上,但上面蓋著一塊布,鐵籠被被完全遮蓋了起來。
不過鐵籠中時不時傳來一聲聲低沉的獸吼,聽起來頗似人聲,讓人不寒而慄。
高覽令侍衛在籠子四周把守好,然後才對劉協稟報導:「陛下,這裡面關著的便是那隻貔貅了。」
甄宓眨了眨眼睛,忍不住懷疑道:「貔貅乃傳說中的龍子神獸,怎麼可能被人抓住?」
一旁的賈詡聞言笑道:「貴人有所不知,貔貅是龍子,但陛下可是真龍天子,小小貔貅又怎大得過陛下呢?」
「聖君在世則神獸出,這正是祥瑞之兆啊!」
聽到賈詡的話,劉協不由得笑罵道:「別拍馬屁了,你把布掀開,讓朕看看這貔貅到底長什麼樣子。」
「啊?我?」
賈詡聞言嚇了一跳,看了一眼鐵籠後,故作虛弱道:「陛下,臣昨夜偶感風寒,現在渾身無力……」
劉協翻了個白眼,抬腳在他屁股上不輕不重地踹了一腳,隨後讓高覽上前去掀開鐵籠上的布。
高覽馬上應下,然後走上前去,將鐵籠上的黑布給扯了下來,籠子裡的景象也暴露在了眾人面前。
御花園內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了過去。
而當劉協看清楚鐵籠中關著的「貔貅」之後,頓時愣住了。
「大……熊貓?!」
在籠子裡面關著的哪裡是什麼貔貅,而是一隻體型頗為肥碩、渾身毛髮黑白分明、頂著兩個黑眼圈的熊類生物,不是大熊貓又是什麼?
「這便是所謂的貔貅?」
劉協嘴角微微抽搐,將目光投向了高覽。
高覽用力點了點頭,說道:「是啊陛下,這正是貔貅!您看它長相這般奇異,身上有黑白兩色,代表一陰一陽,真乃神獸啊!」
劉協聽完後不由得扶額,感覺自己白期待了。
諸葛亮仔細打量了籠子裡的熊貓片刻,說道:「陛下,這確實是貔貅,臣在書中看到過相關記載,不過真正的貔貅還是第一次看見。」
其他大臣們也跟著點頭。
似乎都知曉相關典故。
聽到他們的話後,劉協這才想起來,大熊貓的叫法是後世才有的,古代並不叫做這個稱呼。最早期記載於《書經》中,叫做貔。
《毛詩》稱白羆,《峨眉山志》稱貔貅。
《獸經》稱「貉」,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稱「貘」,傳說會食人之夢。
古語有言:「世間有一異獸,身黑白二色,食人之異夢。」
這些稱呼輾轉多年後,才被稱為了貓熊,但是因為讀寫順序的不同,誤打誤撞變成了熊貓。
此外它還有一個相當古老的外號,叫做食鐵獸,這個稱呼最早起源於上古時期,傳說蚩尤大帝的坐騎就是它。
因為大熊貓數量確實稀少,即便在古代也很罕見,再加上它黑白二色符合道家陰陽之理,所以被人視為神獸貔貅。
總而言之,對他的稱呼並不統一。
見到傳說中的神獸貔貅居然是大熊貓,劉協也感到有些哭笑不得。
而此時此刻,籠子裡面的大熊貓正充滿敵意地看著他們,看來是這麼多人把它給嚇得不輕。
此外籠子裡還有一些肉,但是並未怎麼動,這隻大熊貓看起來也有些精神萎靡不振的樣子。
高覽見此解釋道:「陛下,據上貢的官員稱,這隻貔貅不知為何,始終不吃不飲。」
「牛羊雞鴨魚肉都試過了,但它不怎麼吃,已經餓了好些天了。」
聽到這話,劉協自是知道怎麼回事,熊貓雖是雜食性動物,但對於肉並不太感興趣。
還好今天他見到了這隻熊貓,不然這可憐的熊貓還不知道要餓多久。
於是他吩咐道:「去御膳坊那邊拿一些新鮮竹筍過來,朕記得前幾天他們還做了冬筍。」
竹筍並不只在開春才有,冬季也有,只是通常掩埋在土裡,比較難挖出來,是比較珍惜的食材。
「竹筍?」
高覽愣住了,拿竹筍做什麼?
