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至關重要的考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作為當時大齡青年的父母,總算是完成了社會的期許,完成了雙方父母的任務,也完成了他們自己內心的目標。我爸和我媽,不用再擔受別人的指指點點,不用再擔受父母的反覆念叨,也不用再擔受夜晚的寂寞聊賴。我想我爸那時候應該是幸福的。一個貧窮落魄的大齡書生,能夠找到一樁經濟負擔較小的婚姻,娶到一個容貌形象還不錯的老婆,已經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而換到我媽的視角來看的話,則情況並不美妙。

  感受的起落,總得基於原有的體驗。新戀時的甜言蜜語,新婚時的新鮮好奇,幸福的感覺雖然會有,但是並不會持續太久,因為還有很多現實的情形需要去面對。就居住條件而言,當時多數農家都還是土牆房子,應該說我媽尚能接受。可在吃穿用度方面,那個差異就充分體現出來。外公外婆雖然都是農民,但是外婆是個十分勤勞的人,除了種植莊稼,家裡還會養著很多家禽家畜,不說其他,至少米麵雞蛋是管飽的。而到了我爸這邊,別說能穿什麼用什麼了,即便是在吃這方面,這米麵都還得省著點吃。

  令她不滿的,自然不至於此,因為在人際方面,也有一些問題。二爹雖然在酒廠打工,但是二媽在家裡務農,所以二爹也住家裡負責一部分農活。我媽來了之後,爺爺決定分家,不再一起用度。這並非一件難以理解的事情,畢竟之前我爸主要是在縣城打工,家裡只有爺爺奶奶二爹二媽,尚且不會涉及到物資的占用分享。在當時,這種分家的情形也是很普遍的,只是分家不能規避所有的問題,畢竟屋子還挨著屋子,在日常交往中多少會因為性格和觀念的差異而產生矛盾。

  更另母親失落的,則是源於當時父親的表現。雖說母親還在經營她的小店,但也要做一些農活滿足基本的糧食蔬菜需求,可在這時她才發現,作為農家孩子的父親,對於農活竟然並不熟練,在手腳的靈活度方面,父親顯得相當笨拙。在我還小的時候,我都常常聽到母親會拿一件小事來嘲笑父親。她說我爸連個最基本的燒開水都做不好。她讓我爸燒個開水,半天都沒有把水燒開,仔細一看,原來是我爸在加柴火的時候,是一根一根的往灶里加的。關於父親微薄的工資收入,就更別提了,而至於之前父親曾給母親描繪過的美好藍圖,則是一點影子都還沒有看到。我想,在結婚幾個月之後,挺著大肚子的母親,感受到周遭一切,多少是有些失落和憂慮的。

  一九八八年盛夏的某個傍晚,一則消息的到來,對我家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這晚天氣有些悶熱,做好晚飯之後,大家就端個小板凳到院壩里吃飯。一向喜歡熱鬧的我爸,這次不知道是不是有心事,居然就一個人在屋裡吃飯,然後就聽到了從掛在屋子後方房檐處的紙廣播裡傳來的聲音。所謂紙廣播,就是紙質的廣播,那時候農村還少有通電,還沒有出現聲音能傳幾里地的電桿上的那種大喇叭廣播。紙廣播也通電,但電壓很低,當然能傳的聲音也小,所以各家各戶都會安裝。

  在一段紅色歌曲之後,紙廣播正式發出了通知:「為了解決農村幹部隊伍的缺額,改善幹部隊伍的年齡、文化和知識結構,建立一支與農業現代化相適應的幹部隊伍。按照市委人事局XX文件精神,結合今年我縣實際情況,現就我縣對農村鄉鎮幹部實行選聘合同制的政策作出如下實施意見」。一聽到這裡,我爸飯也不吃了,趕緊靠攏紙廣播,以便聽得更清晰。

  廣播接著播到:「一、選聘的對象:1.具有兩年以上管理經驗的原大隊幹部、生產隊幹部;2.鄉鎮各種不脫產的業務、技術人員;3.參加農村生產滿兩年以上的高中知識青年;4.復員回鄉的退伍軍人。二、選聘的條件:1.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2.有革命事業心,好學上進,組織觀念強,服從分配;3.思想品質好,作風正派,廉潔奉公,遵紀守法;4.熱愛農村工作,有分析問題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有行政管理和組織工作能力;5.有高中畢業以上文化程度或同等學力(自學達到高中畢業文化程度,經選聘考試合格);6.年齡一般應在30歲以內,個別表現突出,並有記錄證明的,可以放寬到35歲以內;7.身體健康,能夠勝任農村工作,經縣以上人民醫院體檢合格。」廣播後續則是講述此次選聘的方法,簡單來說就是筆試和面試的相關要求,而後則是涉及到體檢和政審流程,最後則是提到選聘的待遇和紀律要求。

  聽完廣播,父親高興地衝出屋子,對大家說:「你們剛才聽到了嗎,今年縣裡又開始招錄農村幹部了!我有機會了!」大家聽他這麼一說,還挺愕然的,才知道剛才放過廣播。因為紙廣播是在屋後方嘛,所以在院壩里的他們是沒有聽到的。我想這時候大家又對父親抱起了希望,對我媽而言,則更甚一些。第二天,父親就趕到鄉上,了解了更多信息之後,提交了報名表。

  選聘合同制農村鄉鎮幹部,當時有一個更為簡略的稱呼,叫做鄉鎮招聘幹部。所謂的鄉鎮,是由原來的公社變更而來,區域小的叫鄉,區域大的叫鎮,或者幾個鄉合為一個鎮。而這個招聘鄉鎮幹部的政策,在一九八八年之前其實已經實施過幾年了。該政策的制定主要是針對當時鄉鎮幹部隊伍普遍存在的老齡化嚴重、文化素質偏低、「以工代干」偏多的現象。除此以外,我認為還有其他考量。

  一九七七年,鄧公主推的恢復高考的政策,在全社會造成了巨大影響。高層對知識分子的定調,也讓各級單位重新重視起知識分子,而全國民眾也逐漸感知到,子女受教育的重要性。即便是在以實用性為第一要義的廣大農民中,一些有前瞻性的農民也做出決定,即便無法考取中師中專,也要讓子女受更多的教育。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八十年代,高中生的數量確實越來越多。然而高中生的出路卻較為狹窄:一方面大學的錄取率極低,能夠被錄取的都得稱為「天之驕子」。另一方面社會上好點的工作崗位,對於農村高中生而言,往往又缺乏渠道資源。所以就導致很多農村高中生,要麼去爭取一下參軍名額,到部隊發展,要麼爭取在村里找個工作,當個村小的代課老師,或者在村里當個業務技術員。

  所以,對於身體瘦弱、沒有門路、半工半農的我爸而言,鄉鎮招聘幹部的考試已經是殊為難得的改變命運的最佳機會,而在夫妻關係降溫、家庭矛盾偶起、子女將要誕生的背景下,一舉通過考試而成功端上國家飯碗則顯得至關重要!

章節目錄