不過既然是天子吩咐,他也只能照做,馬上命人去御膳坊那邊拿了一些新鮮竹筍過來。
然後劉協拿起幾根竹筍,便朝著籠子走了過去。
一旁的賈詡見狀忍不住提醒道:「陛下小心!這貔貅看起來頗為兇悍,不可靠近!」
然而劉協卻並不在意,走到籠子邊上後,將手中的竹筍丟了進去。
籠子裡的大熊貓本來對還低聲吼叫著威脅劉協。
但是見到劉協丟進來的竹筍後,它當即閃電般地伸出爪子抓了起來,然後一屁股坐下,抱著竹筍便「嘎吱嘎吱」地啃了起來。
獸人永不為奴!
除非包吃包住。
真香。
見到這樣的一幕,劉協忍不住笑出了聲,而其餘眾人則是目瞪口呆。
這般看起來兇猛的異獸,居然不吃肉,而吃竹筍?
「噗……」
看見大熊貓吃竹子時憨態可掬的模樣,呂玲綺不禁笑了出來,她懷中抱著的劉櫻更是瞪大了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籠子裡的熊貓,向它伸出小手。
劉協見此笑了笑,從呂玲綺懷中接過劉櫻,抱著她來到籠子旁邊看熊貓。
大熊貓的可愛到底是世界級的,且不分古今中外,男女老幼。
「真是奇也。」
魯肅嘖嘖稱奇道,大開眼界,他一個江東地區的人何時見到過這種異獸。
「就把它養在御花園吧。」
劉協吩咐道,決定留下這隻熊貓。
御花園足夠大,養一隻熊貓也不礙事,反正只是關在籠子裡,只要備足竹筍竹子就行了。
在前世的時候他僅僅在動物園裡看過熊貓,如今卻能自己養上一頭,要是放在後世估計得羨慕死無數人。
這就是當皇帝的特權啊。
雖然大熊貓在巴蜀一帶有不少,但並不好抓,要知道熊貓畢竟是僅次於老虎獅子的猛獸。
殺死容易,但想要活捉一頭屬實困難。
這頭熊貓是因為爪子受傷了才被當地百姓給抓住,然後被當地官員當作罕見的異獸上貢。
就在眾人圍觀熊貓之際,賈詡忽然扯了扯劉協的衣袖,輕聲道:「陛下。」
劉協回過頭來,見賈詡的目光看向御花園的入口處,於是也順著他的目光看了過去。
只見郭嘉不知何時過來了。
劉協將懷中的劉櫻交給呂玲綺抱著,起身走了過去,賈詡也亦步亦趨地跟在身後。
「何事?」
劉協來到郭嘉面前,直接開口詢問道。
郭嘉神色凝重地稟報導:「陛下,臣收到消息,大儒鄭玄不久後將會抵達長安。」
聽聞此言,劉協的目光頓時一凜。
鄭玄,這個名字他當然知道。
當世大儒,文壇執牛耳者,在士林的威望無人能出其右,在當初剛剛擺脫袁紹鉗制時他還派人去請過對方,只是對方沒給他面子,拒絕了邀請。
可為何鄭玄如今忽然出山了?
(本章完)
崔府。
各大世家家主從宮中離去後,並沒有各自回家,而是十分默契地來到崔府聚首。
暗室中,一片死氣沉沉。
眾人坐在各自的位置上,誰都沒有開口說話,也不知道心裡都在想些什麼。
最終還是董忠打破了這片沉默,主動問道:「你們覺得……陛下今晚說的那番話是什麼意思?」
「難道陛下已經知道我們的謀劃了?」
天子今晚在宴會上說的話,看似是說給所有人聽的,但實際上就是說給他們聽的。
這讓他們的心裡不得不產生各種各樣的想法。
因為如果天子真的已經知道了他們的打算,那今晚就是在警告他們,讓他們不要輕舉妄動。
「我覺得沒有。」
竇輔沉思良久後,搖了搖頭,「陛下今晚只說了清丈田畝之事,並沒有提到國子監。」
「而且我們近來也沒什麼大動作,只是在暗中推動朝野對國子監的議論,提前為聯名上書做準備而已。」
「所以我以為陛下今晚這番話旨在安撫我們,讓我們理解朝廷清丈田畝一事。」
為了躲避繡衣使的眼線,他們做事都相當隱秘,為的就是不讓天子察覺。
所以竇輔認為天子不可能知曉他們的謀劃。
審榮卻憂心忡忡地道:「不一定,我們對清丈田畝都很配合了,陛下又何必專門說這些來點我們?」
「陛下肯定是知道了些什麼,甚至我們現在的對話都有可能被繡衣使聽在耳里!」
此言一出,眾人皆是變了臉色。
一時間坐立難安。
繡衣使的存在就是隱藏在暗處的一柄利刃,誰也不知道它在何處,又會在什麼時候捅進他們的心臟。
就在眾人心中猶豫著要不要趕緊離開的時候,一直沒有說話的崔琰忽然抬手重重一拍面前的桌案。
「夠了!」
崔琰斷喝一聲,目光從眾人的臉上掃過,「不過是幾句話而已,就將你們一個個嚇得如同驚弓之鳥!」
「陛下已經知道了又如何?難道陛下知道了我們就什麼都不做了?任由國子監這樣發展下去?」
「現在才知道害怕,早幹什麼去了!」
「晉升之路的爭奪必然是激烈的,這是我們與天子間的博弈,哪怕流血也在所不辭!」
崔琰很看不慣這群人畏手畏腳的態度和做派,既不願意坐視國子監站穩腳跟,又不想惹到天子。
哪兒有這麼兩全其美的事情?
「呵,說得好聽。」
竇輔不屑冷笑,「刀子沒有落在你頭上,你當然不知道害怕,真將天子給觸怒了,後果你自己清楚。」
「我不陪你玩了,你愛怎麼做就怎麼做去吧。」
說罷,竇輔就要起身離開。
崔琰見此心中惱火,厲聲道:「你若走出這個門,那我便默認你和楊氏一樣選擇投靠天子!」
「你們竇氏當真要站在所有人的對立面嗎!」
崔琰的一句話,令竇輔止住了腳步。
臉色也隨之陰沉了下來。
楊氏的行徑令所有人都感到不齒,只不過如今楊氏的聖眷正濃,楊修又是內閣大學士,所以奈何不得。
但如果他竇氏也被認為跳反的話,在座的所有人可都不會輕易善罷甘休。
崔琰站起身來,面無表情道:「事情都到了這一地步,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誰都別想置身事外!」
「我已經請老師明年開春之後來到長安,在此之前我們只需繼續推動朝野對國子監的輿論。」
「我不希望再有人說出想退出的話。」
天子希望國子監能夠平穩地站住腳。
而他們要做的就是激化矛盾。
只要對國子監的輿論夠激烈,他們就能名正言順地和天子打擂台,掰手腕。
眾人的神色各異,思來想去後,還是被崔琰說服了,紛紛點了點頭。
……
今年的春節十分平靜祥和,戰亂結束,百姓們都安心過了一個好年。
長安還下了一場大雪,不過由於早在冬季到來之前朝廷就做好了抗寒救災的準備,所以這場大雪並沒有凍死人,這也是往年難以見到的光景。
畢竟對於很多百姓們來說冬季是格外難熬的,瑞雪兆豐年是高門大戶和不愁吃穿的士子們的感慨,實際上大雪往往代表著災難。
只不過天子早早就下令各地官府為冬季到來做準備,所以讓今年的冬天沒那麼難渡過。
春節過後,各地歲貢的貢品也到了。
所謂歲貢,就是各地向皇帝進獻貢品以表示敬意。,有當地特產,珍寶,藥材,手工藝品等等。
一般歲貢都在年末時分,如今大漢剛剛統一不久,為了慶賀,各地朝貢的各種物品也十分豐富且珍貴。
其中便有一樣東西十分罕見,那便是從益州那邊進貢上來的一隻貔貅。
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劉協是很驚訝的。
貔貅乃是傳說中的神獸,居然被人當作貢品呈獻上來,這讓他著實也好奇這所謂的貔貅到底是什麼東西。
他是不怎麼相信世上真的有貔貅存在的。
很快,這所謂的貔貅被運到了御花園裡面,呂玲綺、甄宓等一眾后妃們都好奇地前來圍觀。
就連賈詡、魯肅、諸葛亮這些臣子們也都放下手中的政務過來了,畢竟誰都好奇傳說中的貔貅是什麼模樣。
御花園裡,一隻大鐵籠被擺在空地上,但上面蓋著一塊布,鐵籠被被完全遮蓋了起來。
不過鐵籠中時不時傳來一聲聲低沉的獸吼,聽起來頗似人聲,讓人不寒而慄。
高覽令侍衛在籠子四周把守好,然後才對劉協稟報導:「陛下,這裡面關著的便是那隻貔貅了。」
甄宓眨了眨眼睛,忍不住懷疑道:「貔貅乃傳說中的龍子神獸,怎麼可能被人抓住?」
一旁的賈詡聞言笑道:「貴人有所不知,貔貅是龍子,但陛下可是真龍天子,小小貔貅又怎大得過陛下呢?」
「聖君在世則神獸出,這正是祥瑞之兆啊!」
聽到賈詡的話,劉協不由得笑罵道:「別拍馬屁了,你把布掀開,讓朕看看這貔貅到底長什麼樣子。」
「啊?我?」
賈詡聞言嚇了一跳,看了一眼鐵籠後,故作虛弱道:「陛下,臣昨夜偶感風寒,現在渾身無力……」
劉協翻了個白眼,抬腳在他屁股上不輕不重地踹了一腳,隨後讓高覽上前去掀開鐵籠上的布。
高覽馬上應下,然後走上前去,將鐵籠上的黑布給扯了下來,籠子裡的景象也暴露在了眾人面前。
御花園內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了過去。
而當劉協看清楚鐵籠中關著的「貔貅」之後,頓時愣住了。
「大……熊貓?!」
在籠子裡面關著的哪裡是什麼貔貅,而是一隻體型頗為肥碩、渾身毛髮黑白分明、頂著兩個黑眼圈的熊類生物,不是大熊貓又是什麼?
「這便是所謂的貔貅?」
劉協嘴角微微抽搐,將目光投向了高覽。
高覽用力點了點頭,說道:「是啊陛下,這正是貔貅!您看它長相這般奇異,身上有黑白兩色,代表一陰一陽,真乃神獸啊!」
劉協聽完後不由得扶額,感覺自己白期待了。
諸葛亮仔細打量了籠子裡的熊貓片刻,說道:「陛下,這確實是貔貅,臣在書中看到過相關記載,不過真正的貔貅還是第一次看見。」
其他大臣們也跟著點頭。
似乎都知曉相關典故。
聽到他們的話後,劉協這才想起來,大熊貓的叫法是後世才有的,古代並不叫做這個稱呼。最早期記載於《書經》中,叫做貔。
《毛詩》稱白羆,《峨眉山志》稱貔貅。
《獸經》稱「貉」,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稱「貘」,傳說會食人之夢。
古語有言:「世間有一異獸,身黑白二色,食人之異夢。」
這些稱呼輾轉多年後,才被稱為了貓熊,但是因為讀寫順序的不同,誤打誤撞變成了熊貓。
此外它還有一個相當古老的外號,叫做食鐵獸,這個稱呼最早起源於上古時期,傳說蚩尤大帝的坐騎就是它。
因為大熊貓數量確實稀少,即便在古代也很罕見,再加上它黑白二色符合道家陰陽之理,所以被人視為神獸貔貅。
總而言之,對他的稱呼並不統一。
見到傳說中的神獸貔貅居然是大熊貓,劉協也感到有些哭笑不得。
而此時此刻,籠子裡面的大熊貓正充滿敵意地看著他們,看來是這麼多人把它給嚇得不輕。
此外籠子裡還有一些肉,但是並未怎麼動,這隻大熊貓看起來也有些精神萎靡不振的樣子。
高覽見此解釋道:「陛下,據上貢的官員稱,這隻貔貅不知為何,始終不吃不飲。」
「牛羊雞鴨魚肉都試過了,但它不怎麼吃,已經餓了好些天了。」
聽到這話,劉協自是知道怎麼回事,熊貓雖是雜食性動物,但對於肉並不太感興趣。
還好今天他見到了這隻熊貓,不然這可憐的熊貓還不知道要餓多久。
於是他吩咐道:「去御膳坊那邊拿一些新鮮竹筍過來,朕記得前幾天他們還做了冬筍。」
竹筍並不只在開春才有,冬季也有,只是通常掩埋在土裡,比較難挖出來,是比較珍惜的食材。
「竹筍?」
高覽愣住了,拿竹筍做什麼?
不過既然是天子吩咐,他也只能照做,馬上命人去御膳坊那邊拿了一些新鮮竹筍過來。
然後劉協拿起幾根竹筍,便朝著籠子走了過去。
一旁的賈詡見狀忍不住提醒道:「陛下小心!這貔貅看起來頗為兇悍,不可靠近!」
然而劉協卻並不在意,走到籠子邊上後,將手中的竹筍丟了進去。
籠子裡的大熊貓本來對還低聲吼叫著威脅劉協。
但是見到劉協丟進來的竹筍後,它當即閃電般地伸出爪子抓了起來,然後一屁股坐下,抱著竹筍便「嘎吱嘎吱」地啃了起來。
獸人永不為奴!
除非包吃包住。
真香。
見到這樣的一幕,劉協忍不住笑出了聲,而其餘眾人則是目瞪口呆。
這般看起來兇猛的異獸,居然不吃肉,而吃竹筍?
「噗……」
看見大熊貓吃竹子時憨態可掬的模樣,呂玲綺不禁笑了出來,她懷中抱著的劉櫻更是瞪大了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籠子裡的熊貓,向它伸出小手。
劉協見此笑了笑,從呂玲綺懷中接過劉櫻,抱著她來到籠子旁邊看熊貓。
大熊貓的可愛到底是世界級的,且不分古今中外,男女老幼。
「真是奇也。」
魯肅嘖嘖稱奇道,大開眼界,他一個江東地區的人何時見到過這種異獸。
「就把它養在御花園吧。」
劉協吩咐道,決定留下這隻熊貓。
御花園足夠大,養一隻熊貓也不礙事,反正只是關在籠子裡,只要備足竹筍竹子就行了。
在前世的時候他僅僅在動物園裡看過熊貓,如今卻能自己養上一頭,要是放在後世估計得羨慕死無數人。
這就是當皇帝的特權啊。
雖然大熊貓在巴蜀一帶有不少,但並不好抓,要知道熊貓畢竟是僅次於老虎獅子的猛獸。
殺死容易,但想要活捉一頭屬實困難。
這頭熊貓是因為爪子受傷了才被當地百姓給抓住,然後被當地官員當作罕見的異獸上貢。
就在眾人圍觀熊貓之際,賈詡忽然扯了扯劉協的衣袖,輕聲道:「陛下。」
劉協回過頭來,見賈詡的目光看向御花園的入口處,於是也順著他的目光看了過去。
只見郭嘉不知何時過來了。
劉協將懷中的劉櫻交給呂玲綺抱著,起身走了過去,賈詡也亦步亦趨地跟在身後。
「何事?」
劉協來到郭嘉面前,直接開口詢問道。
郭嘉神色凝重地稟報導:「陛下,臣收到消息,大儒鄭玄不久後將會抵達長安。」
聽聞此言,劉協的目光頓時一凜。
鄭玄,這個名字他當然知道。
當世大儒,文壇執牛耳者,在士林的威望無人能出其右,在當初剛剛擺脫袁紹鉗制時他還派人去請過對方,只是對方沒給他面子,拒絕了邀請。
可為何鄭玄如今忽然出山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